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目前,国内常规铺架施工过程中,T形梁及轨排的运输方式为32 mT形梁主要是租用中铁特货DL1型运输大吨位预制梁专用车。24 mT形梁、16 mT形梁以及轨排运输主要是租用国铁70 t及60 t平板车运输。该方法租赁费高,受国铁货物运输管理制度的约束,施工效率低。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实体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常规铁路铺架运输施工技术。该方法技术安全性可靠,经济效益显著,在类似铁路铺架施工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为解决常规铁路铺架运输施工问题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
结合陡冲子特大桥2×83mT型钢构箱梁挂篮悬浇施工实际,对挂篮悬浇施工中挂篮安装、悬浇施工、预应力施工、挂篮前移、挂篮拆除等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讨,为业界同仁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竞 《建筑知识》2014,(6):385-386
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发展,50m大跨径T梁的应用技术已经成熟,而50mT梁的预制相比40mT梁在施工工艺上要更系统,更复杂。本文结合湖南东常高速四标涔水大桥50m预制T梁施工,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及应当注意的控制事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45mT梁由于跨度大,梁体重量大,其架设施工难度较大。本工程采用铁道部第三工程局邯郸工程机械厂制造的DJ50/170Ⅲ型步履式单导架桥机架设45mT梁,其工序简单,易于操作,而且架桥机过孔安全性比较高,因此架梁效率高,安全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5.
朱旭华 《山西建筑》2005,31(23):136-137
介绍了靖安项目12标西沟大桥50mT梁的预制施工技术,重点论述大型T梁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及各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为今后T梁预制、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徐学松 《安徽建筑》2008,15(1):75-75,90
文章通过阜周高速公路茨淮新河特大桥跨河主桥的施工情况,简要介绍了40mT梁架设施工技术,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7.
翟思安 《山西建筑》2005,31(2):181-182
结合汾柳高速公路第十三合同段洞沟大桥工程实例,围绕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的施工要点,论述了40mT梁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单慧强 《山西建筑》2010,36(31):319-321
通过闻垣高速LA10合同段车家沟大桥40mT梁的现场预制实例,叙述了该大桥在施工过程中钢筋的绑扎、模板的安装、混凝土的浇筑、预应力张拉和孔道压浆等主要施工方法,并总结了一些施工质量管理措施,为类似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工程实例,对55mT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对55mT梁在梁场起吊、运输过程加强控制,通过受力分析,确保55mT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并架设完成。在施工中,总结梁体在运输、架设过程中需控制的施工工艺及相关技术措施,为类似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光明 《山西建筑》2008,34(9):176-177
结合某高架桥施工,总结了预应力后张法50mT梁预制施工工法,详细介绍了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等工艺要点,并将该工法用于丹洲营高架桥施工中,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胡俊  黄振波 《山西建筑》2007,33(36):130-131
介绍了悬挑式脚手架在南京某高校研究生公寓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分别对悬挑式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等进行了验算,并阐述了高楼悬挑式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组合梁的局部失稳和侧向失稳是影响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 ,我国现行设计规范对组合梁的稳定计算主要沿用钢结构梁的设计方法 ,与组合梁实际失隐情况不符。为此 ,评述了近年来连续组合梁失稳方面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英国和欧洲规范以及AASHTO等有关稳定设计方法 ,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启维 《山西建筑》2007,33(7):336-338
以浙江诸永高速公路杨家隧道工程为例,结合工程概况,介绍了其施工流程,并系统地阐述了不良地质条件下连拱整体式隧道施工技术,为同类型隧道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官妮  师瑜莹 《山西建筑》2007,33(24):117-118
对于门式刚架结构自重较轻、竖向作用力与水平力相比所占比重较小的结构,基底弯矩对基底面积起控制作用,特别是碰到地基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反而会出现基础埋深越深,底面积越大的情况,针对实际工程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土的侧压力对基础底面积的影响,从而为类似工程情况提供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基坑规范中一些重要计算方法,如渗流、土压力和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结合一算例,分别计算和对比了支护结构承受的静止水压力和渗流水压力值,比较了稳定渗流中根据流网计算结果与规范推荐方法得到的值。文中认为基坑降水是一种持久状况,水位降深不是一定值,而是一随机函数。土钉墙侧向土压力不符合经典土压力理论应用条件,实测数据表明它远小于用传统的土压力理论求解得到的值,文中分析了原因。对基坑支护结构整体稳定分析中的圆弧滑动条分法的实用性也作了分析,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宇基 《山西建筑》2009,35(23):316-317
主要介绍了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总结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原则,并针对边坡治理加固施工工程中锚索加固处理的主要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和探讨,以加强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刘越  许明显  周志星 《山西建筑》2009,35(3):367-368
简单介绍了分散性黏土的概况,阐述了分散性黏土的性质及其对水利工程的危害,结合实际工程提出了分散性黏土坝的破坏条件和分散性黏土常用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大坝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18.
桩的弹性模量对桩的侧摩阻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桩的荷载传递机理的基础上,以沿海软土地区常用的钻孔灌注桩为例,对桩周土采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桩采用线弹性模型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桩的模量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对于指导工程实践、丰富桩的荷载传递机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当前,有关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理论和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设计工作和地质工作有脱节现象。本文目的是把围岩岩体结构、岩石性质、结构面力学特性及洞室几何尺寸等因素,用岩石力学方法求得包括围岩隙跨比在内的判别围岩稳定性的鉴别公式、判别毛洞围岩稳定性的安全隙跨比曲线、计算围岩压力和设计喷锚结构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由于包括了围岩岩体结构特征和洞室几何尺寸在内,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上述设计工作和地质工作脱节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Soils and Foundations》2023,63(1):101273
Nowadays, environmental geotechnics and engineering are facing several challenges to be addressed during landfill reclamation works. The purpose of the technical paper is to present examples of reclamation works designed to reduce the soil–water environment impact of an old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and to ensure geotechnical safety. The authors tried to prove that even though the initially designed reclamation works could be difficult to implement and execute, they could bring the desired effect in real conditions. Several technical solutions to re-engineer shape the landfill body and reinforce the slope stability are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Commonly known pollution-reducing methods were also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For many years of operation, a landfill study area was located in difficult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with no systems in place to prevent contamination. Using monitoring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it has been shown that reclamation works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groundwater and improve the conditions for landfill slope stability over time. The study also showed that both vertical barriers and leachate drainage systems can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landfill surroundings. Accordingly, reclamation works do not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function of a landfill but do limit its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reducing the spread of pollutants into soil and water, protecting the slopes from erosion, reducing dust, allowing establishing of new vegetation cover, and improv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the landscape. The research proved that expected reclamation results could only be reached if complex approaches and constant monitoring are provided when executing the reclamation wo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