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陈锫 《城市开发》1999,(12):21-22
一、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发展回顾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80年代初为成立期,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成立之初,适逢国内房地产业刚刚起步,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一是政策优势,最大的政策优势就是土地由行政无偿划拨,许多公司都因此拥有大量的土地储备,有些到今天仍未消化完;二是竞争优势,由于房地产开发公司数量少,大型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基本处于半垄断经营状态;三是市场优势,由于房地产行业管理处于摸索阶段,缺乏足够的法规约束,规范化程度不高,使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粗放型经营就可轻易地占领市场;四是资本…  相似文献   

2.
《城市开发》2008,(5):F0004
北京通州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06年6月26日挂牌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拥有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并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通州区一家国有独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公司通过企业机制改革,整合北京市通州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北京市民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潞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辟了通州区房地产经济板块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引言:在城市房地产开发队伍中,一向被称为行业中坚的国有开发企业,昨日的辉煌与骄傲已经不再。在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占有率,民营及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占了60%以上,国有开发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坐以待毙还是主动出击,成为国有房地产开发公司面临的严峻选择,全国十三城市由统建办转制成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简称十三家),是国有开发企业的典型代表,近几年,他们主动出击,积极改制,整合优势,适应竞争,在国企大变局中寻求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 ,国有企业改制已经进入到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攻坚阶段 ,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近涌现的大量合资及民营开发企业的兴起 ,其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成为绝大多数大型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必然选择。从已经改制的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实务操作和即将实施改制的企业的改制方案来看 ,一些企业脱离行业特点 ,机械套用改制模式 ,在投资主体多元化、资产规模的量化、经营业务的拓展以及改制的规范化等方面做得还欠深入和完备 ,企业改制不彻底 ,国有企业固有…  相似文献   

5.
在新世纪的城镇建设中 ,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 ,将被迅速崛起而又迅速发展的民营开发企业所打破 ,取而代之的是由公有制开发企业和民营开发企业共同发展的时代。山东威海市曾是我国房地产开发的一片热土 ,民营开发企业的崛起 ,撑起了威海房地产开发的大半边天 ,其发展势头及发展规模 ,都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6.
刘纯 《城市开发》2006,(8):66-67
荷城花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国有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隶属于省级开发区--贵州省钟山经济开发区,这几年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同步,他们取得得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城市开发》2003,(3):45-47
一、正视新情况、新问题1.走向市场遵从规则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我国房地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一个时期以来,政府在资金、土地和其他政策上给予了国有房地产企业大力的支持。正是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国有房地产企业形成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粗放经营模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普遍不强。在中国加入WTO后,按照投资者“国民待遇”的WTO市场规则,必须依照市场规律办事,一切都将由市场选择。市场经济的法则对过份依赖于政府支持,靠政策生存的国有房地产企业的约束增大,一些企业极可能因被推向市场、对市场不适应而面临困境。2.…  相似文献   

8.
《城市开发》2009,(8):34-35
北京通州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06年挂牌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拥有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并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通州区有关部门旗下国有独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我公司通过企业机制改革形成总资产近10亿元的国有大型企业,开辟了通州区房地产经济板块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自国家宏观调控以来,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着冷酷的金融环境和严峻的市场形势.虽然国有经济成份在较长时期内将仍然在房地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意味着短期内国有资产不会从房地产市场撤离.但是时至今日,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仍深陷在外资和民营企业的重重包围之中.怎样尽快摆脱困境,另辟蹊径,求得发展,这是摆在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面前一个严峻的课题.作为国有房企,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波峰浪谷中站稳脚跟,只能直面市场竞争,不断调整开发经营策略,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摸索.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2007年1月和2009年7月,绿地集团分别在南京、沈阳、济南三个城市各收购一家国有开发公司,分别占有50.11%、95%、51%股权.在完成股权收购后,绿地集团积极推动三家企业改制,输出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度和品牌,推动三家国有房地产开发老企业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驶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在参与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改制方面为业内提供了一个经典的范本.本文就绿地集团参与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改制的背景、效应、主要经验进行简要剖析,希望对同行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房地产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在构建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用功效函数法进行综合排序评价。运用该方法对我国22 家上市房地产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并对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分级,为客观评价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并为政府制定产业调控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房地产企业的内外部复杂环境,分析房地产企业的复杂适应性特征,探讨房地产企业系统的主体在交互与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企业适应性的演化机制,建立房地产企业演化发展模型,得出房地产企业发展应遵循"感知环境—选择—复制—变异—涌现"的演化路径,为房地产企业在复杂环境下健康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少宁 《福建建筑》2010,(12):119-122
针对房地产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精益供应链的概念和理论应用到房地产企业管理中,在论述精益供应链产生、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精益供应链体系下的房地产企业供应链分析,构建了房地产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模式,并分析了精益供应链体系下的管理内容,最后提出了房地产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企业投资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为避免投资失误,提高决策水平,进行房地产企业投资风险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房地产企业投资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借鉴近期国内有关房地产企业投资风险相关研究和分析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法对投资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风险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分析,从理论上找出影响房地产企业投资的关键风险因素,为房地产企业投资风险评价提供了较为合理的参考依据,使投资决策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5.
孙海龙 《山西建筑》2014,(11):258-259
分析了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历程,结合目前中小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的模式和特点,研究了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提出了几条适合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的途径,以提升中小企业的房地产产业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企业发展住宅产业化已有十余年,实现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绿色环保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住宅是企业发展住宅产业化的终极目标,那么如何加快推进房地产企业住宅产业化进程,则成为企业、国家乃至全社会值得思考的深刻问题。本文从分析房地产企业发展住宅产业化现状入手,论证了房地产企业发展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提出加快推进房地产企业住宅产业化进程的措施,为企业及政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现代房地产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尝试采用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来降低项目开发成本。为了更有效地降低房地产项目开发全过程中的成本,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整体效益,基于责任成本管理的理论,结合房地产项目开发的特点,研究房地产企业有效实施责任成本管理的方法和保证措施,阐明了在实施责任成本管理过程中应建立的组织体系、责任成本体系以及在组织、制度、信息化等方面要采取的保证措施,并提出了应用合同管理和精细化流程管理对责任成本进行过程控制,希望对房地产企业应用责任成本管理降低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企业实施知识管理需要对员工采取激励等软环境措施。论文分析了企业知识管理激励机制的内涵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提出了对其进行激励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激励制度,包括知识奖励性和惩罚性激励制度两方面,为房地产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方锦宏 《山西建筑》2011,37(33):246-248
针对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从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战略、品牌意识、可持续发展观、顾客观点等几方面分析了房j产企业良性发展的策略,以指导房地产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房地产开发项目一些成功的设计优化案例与工程管理的实务经验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和研究,有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项目管理意识,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管理水平,增大房地产项目开发收益,提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保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