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南化工》2017,(4):101-103
利用复合氨基酸对微量元素锌进行了螯合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螯合条件为:温度60℃,pH=5,反应时间30min,复合氨基酸与Zn~(2+)配位比2:1。该条件下,螯合率为91.06%、w(Zn~(2+))为12.41%。讨论了pH、配位比、温度等条件对螯合反应的影响。此外,定性实验表明,复合氨基酸螯合锌可与KH_2PO_4、MAP复配。  相似文献   

2.
提出以病死畜禽为原料制备氨基酸镁新工艺,主要过程是先将病死畜禽尸体水解为富含大量氨基酸的营养液,并进一步加入无机镁盐使Mg2+与氨基酸螯合成氨基酸镁。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病死鸡的最佳催化水解条件,并进一步探究了水解氨基酸制备氨基酸镁的反应条件。水解反应的最佳条件是:甲酸加入量10 mL,水加入量75 mL,病死鸡尸体组织加入量50 g,反应温度为96℃,水解时间为5 h,加料方式为多次加料。螯合反应的最佳条件是:pH=3.0,反应时间为1 h,反应温度为50℃,n(氨基酸)∶n(氯化镁)=1∶1,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氨基酸镁螯合率可达到93.49%。  相似文献   

3.
以动物蛋白废弃物水解而成的复合氨基酸为原料,研究其与微量元素锰、锌、铜螯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肥的最佳pH值范围为6.0~7.0;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产品螯合率可达95%以上,且产品质量稳定。田间试验表明:在同等使用剂量下,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无机微量元素肥料,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充分了解膏状复合氨基酸和块状锌渣为应用背景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制备复合氨基酸螯合锌,以做到满足固废利用、利于环保、降低生产成本的应用优势。在实验中,螯合反应主要是受溶液的p H、温度、反应时间及摩尔比因素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膏状氨基酸与锌渣的最佳螯合条件是:膏状氨基酸与锌渣的摩尔配比为2∶1,p H值为8,反应温度(85±2)℃,反应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5.
由菜籽粕合成N—月桂酰基复合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菜籽粕为原料,用盐酸水解制得复合氨基酸液(AA),再与月桂酰氯反应合成N-月桂酰基复合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研究了水解条件对氨基酸得率的影响,探讨了物料配比、溶液的pH值、反应温度以及溶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菜籽粕的最佳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105 ̄110℃,盐酸的浓度6.0mol/L,水解时间18h,氨基酸的得率为89.6%。合成N-月桂酰基复合氨基酸的最佳条件为月桂酰氯:复合氨基酸液:  相似文献   

6.
微波法合成复合氨基酸亚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柏林  张娜  周民杰 《应用化工》2006,35(9):677-679
以鸡羽毛为原料,正交实验法探讨了微波法制备复合氨基酸与亚铁螯合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复合氨基酸微波水解优化条件为:固液比1∶5 g/mL,水解时间3 h,硫酸浓度3 mol/L,微波功率500 W,在该优化条件下,复合氨基酸转化率为63.6%;复合氨基酸亚铁微波合成优化条件为:复合氨基酸与铁的配位比2∶1,反应时间40 m in,微波功率400 W,在该优化条件下,复合氨基酸亚铁螯合率为83.4%。  相似文献   

7.
L-天门冬氨基酸钼螯合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天门冬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制备L-天门冬氨基酸钼螯合物,运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影响L-天门冬氨基酸螯合钼的条件进行研究,获得最佳反应条件:n(L-天门冬氨基酸):n(MoO3)=5.5:1,反应温度T=75℃,反应酸度pH=8.0,反应时间t=2h。通过络合滴定,凯氏定氮法,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8.
硼镁石制取硼酸钙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在现有生产硼砂生产线上,以硼镁石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碳解反应获得多硼酸钠溶液,再与石灰乳反应(合成反应)制取硼酸钙的新工艺。研究了诸多工艺参数对碳解反应的影响及合成硼酸钙的工艺条件,当硼粉品位为12%,反应时间24h,CO2浓度30%,碳解压力0.6MPa,温度130℃,碳解反应最佳条件硼矿/纯碱比为5,液固比2.5:1;合成反应硼钙比1:3,温度110-120℃,最佳反应时间2h。  相似文献   

9.
美拉德反应制备鸡味香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锐  黄水民 《广州化工》2005,33(4):40-41
以鸡肉酶解产物为原料,选择氨基酸和还原糖进行美拉德反应,确定产生最佳真鸡肉香味的反应体系所需物质配比与反应条件。研究表明在温度为100℃,反应时间90min,pH为7.5,木糖用量2g/100g,半胱氨酸用量2g/100g,硫胺素用量2g/100g,鸡油用量4g/100g产生的鱼肉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10.
对酸解羽毛提胱氨酸提出最佳工艺条件,30%的盐酸,水解温度110-115℃,时间9小时,中和用17-20%氨水,终点PH值为4.8,活性炭脱色用量为溶液重量的4-5%,温度控制在80-85℃  相似文献   

11.
文蛤中牛磺酸的提取(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从文蛤中提取牛磺酸的研究国内未见详细报道。作者主要探索用离子交换树脂柱析法提纯文蛤提取液中牛磺酸及用吸收光谱法测定牛磺酸的可行性。结果表明: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牛磺酸的吸附量最少(0 13mg/g),在pH=3时,流出液的浓度最大;薄层层析法证明,它只含有牛磺酸,不含Cl-或其他氨基酸;当牛磺酸质量浓度在12 5~75 0mg/L,检测波长为415nm时,吸收光谱曲线具有良好线性回归性(r=-1 0000)。  相似文献   

12.
采用碱热法溶解青霉素菌丝,研究酶法催化水解菌丝溶解液中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的过程.考察酶种类、溶解液pH值、酶与蛋白质质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建立最佳水解工艺.结果 表明,酶种类、酶与蛋白质之比、pH、温度和时间均对蛋白质水解过程产生影响.以单酶为催化剂,碱性蛋白酶催化水解效果最好,蛋白质水解度...  相似文献   

13.
为寻求禽类废弃物的有效利用途径,对其进行在近临界水中超低酸水解加工制备氨基酸的工艺优化。用AAA-Direct氨基酸分析仪对水解产物中的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鸡肠为原料,氨基酸总收率为指标,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浓度对氨基酸总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鸡肠近临界超低酸水解的较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鸡肠水解后可得17种氨基酸。近临界超低酸水解法高效、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T=533K,t=28min,H2SO4=0.02%,氨基酸的总收率可达11.49%。  相似文献   

14.
近临界水中鱼蛋白水解及水解液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鱼类蛋白包括鱼肉及鱼类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文中采用近临界水技术,在反应温度180—320℃,反应压力5—26 MPa,反应时间5—60 min,无催化剂条件下将其制备成氨基酸,不但能提高附加值,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实验结果发现,水解物含17种氨基酸,水解物中不同种类氨基酸的产率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对其中8种含量高、用途广、附加值高的氨基酸,分别得到了最佳水解工艺。以颗粒状活性炭为脱色剂,对水解液在不同pH值、活性炭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条件下进行脱色实验,并考察脱色率和氨基酸损失率,结果表明,较好的脱色工艺条件为:pH=4.0,活性炭用量为0.020 g/mL,吸附温度45℃,吸附时间25 min,脱色率90%。被活性炭吸附的氨基酸,可以通过解吸附得到回收。  相似文献   

15.
以对氨基苯磺酸为起始原料 ,经过乙酰化、硝化、水解三步来制备标题物。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酰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对氨基苯磺酸与乙酐的摩尔比为 1∶1.0 5 ,反应总时间为 1.5h ,反应温度为 2 5℃ ,酰化介质为酰化反应前用碳酸钠及水将对氨基苯磺酸完全溶解 ,使混合液 pH值为 5~ 6 ,反应过程中不再补加碳酸钠 ,其酰化转化率可达 99.6 % ,酰化产物的固体收率可达 96 .0 % ;硝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 :硝化剂用 90 .2 %的硝酸 ,对乙酰氨基苯磺酸与硝化剂的摩尔比为 1∶1.0 5 ,反应温度为 10℃ ,浓硫酸与对乙酰氨基苯磺酸的摩尔比为 8.3∶1,其硝化转化率可达 96 .0 % ,硝化反应的选择性好 ,对氨基邻硝基苯磺酸的量不到 1.0 %。  相似文献   

16.
以氯化钙、氯化镁为主要原料,同时添加缓蚀剂,自制高效复合型融雪剂。以融雪剂的融雪能力、pH值和腐蚀性为评价指标,通过考察反应温度、物料配比等因素,确定了复合型融雪剂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自制复合型融雪剂的最佳制备温度为60℃;最佳物料配比为氯化钙∶氯化镁∶苯甲酸钠=10∶5∶1,其融雪能力比氯化钠型融雪剂的融雪能力高12.75%;不同浓度的融雪剂pH值均满足《道路除冰融雪剂标准》(GB/T23851-2009)的规定;对铁钉的腐蚀能力是:氯化钠〉市售融雪剂〉氯化钙〉自制融雪剂。  相似文献   

17.
酶法提取小檗碱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梁柏林  周民杰 《应用化工》2006,35(5):373-374,378
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酶法提取小檗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小檗碱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温度、时间、酶解pH值、加酶量对酶解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酶解黄连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40℃、时间90 m in、pH 4.0、酶用量30 mg/g。在此条件下,对酶法提取小檗碱与传统乙醇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酶法提取工艺比传统乙醇浸提法小檗碱产量提高了49%。  相似文献   

18.
酸性脲酶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明胶为包埋材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粪产碱菌所产的酸性脲酶。对酸性脲酶的固定化条件(包括明胶含量、戊二醛浓度、吸附时间、交联时间和粗酶液用量)及酶学性质(温度和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宜条件为:明胶的质量分数15%,戊二醛质量分数0.3%,吸附时间4 h,交联时间20 min,粗酶液用量4 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