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洞庭湖澧水流域林家村血吸虫病流行动态,为洞庭湖洲垸亚型流行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2— 2013年林家村血吸虫病情、螺情、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以及实施的各种防治措施等资料,分析林家村血吸虫病疫情指标的动态演变规律。 结果 林家村居民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逐年下降,由2002年8.13%降至2013年0.70%,其中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职业以渔民感染率最高。12年间耕牛粪检阳性率维持在8% 左右。垸外钉螺密度大幅度下降,由2003年秋季最高10.60只/0.1m²降至2014年秋季1.77只/0.1 m²。2003年垸外秋季感染螺平均密度高达0.023只/0.1 m²,2007年以后未检测到感染性钉螺。 结论 林家村血吸虫病疫情大幅度下降,耕牛和渔民是今后防治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监测螺情,采用压碎法检查钉螺血吸虫感染情况。对有螺村和来自或往返于尚未控制血吸虫病县的人畜进行筛查和病情监测。结果浙江省2013年有螺乡镇98个,有螺村369个;钉螺面积94.21 hm2,解剖钉螺55 625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清学查病130 450人,阳性率为0.84%;其中流动人口血清学查病75 317人,阳性率为0.85%。粪检1 112人,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者,查出输入性血吸虫感染者14人。有历史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1 161例,救助率100.00%。结论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尚有大面积残存钉螺面积,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现,今后血防重点是查灭残存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HA对6岁以上人群进行病情监测,其阳性再用Kato-Katz法进行病原学检查。耕牛采用塑料顶管法进行病原学检查。螺情调查:垸内可疑地带,采取全面搜索;垸外采用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进行。结果人群平均受检率为91.24%,IHA阳性率下降了63.14%;病原学阳性率下降了57.05%;农民和渔民的粪检阳性率分别下降了69.23%和66.67%;耕牛阳性率下降了71.35%,钉螺面积下降了46.61%。结论对农民、渔民应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切实落实以机代牛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武汉市2013-2017年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趋势,为科学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12个血吸虫病流行区的28个监测点人群、家畜查治病和钉螺、野粪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本地居民累计血检76824人,阳性1470人,1462名粪检,粪检阳性33人,各年人群感染率分别为0.13%、0.05%、0.03%、0%、0%;血检阳性率分别为1.77%、1.72%、2.39%、2.23%和1.48%,下降16%;2015年5例粪阳病人全部为垸内型,2016年、2017年血阳率垸内亚型大于垸外(〖XC五号.EPS;P〗=88.69,P<0.001),2013-2015年粪阳与2016-2017年血阳人群年龄主要集中于50岁以上,职业主要集中于农民和渔船民。连续5年未发现阳性家畜。全市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活螺平均密度由0.048降至0.032只/框,垸外洲滩亚型由0.21逐年降至0.018只/框,垸内亚型呈波浪状起伏;2015-2017年垸内有螺框出现率高于垸外(χ2=200.61,P<0.001)。未发现阳性野粪。结论 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平稳下降,人、畜、螺疫情处于低流行状态,今后应继续筑牢防控监测体系,并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管控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相应的防治策略及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洞庭湖及长江中游5个湖沼型县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2个乡镇121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为监测点,调查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人畜感染状况、家畜饲养方式、垸内外钉螺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及其原因。结果2012-2013年5个县市共调查6~65岁常住居民119 708人次、耕菜牛(主要传染源)19 828头次、钉螺孳生环境10 646.22 hm2,至2013年,监测区域内人畜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85%和0.48%,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32.98%、64.55%和100.0%,疫情比往年有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同年全国其他地区。影响血吸虫病的主要因素仍是敞放于有螺地带的家畜(R复相关=0.64,P<0.05)以及具有疫水接触频率高的职业人群(RR=1.75)。结论湖沼型地区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需继续加强以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查治病、查灭螺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湖北省潜江市2009-2013年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进一步优化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收集湖北省潜江市2009-2013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及相关数据,以各年度流行区概况、人、畜血吸虫感染率、调查钉螺及杀灭钉螺等指标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及血吸虫病防治成效。结果潜江市由2010年308个疫情控制村至2013年100.00%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指标要求。2009-2013年以村为单位,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71%、1.45%、0.94%、0.70%、0.45%(χ2=3 897.57,P0.01),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90%、1.36%、0.82%、0.54%、0.00%,2013年与2009年相比分别下降73.43%、100.00%;2010-2013年实施以机代牛淘汰耕牛8 963头;2009-2013年共调查钉螺面积30 171.19 hm2,查出有螺面积7 776.86 hm2,累计灭螺面积6 104.93 hm2,占有螺面积78.50%,钉螺面积纯降67.95 hm2。2009-2013年无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人和突发疫情发生。结论 "省部联动"、"以机代牛"的血防模式是控制血吸虫病取得显著成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肇庆市高新区螺情和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感染情况。方法按照《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后巩固监测方案(试行)》和《关于对外来人口开展血吸虫病监测的通知》的要求,开展螺情、病情等监测工作。初筛采用胶体金免疫渗滤法(DIGFA)进行血清学检测;对所有血清抗体阳性者采用尼龙绢集卵法(镜检+孵化)进行病原学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调查历史有螺环境和现有钉螺环境。结果肇庆市高新区2008-2013年共监测流动人口2 880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63%;监测本地人口2 563人,阳性率为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3,P0.01)。所有初筛血清抗体为阳性的人员均进行病原学检测,未发现确诊病例。血清抗体呈阳性的流动人员主要来源于湖北和安徽省(占70.21%);年龄以20~39岁为主,占59.57%;职业以农民工、工人、家政或待业为主,分别占36.17%、29.78%、17.02%。6年累计查螺24.78hm2,计12 490框,未捕获活钉螺。结论人口流动给血吸虫病的流行传播带来潜在威胁,应加强对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流动人口的监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四川省的9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2007年监测工作.结果 9个血吸虫病监测点的钉螺面积为206 870m2,钉螺密度0.011~52只/0.11m2,平均钉螺密度0.23只/0.11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仁寿和中江点未查出血吸虫病患者,其他各点感染率在0.27%~0.98%之间,全省平均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0.41%.9个监测点中未发现患血吸虫病家畜.结论 四川省血吸虫病进一步下降,应加强巩固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9.
宋晓丽 《中国校医》2012,26(9):686+688-686,688
目的了解金湖县2002—2011年疟疾发生、发展及其分布规律,研究当前疟疾防治对策。方法每年开展“三热”病人血栓,血检覆盖面以镇为单位不低于90%,血栓率不低于辖区人口的0.5%。开展疟疾现场走访调查,每年不少于400人。对发现的疟疾病人正规治疗率达100%,疫点处理率100%。结果2002—2011年全县共报告疟疾病例数10例,其中间日疟9例、恶性疟1例;发病主要集中在7—10月份;各年龄组发病无明显差异。本地感染4例、输入性病例6例;性别分布男性7例,女性3例。完成血检36449人次,阳性7人,阳性率0.019%,血栓率10.42%。现场走访调查15806人次,未发现疟疾漏报病例。结论疟疾对金湖县的危害已基本消除。但其传播和流行的因素依然存在,应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0.
1997-2002年福建省肺结核病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福建省肺结核病监测结果,为评价和实施结核病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7—2002年全省的传染病疫情报表和结核病报表及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结核病疫情报告病例数逐年提高,逐步接近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治疗管理病例数;结核病报告登记率仅次于肝炎居第2位;年龄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60~70岁组也有一高峰;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流动人口肺结核主要分布在泉州、厦门与福州,以省际流动人口病例为多。1997—2001年新发涂阳病人治疗满1年治愈率平均为88.7%。[结论]福建省结核病控制效果明显,治愈率达85%以上,但流动人口结核病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象山县麻疹流行特征及其流行规律,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的有效策略,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现将象山县2002-2009年的麻疹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麻疹疫情和个案资料来源于象山县疾控中心各年年鉴和麻疹监测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象山县公安局.  相似文献   

12.
泰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历史上血吸虫病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防治,现已属传播阻断地区。为及时了解泰州市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根据《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于2006年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螺情监测,查到的钉螺用压碎法检查血吸虫感染情况,用土埋结合药物方法灭螺。对血清学筛查结果阳性者(畜)进行粪检确认。结果2012年浙江省实际有螺乡镇95个,有螺村343个,实有钉螺面积102.3×104m2,其中新发钉螺面积0.34×104m2;解剖钉螺91281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清学查病131288人,阳性率为0.89%(1165/131288),查出输人性血吸虫患者7例(其中1例为急性血吸虫病例),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患者(畜)。2012年浙江省共有历史晚血病例1171例,实际救助晚血患者1014人。结论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残存钉螺面积呈上升趋势,输人性病例时有发生,今后血防重点是查灭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及时掌握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动态,为修订监测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全省血吸虫病年报表及“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的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2016年血吸虫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全省有螺乡镇96个,有螺村328个,实有钉螺面积74.18 hm2,新查出有螺面积0.75 hm2;解剖钉螺102 991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清学调查10.80万人,阳性652人,阳性率为0.60%;查出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9例;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患者(或病畜).全省救治晚期血吸虫病患者1 095例.结论 浙江省2016年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钉螺面积有所增加,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相关机构应继续坚持查灭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消除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岳阳市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防制对策提出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纵向观察点实施方案,在血吸虫病重、中、轻度流行区各选择2个村进行螺情、居民病情、耕牛病情等项调查。结果 在重度流行村2001年、2002年垸外易感地带感染螺密度为0.0050只/0.11m^2和0.0044只/0.11m^2,感染率为0.81%和0.80%,为一类易感地带;中度流行村垸外属二类易感地带。重度和中度流行村居民、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均在10%以上,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轻度流行村居民感染率为1.4%。结论 在不同层次流行区2年的疫情变化甚微,重、中度流行村血吸虫病疫情仍维持在较高的流行水平,感染威胁还较严重,需制定更加有效的防制对策控制和压缩疫情。  相似文献   

16.
为及时掌握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消长规律,科学评价各类措施的防治效果,2005年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聂家村被列为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6年来该检测点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各项疫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湖北省2009-2010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结果,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操作手册》,开展16个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并将两年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0年16个监测点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03%和0.89%,2010年与2009年相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晋安区2000—2002年登革热疫情监测结果,为控制登革热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疑似病人和健康人群的血清检测登革热抗体;调查媒介白纹伊蚊的幼虫的有关指数,成蚊的刺叮率和带毒率。[结果]布雷图指数超过5的占92.3%,超过20的占34.6%,各类型积水容器白纹伊蚊孳生率为33.5%(456/1360),废缸罐和蓄水缸积水占全部阳性积水容器的37.9%和22.8%。[结论]3年中晋安区未发现登革热病例。但人群对登革热缺乏免疫力,媒介白纹伊蚊分布广,在各类的积水容器中幼虫孳生的频率与密度均高,一旦有传染源输入,可能导致登革热流行,必需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扬州市邗江区结核病发病规律,对监测信息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对2010-2013年登记管理的病人进行患病登记率、流行病学特征、DOTS策略执行情况分析,对防治工作效果与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2010-2013年邗江区登记患病率为60.08/10万,新涂阳登记率为22.79/10万,疑似病人总体到位率为100.00%,治愈率为93.86%。结论邗江区积极实施"三位一体"的新型结核病控制体系,患者的发现率、总体到位率和治愈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监测2013-2014年我区手足口病疫情。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对我区手足口病资料进行监测分析,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阳性病例中24例为Cox A16感染,占40.0%,29例为EV71感染,占48.3%,7例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占11.7%。检测89例患儿中,男性为57例,女性病例32例,男女患儿比例1.78:1。经分析发现,3~4月份开始有手足口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以5~7月份为最高,占67.3%,在此期间EV71病毒占阳性病例的62.7%。发病后4天内和发病后4天以上肠道核酸检出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我区手足口病例进行监测分析,今后要遵循该病的发病规律,对5岁以下患儿进行重点监控,在病发后4天内采集相关标本,提高手足口病的诊断率、降低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