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了现有的单速率组播拥塞控制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单速率组播拥塞控制机制FSRMCC,在FSRMCC中接收端利用指数平滑预测模型预测期望速率,运用模糊判决器控制反馈信息的发送,减少反馈包的数量,发送端根据反馈信息通过模糊控制器及时调整发送速率,减少速率抖动;仿真表明,FSRMCC具有良好的TCP友好性、速率平滑性、响应性以及可扩展性,适用于流媒体组播业务的传输.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固定速率分层组播拥塞控制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固定速率分层组播拥塞控制算法FLMCC。组播会话中的每层按照固定速率发送数据包。各接收端根据估计的期望速率累计订购数目不等的层,从而获得不同的吞吐量。为准确估计期望速率并实现TCP友好性,各接收端采用在接收端实现的窗口机制,即在每层独立维护拥塞窗口,利用GAIMD算法调整窗口,并根据窗口值计算期望速率。为测量RTT,采用了一种精确测量和粗略测量相结合的策略;为避免RTT精确测量时产生的反馈内爆问题,采用了基于随机定时器机制的反馈抑制策略。协议实现简单。仿真表明,算法具有良好的TCP友好性、响应性和协议内公平性,且链路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TCP类组播拥塞控制机制不具有速率平滑性、往返时间(RTT)公平性以及在高速环境中传输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种群生态理论的自适应高速组播拥塞控制机制。该机制在每个接收端实现瓶颈链路带宽和背景流速率的测量,并将这两个测量值用于种群生态模型中以计算期望服务速率,然后使用一种简单的反馈抑制机制选取期望服务速率最小的接收端作为代表,该代表将其期望服务速率反馈给源端控制发送速率。仿真结果表明新机制发送速率平滑,具有RTT公平性,在低速网络和高速网络中都能与单播流公平共享带宽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前多数组播拥塞控制机制采用模拟TCP窗口机制传输流媒体业务,尽管保证了TCP友好性,但是速率不够平滑,不能很好地满足流媒体组播业务服务质量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控制的组播速率调节算法(FC-MRAA)。该算法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两个模糊控制器,一个根据接收端的反馈信息计算速率增量,保证TCP友好性;另一个根据路由器缓冲区占有率计算控制增益,平滑发送速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速率平滑性和TCP友好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多媒体组播拥塞控制协议的不足,提出基于QPID虚拟队列管理的组播拥塞控制机制QPID-MCC。QPID-MCC在瓶颈路由器中采用QPID-AVQ队列管理策略,结合显式拥塞指示(ECN),按照一定的概率标记新到分组。接收端依据标记概率计算期望的TCP友好速率。发送端依据接收端的反馈信息并结合多媒体的最小带宽需求调整发送速率。仿真结果表明,QPID-MCC具有平滑稳定的发送速率、较好的公平性和较快的拥塞响应速度,并能满足最小带宽要求,保证多媒体业务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在接收端模拟TCP行为的组播拥塞控制协议TEARM。该协议在每个接收端独立地维护拥塞窗口并模拟TCP协议来改变窗口大小,其后将窗口值转换为期望速率,反馈给发送端,其中反馈的速率为一段时间内的加权平均。此外,使用了基于代表的机制来抑制反馈,并使用了历史打折机制来提高协议的响应性。仿真表明,该协议具有良好的TCP公平性、速率平滑性、可扩展性以及响应性,适用于流媒体组播业务的传输。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分配带宽的多速率组播拥塞控制策略(DAMCC).针对当前使用的多速率组播拥塞控制策略RLC调整速率粒度粗糙、接收端带宽的利用不充分的问题,DAMCC设计了动态分段计算增强层的速率算法.执行DAMCC的接收端,根据反馈的响应信息计算网络往返延迟(RTT),进而计算自身的TCP友好速率,以相应的速率接收组播数据,达到与TCP流公平竞争网络资源的目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拥塞控制策略比分层组播控制常用的典型策略(RLC)更有效地利用网络带宽,解决网络带宽的异构性问题,并能通过接收端计算TCP友好速率,使接收端达到与TCP流公平竞争网络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一种TCP-friendly主动分层组播拥塞控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Internet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对组播拥塞控制提出的要求,在对现有分层组播算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接收端快速自适应的TCP-Friendly主动分层组播拥塞控制机制ALMCC.它采用主动标记分层,并在接收端根据分组延时,快速的自适应网络带宽.仿真实验表明,ALMCC算法提高了分层组播拥塞控制性能,具有拥塞响应速度快、丢包率低和TCP-Friendly特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基于接收端驱动的分层组播拥塞控制策略中的速率调整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收方估计的速率调整算法,有效解决分层组播的细粒度速率调整问题。试验证明,该算法可使异构链路接收者的带宽被充分利用,并具有良好的TCP友好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姚琳  韩峰  孔祥维 《计算机工程》2009,35(23):105-108
针对现有的组播拥塞控制协议计算量大、实现复杂且实际控制效果不好的缺点,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显式速率组播拥塞控制协议。该协议只在组播树的发送端和接收端执行,通过计算拥塞吞吐率来监控拥塞、调节发送速率,避免了对所有往返时延和丢包率等复杂参数的计算,各节点只需少量内存来维护必要的数据和状态信息。NS2仿真证明该协议具有良好的TCP公平性和扩展性,可有效跟踪最拥塞链路,解决“反馈内暴”和“drop to zero”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鉴于AIMD算法与TCP良好的兼容性,并考虑到流媒体传输的对流速率变化的平稳性要求。本文在AIMD的算法基础上引入分层多播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RTP/RTCP协议的分层多播拥塞控制算法,从而扩展了AIMD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小传输流媒体业务时的速率抖动,提出一种平滑传输控制协议(Smoo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该协议的速率控制主要在接收端实现:接收端不断检测丢包,如果发生丢包,就通过丢包率和当前的发送速率估算端到端的实际传输能力,依据纯属能力减小发送速率;如果没有发生丢包,则模拟TCP的和式增加策略以提高发送速率。使用丢失率降低发送速率,避免了TCP中积式减小的过激行为,减小了速率抖动,获得平滑的发送速率。仿真实验表明,STCP发送速率平滑,时延抖动小,具有TCP友好性,适用于流媒体的传输控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AIMD算法的分层多播拥塞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  张福炎 《计算机学报》2003,26(10):1274-1279
提出了一种基于AIMD算法的分层多播拥塞控制算法.算法借助AIMD算法具有的良好TCP兼容性和稳定性,采用慢增慢减的速率调节原则来防止TCP中速率减半策略所带来的速率振荡.为避免反馈处理带来的复杂性和可扩缩性问题,提出了无须反馈的收方至发方间往返时延估计方法.算法采用类似TCP的慢启动算法来提高链路的利用率和收敛速度.通过仿真评估得出,算法对TCP流、不同多播流均表现出理想的公平性,并有很高的带宽利用率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LION: Layered Overlay Multicast With Network Cod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cent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theory show that the throughput of a multicast session can be improved using network coding. In overlay networks, the available bandwidth between sender and different receivers are differen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olution to improve the throughput of an overlay multicast session with heterogeneous receivers by organizing the receivers into layered data distribution meshes and sending substreams to each mesh using layered coding. Our solutions utilize alternative paths and network coding in each mesh. We first formulate the problem into a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whose optimal solution requires global information. We therefore present a distributed heuristic algorithm. The heuristic progressively organizes the receivers into layered meshes. Each receiver can subscribe to a proper number of meshes to maximize its throughput by fully utilizing its available bandwidth. The benefits of organizing the topology into layered mesh and using network coding are demonstrated through extensive simulations.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verage throughput of a multicast session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up to 50% to 60%) with only slightly higher delay and network resource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5.
满足接收端异构性的分层多播传输机制,源端一般只用于编码及各层数据流的传输,而拥塞控制主要在接收端来完成。这里提出一种源端与接收端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多播的拥塞控制机制。源端根据接收端的反馈调节多播层次数目及各层传输速率,接收端根据TCP吞吐量模型计算本地允许带宽,进行层次的接收及形成对源端调节的反馈。经试验证明,此机制具有TCP友好性、接收端带宽充分利用及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Internet没有对流媒体应用提供足够的QoS的保证,同时Internet DTV的组播发送速率必须满足以下两点要求:1)能够自适应网络拥塞的变化;2)能够适应节目码率的要求,因此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组播发送速率控制.分析了Internet DTV组播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缓冲区管理的具有网络自适应特性的组播发送速率控制方法.通过合理地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既能自适应网络状况的变化,又能满足流媒体实时播放的需求.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服务器端发送缓冲区不溢出前提下,与单纯采用TFMCC方法比较,减少了接收端的平均丢包率,提高了网络电视节目流的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一种异构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有效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能量有效的路由算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节点传输不同大小数据包信息以及拥有不同初始能量的异构传感器网络,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此传感器网络的D-REECR路由算法,此算法是在之前提出的REECR算法上改进而来.基于REECR没有考虑簇头在选择时的分布不均匀性,D-REECR将簇头闻的距离作为选择簇头的因素之一,与节点的剩余能量及能量消耗率一起作为选择簇头的依据.这样使各个簇大小基本一致,从而平衡各个节点的能量消耗,达到延长网络生命的目的.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D-REECR算法比REECR算法在能量效率上大约提高5%~10%.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流媒体中视频数据发送速度难以控制的问题,以当前广泛使用的MPEG2视频解码模型为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Linux下视频流多播速率控制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服务器视频数据的发送速率,具有占用服务器资源少,适应各种网络要求的优点。经Linux平台验证结果表明,传送视频数据的网络速度平稳,未出现视频数据溢出现象,可以得到良好的视频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发送包链为特征的可用带宽测量会产生较大探测流量而影响网络性能.设计了三种具有不同包链长度的测量模式模拟典型的包链发送策略,仿真分析了可用带宽测量的TCP友好性.发现可用带宽测量的TCP友好性并不理想,原因在于探测流会增大TCP流的时延及丢包而触发TCP的拥塞控制机制.仿真中最大降低TCP数据传输量近16%;且太长或过短的包链发送策略对TCP性能有更大影响.在Pathoad这一典型可用带宽测量工具中的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且得出了Pathload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