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振波  方创琳  王婧 《地理学报》2011,66(12):1657-1668
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2001、2008 年的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以长三角90 个县(市、市区) 为基本研究单元,构建空间数据转换模型、ESV模型、EEH模型,借助ArcGIS 9.3 平台对海量的栅格和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依据ESV指数和EEH指数揭示长三角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关关系和演变特征,并进行功能分区和模式提炼.研究表明:① 1991 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大幅转换,城镇面积增长最大,来源主要是水田、旱地、草地、园地和其他用地;② ESV模型研究发现,1991-2001 时段长三角生态系统呈现恶化趋势,2001-2008 时段恶化幅度有所减缓,同时证明水域、水田变为城镇和旱地的开发行为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极大的伤害;③ 1991 年来GDP空间格局为中、南部高北部低,其中1991-2001 时段中部增长率明显高于北部,2001-2008 时段中部增长率明显高于南北;④依据EEH指数将长三角分为12 类区域,EEH空间特征为生态冲突区居中心区位,生态协调区居边缘区位,并且按EEH由低到高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1991-2001 时段长三角生态-经济关系已经出现了集中型初步恶化趋势,2001-2008 时段则由集中型初步恶化趋势向分散型恶化与协调并存状态;⑤ 通过空间数据转换模型将长三角分为5 种生态经济演变类型分区:初始恶化区、初始协调区、持续恶化区、协调降低区、协调升级区;⑥ 总结出长三角EEH的空间演变模式:梯度模式与核心边缘模式共存,其中一级梯度模式为北中南三大横向梯度带,二级梯度模式为长三角南北两翼的东中西三大纵向梯度带;核心边缘模式概括为7 大组团:即苏锡常沪组团、南京组团、绍甬组团、苏北组团、泰州组团、杭州组团、南通组团.不同的模式对应着不同的生态经济系统演变方式,反映出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内部存在着较大程度的生态经济关系空间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   总被引:62,自引:5,他引:62  
靳诚  陆玉麒 《地理学报》2009,64(6):713-724
通过ESDA相关分析,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热点区的空间结构多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罔状空间结构,且不断的向东南方向集聚.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存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热点区域切换频繁,没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江苏经济空间格局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份在不断降低,而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越来越显著,东北-西南方向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较小,而东南-西北方向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最大.最后,将江苏省经济格局演化的驱动力归结为3个方面: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和区域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3.
新疆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ESDA空间分析,研究1985年以来新疆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但集聚作用总体不断增强.热点区的空间结构主要集中在以奎-克-乌为核心的圈形结构,2000年以后热点区显著增加,不断向北疆中部、东疆以及南疆东北部集聚;南疆西南部处于经济发...  相似文献   

4.
张学斌  石培基  罗君 《中国沙漠》2014,34(1):268-274
以1987年、2000年和2010年石羊河流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对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进行修正,结合生态经济协调度(EEH)评估模型对石羊河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其损失主要集中在2000-2010年间;(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的县(区)分布在流域中上游,降低的县(区)中,民勤县的损失量和下降幅度最大;(3)研究区的EEH值为-0.0174,生态经济发展总体上已处于低度冲突水平,在空间上,低度协调的县(区)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上游和中游,而低度冲突的县(区)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下游;(4)各县(区)在协调发展水平上呈现出低度冲突-低度冲突、低度协调-低度协调、低度冲突-低度协调、低度协调-低度冲突、低度协调-中度冲突5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安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生态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通过价值转移法对安徽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并探讨了2003—2014年间安徽省湿地生态经济协调度(EEH)。结果表明:安徽省2014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7 550.57×10~8元,相当于同年全省GDP的36.22%,安徽省湿地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经济效益。2003—2014年,安徽全省EEH整体处于较好的协调水平。其中皖中和皖江经济区的EEH值2003—2008年分别0.97、1.15,2008—2014年分别为0.77、0.78,两个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存在潜在恶化危机。安徽全省应加强湿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皖中、皖南经济区须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因地制宜,实现安徽省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1987年、2000年和2010年石羊河流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对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进行修正,结合生态经济协调度(EEH)评估模型对石羊河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其损失主要集中在2000—2010年间;(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的县(区)分布在流域中上游,降低的县(区)中,民勤县的损失量和下降幅度最大;(3)研究区的EEH值为-0.0174,生态经济发展总体上已处于低度冲突水平,在空间上,低度协调的县(区)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上游和中游,而低度冲突的县(区)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下游;(4)各县(区)在协调发展水平上呈现出低度冲突—低度冲突、低度协调—低度协调、低度冲突—低度协调、低度协调—低度冲突、低度协调—中度冲突5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及其预警(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n the basis of Landsat TM data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YRD) Economic Zone in 1991, 2001 and 2008, this article, taking 90 counties in this region as study units, built spatial data transformation models,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 and coordination degree of eco-economic system (CDES) models. With the aid of ArcGIS9.3, mass grid and vector data has been processed for spatial analyses. ESV and CDES index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environment system and it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searched areas. Furthermore, the indexes have also been used for functional zon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Some results can be shown as follows. Firstly, since 1991, land use in the YRD has greatly changed: urban land area has increased primar-ily from original paddy land, dry land, grassland, garden plot and other land. Secondly, the ESV model has proved the deterioration trend of the YRD ecological system from 1991 to 2001 and slower degradation trend during 2001-2008. Also, it is illustrated that land-use conversion from water area and paddy field to urban area and dry land could cause great damage to ecosystem stabilization. Thirdly, GDP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of the YRD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part since 1991. GDP growth rate in the central part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part during 1991-2001. This growth rate in the central part is also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parts of the YRD from 2001 to 2008. Fourthly, the YRD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12 types of subregions in terms of CDES index. According to its spatial characteristic of CDES index value in the study area, eco-economic conflict area with low CDES valu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is surrounded by eco-coordinated areas with high CDES values. This illustrates a core-periphery spatial structure exists in the YRD. During 1991-2001, the CDES value implied the convergent de-terioration trend of eco-economic system in the study area; while it gradually stepped into coexistence of divergent deterioration and coordination during 2001-2008.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d five subregions in the YRD, including initially degrading zone, initially coordinative zone, continuously degrading zone, coordination-declined zone and coordination-promoted zone, based on eco-economic coordination and evolution patterns. And these subregions can be recognized and categorized by spatial transformation model.  相似文献   

8.
多变量驱动的江苏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现有区域空间格局演化对影响要素及其作用关系研究缺失的问题,本文通过分位数回归建立江苏省2000-2010 年县域经济的变量关系模型,并在结合ESDA空间关联模型的基础上对其空间演化格局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 变量揭示的区域格局演化的空间关联特征有强化的表现,但不同变量在不同时段分异特征不同。② ESDA探测发现经济发展与变量演化过程可能的潜在关系不同而出现不同类型区空间对应程度的差异,分位数回归给出了不同变量对不同分位地区边际效应影响程度不同的细致信息,从而证实了上述关系的存在。③分位数回归最优拟合值揭示区域经济演化格局与实际吻合度较高,即形成“苏锡”核心热点区和“淮宿”核心冷点区的“圈层结构”,且低值簇内部的演化分异趋势大于高值簇而表现出核心冷点区显著的“内陆化”与次核心冷点区的“沿海化”特征,“高值簇”与“低值簇”分界线一直稳定于苏中地区。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9年、2014年和2018年全国陆路交通数据,集成路网密度、人口加权平均交通邻近度和区位优势度3个指标,构建陆路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刻画2009—2018年中国县域陆路交通的规模、邻近水平和通达水平,揭示陆路交通优势度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经济效应。研究表明:① 2009—2018年中国陆路交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陆路交通优势度增长热点具有由城镇密集区向区际通道拓展的特征,与“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密切相关,陆路交通劣势主要位于西部、东北和省际边界地区,是交通均衡发展补短板的关键区域。② 中国陆路交通优势区域的空间结构在不同区域和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其演化过程大致经历极核式、点轴式和轴辐式3个阶段,未来交通建设应强化重要区域、交通主轴、关键走廊之间的衔接。③ 中国陆路交通优势度的总体经济效应为显著正效应,其间接效应约为直接效应的1.5倍。但是交通建设并不总是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交通优势的不同维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在不同区域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也存在差异,需要重视区位优势度改善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运用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河南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规律进行定量分析.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空间分布非均衡性,以京广、陇海铁路为轴线形成了发达区俱乐部和不发达区俱乐部;经济热点分布表现为以郑州、洛阳、焦作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京广线以西、陇海线以北形成全省经济发展的热点极,京广线以东、陇海线以南形成全省经济发展的冷点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惯性难以突破;核心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仍然较弱.据此提出优化全省经济空间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量化分析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系,采用改进的耕地当量因子,对甘肃省2014年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定量化研究,并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探讨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1)在GPP修正的基础上估算得到的甘肃省2014年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4.96×1011元,其中水资源供给功能的价值为负,食物生产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较高,美学景观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低。(2)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显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Moran’s I指数为-0.252 3。局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LISA图也显示低-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具有明显生态优势的东南部地区;而高-低聚集区则主要分布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相对恶劣的西北部地区。研究结果可为甘肃省生态环境管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为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统筹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积累营养物质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林木生长情况和生产投入情况。基于2014年新疆七种主要经济林木积累营养物质调查数据,核算了2014年全疆经济林木氮、磷和钾的物质积累总量,折合当年化肥价值3.14×108元。并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地理加权模型(GWR)对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全疆不同经济林品种积累营养物质价值量的空间分布符合空间集聚理论,呈现某种经济林木在某个地区具有高度集中的种植现象;(2)GWR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林在南疆林业中占有重要地位;(3)南疆各地州经济林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处在经济林发展期;阿克苏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则处在经济林衰产期。上述结果表明通过深入挖掘新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信息,能够提取对新疆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研究所使用的思路和方法对其他类似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晶  王海星 《世界地理研究》2020,29(6):1294-1303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于多维视角提出人类发展指数来综合评判地区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但该指标体系并未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考量,因而在衡量人类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本文利用生态投入指数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维度修正人类发展指数,构建生态敏感的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结合Geoda和ArcGis软件,运用空间探索技术对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标准差椭圆探讨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空间演变趋势。研究表明,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区域人类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一定的空间锁定和路径依赖性;在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整体呈现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生态转型与空间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斌  揭毅  罗静  朱丽霞  曾菊新 《地理研究》2010,29(2):313-326
借鉴生态学原理,视区域产业部门为种群,产业结构为群落,提出区域产业生态的概念体系;借鉴生态位方法,构建基于区域的市场生态位和基于区位的空间生态位,揭示区域不同产业种群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间分布;据此,对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生态演化与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产业生态演化经历了形成、强化、退化和调整4个阶段。"十一五"期间,钢铁、石油等传统重化型行业市场生态位偏大,汽车、光电子等先进制造业偏小;空间生态位总体较为平均,黄冈、孝感和咸宁等周边城市初步形成适宜多种制造业发展的空间基础。建设区域创新环境、培育区域创新文化,有助于区域产业发展的生态转型;构建复合集群网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有利于区域产业发展的空间优化。  相似文献   

15.
刘彦随  杨忍  林元城 《地理学报》2022,77(12):2937-2953
县域城镇化的有序发展和优化布局,对于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资源与市场优化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研究表明:① 2000—2020年中国县域城镇化快速发展且区域差异显著,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城郊地区和北方边境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相对较高,而西南地区、中部农区、西藏及新疆大部分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偏低;2020年沿“胡焕庸线”东侧的东北地区、冀北及晋陕豫地区、川东及云贵地区成为县域城镇化率高值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内蒙古边境地区,以及江浙闽东南沿海一带城镇化率超过50%的县域达716个,占比38.3%。② 县域城镇化是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地理区位条件、公共资源供给、专业创业集群与宏观政策等影响县域城镇化的方向、范围和深度。预测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为76.04%,县域城镇化率为64.38%。未来要重视强化县域人口、经济、社会和空间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③ 县域城镇化发展可分为大城市周边县域要素集聚型城镇化、专业功能县域产业集聚带动型城镇化、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农业现代化引领型城镇化、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保育型城镇化、人口流失县域异地转移集中型城镇化等5种类型。④ 县域城镇化以县城和重点镇作为要素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形成居业协同与产城融合的多级体系。通过构建产业全价值链、主导产业关联集群、公共服务融合配置体系等创新路径,将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产业融合与等值化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网络化、城乡治理体系化与资源利用集约化,为优化县域人地关系和城镇化空间体系提供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心城市货运外向服务功能空间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科  韩增林  王利 《地理研究》2012,31(10):1849-1860
以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 将货运量作为切入点, 把城市流模型改造为城市货运外向服务功能模型, 应用ArcGIS空间分析手段, 测算各城市水陆空等不同运输方式货运外向服务功能。对1989年和2008年的数据和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揭示货运外向服务功能在中国城市体系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等级结构, 考察各城市在整个国家层面和所在区域货运空间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表明:(1),我国中心城市货运外向服务功能北方分布广, 南方强度高, 以城市群为单位的外向货运密集区优势明显。(2),东部沿海省市的城市货运外向服务价值比重在近20年明显下降, 但相应货运比重上升, 表明其大宗货物运输的外向服务占全国比重明显上升。(3),不同运输方式的城市货运外向服务格局差异很大, 并在国际、区际、城市群和市域等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运输联系职能上形成分工。(4),中心城市物流外向服务能力可分为国家中心、跨区域(副)中心、省域(副)中心、(跨)市域中心四个功能等级。我国中心城市货运外向服务能力受多种复杂因素综合影响, 与城市GDP及货运规模成正比, 受区位熵反映的经济区位和运输区位影响很大, 与不同方式货运结构及运输距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县域尺度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差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2000年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新常态与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县域尺度出发,基于2000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应用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10年间中国2283个县域单元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模式多样,胡焕庸线西北半壁以均质化、轴带特征为主;而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则呈现出核心—外围的分布特征。②2000-2010年间,人口老龄化均值从6.7%增至8.7%,表明中国县域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步入老年型的县域多集中于内陆、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10年间人口老龄化总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但人口老龄化的变动趋势差异显著。③人口老龄化在“胡焕庸线”两侧、不同地域类型间、城乡间、民族自治地区与非民族自治地区间、贫困与非贫困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变动的方向并不一致。④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因素为各区域往期人口年龄结构、步入老年序列人口比重、人口流出的比例等。  相似文献   

18.
体验性网络团购是一种消费者需要到店才能完成消费的特殊网络购物形式,因其服务范围的空间局限性,正在对消费地理格局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借助360团购导航网站,以中国30个省会城市(含直辖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规模指数、发展水平指数、集中化指数、空间错位指数等指标,对中国体验性网络团购发展的空间格局与空间错位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团购市场发展规模在中国省会城市的空间分配极不均衡,主要受东部发达城市的带动作用,同时也受西部地区部分内在增长极城市的驱动影响;2中国省会城市团购市场的发展主要处于"小规模—低水平"和"大规模—高水平"的两极化状态;3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团购市场规模扩张的根本动力,城市的网络零售市场消费潜力规模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规模、互联网用户规模和发展水平也对团购市场规模有明显的驱动作用;4中国省会城市团购市场的发展规模在空间上与消费者的需求潜力的错位程度较低,与购买能力错位现象较明显,空间错位主要是由部分城市的团购市场规模发展过大或过小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孙传谆  李鹏  邓羽  张昌顺 《地理学报》2022,77(11):2902-2919
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提出美丽中国生态建设优化途径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因地制宜地做好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区划,提出生态建设分区方案,是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重要路径。目前,生态区划对于新时期系统性生态建设内涵,以及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变化双重背景对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影响的考虑不足。本文通过构建“景观美、服务美、安全美”的三位一体美丽中国生态建设分区的理论框架,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结构、格局、质量、服务、胁迫等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建立美丽中国生态建设分区三级指标体系,以及对生态现状本底和退化程度进行评估的生态建设综合指数和生态退化综合指数。以全国第三级流域为基本单元,基于指标现状特征及生态综合评估结果,通过空间聚类分析将全国划分为5个一级生态建设区和13类22个二级生态建设区,并在二级分区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区划分出三级生态建设区。分区结果为美丽中国生态建设提供应用支撑。此外,未来生态建设分区的指标构建应当更加注重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多样性,并进一步耦合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双重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