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国中小河道的淤积现象较为严重,清淤工程中所清出的淤泥体量较大,因此,对于淤泥的处理技术,以及淤泥的资源化利用方面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对如何通过新技术来进行河道淤泥的环保型处理,以及如何变废为宝,实现河道淤泥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梳理了国内关于河道淤泥资源化方面的文献,综述了河道淤泥在土壤化、建材制备以及填方填筑等方面的利用途径,并列举分析了淤泥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参数和最佳配比,为各地将淤泥变废为宝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就我国淤泥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与建议,可为河道淤泥资源化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河湖淤泥的基本组成及其特性,阐明了当前国内外对河湖淤泥资源化利用的几种主要途径,如:土地利用、用作填方材料和建筑材料等,对淤泥资源化制砖的技术应用现状和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作了分析,指出了未来淤泥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由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河湖底泥资源化利用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近日通过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验收。"河湖底泥资源化利用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是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主要针对大型淤泥资源化处理设备(155m3/h)、淤泥资源化处理工艺和淤泥资源化处理技术开展研发与示范。项目自2009年开始实施以来,形成了一套大型淤泥资源化处理利用的施工工艺及技术,开发了相关的淤泥资源化处理设备并建立了示范基地,获国家专利授权4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分析东引运河桥头~企石段河道淤泥的物理、化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东引运河实际情况,对淤泥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利用方式做了探讨,并对今后东莞市淤泥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我国部分河湖水库的淤积现状,评述了当前国内外对河湖疏浚设备和淤泥资源化利用的几种主要途径,包括物理利用、生物处理以及化学处理方法等,同时对新型的干馏法进行了介绍,指出了未来淤泥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广州市峨眉沙和大蚝沙岛上进行的2种淤泥无害化处理工艺的应用,分析了广州市主要河涌淤泥成分和淤泥处置现状,结合亚运治水的要求,遵照"集约化清淤、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处置原则,简述了2种淤泥无害化处置工艺的原理、流程、设备以及试验成果,为日后淤泥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谈淤泥的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湖、城市下水道、污水处理厂每年要清理出大量的淤泥。通常处理淤泥的办法是直接送到农村作为肥料使用或露天堆放和填埋。这一方面占用空间,另一方面造成二次污染,使土壤、地下水和环境受到影响。淤泥经科学处理制成有机肥、燃料和建筑材料,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为了促进淤泥资源化利用,应采取如下措施:(1)加大宣传,提高认识;(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3)制定政策,促进发展;(4)完善法规,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河湖疏浚整治力度也越来越大。疏浚淤泥传统填埋将会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我国城乡建设对建筑材料的需求极大,如砌筑用砖、功能材料陶粒、绿化用肥等。根据已有研究,疏浚淤泥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工成工程材料加以利用,如此既减少了疏浚淤泥处置占地,又补充了工程材料来源,将会取得双重效益。文章对疏浚淤泥资源化利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旨在推进疏浚淤泥资源化利用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水库淤积导致有效库容减小,同时淤泥中的污染物不断释放到水体,使得水库水质变差,因此有必要对水库进行清淤。针对如何有效预防水库清淤过程中因底泥扰动而导致的水体二次污染、淤泥干化(固化)和合理利用、清淤污泥余水净化处理等关键问题,以通济桥水库为例,通过清淤设备选择、清淤施工工艺、淤泥资源化利用、施工期水体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水质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提出深水型环保绞吸式挖泥船开挖淤泥等水库生态清淤技术措施、生态清淤施工要点、淤泥资源化利用途径、清淤污泥余水净化处理及水域浊水拦截等施工期水体环境保护措施等。实践表明:这些措施的实施,能有效减少底泥扰动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淤泥的资源化利用和清淤污泥余水净化处理问题,达到了生态清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