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翘武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载。运用经方治愈疑难重病甚多,兹择病案四则,整理如下。一、百合知母汤治热痢重症华某,女,5岁。1961年秋患发热下利,住县医院治疗,诊为中毒性菌痢,经治旬余,壮热不退。下利红白,日夜无度,病情危笃,转延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2.
邓自耀 《国医论坛》2002,17(1):30-31
内痈在临床并不罕见 ,笔者应用中医药辨证施治常获佳效 ,兹举例如下。1 肺脓肿王某 ,男 ,60岁。发热 ,胸痛 ,咳吐脓血痰 1 5天 ,在市某医院经胸部拍片等检查诊断为肺脓肿 ,经静脉点滴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体温有所降低 ,但仍波动在 37.5℃~ 38.5℃之间 ,胸痛及咳吐脓血痰无明显好转 ,要求服中药治疗。查 :体温 38.2℃ ,右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 ,胸透右肺见一大片阴影 ,其中可见透明区和液平面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辨属痰瘀阻肺 ,腐化为脓。治宜清热解毒 ,活血排脓。处方 :鱼腥草 1 5 g,败酱草 1 5 g,黄芩 1 5 g,连翘 1 5 g,生苡仁30 g…  相似文献   

3.
4.
122100 辽宁省北票市卫生学校  相似文献   

5.
经方治验2则     
1 中毒性痢疾 杨某 ,女 ,59岁。素有胃疾 ,遇寒而作。 1 998年 8月 1 9日 ,因午饭贪凉 ,胃痛发作 ,继而腹痛肠鸣 ,下痢 ,便如冷冻 ,量少 ,身冷 ,欲呕 ,神识昏迷 ,体温 40 .7℃。西医按中毒性痢疾治疗 ,并给服葛根芩连汤 ,连治 2天 ,收效甚微 ,而来就诊。除上症外 ,诊见患者形体消瘦 ,面色苍白 ,汗出如洗 ,形寒 ,覆被恶风 ,周身疼痛 ,腹部及四肢灼热 ,自觉有凉气上涌 ,得热则舒 ,干呕 ,躁烦不已 ,仅能进食少量稀粥 ,舌淡红 ,苔薄白而腻 ,舌体胖大有齿痕 ,脉虚数无力 ,体温 39℃ ,血压 1 1 /7k Pa。此乃脾胃虚弱 ,邪侵胃肠。治以温阳益气、…  相似文献   

6.
1 因瘀作眩陈某某,男,57岁,农民,1986年8月27日初诊。患者于6天前被车撞伤头部,右耳流血,不省人事。诊断:“脑震荡”。住院3天,神志清醒,仍右耳流血未止,眩晕、头痛不能起床。经中西药治疗又四天,右耳流血已止,仍站立不稳,动则眩晕,邀余诊治。证见:精神萎靡,面色欠华,起床即觉头眩,眼花,低头闭目才能行走几步,全身乏力,稍动则恶心呕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保元汤治疗慢性肾炎,结果表明该方能改善虚证症状,降低尿蛋白,升高血浆蛋白,改善肾功能,消除水肿及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8.
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阴阳毒) 曲某,男,54岁,干部。因全身乏力半年,发现腹部包块半月,于1987年2月17日入院。患者自觉乏力。检查:面手潮红,口唇轻度紫绀,脾脏极度肿大(左锁骨中线与左肋弓交叉点至脾下缘约11cm、交叉点到脾尖约14cm、脾尖至前正中线约2cm),质较硬,表面光滑,肝未触及。血象:WBC26.5×10~9/L.Hb233g/L,RBC8.32×10~(12)/L,BPC150×10~9/L。血液科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辨证:颜面手掌潮红、皮肤斑斑锦纹,腹部积块,固定不移,推之不动,目赤尿  相似文献   

9.
一、大青龙汤证:周某某,男39岁,本市某中学职工,住院号9725。患者于1986年4月27日因淋雨后始恶寒发热,头痛,身胀痛,自服安乃近后寒热减。5月6日复恶寒发热,而于5月7日晚10时入我院。入院时症状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疼,身胀痛如被杖,伴鼻塞,干咳,口苦,口干喜冷饮,溺黄如茶,大便正  相似文献   

10.
陈伯涛,男,生于1916年。出身于中医世家,幼从南通名医汤回春学医,后就读于镇江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卫生特别训练班及南京中央国医馆国医特别研究班,续受教于近代名医湖南浏阳刘从迈先生。专攻仲景学说,对伤寒、金匮学而有成,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任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治疗慢性肾炎时,根据不同的病机和症候,采用五种法则,效如桴鼓,现介绍如下。1 开上启下,宣肺利水。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大都是外感风邪,伤于皮毛,玄府闭塞,肺气受阻,失于宣降,雾露之溉失司,通调水道失常,水液不能外泄,而溢于肌肤,出现急性肾炎各种症状。治宜宣肺解表、开上启下。患者王×,男性,36岁。1990年5月8日初诊。2周前患感冒已治愈,昨天突然面部浮肿,继而四肢沉重,乏力,尿少。检查尿常规:尿蛋白( ),RBC5—8个,颗粒管型2—4个。BP120/90毫米汞柱,脉浮紧,苔薄白。此为风寒犯肺,治宜辛温解表。方用麻黄汤加减。药用麻黄10g,杏仁10g,生姜10g,桂枝5g,生白术15g,益  相似文献   

12.
一、小儿夜啼陈某某,男,65天,南充县吉安乡五村四组人,患儿入夜啼哭已达月余,曾服祛风散寒理气止痛,定惊清热等药,根本不效,其父母为之而苦忧,1985年4月2日求治于余,诊得患儿夜间哭啼不安,白天不哭,察其指纹滞涩,遵王清任之旨,认为患儿因临产时,恶露进入口鼻,引起血腑血瘀,胃气不和。古人云:“阳明实,则夜卧不安。”故  相似文献   

13.
1.湿热案 段某,男,34岁,农民.食后饱胀不适,上腹有时疼痛,遇劳累后加重,反复发作4年,曾在某医院诊为慢性胃炎,胃下垂,而用补中益气丸或汤及香砂养胃丸、庆大霉素片、甲硝唑片治疗,经治疗后好转,但劳累后又发,本次发病,时值秋季,农村劳作频忙,上述症状又发作,经上消钡透为"浅表性胃炎"及"胃下垂Ⅱ°".  相似文献   

14.
保元汤化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翔  张峰华 《陕西中医》2005,26(7):617-618
目的:观察益气通阳、祛瘀利水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保元汤化裁(黄芪、党参、桂枝、生姜皮、炙甘草、薤白、丹参、泽泻、茯苓、葶苈子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6.7%。提示:本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大黄,别名川军,亦名将军,或曰锦纹。其气清香,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心包及肝经。《神农本草经》谓其“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在此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学家在实践治疗及学术论著中均对其甚为推崇。 笔者于临证中,每遇实热之症,或虚实夹杂之候,或中焦虚弱之疾,恒以大黄投之,无不获验。今试举其应用四则以飨同道。1清热解毒疗痈疡 王某,男,农民,32岁。炎夏之月,右股外侧出一痈,状如鸡卵,其色深红,抚之硬而灼热,痛如火燎,日夜不寐。求治于西医…  相似文献   

16.
一、不射精症刘某,男,26岁,农民.患者结婚三年,婚后交媾不排精液,致使夫妻反目,非常苦恼.1986年4月12日来诊.自述阴茎易勃起,勃起后坚挺作胀,交媾久不射精,但在性交后有时会自动流精,手淫可获射精.心烦失眠,目涩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诊见:面色红润,形体瘦,舌质红  相似文献   

17.
菌痢治验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痢中医称为"痢疾",古称"滞下",笔者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颇有疗效,现举验案3则如下. 1 湿热证 例1 万某,女,26岁,2006年8月11日来诊.  相似文献   

18.
破伤风治验     
破伤风是因外伤受邪引起发痉的病证。早在秦汉以前已有类似记载,汉代称之为“金创瘈疭”,隋代称之为“金创痉”,北宋至今称之为“破伤风”。本病为因创伤后疮口未合、感受风毒之邪侵于肌腠经脉,营卫不得宣通,甚则内传脏腑毒气攻心,所引起的严重病症。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因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  相似文献   

19.
阳萎并下痢治验一得吴慧德,李富汉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473500)主题词阳萎/中医药疗法,痢疾/中医药疗法,芍药汤/治疗应用高某,男,41岁,干部,于1990年4月6日以“阳萎2月,左下腹疼痛,下痢脓血一月”为主诉入院。患者平素体健,嗜好烟酒,恣食甘...  相似文献   

20.
气胎治验     
何××,女,28岁。结婚4年不孕,平素月经正常,现停经50天,末次月经1989年4月15日。停经30天起即有恶心欲吐、倦怠不适症状,近一周有时腰酸腹胀。验尿,妊娠免疫试验阳性。患者拒绝作内诊及B超检查,要求保胎治疗。投加味寿胎丸3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