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的特点,术后恢复快,已逐渐得到患者及临床医生的认可[1].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成功地为15例食管癌患者实施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96例,根据术式将患者分为联合组(57例)和传统组(39例),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食管癌根治手术,联合组患者进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传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VAS评分均高于联合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手术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均可治疗食管癌,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效果更优,本研究也为食管癌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食管癌的传统手术方式包括左开胸,右开胸,颈胸腹三切口等手术方式,它们均存在着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手术病死率高等缺点。2000年,Luketich等首次报道了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为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该术式对呼吸功能影响小,出血少、疼痛轻、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和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1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行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而实验组56例患者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5d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并进行为期两年的院外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指标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生存率等。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5d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的院外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高于实验组,而其生存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根治术较安全,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讨论与开放手术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4年8月我院的58例食管癌患者,其中应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的31例,应用传统开放手术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组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较开放手术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开放手术组少(P0.05);术后的疼痛评分较开放手术组低(P0.05);两组手术方式中淋巴结的清理数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胸腔镜腹腔镜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道癌较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观察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27例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时间段进行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27例患者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3 d、5 d的血清细胞因子检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患者术前1 d的血清细胞因子检测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手术后3 d与5 d观察组的检测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检测水平,P均<0.05。结论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较大,说明其对机体的综合不良影响相对更小。  相似文献   

7.
<正>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与饮食、生活环境存在较大关联,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手术切除仍是救治食管癌的合理方式,微创外科在食管癌手术中的运用更加广泛。食管癌微创手术方式多样,其中以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和单纯胸腔镜与开腹手术联合应用较多。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较,食管癌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食管癌患者呼吸功能极其容易受损,低氧血症发生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8.
郎保平  张晓 《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109-110
目的 探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切除食管癌的安全性及可推广性.方法 为29例食管癌患者实施了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切除,先以胸腔镜游离胸部食管,并清扫胸部淋巴结,而后以腹腔镜游离胃,腹部辅以小切口提出胃,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将胃做成管状,左颈部切口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结果 29例患者中4例中转开胸,其中2例为病变外侵,另两例为清扫隆突下淋巴结时左主支气管膜部损伤,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颈部吻合口瘘4例,均经治疗痊愈;胃排空不佳1例,经保守治疗3周后缓解;因咳痰差致肺部感染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好转.结论 对于早、中期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在避免神经损伤、食管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方面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和开胸食管癌切除术后的护理差异。方法将在我院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的39例食管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回顾分析39例在我院行开胸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将其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VAS)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留置胸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治疗食管癌患者,并实施临床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169-17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胸腔镜在食管癌手术中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对18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先采取左侧卧位,胸腔镜下引导下完成食管的游离和相应淋巴结的清扫,胸部操作完成后,更改为平卧位,利用腹腔镜完成腹部胃的游离,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裂孔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胃造瘘以吸除胃内容物、空肠造瘘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无中转开胸,总手术时间190~395min,平均280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100~300m L,住院期间1例患者死亡。术后有3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发生乳糜胸,l例于术后第4天发生颈部吻合口漏,1例出现胸腔瘘。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道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安全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食管癌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微创食管切除术是目前食管外科研究的热点并且日趋成熟,电视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常规手术相比,不仅同样能达到治疗目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对肺功能影响轻等优点,尤其在淋巴结清扫方面也有其优势[1]。本文探讨自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48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8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常规开胸手术有损伤大、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慢、对肺功能影响大等缺点.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为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腹腔镜联合胸腔镜近年被逐渐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手术中[1].有研究表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术中应用单腔气管CO2持续吹入人工气胸法在一定条件范围内(胸内压8~10 mm Hg,1 mm Hg=0.133 kPa)是安全、有效且经济的方法[2].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临床采用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对食管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年内收治的9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颈胸腹径路三切口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患者,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食管癌应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2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其中,实验组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有所缩短,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疗效显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与开胸食管癌切除术后护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比较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与开胸食管癌切除术术后的护理异同,提高护理认识和护理水平.方法 分析该科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50例胸腹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恢复情况、术后住院天数和下床时间等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胸手术相同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胸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开胸组,使用镇痛药物、并发症明显低于开胸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留置胸管时间明显比开胸组短(P<0.01).结论 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在并发症、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日等方面比开胸手术效果好,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可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胸外科收治的38例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的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250~420min,术中出血量为100~680ml;术后并发症:声音嘶哑2例;功能性胃梗阻2例,颈部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1例,经治疗后治愈。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创伤小、术后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食管癌为临床多见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为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临床患者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最初为干食物难以咽下,而后为半流质食物,最后可发展为唾液与水均无法咽下,患者病因可能和遗传、化学、缺乏维生素、生物性因素、缺乏微量元素及口腔不洁、烟、热饮、酒、热食等有关联[1,2]。伴随临床医疗技术和微创外科不断发展,腔镜技术由于可避免开腹、开胸所造成的巨大创伤等优势,在治疗食管癌患者中逐步广泛应用。但目前腹腔镜联合胸腔镜对食管癌治疗的发展比较缓慢,在手术是否可以达到肿瘤外科原则、是否安全可行等方面仍有一定争议[3]。因此,本研究经过分析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对食管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影响,为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12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颈胸腹三切口径路根治术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3年以上存活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技术可行且安全,还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传统食管癌根治术和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传统食管癌根治术和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术的患者各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出血量、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为(267±14)min,对照组为(301±17)min,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15±24)ml,对照组为(294±31)ml,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第3d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系统并发症和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7.7%、0,对照组分别为30.8%、7.7%,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中发现治疗组患者复发率和生存率分别为6.2%、92.3%,对照组分别为9.2%、87.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食管癌根治术相比,胸腹腔镜联合术治疗食管癌疗效确切,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晨亮  李新华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3):179-180,194
目的:评价电视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患者行电视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游离食道应用经右侧胸腔电视胸腔镜手术,游离胃应用经腹腹腔镜手术,食管胃左颈部吻合器吻合。结果:27例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共清扫淋巴结225枚,随访至2011年10月全部生存。结论:电视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较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