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甲状腺激素受体(TR)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以及乳头状增生组织的表达差异,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6例甲状腺组织中的TRβ1蛋白表达,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201例,良性增生25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阳性表达率为12.4%(25/201),癌旁组织表达率为99.5%(199/201),腺乳头状增生组织阳性表达率为92.0%(23/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R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和乳头状增生,可作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结构良恶性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44V6、E—cad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宫颈鳞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CIN)、45例正常宫颈黏膜的CD44V6、E—cad蛋白表达。结果CD44V6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率(62.0%)显著高于CIN(30%)和正常黏膜(11.1%)(P〈0.01),CD44V6高表达率在低分化组与高中分化之间、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脉管神经浸润组与未浸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5)。E—cad在宫颈鳞中的高表达率(32.0%)显著低于CIN(72.5%)和正常宫颈黏膜(100%)(P〈0.01),E—cad高表达率在低分化组与高中分化之间、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脉管神经浸润组与未浸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5)。E—cad表达降低的病例更易出现CD44V6的异常高表达。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低表达、CD44V6高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ACH1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病理标本40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以多克隆抗体兔抗人DACH1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观察不同甲状腺组织中DACH1的表达,比较其阳性率,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结果:DACH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阳性率高达76.7%(23/30),其中强阳性约46.6%(14/30).而DACH1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仅为30%(3/10),且仅为弱阳性.统计分析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DACH1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否淋巴结转移、有无包膜外侵犯有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DACH1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海旺  李德进 《微创医学》2004,23(2):131-133
目的研究E-cad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5例癌旁甲状腺组织和32例正常甲状腺中E-cad的表达.结果 E-cad的阳性表达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甲状腺组织和32例正常甲状腺中分别为50.7%、95.6%和100%,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癌旁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组明显低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检测E-cad的表达,可能为临床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和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L和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可见强弱不等的FasL及BcL-2表达,B组中FasL呈高表达的阳性率为81.8%,A组中则为31.2%,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明显间质浸润以及缺少淋巴细胞反应和肿瘤周边邻近正常组织区域癌细胞FasL表达,并均较强.A组和B组中BcL-2呈高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5%,45.5%,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FasL的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性有关,FasL表达愈强则预示其预后不良.甲状腺乳头状癌BcL-2的高表达与其浸润性较弱有关.  相似文献   

6.
FEZ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FEZ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中的表达及其与PT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Insitu hybridization,ISH)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3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BF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z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表达和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5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手术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PTC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组织标本行BFGF、BFGFR表达研究。结果BFGF及BFGFR阳性表达率在PTC组织中分别为72.5%(58/80)及70.0%(56/80);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均为0.0%(0/10),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GF及BFGFR在PTC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UICC定义的肿瘤分期相关(P〈0.05);BFGF及BFGFR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0,P=0.003)。结论BFGF与BFG—FR在PTC中呈高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无表达;2者在PTC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UICC定义的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PTEN、Smad4的表达及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94例PTC及其癌旁组织,29例甲状腺腺瘤组织PTEN、Smad4的表达。结果:PTC中PTEN、Smad4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甲状腺腺瘤(P0.01,P0.05);不同类型的PTC,随恶性程度的降低,PTEN、Smad4的表达逐渐升高(P0.01,P0.05)。PTC中PTEN和Smad4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局部侵犯、颈淋巴结转移和T分期有关(P0.01,P0.05)。PTC中PTEN、Smad4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PTEN和Smad4表达降低程度与PTC的恶性程度存在量效关系,PTC时PTEN和Smad4存在相互协调关系。PTEN、Smad4低表达可作为PTC预后不良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癌旁正常组织(non-carcerous epithelium,NCE)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蛋白的表达率,探讨FHIT蛋白在PTC发生与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手术切除标本,包括65例PTC组织及其配对NCE组织,运用免疫组化SP法处理,DAB染色法观察FHIT基因的表达情况,用显色深浅、比例乘积积分法处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CE和PTC中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7%(44/65)和38.5%(25/65),FHIT蛋白在PTC中的表达明显低于NCE(P<0.05)。FHIT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HIT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可能在PTC的发生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CDKN2A/p14ARF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并分析CDKN2A/p14AR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在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之间表达的差异.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DKN2A/p14AR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KN2A/p14ARF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87.8%(36/41),其中阳性程度在(++)以上者20例,占48.8%(20/41).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阳性率为75%(15/20),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DKN2A/p14ARF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KN2A/p14AR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率极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诊断中非常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粘附蛋白 ( E- cad)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 SP法 )检测 5 5例胆囊癌 E- cad表达情况。结果 :在胆囊癌中 ,E- cad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胆囊组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粘液腺癌和腺麟癌中 ,E- cad异常表达与组织类型无关。在高、中分化和低分化胆囊癌中 ,E- cad异常表达与组织分化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随着胆囊癌向周围组织的浸润 E- cad异常表达明显升高。在有淋巴结转移组 ,E- cad异常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结论 :E- cad异常表达与胆囊癌侵袭转移关系密切 ,E- cad检测将有助于评估胆囊癌侵袭转移潜能 ,并具有临床抗侵袭转移治疗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E-cadherin、CD44v6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粘附分子E-cadherin(E-cd)、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PTC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PTC标本中E-cd、CD44v6的表达。结果:E-cd、CD44v6在PT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3%(31/70),67.1%(47/70),二者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在有淋巴结转移组,E-cd、CD44v6阳性率分别为27.6%,82.8%,而在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56.1%,56.1%,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TC中E-cd、CD44v6的表达有助于其转移潜能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新型淋巴内皮标记物D2-40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周围组织微淋巴管密度(MLVD)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4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D2-40和CD34的表达,分别计数MLVD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同时与病变中MVD行对比观察。结果:91.3%甲状腺乳头状癌乳头轴心中的间质中无淋巴管。微淋巴管主要位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周围结缔组织及被膜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周围结缔组织及被膜中的MLVD和MVD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MLVD和MVD越高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同时甲状腺乳头淋巴管内的癌栓与淋巴结转移也显著相关(P<0.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过程与微淋巴管及微血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干预肿瘤转移抑制血管生成的同时也需要抑制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c-Met 蛋白在甲状腺癌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Met 蛋白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二步法检测81 例甲状腺癌组织及52 例癌旁甲状腺组织中c-Met 蛋白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癌和癌旁甲状腺组织中c-Met 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6.9%(38/81)和7.7%(4/5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Met 蛋白阳性率50.8%(31/61),髓样癌中阳性率60.0%(3/5),均高于滤泡癌26.7%(4/15),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c-Met蛋白表达与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甲状腺癌中c-Met 表达增强,其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癌发生相关,有望成为抗甲状腺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5.
Survivin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iang C  Liu WS  Jia S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5):1761-1763
目的 研究Survivin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98例甲状腺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甲状腺癌细胞凋亡指数(A1)。结果甲状腺癌组织表达Survivin蛋白与RT-PCR的结果一致,68.37%的甲状腺癌组织表达Survivin蛋白和mRNA,而癌旁组织内无一例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密切相关。所有甲状腺癌组织标本中均可检测凋亡细胞,Survivin表达阳性组平均AI(0.48±0.38)显著低于阴性组AI(2.984±0.12,P=0.0082)。结论Survivin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其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密切相关;Survivin对凋亡的抑制可能是其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转归的关键因素,Survivin基因将成为甲状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钙粘蛋白E(E cadherin)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对 30例肾母细胞瘤及 11例相应的瘤旁肾组织进行钙粘蛋白 E检测。结果 :肾母细胞瘤阳性率占 2 6 .7% ,瘤旁肾组织阳性率占 90 .9% ,差异十分显著 (P <0 .0 1)。肾母细胞瘤中淋巴结转移 3例 ,最大直径超过 2 0cm的肿瘤 4例 ,钙粘蛋白E表达均为阴性。钙粘蛋白E表达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预后无关。上皮型肾母细胞瘤钙粘蛋白E表达降低与其他类型无明显差别。结论 :肾母细胞瘤中钙粘蛋白E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E-cad在肺癌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与肺癌的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在104例肺癌的表达,其中鳞癌46例、腺癌33例、小细胞癌10例、其它类型癌15例。结果E-cad在104例肺癌的阳性表达为鳞癌21例(45.7%),腺癌14例(42.4%),小细胞癌5例(50%),其它类型癌为7例(46.7%)。结果显示E-cad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无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表达(32.1%),无淋巴结转移阳性表达(64.6%),二者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病理分级(腺癌、鳞癌)Ⅰ级阳性表达(55.6%),Ⅱ级阳性表达(40%),Ⅲ级阳性表达(29.6%),结果显示也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E-cad的阳性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检测E-cad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IGF1和IGF1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及其受体(IGF1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寻找新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标志物,并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因研究寻找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例正常人甲状腺组织标本作对照,对62例经手术切除并由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癌、癌旁及正常区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应用RT PCR方法,检测IGF1/IGF1R在甲状腺癌组织与正常人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IGF1/IGF1R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癌、癌旁及正常区组织中IGF1/IGF1RmRNA的表达量按正常、癌旁、癌组织顺序逐渐增高(P<0.01)。结论:IGF1/IGF1R的高表达促进了甲状腺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提示IGF1/IGF1R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E-cadherin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cadherin(E-cad)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2例胃癌手术标本及同一病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E-cad表达水平。【结果】胃癌E-cad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胃粘膜(P〈0.001),E-cad表达与胃癌的分型、细胞分化程度、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cad表达情况水平可作为较早期预测胃癌浸润、转移程度,评价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