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河流域水旱灾害在历史记载上就灾情严重.1963年8月海河流域南部大清、子牙、南运三水系发生了特大暴雨洪水,其水量之大、来势之猛,影响范围之广,为这一地区所罕见,也是全国著名的海河“638”大暴雨.一次降雨总量达600亿m~3,产生的径流量为270亿m~3,8月份产洪总量为301亿m~3,约相当1939年洪水的两倍以上.从全流域看,这场洪水的灾害是极其严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巨大.当时党中央和毛主席非常关怀海河流域的  相似文献   

2.
1水库工程管理基本情况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水利建设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修建水库工程,截止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4万座,其中大型水库412座,中型水库2634座,总库容4500多亿m3。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大型水库70%以上,中型水库60%以上及小型水库90%以上建成于1977年以前,其中影响我国城市防洪的水库有1000多座,影响京九、京广两大动脉安全的各类水库约有200多座。建国以来,我国各大江大河均发生过大洪水,如1954年长江、淮河大水,1968年黄河大水,1963年海河、淮河…  相似文献   

3.
浙江怀山傍海,既有开发经济的优势,也是多种自然灾害的聚集地,洪、涝、旱、台风频繁,东西南北中都有灾害。一些年份甚至西部正在抗旱,东部却要抗洪、抗台风。1988年以来的7年中,水旱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480亿元,平均每年近70亿元;特别是台风灾害多,危害大。1988年以来有17个台风危害我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5O亿元,占全部灾害损失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4.
河南地处中原,横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辖18个省辖市、15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16.7万km2。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文化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粮食总产量达1049亿斤,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超10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自1983年以来,连年少雨干旱,年均受旱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们饮水发生困难,旱灾造成的直接损失多达20亿元左右。大旱年缺水量至少在150亿立方米以上。湖南农业用水出路何在?其办法应是开源、节流、改制。全省节水形式大体有四种: 一、综合节水型。素称水利“死角”的桂阳县,近10年根据丘陵区特点,采取大中小、蓄引提、建与管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十项增水节水活动。即集雨面积小的水库,开渠引水灌  相似文献   

6.
水利部副部长陈雷在2003年12月9日召开的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说:在最近的5年中,我国水利建设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5年来,仅中央水利基建投资总额达1786亿元,是1949年至1997年水利基建投资的2.36倍。 1998年大水后,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长江综合防洪体系建设全面加强,长江中下游3578km干流堤防基本达标。松花江、辽河、海河、淮河、珠江等各大江河的干流堤防建设明显加快。全国已有236座城市达到国家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7.
1994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水污染事故,造成苏皖两省150万人饮水发生困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这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的江河水污染已经到了触目惊心、非治不可的时候了。 目前,全国七大江河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的河段十有八九水质超标。海河、辽河、淮河大部分都是四五类水体。黄河水污染呈加剧之势,沿河的污水排放大量增加,70年代后期为18.5亿吨每年,90年代初猛增到32.6亿吨每年。长江污染也不断加重,三峡库区沿岸1000多家企业每年向库区排放的工业废水10.5亿吨,排放的生活污水每年达3.3亿  相似文献   

8.
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地处宜昌市东郊,北倚长江三峡,东襟荆楚大地.是一个“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镇,是宜昌市城市规划中心组团之一。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2亿元,规模工业产值39亿元),财政收入1.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2008年龙泉镇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  相似文献   

9.
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地处宜昌市东郊,北倚长江三峡,东襟荆楚大地.是一个“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镇,是宜昌市城市规划中心组团之一。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2亿元,规模工业产值39亿元),财政收入1.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2008年龙泉镇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  相似文献   

10.
1 重要意义海河流域初步形成的防洪体系是由各河系上游的大中型水库、中游的蓄滞洪洼淀和中下游的河道及堤防三部分组成.蓄滞洪洼淀是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63年海河流域“63.8”特大洪水,洪水总量302亿m~3,其中,中游洼淀就蓄滞洪水112亿m~3,占总量的37%.保护了天津市免遭洪灾,减轻了下游广大地区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田纪云副总理在中央防汛总指挥部1988年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江河洪水仍然是我们国家的心腹之患。他列举了一些数据说明,洪水造成的损失远比其它灾害大得多。我省的情况也是这样。近年来我省三次比较大的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都是相当大的:1977年7月延河洪水,延安市北关、南关水深4~6米,170个单位受淹,受灾农田17.8万亩、冲垮淤地坝等5800多座,直接经济损失5800多万元;1981年8月汉江、嘉陵江洪水,600多万亩农田受灾,损失粮食5.75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1983年7月31日汉江洪水,安康县城遭受灭  相似文献   

12.
天津水源严重不足迫在眉睫1980年华北地区大旱,海河上游没有来水,供天津城市用水的海河干流、独流减河、北大港水库、团泊洼水库及于桥水库等都没有蓄上水。1980年1至7月由密云水库供天津市水7.1亿立米。8月至1981年6月底,从密云水库供天津市的水量降到4.85亿立米,相当上年同期天津市实际用水14亿立米的三分之一。1981年人汛以来。华北地区持续干旱,到8月中旬海河流域各水系都没有产生洪水,上游各大水库均未蓄上水。气象部门分析,海河流域当年汛期降雨“盛期”已过,大面积降暴雨已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MEP和DEA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损失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钱龙霞  张韧  王红瑞  洪梅 《水利学报》2015,46(10):1199-1206
本文基于最大熵原理(MEP)和数据包络分析(DEA)建立了水资源短缺风险损失模型,可模拟水资源的随机性和经济效益。首先利用最大熵原理模拟缺水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其次建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计算用水效益系数;最后建立水资源短缺风险损失函数。以北京市为例,研究多种不同来水条件下的风险损失。结果表明:2020年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损失在2006年的来水条件下将达到最大,约为740亿元;在2008年的来水条件下将达到最小,约为683亿元。2020年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期望损失约为268亿元,远低于2020年在1956—2012年来水条件下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损失的平均值。利用南水北调水和再生水后,2020年北京市在不同来水条件下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损失值和期望损失值均有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四方水情     
热点传真水利部向社会公开重要江河湖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水利部日前已提出黄河干流、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太湖流域、长江三峡库区等江河水域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并向社会公开。(摘自“水利部网”)汪恕诚:今年将投入120亿元让3 200万人喝上“放心水”食品安全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而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5.
淠史杭灌区水利工程建于1958年,以灌溉为主,兼供水、发电、渔业和多种经营。它是我国特大型水利综合利用工程之一,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目前,该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71万亩,年平均供水量达27亿立方米。 从1959年至1996年的38年中,灌区累计供水1065亿立方米,累计灌溉田亩2.63亿亩,因灌溉因素增产粮食275.7亿公斤,加上增加稻草的价值,折款约200亿元以上,仅此一项,灌溉效益与工程总投资15亿元加累计年运行管理费用6亿元之比为9.5:1。  相似文献   

16.
跨流域调水核心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是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生态补偿量的测算与分配是建立补偿机制的重要保障。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从生态保护建设的直接成本和发展机会损失的间接成本出发,结合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静态累积、间接计算等多种测算方法,得出:基于水源区生态保护建设和水环境保护治理的直接成本,水源区应获补偿金额为4.4亿元/a;基于发展机会损失的间接成本,水源区应获补偿金额总计为2.8亿元。在此基础上,引入反映地区支付意愿的发展阶段系数和分水比例,共同确定受水区补偿量分配权重系数,计算得到2011年河南省、河北省对十堰市应各补偿1.30亿元,北京市、天津市受水区对十堰市应分别补偿0.50亿元、0.29亿元。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中国陆地水储量变化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RACE重力卫星数据分析了我国及十大流域近十年水储量变化趋势、年变化特征、年内分布特征以及时空分布规律,结合TRMM降水数据分析了水储量与降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中国水储量变化趋势具有空间差异性,西南大部、华北平原及黄河中下游、西北准噶尔盆地一带水储量呈减少趋势,东南部、长江大部分区域、长江黄河源头以及塔里木盆地区域水储量呈增加趋势;中国水储量年变化幅度较小,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流域振幅较大,西北诸河流域振幅最小,全国除黄河、海河和西北诸河流域外,流域水储量年变化与降水年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东南诸河、珠江、长江流域相关系数均达0.7以上;年内分布上,我国冬春季水储量亏缺,夏秋季水储量盈余,3月-4月西南诸河及长江流域水储量亏缺严重,7月-9月则盈余较大,华北平原5月-7月水储量有亏缺,其他月份则水储量略为盈余。此外,黄河、长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以及珠江流域水储量与降水量年内分布一致性较好,西北诸河流域2月-4月份水储量与降水一致性较差,其他月份一致性较好,而其它流域则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中国防汛抗旱》2006,(1):61-65
从全国来看,2005年我国干旱灾害危害程度较往年偏轻,除“两北两南”(华北、西北、华南、西南)部分地区旱情严重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时间短,对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没有造成大的影响。全国农田因旱受灾面积2.40亿亩,造成粮食损失1930万吨、经济作物损失223亿元,造成林业、牧业、水产养殖及内河航运直接经济损失48.1亿元,因旱减少水力发电44.9亿千瓦时。全国共有10个省(区)的76座城市出现不同程度供水短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5亿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长江和黄河上游生态加剧恶化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据了解,近两年间,我国用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国债项目专项资金近24亿元,仅治理黄河、长江、海河、淮河、松花江—辽河等七大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就达1.4万多平方公里。去年,全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0.
1995年汛期,我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是建国以来少有的几个大水年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不同程度的遭受了暴雨、洪水、台风的袭击,几次大的降雨过程以及相继登陆的台风或强热带风暴给长江中下游、东北的中南部以及东南沿海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国(不包括台湾省)有1807个县(市)、2亿多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千亿元。在抗御1995年的洪水灾害中,水利防洪工程发挥了巨大效益,减轻了洪水灾害损失,全国共减淹县级以上城市200多座,人口2000多万,减淹耕地5744万亩,减免粮重损失240亿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