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滞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滞动针疗法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临床常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42/43),对照组总有效率95.35%(4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滞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优于普通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时照组单用浮针治疗,观察组采用浮针结合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JOA疼痛功能评分,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结合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快而肯定,可改善疼痛、功能评分,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调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调神法结合常规针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常规针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和腰痛病情(Fairbank JC)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airbank JC腰痛病情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临床效果较好,提示其可能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臭氧侧隐窝注射联合银质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臭氧侧隐窝注射联合银质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JOA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JOA评分观察组为(21.43±3.83)分、对照组为(16.65±3.06)分,治疗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椎间孔注射联合银质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非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针刺"非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有效率为70.97%,两组有效率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非针"为主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蛇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其镇痛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18年03月—2019年0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长蛇针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含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JO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一氧化氮(NO)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长蛇针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含量,缓解局部炎症,同时能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调脊通督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调脊通督针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调脊通督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VAS)评分及腰椎功能(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调脊通督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调脊通督针法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杵针和电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33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17例和对照组116例。治疗组采用杵针治疗,穴取腰阳关八阵穴、河车路命门至长强段、环跳、阳陵泉,隔天治疗1次,20 min/次,每周3次,12次为1个疗程,共观察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穴取腰阳关、十七椎、环跳、阳陵泉,治疗时间和周期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下腰痛评分(JOA评分)。结果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32%,对照组总有效率90.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临床疗效相当。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及1个月后随访时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而各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杵针与电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相当,但杵针无创伤、无痛苦、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浮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浮针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浮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9%、7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浮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浮针结合毫针治疗与单纯性毫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探讨浮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浮针、毫针结合心理治疗法和毫针结合心理治疗法。2个疗程(20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毫针结合心理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氟哌利多复合芬太尼、布比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后病人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Ⅱ级下腹部手术后病人5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25例。A组:镇痛药为0.25%布比卡因含4μ/mL芬太尼;B组:0.125%布比卡因含4μg/mL芬太尼、50μg/mL氟哌利多。使用PCA泵持续泵入硬膜外腔,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B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镇痛液中加入氟哌利多产生了明显的镇静、镇吐作用,而且镇痛效果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整体铸造在可摘义齿修复中,尤其在双侧游离缺失,对胎异常、邻牙,缺失间隙均异常情况下修复的效果.方法对临床1558例病人采取整铸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设计合理的卡环类型,设计为混合支持式或者牙支持式.结果整体铸造式的可摘义齿,符合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有良好的固位,良好的稳定性,良好的支持,高质量的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结论整体铸造在可摘局部义齿运用中,对口腔软硬组织健康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由于使用的带模铸造这一精密的铸造技术,加上义齿自身的优点,能够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游泳对新生儿健康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 15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游泳组 ,同期分娩的孕母年龄、孕周、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出生时体重相近的 15 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新生儿出院时体重、经皮胆红素测定情况。结果 :两组出生时体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出院时两组体重有显著差异。剖宫产儿游泳组平均体重 (3134± 35 6 )g ,对照组平均体重 (3170± 4 10 )g ,P <0 0 0 1;阴道分娩儿游泳组平均体重 (330 4± 335 )g ;对照组平均体重 (312 3± 4 0 0 )g ,P <0 0 0 5。产后 4d经皮胆红素测定游泳组为 (7 6 1± 2 2 )mg/L ,对照组为 (8 13± 2 4 )mg/L ,有明显差异 (P <0 0 0 5 )。结论 :新生儿游泳有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健康保证活动  相似文献   

15.
痤疮的病位在皮,肠腑损伤,腑病及肺,肺主皮毛,故肠道菌群失调会参与或加重痤疮的发病。皮生痤疮,内合于肺,肺病及肠,又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二者紧密联系,存在相关。本文基于 “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痤疮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以及肠道菌群在中医中药干预痤疮治疗中的作用,为痤疮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秋水仙素终浓度(0. 2μg/ml,0. 3μg/ml,0. 4μg/ml)在不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6 h,8 h,10 h)作用下对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的影响。结果秋水仙素终浓度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分裂指数(F=11. 982,P=0. 000 0. 05)和分裂相合格率(F=4. 632,P=0. 004 0. 05)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简单效应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分析,0. 3μg/ml秋水仙素处理8 h后,染色体分裂指数和分裂相合格率均较高,分别为58. 8%和55. 8%。结论对秋水仙素终浓度和处理时间定量控制,试验重现性良好,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数目充盈,形态良好,染色体畸变分析更准确客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免疫抑制模型的小鼠,分5组给药7天后,处死测定小鼠体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空斑实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结果姜黄素对免疫抑制小鼠的体重无影响,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增加B细胞产生抗体能力,姜黄素能够增强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值。结论姜黄素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对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四川医学》2012,33(3):561-56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肝脏手术护理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共纳入180例患者,随机分别分为临床路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等。采用SPSS 12.0软件,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hi-square检验。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均显著性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临床护理路径组的患者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明显降低肝癌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最终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9.
以学习者开发并参与资源审核的思想为指导,设计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资源超市平台.在分析数字化资源超市特点的同时,介绍了移动学习资源超市平台、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原则及鼓励学习者参与资源建设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李锋清 《医学与社会》2012,25(10):95-97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性,导致医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有效解决医学生就业不理想的问题,已成为医学院校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医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探讨从政府、学校、学生3个层面提高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实可能性,即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吸引学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通过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医学生择业的观念转变,为其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