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12例中男152例,女60例;年龄21~65岁;均为住院患者。均常规拍腰椎正侧位X线片,腰椎CT或核磁共振检查。212例分别做CT、CT 造影,核磁共振显示突出部位共279处。单发椎间盘突出152处,多发椎间盘突出127处。其中L3-4、L4-5、L5S1多发间盘突出7例,L3-4、L4-5间盘突出15例,L4-5、L5S1间盘突出38例。治疗方法1.手法治疗:主要手法采用坐位定点旋转法或侧卧定点斜扳法,此手法目的是纠正腰椎小关节紊乱,主要手法每周1~2次。辅助手法点穴按摩每日1…  相似文献   

2.
1986年1月~1996年4月,手术治疗中、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252例,现结合病理、临床特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52例中男187例,女65例;年龄46~75岁;病程3月~20年;病变部位:L3-418例,L4-593例,L5—S110例,L4-5、L5—S1双间隙31例;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57例,合并中央椎管狭窄123例,伴神经很管及侧隐窝狭窄72例,伴腰椎滑脱12例。临床表现:本组216例既往有腰痛病史,所有病例发病以来均伴有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其中单侧81例,双侧176例,静止状态下双下肢发麻39例,间歇性歧行148例,剧烈疼痛坐卧不安23例,腰椎生…  相似文献   

3.
木荣华 《中国骨伤》1997,10(5):30-30
采用腰椎关节突关节封闭配合手法治疗病程长久,纠缠难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6$资料本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0~65岁;全部病例病史均在1年以上,最长为12年;全部病例均经CT明确诊断,L。-。突出25例,L。~S;突出35例。治疗方法1.腰椎关节突关节封闭:(l)药物组成:l%普鲁卡因3ml,注射用水3ml,确炎舒松A10mg。(2)操作方法:病人俯卧,腰部垫枕,术侧垫高30’,常规备皮。在病所棘突连线外4cm处作皮肤浸润,然后用9号穿刺针(13cm)调整针尖与皮肤倾斜45‘缓慢进针,在透视下将针尖刺入上…  相似文献   

4.
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 临床资料1 1 本组总例数 2 0 0 0例 ,其中男 1114例 ,女 886例 ;年龄 19~ 84岁 ;病程 1d~38年 ;治疗时间 1~ 30次 ,平均 10次 ,每次治疗持续 2 0min ,每例患者可采用多种整复手法交替使用 ;L2 -3 间盘突出 10例、L3 -4间盘突出 2 3例、L4-5间盘突出14 86例、L5 S1间盘突出 4 81例、多节段突出者 980例 ;未做任何治疗的 15 90例 ;手术后者 187例 ;其余都接受过保守治疗 ;单节段突出、单侧腰腿痛 15 6 8例 ;多节段突出、双侧腰腿痛和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者 4 32例 ;伴有椎管狭窄者 2 5 6例 ;突出物大小 4mm~ 13mm不等 ;2 0 0 0例患者均…  相似文献   

5.
手法整复肱骨近端骨折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斌 《中国骨伤》1997,10(5):43-43
我院于1989年3月至1995年12月收治了68例肱骨近端骨折病人,经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中男23例,女45例;年龄16~86岁;伤后距就诊时间2小时~7天;直接暴力伤6例,其余均为间接暴力伤;骨折分类:按Ncer分类法’[1],68例中,Ⅰ型32例,Ⅱ型16例,Ⅲ型16例、Ⅳ型4例。治疗方法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肽骨头后倒或旋转在45°以上,手法整复步骤:病人端坐,由一助手固定肩部,另一助手将患肢屈肘90°,向前45°作持续牵引约5~10分钟,用力要适中,待断端重叠基本纠正后,令远端助手将患肢逐渐抬举至头顶位,并稍…  相似文献   

6.
1988年3月~1996年6月,笔者用舒筋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6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6O例中男90例,女170例;年龄36~70岁;发病时间3个月~1年248例,1年以上32例;左侧156例,右侧94例,双侧10例;有扭伤、牵拉伤或其它外伤原因者52例;所有病人均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和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治疗方法1.舒筋手法:病人取坐位,顺序进行:(1)水平牵引;(2)上举;(3)摸肩;(4)腋下摸背;(5)屈肘外旋;(6)伸肘外展;(7)后伸摸背;(8)旋转;(9)痛点按压弹拔;(10)按摩松解。以上10种舒筋手法医生每日或隔日…  相似文献   

7.
屈留新 《中国骨伤》2004,17(12):720-721
目的:探讨阔筋膜张肌损伤致腰腿痛的诊疗及其机制,并分析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方法:对387例阔筋膜张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法治疗部位、发病机制进行总结、分析。本组男207例,女180例;年龄13~76岁,平均32岁;病程2d~10年。全部采用选取“治疗灶”为主要治疗部位的手法治疗。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3年,治愈329例,占85%;好转50例,占13%;无效8例,占2%。结论:阔筋膜张肌损伤后引起的功能障碍可代偿性地导致脊柱生物力的平衡失调,并引起腰椎及骨盆周围的肌肉、血管、神经受到牵拉、挤压,出现一系列局部运动、感觉、循环障碍症状,且发现这些症状与L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石氏牛蒡子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4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石氏牛势子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的治疗有独特的经验,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本院术后病人,共4O例,男24例,女IE例;年龄19~58岁;4O例均有腰痛症状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与咳嗽、站立、行走有明显关系,病程为6个月~3年;有腰部外伤史32例,5例有间隙性破行,34例直腿抬高试验wt45度,加强试验(+);35例CT提示: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其中30例伴有关节肥大增生、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及神经根明显受压;病变部位:L。-。间隙有18例、L。~S;间隙有16例、二间隙同时存在病变的有5例。40例均明…  相似文献   

9.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68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源忠  谢强 《颈腰痛杂志》1997,18(3):176-177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临床少见,国内报告其发病率为3.6%~14.2%[1、2、3]。由于突出椎间盘可压迫单、双侧神经根及马尾神经,使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我院自1985年以来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256例,中央型68例,占5.4%,现就诊断与治疗认识回顾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19~63岁,平均43岁;职业:农民38例,工人20例,干部10例;腰部闪扭伤史68例,部位L(3、4)2例,L(4、5)34例,L5S125例,L(3、4)L5S1双间隙1例,L(4、5)、L5S1双间隙6例。入院前患者分别接受手法…  相似文献   

10.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疗效不佳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3年9月~1996年2月,对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施行了PLD手术,其中有11例术后疗效不佳,现就其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例中男6例,女5例;年龄26~66岁;病程4月~16年。术前CT扫描:L4-5间盘突出中央型2例,侧旁型4例;L5~S1中央型、侧旁型各2例;L4、5~L5~S1突出1例,均为侧旁型;侧隐窝狭窄2例。突出间盘大小0.2~0.6cm。轻度钙化4例。X线片可见腰椎间盘突出的一般表现,术式均采用PLD常规方法[1]。治疗结果切除术后经4~12周复诊,按改良Macnab[2]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有7例可,4例差,共11例疗效不佳。其中…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94年5月至1995年10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运用悬吊牵引下手法推按,配合骶管注射,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00例病例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6天。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CT检查确诊。其中L-5突出者44例,L5-S1突出者45例,L4-5、L5-S1双节段突出者11例,并发侧隐窝狭窄者68例,典型间歇性跛行36例。治疗方法与结果(1)骶管注射法患者取俯卧位,在双骶骨角之间中点进针。因体胖骶角不清楚者,可在尾骨尖上7cm左右凹陷处进外。常规消毒销无菌…  相似文献   

12.
耳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鸿鑫 《中国骨伤》1997,10(6):27-28
自1985年6月~1987年8月间,我们采用耳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在100例中,男76例,女24例;年龄20~64岁;病史最短2个月,最长21年,平均3年半;有明显外伤或劳损史78例,无明显诱因22例;主要症状和体征:腰痛以左侧为主67例,右侧对例,两侧均痛2例;患肢放射痛86例,脊柱侧弯73例,椎间区叩痛89例,直腿抬高试验6O”以下94例,腓总神经挤压(+)67例,患侧小腿皮肤感觉迟钝83例,患侧小腿前群肌肌力减退74例。根据X线片、CT、造影等影像学检查诊断,突出在L3.45例,L4-563例,L55132例。X线片表…  相似文献   

13.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5例腰椎间盘膨出症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5例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35~65岁;病程3月~8年;有明显腰扭伤史4例;临床表现:本组所有患者均有下腰痛,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麻痛,下肢均无神经系统定位的感觉、运动障碍体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5例,伴有间歇性破行20例,其中单侧间歇性破行12例,双侧间歇性破行8例;CT扫描结果:所有病例均进行L。~SI平扫,L3.4+L4.5椎间盘膨出15例,L4.5+LSSI椎间盘膨出8例,L3.4+L4.5十LSSI椎间盘膨出20例,LSSI椎间盘膨出2例;膨出合…  相似文献   

14.
手法整复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树林 《颈腰痛杂志》1997,18(4):287-288
笔者1992~1994年,采用手法整复配台腰椎牵引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73例。临床治愈率61例(83.56%),与仰卧位牵引法相比,该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观察组73例,其中男29例,女44例.年龄24—64岁,平均38岁,病变部位在匕’6例,L’539例,h,已,20例,L45和h,S同时突出10例。向左后突型40例,向右后突型27例,中央型6例,有外伤史者36例,其余37例有长年慢性腰痛史。对照组sl例.其中男25例.女26例,年龄在25-64岁.平均38.8岁;病变部位在L3.4例,L。。36例,h,民,11例,向左后突型32例;右后突型…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腔点滴后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硬膜外腔点滴给药后即刻运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22~55岁;病程2天~5年;有扭伤史33例,慢性腰痛史23例。治疗方法(1)硬膜外腔点滴法:(1)药物组成:2%利多卡因200mg,氟美松30mg,维生素Bll00mg,维生素B12500llg;将上药加入生理盐水300m1,瓶内备用。(2)部位和方法:患者在无菌室内,仰卧于床上患肢在下。一般在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上一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插管,外头接输液器,将上述药液按每分钟30滴进行点滴。(2)推拿手法:①牵…  相似文献   

16.
1990年7月以来,我院采取分期综合保守疗法治疗3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82例中,男227例,女155例,年龄16~69岁。椎间盘突出部位:L4,5120例,L5S1213例,L3,416例,L3,4+L4.511例,L4,5+L5S119例,L3,4+L4,5+LSS13例;左侧型:L3,48例,L4,546例,LIS178例;右侧型:L3,45例,L4,565例,L5S1109例;中央型:L3,43例,L4,59例,L55126例。病史最长者3年,最短者1天。382例均经X线摄片、CT断层扫描确诊。其诊断标准符合《实用骨科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7.
金忠棋  陈健 《中国骨伤》1997,10(3):49-49
我们于1989年7月~1992年12月期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248例,均在硬膜外封闭下使用手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临床资料本组248例,男134例,女114例,248例中有242例作过CT检查绝大部分是L。、5椎间盘或LSSI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少数几例伴腰椎管狭窄,本组病例,自觉均有腰痛及明显下肢放射痛,有不同程度下肢麻木、查体:L4LsSl椎旁叩击痛及患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多数在60o以下加强试验(+)治疗方法先采用硬膜外封闭,半小时后即进行手法治疗,先作准备手法,俯卧位,去枕在腰背部患处患肢后侧作搞、揉、点,按阿是穴及环跳,…  相似文献   

18.
冯宇  杨殊杰  高燕 《中国骨伤》2005,18(8):456-458
目的:观察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及MRI、MRM变化,为手法治疗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受压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并进一步探讨手法治疗机制。方法:选取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80例,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25~58岁,平均41岁。随机分为2组,手法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0.5岁;药物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5岁。两组问性别、年龄及所患病情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进行手法及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疗效、MRI及MRM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手法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RI突出髓核无明显变化。③MRM显示手法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患者神经根鞘袖的改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手法治愈患者神经根鞘袖外观由明显受压恢复到基本正常。结论:MRM为手法治疗彻底解除神经根受压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依据。手法治疗前后MRI未见突出髓核还纳,应从手法治疗改变脊柱、椎间盘、突出髓核生物力学特性出发,进一步研究其获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骶管注药加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焦天财 《中国骨伤》1999,12(5):39-40
我们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又出现腰部酸困痛,患肢胀痛或放射痛,下肢麻木无力,跛行活动等一系列症候称为术后腰腿痛综合征。采用骶管注药结合手法推拿治疗1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经CT、核磁共振或腰椎管造影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他院手术治疗过的病人。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7~66岁。突出间隙L4~54例,L5~S12例,L4~5,L5~S1双间隙同时突出5例。接受本法治疗时间最短的术后一月,最长4年。主要症状仍有患肢胀痛,麻木无力,腰部酸困痛,跛行活动,腰不能站直,甚则昼夜疼痛,夜不能寐,不能下床活动等。治…  相似文献   

20.
大剂量与小剂量骶管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分别施行小剂量(20~50ml)骶管注药48例,大剂量(25~60ml)既管注药58例。结果:小剂量组平均注药2.9次,有效率为58%,大剂量组平均注药1.8次,有效率为83%。结论:大剂量骶管住药远比小剂量骶管往药疗效好。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统计自1989年3月至1996年4月。男64例.女42例;年龄22~67岁,平均41岁,病程5天~18年,平均1.2年;突出部位:L5S141例,L4、547例,L3、43例,多间隙突出15例;注药次数:小剂量组1~5欢,平均2.9次.大剂量组1~4次,平均1.8次。全部病例根据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