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采用三种不同的发酵方式进行对比,确定甘蓝乳酸发酵最佳发酵方式和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自然发酵加人工接种最好,其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2℃,盐水质量浓度为2.25%,加糖5%,发酵时间5 d,发酵终点pH值3.40左右。  相似文献   

2.
糯米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孙俊良 《酿酒》1998,(2):54-55
通过对糯米酒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发现发酵温度,加曲量,加水量对成品品质都有影响,影响程度大小顺序是发酵温度,加曲量,加水量、发酵最佳工艺条件是发酵温度29℃,加曲量5%,加水量为1.5倍。  相似文献   

3.
以当年收购的河南烤烟B2F,C2F,X2F为实验材料,模拟50℃发酵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在发酵过程中,水溶性总糖、总氨、总植物碱、总挥发碱、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总挥发酸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其变化幅度是发酵前期较大,后期趋于平缓.从...  相似文献   

4.
烤烟在人工发酵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当年收购的河南烤烟B2F、C2F、X2F为实验材料,模拟50℃发酵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在发酵过程中,水溶性总糖、总氮、总植物碱、总挥发碱、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总挥发酸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这些变化表现出发酵前期剧烈而后期逐渐趋于平缓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黄原胶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对红枣醋生产中醋酸发酵阶段的最佳工艺条件包括醋酸菌的筛选、发酵温度、醋酸菌接种量、初始酒度、初始pH值、装液量等对红枣醋醋酸发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枣醋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醋酸菌A1为发酵菌种,发酵温度34℃、接种量11%(v/v)、初始酒度为7%(v/v)、初始pH值3.0、装液量40%(v/v),发酵时间5 d,最终总酸含量可达到41.3 g/L.  相似文献   

7.
自然醇化与人工发酵对烤烟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比较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比较研究了烤烟自然醇化与人工发酵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烤烟经自然醇化或人工发酵后,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氨基酸、类胡萝卜素和总脂质含量均下降,其下降幅度以自然醇化烟叶为最大;而总有机酸、挥发性酸、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和粗糖苷含量均上升,且以自然醇化烟叶的上升幅度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发酵法生产香菇酱的工艺中,首先对制曲工艺条件进行了选择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制曲最适工艺条件为制曲料液比1:1.5、制曲温度32℃、制曲时间48 h,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0℃、盐水浓度15%、盐水用量1:1.2,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产品香菇酱的氨基酸含量为4.63%.  相似文献   

9.
孙尤海  赵青 《酿酒》1990,(6):14-17
材料与方法一试验菌株“横酒1号”酵母:是我们自黑加仑子果实、发酵液以及黑加仑子果园土壤中分离筛选的。葡萄酒酵母:AS2.374,AS2.612。生香酵母:AS2.300、AS2.470和AS2.1182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的。二菌株性能测定1.产酒力性能:将需测试的酵母细胞接入12°Bx的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27℃下培养96小时后,经蒸馏,用酒精比重计测酒精含量,比较其产酒力。  相似文献   

10.
酱油发酵工艺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通过酱油发酵中四个主要因素酱醅含水量,含盐量,发酵时间和不同菌种发酵进行单因素多水平的对照试验和成品的氨基态氮和全氮重要指标的测定,认为最适的工艺条件能够提高成品质量产率和风味。  相似文献   

11.
对自然醇化与人工发酵过程中烤烟微生物数量变化、酶活性(α-淀粉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脂氧合酶、苯丙氨酸氨裂解酶)变化及两者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烤烟中芽泡杆菌属(Bacillus)和梭菌属(Clostridium)细菌为优势种群。在自然醇化与人工发醇过程中,微生物总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不同微生物种群在不同发酵过程中数量的变化有明显差异,不同的酶在不同发酵过程中的活性变化也存在明显差异。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但在不同的发酵过程中,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种类酶活性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2.
烤烟自然醇化和人工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烤烟自然醇化和人工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醇化和发酵时间的延长,烟叶挥发性酸、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含量以及烟叶精油中绝大多数香气成分含量显著增加,并符合二次曲线变化规律。两种方法相比,自然醇化法对烟叶香气成分含量的提高作用明显大于人工发酵法的作用。烤烟自然醇化18~24个月时,内在香气成分含量普遍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烤烟上部叶成熟过程中物质转化规律及代谢组的差异,利用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激素及色素等的测定对烟株打顶后20、30、40、50和60 d的上部叶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部烟叶成熟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烟株打顶后20~30 d、40~50 d和60 d。随烟叶成熟进程的推进,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质量分数)逐渐下降,在打顶后40 d时下降最为明显,游离氨基酸和总氮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总植物碱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整体呈升高趋势,烟叶中促进生长类激素含量在打顶后40 d显著下降,促进成熟衰老类激素含量在打顶后40 d显著提高,打顶后40 d可能是上部烟叶成熟过程中生理功能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筛选出38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是氨基酸类、糖类和脂肪酸类代谢物,其中4-氨基丁酸、果糖、阿洛糖、棕榈酸、亚麻酸、甘油酸、苹果酸、莨菪亭、奎尼酸等可能是上部烟叶成熟过程中较关键的代谢物。差异代谢物显著(p<0.05)富集在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等通路中,其中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TCA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通路在烟叶成熟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烤烟游离氨基酸与感官品质的关联性及烘烤过程的变化规律,连续2年制备了我国3类香型6个产区335份不同质量特征烟叶样品,系统研究了游离氨基酸与感官品质的相关性,并跟踪分析了烘烤过程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感官品质总体呈负相关,碱性、芳香族和γ-ABA等氨基酸的关联规律在不同产区、年份表现稳定。(2)Lys、Phe等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在烘烤过程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碱性、芳香族氨基酸和γ-ABA在烘烤中后期的相对下降趋势强于其他种类氨基酸。(3)结合品质关联和烘烤过程变化分析结果,游离氨基酸与烟叶感官品质的稳定负关联规律可能与烘烤过程参与美拉德反应有关。游离氨基酸指标在烤后烟叶品质评价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烘烤过程针对性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有利于烤后烟叶感官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5.
松散回潮工序加工强度对烤烟烟叶感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松散回潮工序对烤烟烟叶感官特性的作用,将烤烟烟叶在松散回潮工序最大设备性能范围内设定的不同加工强度条件下进行处理,比较工序加工前后及不同加工强度条件下的烟叶感官特性变化.结果表明:松散回潮工序加工强度影响烤烟烟叶香气风格,随着加工强度增大,香气风格变化的烟叶样品比例逐渐增大;松散回潮工序加工强度对烤烟烟叶香气质、杂气、细腻程度、刺激性和干净程度的影响较大,对香气量、浓度、劲头和干燥感的影响较小.在适宜的加工强度范围内,松散回潮工序具有改善烟叶香气质、细腻程度、干净程度和减小杂气、刺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烤烟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方法。主要过程包括将烟样在弱碱性条件下热水中萃取,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绘制,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硝酸盐的还原,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回收率的测定。该方法具有简单、高效、重复性好、不需专用仪器设备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烟草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以烤烟RG11品种为原料,研究烤后烟叶简单重复序列(SSR)分析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体系各主要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SSR扩增的影响,结果表明:烤后烟叶SSR-PCR反应最佳体系为20μL体系中含35 ng模板DNA,1.5 U TaqDNA聚合酶,2.375 mmol/L MgCl2,0.6 mmol/L dNTPs和0.4μmol/L引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浓度钛溶液灌根对烤烟生长过程中各种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伸根期用适量的钛肥灌根,能增加烤烟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转化酶活性,可以促进烤烟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烟草同化产物的转化和利用,同时也能够提高烤烟叶片中SOD和POD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降低烟叶中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烤烟抗衰老能力和抗逆性.上述作用,在钛肥灌根的短期内,效果尤为明显,其中富钛增效剂稀释600倍灌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不同烟区烤烟含钾量差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3个烟区(山东安丘,贵州湄潭和福建永定)采用相同品种(K326)完成的一组四处理(无肥、饼肥、烟草专用肥,饼肥加烟草专用肥)大田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烟区烤烟团棵期茎叶中的含钾量相似,随烟株进入旺长期和成熟期,不同烟区的烟叶含钾量出现明显差异,石灰性土壤烟区(山东安丘)烤烟旺长期叶片和初烤叶的含钾量(K%)仅为酸性土壤烟区(福建永定)的60%-40%。作者认为,这种差异的基本原因,是不同烟区土壤溶液中阳离子含量和组成的差异,石灰性土壤溶液中活性Ca,Mg的含量高,在与阳离子K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抑制了烟株对钾的吸收,同时还提供了若干有助于提高烤烟含钾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烤烟成熟过程中部分酶活性及碳水化合物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烤烟成熟过程中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以及碳水化物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优质烤烟的生产中烟叶采收成熟度以及采收时间的把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成熟过程中,中上部烟叶转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淀粉酶活性表现为双峰曲线,在上部叶中表现更为明显,碳水化合物含量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上部叶中糖含量在移栽100 d后又略有回升。在叶片达到生理成熟之前,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烟株体内光合产物的积累,淀粉的积累大于降解,达到生理成熟时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降解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淀粉含量最高,之后进入工艺成熟,淀粉含量开始降低,糖含量略有回升。中上部烟叶分别在移栽后85 d和110 d,达到生理成熟,之后分别在移栽后90 d和115 d达到工艺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