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志斌 《环境工程》2014,32(12):26-29
通过调查分析,滇池水污染成因主要为城市点源直排、污水处理厂尾水及面源污染。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已经实施的控源截污、外流域调水、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农业面源治理、生态清淤、生态修复等截污、治污工程,结合这些工程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滇池治理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解-好氧工艺处理稠油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此介绍了国内某油田采用生物膜水解酸化-生物膜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稠油污水,并实现了3000 m3/d稠油(油密度ρ=0.86~0.97 g/L)污水达标外排的工程实例。装置运行一年来的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抗冲击能力强,污泥产生量少,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污水排放标准(GB8978-96),大部分水质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尹星  安莹  包勇超  周振 《环境工程》2018,36(5):58-60
天津钢管公司采用"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技术对现有污水处理厂外排水进行深度处理,详细介绍整个深度处理工程的概况、主要单元设计参数、实际运行效果和经济性指标,以期为类似钢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供参考。该工程总设计处理规模为2.40万m~3/d。工程运行实践表明:深度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满足相关设计标准。其并入原生产新水管网,作为未来生产新水的主要水源,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费和排污费。系统运行成本为4元/t,年节约费用约1 500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胜利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 ,采油过程进入高含水期 ,油井采出液的含水可达90 %以上 ,也就是说采一吨油同时要采出9吨水 ,随着采油污水水量的不断增加 ,给生产系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造成污水处理站超负荷运行 ,污水处理环节失控 ;管线腐蚀加重加快 ;污水处理设备增多 ;能耗增加等等。因含油污水成分复杂 ,矿化度高 ,直接外排会造成环境污染。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 ,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自1992年起进行了一系列的污水系统改造 ,目前已杜绝了污水外排 ,实现了污水供注良性循环。油田污水系统正常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油井采出液经接转站加…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某胶片厂采用“水解-好氧生化工艺为主、物化预处理及深度处理为辅”的工艺处理该厂生产废水。工程运行以来,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效果稳定,处理后的外排废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二级标准的要求。提出由于对原始数据的掌握不准确,致使Ag 的去除效率虽达到设计指标,但浓度值仍超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要求,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伴随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生产和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建设衡量指标,GB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我国炼化企业污水排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某炼化企业污水处理场包含两套处理工艺,通过预处理工艺串联、生化处理工艺并联运行,从而保证了污水处理场的稳定运行。2015年,污水处理场实际污水处理量约为559.9万t,吨原油加工排水量约为0.34 m3/t,外排废水各项指标不仅达到现行标准,而且满足GB 31570—2015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生物氧化塔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氧化培处理含油污水的装置运行情况.大量数据说明该塔具有操作弹性大,适用范围广,能耗低,脱除率高,不外排过剩的活性污泥等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结合原油开采工艺变化情况,重点分析了二元复合驱后对三采污水的影响、存在问题及导致COD增加的原因,并针对此问题,开展三次采油污水达标外排处理技术探索,提出了絮凝+气浮+生化的外排污水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我国油田采出液的综合含水率已经达到90%以上,标志着我国的油田开发进程已经进入到高含水开采期,产生的油田污水大幅增长。如何有效处理油田外排污水,实现保护环境和油田开发的和谐发展,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油田外排污水的成因、成分和特点,就目前油田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展开了讨论;并根据当前油田外排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展开了分析,为油田外排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叶灿辉 《环境》2003,(11):49-49
一、工程概述长安医院是东莞市长安镇的中心医院,医院各项医疗设备齐全,仪器先进。由于医疗废水含有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外排后会对周围水体造成较大的影响。东莞市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中心承接该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为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长安医院废水工程总投资60万,日处理水量300吨,主要包括病区污水、生活区污水、其他污水,采用厌氧-好氧-二氧化氯消(?)  相似文献   

11.
白腐真菌对活性艳红染料X-3B的脱色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白腐真菌对活性艳红染料X-3B废水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可以有效地对染料废水进行脱色。白腐真菌在空气曝气培养条件下,比在空气静置培养状态下具有更强的脱色降解能力;而且当在染料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碳源物质(葡萄糖)能提高白腐真菌脱色能力。最后,通过考察细胞外液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表明白腐真菌对染料进行脱色的核心体系位于细胞体外。实验结果对白腐真菌在环境工程中的直接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浓缩果汁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新鲜水,排放废水COD含量高,水质、水量波动大,传统的好氧处理方法难以取得理想效果。通过对几个典型浓缩果汁企业用水的调查和在线监测,从水量控制、废水减排、废水处理工艺等方面提出节水减污建议,实行清洁生产措施后,该企业耗水量减少了31.68%,排入污水站COD总量减少约20%。  相似文献   

13.
昆明高校实施中水工程的优势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实施中水工程当为昆明市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首选,认为新建与已建区应同时并重,分析了高校实施中水工程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甘肃某一油漆生产企业为例,分析了油漆生产废水水质、水量特点及隔油-气浮-氧化沟处理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出水石油类超标、废水可生化性差及氧化沟积泥。提出了强化预处理、增设水解酸化工艺及优化生物处理措施的方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使最终出水稳定达标(GB8978—1996一级标准)排放。最后对改进工艺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分析证明改进工艺针对性强、经济合算,适合该企业的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5.
硝基苯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近年来硝基苯废水治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在治理硝基苯废水中的不同作用,指出物化法与生物法相结合会成为根治硝基苯废水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选矿废水净化处理与回用的研究与生产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废水净化处理试验和废水回用选矿对比试验 ,对南京栖霞山锌阳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废水的处理与回用进行了研究 ,最终提出了优先直接回用 ,其余适度净化处理再回用的方案 ,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设计了废水全部回用系统 ,并已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筛选适合的絮凝剂 ,完成了带式压滤机用于洗煤废水及煤泥脱水的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带式压滤机用于煤泥脱水 ,具有技术先进、处理量大、滤液清澈、滤饼含水率低 ,可使洗煤用水形成闭路循环。该研究对煤泥固体粒级分布、絮凝剂用量、进料浓度、处理量及其对过滤效果的影响以及带式压滤机的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采用UASB+SBR法处理某海洋油田产生的采油废水。针对该废水难降解和高盐度的特性,探讨总盐度、Cl-浓度、处理负荷、曝气时间等因素对生物处理过程的影响,为工程设计及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国内基础建模数据质量,降低建模实践中的数据清洗难度,本研究以北京龙庆再生水厂生物建模过程中的实际数据问题为例,基于数理统计理论及国内污水水质特征分别构建误差来源分析方法与误差影响评价方法.通过设计补充采样与实验排查方案,成功识别数据误差来源并实现不同类型误差对数据准确性的影响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日常的取样与化验过程中产生的随机误差不可忽视,特别是当大量随机误差存在时,对数据总体造成的波动影响无法通过数据量的积累而消除;而不同的采样位置与不当的样品保存方式则会引起水质发生变化,由此产生的系统误差将导致测量结果长期偏高/偏低.因此,在依赖人工测量数据进行建模的国内实践中,应首先对历史数据进行误差检验,再进行必要的建模补充采样,以避免补充数据质量受相同误差影响,减少非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相似文献   

20.
UV/H2O2法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成分复杂的难降解有机废水。实验利用UV/H2O2法对焦化废水的处理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COD去除率及色度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起始COD质量浓度为1334mg几时,H2O2投加浓度为45mmol/L,pH值=11,紫外灯照射60min,COD去除率可达70%以上;随着H2O2投加量的增加以及pH值的升高,污水的色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