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建立地锦草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及优化地锦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提取工艺考察了水回流提取、乙醇回流提取及超声提取不同的提取方法,优选出乙醇回流提取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地锦草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结果该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2.82%,RSD=1.2%;地锦草总黄酮提取工艺考察,最终确定最佳工艺:75%乙醇,15倍量,提取2次,每次2 h;提取率高达到2.588%。结论优选的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地锦草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并对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影响地锦草总黄酮提取量的主要因素,选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地锦草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超声功率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完全二次响应曲面的回归拟合,应用效应面法对最佳工艺进行预测分析;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地锦草总黄酮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2.60%,液料比15.95 m L·g-1,超声功率169.40 W,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40℃,超声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地锦草总黄酮提取量为52.01 mg·g-1,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69%;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73.00μg·m L-1。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重复性好、预测性强,且地锦草总黄酮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从地锦草(Euphorbia humifusa willa)的地上全草分离得到三种黄酮甙E_Ⅰ、E_Ⅲ、E_Ⅴ,经鉴定E_Ⅰ、E_Ⅴ为山奈素甙,E_Ⅲ为槲皮素甙。将总黄酮水解后,分离得甙元山奈素及槲皮素。除槲皮素在地锦草有报导外,E_Ⅰ、E_Ⅲ、E_Ⅴ及山奈素均未见在此植物中报导。 地锦草的醋酸乙酯提取部分表现由于控制嘌呤系统转换酶活性而达到抗寄生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选槐米中槲皮素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物中槲皮素的含量和槲皮素的提取率为指标进行试验。结果 优选出从槐米中提取槲皮素的最佳工艺为:用10倍量的0.05%氢氧化钠溶液煮沸4次,每次20min,调节pH值至6,取沉淀加10倍量的4%硫酸溶液微沸水解1h。结论 该工艺可提高槐米中槲皮素的提取率和纯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走马胎槲皮素的提取工艺,建立走马胎槲皮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走马胎槲皮素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研究走马胎槲皮素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Al(NO3)3显色在波长270 nm处对样品中的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走马胎中槲皮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 L),60%乙醇提取1 h。在此提取条件下,三份走马胎中槲皮素平均含量为1.38%。结论建立了超声提取走马胎槲皮素含量测定方法,此方法简单、稳定、参数准确,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降糖颗粒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组方中主药有效成分槲皮素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提取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槲皮索得率的影响.结果 影响组方中槲皮素得率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次数,其次是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结论 最佳提取工艺为水煎煮3次,每次60 min,加水量依次为8、6、6倍.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金沙藤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槲皮素、山柰素为检测指标,优选金沙藤的提取工艺。[结果]金沙藤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5倍量70%乙醇提取30 min。[结论]优选的金沙藤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珍珠梅中提取槲皮素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槲皮素的收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溶媒用量、回流时间及回流温度对槲皮素提取的影响,筛选出合理的提取工艺.[结果]槲皮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所用乙醇浓度为950mL/L,乙醇用量为药材的5倍量,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60℃.[结论]经验证性实验证明所优化的条件可靠,适用于提取珍珠梅中的槲皮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金二石汤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优择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每因素各设3水平,以提取物得率、提取物中槲皮素、山柰酚含量为考察指标,结合生产实际,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为:三金二石汤药材,加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结论在此工艺条件下,浸膏收率较高,能保证方中主要有效成分槲皮素和山柰酚的提取效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结肠靶向滴丸克癌素的提取工艺方法。方法 采用碱溶酸沉法从槐米中提取芦丁,再进行酸水解得到槲皮素;采用传统乙醇回流法从姜黄中提取总姜黄素,以姜黄中的总姜黄素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表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槲皮素的提取条件为:碱性pH 8~9,酸性pH 3~5条件下提取芦丁;得到精制芦丁加100倍量的2%硫酸酸水解90 min。姜黄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得浸膏上硅胶柱收集氯仿洗脱部分得总姜黄素。结论 该工艺可行,可为结肠靶向滴丸克癌素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交设计试验法优选淫羊藿提取工艺条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优化乙醇回流法提取淫羊藿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淫羊藿苷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筛选乙醇回流法提取淫羊藿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淫羊藿乙醇回流法提取的主次因素为:溶媒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用8倍8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0min,结论: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得到的淫羊 藿乙醇回流法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为检测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分离,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纯化。结果:淫羊藿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淫羊藿叶的粗粉中加入27倍量水(V/W),浸泡2 h后,煎煮3次,每次1 h;淫羊藿提取液上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再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所得淫羊藿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以淫羊藿苷计)为60.91%。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提取淫羊藿总黄酮的含量较高,可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大红袍妇炎宁胶囊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应用L9(34)正交实验,以丹酚酸B和芍药苷提取量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结果:大红袍妇炎宁胶囊的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A2B1C2,即提取2次,第1次加9倍量水,第2次加8倍量水,每次提取1 h.结论:优选的水提工...  相似文献   

14.
正交设计研究金银花绿原酸煎提工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优选金银花绿原酸煎煮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法,以总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为指标,考察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加水量对煎煮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为金银花粉末过50目筛,加水量30倍,煎煮3次,每次煎煮30 m in。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大血藤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得率和红景天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对干膏得率和红景天苷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6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可以作为大血藤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6.
紫杉醇提取工艺的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化并建立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使用RP-HPLC测定的紫杉醇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A)、乙醇用量(B)、提取次数(C)、提取时间(D)4因素进行优选试验.结果 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乙醇浓度及乙醇用量,高浓度、适当多的用量有利于提取;提取时间和次数也极为重要,单因素效果分别以每次提取2 h和共提取2次为最佳.结论 T9(A3B3C2D1)、T8(A3B2C1D3)为优化选出的紫杉醇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复方脑清胶囊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挥发油得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总挥发油得量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浸泡1 h,提取6 h。结论:优化得到的挥发油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麻黄生物碱提取工艺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考察一种新的麻黄生物碱提取生产工艺。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将生物碱盐转化为生物碱,用二甲苯提取,2%草酸将生物碱转化为草酸盐后进行萃取,在工厂原有设备基础上回收循环利用二甲苯。采用析因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由1kg麻黄草得到约6g伪麻黄碱粗品,产率约0.6%。结论:初步确定了用二甲苯提取麻黄中生物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正交试验法优选前列宁颗粒剂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和优化前列宁颗粒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水醇两组提取物中浸膏得率、有效成分分别为大黄酸和黄芪甲苷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提取参数。[结果]确定黄芪等药组水提工艺为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大黄等药醇提组工艺为6倍量60%乙醇,提取2次,分别为2.0、1.5h。[结论]前列宁颗粒剂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桔梗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率和桔梗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2.0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