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煤层气洞穴完井在国外应用广泛,其造洞穴技术主要包括人工动力造穴、机械造穴、水力造穴以及化学造穴等类型。实验分析表明:人工动力造穴方式的增产作用最为明显,但其成本和技术要求较高;机械造穴方式最简单,综合效果最佳,地质适应性强,成本较低;化学造穴增产效果超过水力造穴;水力造穴方式相对其他几种方式而言增产效果较差,其技术难点有待突破。  相似文献   

2.
以造腔成本、造腔时间、造腔体积、卤水浓度达标率和腔体稳定性5个经济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盐穴储气库造腔效率进行评价。实例表明,提出的造腔指标可操作性较好,应用层次分析法能对盐穴储气库造腔效率进行评价,从而优选最佳造腔方案,指导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3.
在一般低渗透油田,水力压裂技术可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改造技术,而在一些多产层、产层间距较大的油田,常规水力压裂技术进行逐层压裂难以实现。水力喷射压裂技术与常规水力压裂技术有所不同,该技术是高速水射流技术与常规的水力压裂相结合的产物,其具有自封隔的特点,无需其他机械封隔,能准确造缝,并能与常规酸化技术相结合,实现定点酸压。因此,水力喷射压裂及其相关配套技术正成为低渗透油田经济开发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4.
针对青海尕斯低渗透油田酸液注入困难,酸化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水力脉冲一化学复合增产技术,该技术是将振源产生的水力脉冲波与化学增产措施相结合,进行复杂油气田开发的一种新型复合增产技术.大幅度提高酸化效果.本文结合青海尕斯油田,将4种酸液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岩心,通过渗透率比值的对比,优选出了最佳的处理方式和处理酸液,水力脉冲辅助酸化优于单独酸化和水力脉冲,同时进行水力脉冲与酸化(酸液体系CH-59)时渗透率比值最大(2.71).在此指导下进行了两口井的设计应用,均取的良好的效果,有效期达六个月以上,累计增注9624m3.  相似文献   

5.
在盐穴储气库的溶腔过程中,造腔管柱经常会发生严重的弯曲和损坏,有必要针对此现象进行造腔管柱损坏机理研究。通过调研国内外盐穴地下储气库的造腔管柱损坏案例,着重分析临界流速和动力失稳的2种模型。通过研究,认为在实际注入速度下造腔管柱必然发生振动失稳,同时管柱的轴向力及温度的影响会导致管柱发生轴向应力、应变,这是管柱发生屈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针对深盐层盐穴储气库造腔及注采过程中常见的造腔管柱弯曲、井筒遇阻等现场施工问题,提出深层盐穴储气库建库的井身质量要求、造腔管柱及配套设施、注气排卤管柱组合以及注采压力确定技术方案。深盐层储气库造腔及注采现场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加强设计及施工措施论证、造腔及注采施工监督、严格控制井斜、造大底部腔体等技术措施,规范深层盐穴储气库建库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7.
煤中裂隙——裸眼洞穴法完井的前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裸眼洞穴法完井既是一种完井技术,又是一种储层强化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其强化增产效果特别明显.本文将对裸眼洞穴法完井的工艺、机理及其先决条件———煤中裂隙进行综述,为该技术在我国煤层气开发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盐穴储气库双井造腔技术现状及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在盐层建库主要采用单井溶腔技术,但常用的单井溶腔技术无论在造腔体积、建库周期等方面均已不能满足我国盐穴储气库建设日益增加的需求,而盐穴储气库双井溶腔技术具有增大注水排量、降低能耗、增大腔体体积、缩短建库周期等优点,因此在综合分析国外盐穴储气库双井溶腔技术及难点的基础上,指出腔体形态设计与控制、腔体形态监测与工艺参数优化等是国内盐穴储气库双井溶腔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高效修复失效瓦斯抽采钻孔,提出了水力联合机械钻头修复失效钻孔的方法.通过构建水力驱动机械钻头旋转力学理论模型与转速公式,理论研究了机械钻头扭矩M、转速n与射流压力p、力臂L、喷嘴直径d的关系;开展了M,n测试试验并确定了理论模型与转速公式的修正系数i,ε;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水射流与水力联合机械钻头破煤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M值与p,L值呈线性正相关,与d2呈正相关,n值与■呈正相关;i取0.40,ε值与L值呈线性正相关,与d2呈正相关;在25.00 MPa射流压力下,水力联合机械钻头破煤体积为水射流破煤体积的11.64倍,水力联合机械钻头破煤效果优于水射流破煤效果.在工程应用中水驱动力的合理分配是该方法高效修复钻孔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0.
煤粉颗粒在压裂液中发生"造浆"及"聚集"作用是影响煤层气藏水力压裂效果的关键.构造煤粉源集合体对压裂效果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状态下,煤粉以构造煤粉源和原生裂缝煤粉源集合体两种形式赋存.前者体积在20~30m3之间,呈顺层和断层两种产状,其明显受煤储层小微构造的控制;后者规模很小,主要分布在内生裂隙缝间,其受煤变质程度和煤岩类型影响.煤层气完井期间,井筒附近构造煤坍塌扩径,构造煤粉源卸压膨胀,煤粉颗粒启动难度降低;压裂期间,在压裂液动压、紊流搅动作用下,煤粉颗粒均匀混合在流体中形成浆体;排采期间,回排的压裂液中煤粉含量较高,导致气井近井部位压裂裂缝及炮眼较早地堵塞,气井减产.而原生裂缝内煤粉在压裂液中通过颗粒疏水相互作用发生聚集,在压裂裂缝内形成堵塞,但堵塞程度较轻.稳定压裂液注入排量、减小流速,利用煤储层小微构造解剖技术预测构造煤粉源集合体发育部位能够降低近井部位堵塞的风险,改善水力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文安斜坡内带深层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等方法研究识别隐蔽油藏.通过兴隆1井地层重新划分及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应用,将该区沙三、沙四段地层之间重新确定为不整合接触.在三级层序地层框架建立的基础上,刻画各体系域砂体展布特征,构建了坡折带控制沙四下自生自储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通过钻井实践,首次在霸县凹陷发现沙四下段含油层系及新的烃源岩层,实现了深层自生自储式油藏类型的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12.
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计算机机构动画仿真的方法,对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机构双曲柄存在的条件,两连杆铰接点C的轨迹曲线可到达的区域及该轨迹曲线形状随机构结构参数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综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数学优化方法在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种数学优化方法及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理论为依据,介绍了优化方法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将率定成果与API模型进行了对比,说明这3种优化方法在大宁河流域参数率定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扬声器的自滤波特性与D类功放失真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圈式扬声器的电—力—声类比等效线路对动圈式扬声器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扬声器的自滤波性能改善因D类功放移相网络引起信号相位失真的方法。同时,采用比较、反馈的方法对音频信号的谐波加以抑制,使得数字功放的总体失真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15.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从而避免虚增企业利润。但在实务中,一些企业却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原则性,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达到操纵会计利润的目的,本文即是从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入手,以实例来揭示企业计提秘密准备的意图,以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红土颗粒粒度的分维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分形几何理论,探讨红土在不同处理方法下其颗粒粒度的分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土的颗粒粒度具有线性分形结构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分维值的大小反映了土中颗粒粒度的分布情况,并与土的物理力学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分维是描述土的颗粒粒度的一个新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对独立学院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独立学院学风的种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并由此探讨了建设优良学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圆锥面截交线为椭圆时的投影方程,分析了截交线的投影形状,为准确作图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用解析法分析了圆锥面与圆柱面正交时相贯线的投影形状、特殊点位置及其作图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黄蘑多糖(Polysaccharide of Huangmo,简称HMP)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对黄蘑多糖除蛋白的方法及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确定热水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多糖产率达21.32%;使用三氯乙酸法去除多糖的蛋白,当m(黄蘑粗多糖)∶m(三氯乙酸)=1∶6时,多糖质量分数达到83.7%。  相似文献   

20.
"通信原理"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针对信息与通信学院精品课程"通信原理"实施了一系列教改探索与实践,其中包括课程体系与内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环节、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及以科研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实践成效,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