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竹英  陈璐  王丽洁 《陕西中医》2021,(8):1128-1132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麻黄-白果药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活性成分、靶点与信号通路,以探讨此药对“异病同治”的共同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麻黄-白果药对的活性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哮喘和慢阻肺相关靶点,将药对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得到麻黄-白果药对作用于哮喘和慢阻肺的共同靶点。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药对-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采用STRING在线数据库获取蛋白相互作用(PPI)数据。利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对共同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 Dock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异病同治”关键靶点和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结果:通过筛选获得25个麻黄-白果药对的活性成分,108个麻黄-白果药对作用于哮喘和慢阻肺的共同靶点。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麻黄-白果药对主要通过调节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通路发挥对哮喘和慢阻肺的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异病同治”关键靶点和活性成分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性。结论:麻黄-白果药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了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异病同治”的药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二陈汤治疗冠心病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二陈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靶点、代谢物、信号通路等,从而揭示其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中药潜在靶点数据库(TCM-PTD)、中药综合数据库(TCMID),找到二陈汤的主要成分,并通过ChemMapper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筛选成分靶点。通过TTD、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得冠心病相关的疾病靶点。将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进行交集,筛选得到疾病-药物成分共同靶蛋白。应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型。应用Metabo Analyst数据库将上述筛选出成分进行代谢物分析,筛选出主要代谢物。采用Cytoscape的MetScape及ClueGO插件分别分析二陈汤治疗冠心病相关靶点的基因功能及代谢通路,构建二陈汤主要药物成分-代谢物-靶点-信号通路拓扑网络。结果经数据库分析共筛选出二陈汤的8种主要成分及与冠心病相关的靶点56个,同时筛选出与二陈汤主要成分相关的代谢物13个及相关信号通路13个;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二陈汤的成分-靶点、成分-冠心病靶点及相关代谢及信号通路的共表达网络,发现二陈汤可能通过保护血管内皮、抗氧化应激、抗炎修复等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结论从多角度探索了二陈汤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的潜在分子机制,揭示了二陈汤的药理作用,为其后续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筛选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葛俊德  黄娜娜  李晓骄阳  孙蓉 《中草药》2020,51(16):4223-423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并结合中医理论探讨火把花根片(HuoBaHuaGen Tablet,HBHGT)"异病同治"红斑狼疮(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共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Chinese Herb Dictionary等数据库并结合文献,搜集并获取HBHGT中的化合物及其作用靶点。利用CTD、PubMed、Drugbank等数据库并结合文献搜集LE和RA的疾病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单味药-成分-靶点"网络和"药物-靶点-疾病"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对构建网络的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进行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中的Clue GO插件进行GO分析和Pathway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火把花根主要成分为表儿茶素、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且获得其关键靶点138个。通过GO分析和Pathway分析发现HBHGT"异病同治"LE和RA涉及EGFR、CRK、LCK等17个共有靶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磷蛋白结合、ERBB2信号通路、肽基酪氨酸自磷酸化等生物过程有关,并通过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FGFR3信号通路、Fcε受体(FCERI)信号传导通路等实现。其中受体酪氨酸激酶通路为HBHGT"异病同治"最主要通路。结论从靶点和通路2个方面证实,HBHGT在治疗RA和LE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其中EGFR、CBL、LCK等靶点和EGFR相关信号通路为HBHGT发挥"异病同治"作用的关键靶点和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 从分子水平探讨远志-石菖蒲药对异病同治抑郁症和AD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TCMID、ETCM数据库并结合文献分析, 获得远志-石菖蒲药对的有效成分;检索GeneCards、TTD、CTD数据库获得抑郁症和AD疾病靶点, 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预测药对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 获得药对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6.1构建远志-石菖蒲药对"成分-共有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 借助Metascape平台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通过检索数据库与文献分析, 获得远志-石菖蒲药对78个有效成分, 对应41个异病同治靶点, GO功能主要富集于对脂多糖的反应、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 KEGG通路主要富集于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钙信号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和胰岛素抵抗等, 核心靶点为PTGS2、ESR2等。分子对接显示, 大部分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可形成稳定构象。结论远志-石菖蒲药对异病同治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可通过远志皂苷元、1-carbobutoxy-β-carboli...  相似文献   

5.
陈晶  袁敏  侯志涛 《天津中医药》2022,39(10):1335-134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孔圣枕中丹“异病同治”失眠及健忘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数据分析网络平台(TCMSP)和中药主要成分靶点网络平台HIT 2.0、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及中国天然产物化学库等网络平台,筛选孔圣枕中丹组方药物的活性成分,经蛋白质数据库(Uniprot)提取其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再结合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数据库提取与失眠和健忘有关的作用靶点。将药物活性成分作用的靶点和疾病治疗靶点比对筛选后,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了SCPE治疗失眠与健忘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模型。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绘制了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以寻找关键靶点。利用注释、可视化和综合发现数据库(DAVID)、基因注释与分析数据库(Metascape)、R语言(R studio)软件等平台开展的生物过程数据分析,得出了热图(Heatmap)分析、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结果] 获得了符合条件的孔圣枕中丹活性成分39个,失眠、健忘相关靶点分别为24 771、55 876个,孔圣枕中丹“异病同治”失眠及健忘的共有靶点83个,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取前20条孔圣枕中丹治疗失眠和健忘的信号通路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等,表明孔圣枕中丹“异病同治”失眠及健忘的主要机制可能涉及抗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神经递质调节、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等。[结论] 孔圣枕中丹“异病同治”失眠及健忘涉及多成分、多靶点以及多通路,可为阐释中药复方“异病同治”科学内涵提出了全新的思路与方式,也为孔圣枕中丹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和新的临床运用带来了生物信息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连温胆汤"心胃同治"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黄连温胆汤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冠心病及胃炎疾病靶点,筛选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R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GO生物过程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黄连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及胃炎共涉及109个药物活性成分和45个作用靶点,可能通过调节血流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凋亡、TNF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实现"心胃同治"作用。结论黄连温胆汤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冠心病及胃炎的作用,为阐明其"心胃同治"的作用特点及进一步药理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地黄饮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的共同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其"异病同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检索地黄饮子组方药物有效成分,并通过SwissADME进行筛选,结合Swiss TargetPrediction、UniProt数据库得到药物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分别得到AD、PD相关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3.8.0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3.8.0的Bi NGO、Clue GO插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的关键成分与交集靶点PPI网络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地黄饮子有效成分127种(重复成分10种),相关药物靶点926个;AD疾病靶点4 523个,PD疾病靶点3 733个;药物与AD、PD直接相关的交集靶点分别为653、466个;地黄饮子治疗AD的信号通路主要有TNF信号通路、神经营养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治疗PD的信号通路主要有TNF信号通路、神经营养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等;关键靶点与关键成分分子对接大多可形成稳定结构。结论地黄饮子主要通过干预TNF信号通路和神经营养信号通路治疗AD/PD,地黄饮子"异病同治"AD和PD有其共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二陈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对二陈汤所包含的中药进行可能的活性成分和靶点预测;并通过相关数据库检索COPD的相关靶点。将二陈汤与COPD的共同靶点用Cytoscape 3.7.2建立成分-疾病-靶点作用网络,然后使用STRING网站进行化合物-疾病共同靶点蛋白互作分析、运用Cytoscape 3.7.2进行可视化;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112个二陈汤的有效成分和142个预测靶点,COPD靶点共计509个;二陈汤与COPD的共同靶点45个;富集分析共得到得到生物学进程17个,细胞学组分2个,分子功能2个,7条KEGG通路。结果显示二陈汤作用于COPD的机制中,其主要信号通路为TNF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主要涉及了氧化应激、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一氧化氮合成、基因表达、血管生成、趋化因子生成、细胞凋亡、细胞增殖、RNA转录等多个生物学进程,多个生物学进程涉及了IL6、TNF、EGFR、IL1B、MAPK14、NOS3、VEGFA、TP53、IL2等靶点。结论二陈汤治疗COPD可能存在多通路、多靶点的可能,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也为COPD的治疗提供了生物信息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四妙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湿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关键通路, 探讨该方“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并结合文献筛 选四妙丸中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OMIM、GeneCards、Drugbank 等数据库收集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湿 疹的疾病相关靶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四妙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湿疹的共同靶点。 通过Cytoscape 3.7.1 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共同靶点”网络;运用STRING 数据库构建共同靶点蛋白 互作(PPI)网络。通过Metascape 和DAVID 数据库对共同靶点分别进行GO 功能富集分析和KEEG 通路富集分 析。结果共筛选出四妙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湿疹的共同靶点46 个,对应四妙丸中的45 种活性成分。四妙 丸主要通过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油酸、3β-乙酰氧基苍术酮等活性成分,对TNF、IL6、IL1B、 CCL2、CXCL8 等关键基因进行调控,实现对类风湿关节炎和湿疹的异病同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黏 附、白细胞迁移、对脂多糖的反应等生物过程有关,并通过TNF 信号通路、类风湿性关节炎、Toll 样受体信 号通路等相关通路实现。结论四妙丸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种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湿疹 的作用,与其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孙凯滨  孙蓉 《中草药》2019,50(21):5178-5186
目的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网络药理学模式探讨柴胡桂枝汤治疗胃溃疡与癫痫的"异病同治"药效物质基础与分子作用机制,为中医药"异病同治"理论提供现代医学证据。方法借助TCMSP、TCMID数据库收集柴胡桂枝汤的化学成分及其潜在靶标,在PubMed、CTD和OMIM数据库中获取胃溃疡、癫痫的疾病靶标,运用Cytoscape3.6.0软件绘制柴胡桂枝汤对胃溃疡与癫痫"异病同治"的药效物质基础与分子作用机制网络,并运用DAVID 6.8和KOBAS 3.0进行基因靶标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收集得到柴胡桂枝汤化学成分198个,成分作用靶标417个,胃溃疡疾病靶标114个,癫痫疾病靶标461个。网络分析显示柴胡桂枝汤中槲皮素、β-谷甾醇、汉黄芩素、山柰酚、柴胡皂苷a等152个活性成分通过PTGS2、VEGFA、TP53、IL6、TNF等17个共有靶点和癌症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与其受体信号通路、癌症蛋白聚糖通路等62条通路发挥对胃溃疡和癫痫的"异病同治"作用。结论胃溃疡和癫痫有17个共有靶标,2个疾病相似的功效作用网络是柴胡桂枝汤发挥"异病同治"作用的基础,152个活性成分通过17个共有关键靶点作用于62条关键通路实现其发挥"同治"药效作用;为传统中医药从肝、脾论治胃溃疡和癫痫的"异病同治"理论提供了现代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中医“异病同治”理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研究清瘟败毒饮治疗川崎 病(KD)、过敏性紫癜(HSP)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作用成分、作用靶点、作用通路,为基础研究和 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 (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 库 (ETCM) 筛选出的清瘟败毒饮靶点与 Gencards、OMIM 数据库获取的 KD、HSP 和 SLE 疾病靶点取得交 集;利用 String 数据库、Cytoscape 绘制蛋白互作图(PPI),CytoHubba 分析获得核心作用靶点;利用 DAVID 数据库及 R 语言进行 GO 和 KEGG 富集分析;通过 Cytoscape 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获得核心成 分;利用 AutoDock、PyMOL 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清瘟败毒饮中有 6 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 38 个靶点以及 123 条通路可同时对 KD、HSP 和 SLE 产生作用,主要是槲皮素、芹黄素、山柰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汉 黄芩素等通过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 γ 等核心靶点作用脂质与动脉 粥样硬化通路、癌症通路等通路从而起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提示大部分靶点和成分的结合活性较好。 结论:清瘟败毒饮“异病同治”KD、HSP 和 SLE 具有多成分、多有效靶点、多通路协调作用特点,也反向证 实了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科学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开展治疗 KD、HSP 和 SLE 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提供新 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二陈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二陈汤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筛选出PCOS的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STRING平台构建靶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R包Cluster Profiler进行基因本体论(GO)、疾病本体论(D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获得二陈汤与PCOS的药物-疾病靶点164个,潜在的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等。关键靶点有JUN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等。富集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可能是二陈汤治疗PCOS的关键通路。结论:二陈汤有效成分可能通过抗炎性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卵泡发育、调节脂质代谢、调节激素水平等药理作用来治疗PCOS。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交泰丸对糖尿病、抑郁和失眠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通过数据库检索,以交泰丸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治疗疾病种类为网络节点,使用Cytoscape构建相互作用网络,MA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交泰丸中的20个化合物可作用于92个靶点发挥对3种疾病的治疗作用,HTR2A和HTR2C为交泰丸治疗糖尿病、抑郁和失眠的共同靶点。交泰丸治疗糖尿病的靶点主要富集在抗细胞凋亡生物过程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治疗抑郁的靶点主要富集在信号转导生物过程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治疗失眠的靶点主要富集在5-羟色胺受体,磷脂酶C激活途径生物过程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结论:交泰丸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该研究为交泰丸“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三七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病和糖尿病心肌病"异病同治"的关键靶标与通路等分子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及文献挖掘搜集得到三七化学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三七潜在靶标,通过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病和糖尿病心肌病靶点,将三七成分靶标分别与疾病靶点取交集,使用Cytoscape构建三七"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通过Cytoscape中的ClueGo插件分别对交集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同时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进行拓扑参数学分析得到三七治疗3个疾病的共同关键靶点。筛选出三七化学成分166个,成分靶标835个,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病、糖尿病心肌病相关的疾病靶点分别为216,194,230个,得到成分靶标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分别为54,45,57个。通过对交集靶点富集分析发现,三七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病、糖尿病心肌病"异病同治"的共同关键通路为AGE-RAGE信号通路和FoxO信号通路,共同核心靶标为TNF,STAT3,IL6,VEGFA,MAPK8,CASP3,SIRT1等7个靶点,通过文献查阅的方式对筛选出的核心靶点进行验证,发现分析出的共同核心靶点中TNF,IL6,VEGFA,CASP3,SIRT1已有相关文献报道。此外,共有核心靶点STAT3对应最多的化合物,表明三七中有较多的化合物能对STAT3发挥调节作用。该研究表明三七可能通过调控AGE-RAGE信号通路和FoxO信号通路,作用于TNF,STAT3,IL6,VEGFA,MAPK8,CASP3,SIRT1等靶点,发挥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病和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该研究为三七"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枸杞子-菟丝子“异病同治”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和肾病综合征(N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枸杞子-菟丝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及Perl语言进行规范以及转化为标准基因名称,利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OMIM及PharmGkb数据库搜集DOP和NS相关疾病靶点,将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取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核心蛋白;对交集蛋白运用Rx4.1.3软件及R脚本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运用Autodock 4.2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后得到枸杞子-菟丝子活性成分42个,作用靶点208个;DOP、NS疾病靶点分别为2834个、2114个,共有靶点915个,疾病和药物交集靶点86个。GO富集分析得到分子功能121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126条信号通路,靠前的通路为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6.
该实验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苦豆子黄酮类活性成分潜在的药理作用。借助反向药效团匹配的靶标识别服务平台PharmMapper预测苦豆子中11种黄酮类成分潜在作用靶点,通过DAVID和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注释分析,并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苦豆子黄酮类"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结果表明苦豆子黄酮类活性成分通过调控INSR,KDR,MET等62个靶点,干预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途径、胰岛素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等44条通路发挥抗炎、调节血糖等作用,这与该课题组前期以苦豆子黄酮类成分为基础进行的相关药理学研究所得结果相符合,初步证实了网络药理学的分析结果。该研究探讨了苦豆子黄酮类成分"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深入阐释苦豆子药用的相关机制及开发利用苦豆子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四逆散干预焦虑症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磊  李晓宇  黄娜娜  吴成胜  齐晓甜  刘闰平  孙蓉 《中草药》2019,50(21):5154-5161
目的探讨四逆散干预焦虑症的功效作用网络及药效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多个数据库联合分析四逆散和焦虑症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筛选靶点并对其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进行分析,运用Bio GPS数据库对所得靶点进行器官定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槲皮素、山柰酚、芍药苷等成分作用于SRC、EGFR、PIK3R1等靶点,通过ERBB2信号通路、EGFRv III信号通路、VEGFA-VEGFR2信号通路等共同发挥作用,器官定位结果表明作用的核心病位为肝。结论四逆散干预焦虑症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艾叶挥发性成分对膝骨关节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DrugBank、TTD数据库分别建立艾叶挥发性成分-靶点网络和疾病靶点网络,基于Cytoscape 3.7.0软件建立艾叶挥发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属性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构建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有40个有效成分、265个靶点。靶点互做分析得到的核心靶点生物功能注释分析,得到的核心BP过程包括类固醇代谢、胆汁酸和胆盐运输、氧化还原等;CC过程包括突触后膜、原生质膜组成、等离子体膜等;MF过程包括血红素结合、细胞外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活性、类固醇羟化酶活性等。通路富集得到的核心KEGG通路包括神经配体受体交互作用通路、甾类激素生物合成、胆汁分泌等。网络分析得到重要的活性成分有龙脑、杜松樟脑、异泽兰黄素等。结论:艾叶挥发性成分对膝骨关节病的作用可能是基于调控神经配体受体交互作用通路、神经信号负传导Toll样受体信号等通路调理膝骨关节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究桂枝茯苓丸治疗足厥阴肝经疾病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及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桂枝茯苓丸组方药物的化学成分并获取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查询疾病相关靶点,获得二者交集靶点基因。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R语言对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桂枝茯苓丸活性成分116个,对应有效靶点1109个,与3种疾病的交集靶点79个。对交集靶点富集分析发现,桂枝茯苓丸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及子宫肌瘤的共同关键通路为AGE-RAGE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根据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确定7个核心靶点(TP53、CCND1、EGFR、SRC、ESR1、VEGFA、GAPDH)。结论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调控AGE-RAGE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作用于TP53、CCND1、EGFR、SRC、ESR1、VEGFA、GAPDH等靶点,发挥活血、化瘀、消癥功效,可为桂枝茯苓丸“异病同治”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远志-石菖蒲"药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远志、石菖蒲中的活性成分,并获取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靶标蛋白。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阿尔茨海默病靶标网络,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远志-石菖蒲药对中共筛选出有效成分12个,相关靶标40个;筛选得到阿尔茨海默病相关靶点14个;富集分析结果筛选通路得到KEGG分析5条,GO分析2条。通路分析结果结合参考文献表明,远志-石菖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远志-石菖蒲"药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该研究结果可为该药对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研究其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