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寐亦称失眠,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临床上虚证居多,尤以心脾两虚型最为多见.三部推拿法.是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人体的三个部位,即头、腹、背部,对不寐证进行有效治疗.本研究对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进行多中心临床评价,系统整理和规范化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进行多中心临床评价,系统整理和规范化研究,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设定总样本量20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与归脾丸治疗对照。结果: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疗效确切,方法安全,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通过研究证实其治疗机理主要是“调畅气机而安神”。头、腹、背三部手法共施,使人体气机调畅,上下通达,心肾相交,阴阳调和,神自安宁,不寐患者自可得以安睡。且经过临床研究,该疗法不仅适用于心脾两虚型不寐,对其他各型不寐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三部推拿法对心脾两虚型不寐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寐又称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对“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进行多中心临床疗效评价,并观察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100例近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设定总样本量为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采用三部推拿法,对照组口服归脾丸,比较两组总体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积分、失眠症焦虑量表(SAS)标准分、失眠症抑郁量表(SDS)标准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PSQI总积分、SAS标准分及SDS标准分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疗效确切,方法安全,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失眠又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症,有情志所伤、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等多种病因,严重的妨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中风等证。我们采用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56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和对SAS的影响.方法:对本试验设定总样本量20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与归脾丸对照.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失眠症焦虑量表(SAS)改善情况比较及各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见效快、安全舒适,无创痛,无毒副作用,容易被人接受,适宜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三部推拿法对心脾两虚型不寐的疗效和SAS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运峰  王玉霞 《中医药学刊》2005,23(9):1587-1588
目的:观察“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和对SAS的影响。方法:对本试验设定总样本量20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与归脾丸对照。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失眠症焦虑量表(SAS)改善情况比较及各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见效快、安全舒适,无创痛,无毒副作用,容易被人接受,适宜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多中心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疗效进行多中心临床评价.方法:将166例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试验组(84例)、对照组(82例).试验组采用三部推拿法即头部、腹部、背部穴位按摩为主,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归脾丸,每次8粒,每日3次.连续治疗15天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痊愈67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21例,有效29例,无效2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积分改善情况、失眠症焦虑量表标准分改善情况、失眠症抑郁量表标准分改善情况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疗效确切,方法安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笔者采用归脾丸内外并治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20例失眠患者均为本中心门诊病例。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不寐"和"心脾两虚证"的诊断依据明确诊断。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2.3±6.8岁;平均病程19.98±27.55月。对照组60例中,男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针刺宁神穴与腹针相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为宁神穴结合腹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门诊确诊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1组:宁神穴结合腹针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组:宁神穴加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每组治疗40min/d,连续治疗6d,休息1次,共治疗12d。治疗前后分别用PSQI、中医临床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诊断标准进行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的PSQI量表评分前后差异显著,说明三组患者均有所改善;在中医症状评分中,三组患者也均有所改善。三组间比较,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是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说明治疗1组效果最佳。结论:(1)三组均可有效地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2)针刺宁神穴结合腹针加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优于针刺宁神穴加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优于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  相似文献   

11.
健脾养心活血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证11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其客观依据。方法:选择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健脾养心的归脾汤,配以丹参、玄参等活血药物,对照组用舒乐安定1mg口服,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脑电图的影响。结果:两者改善睡眠效果相当,前者在改善兼症,改善脑电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后者。结论:健脾养心活血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证患者的整体疗效优于舒乐安定。  相似文献   

12.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现代医学把其归属于神经衰弱的范畴。失眠是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种常见的神经症,临床上以心脾两虚型失眠最为常见。本病多由于思虑过度,伤及心脾,阴血内耗,不得养心致心神不安而失眠,其辨证标准为[1]:多梦易醒,心悸,不寐,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通过对国内近年来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文献进行分析,从心脾两虚失眠的推拿治疗方法、问题与展望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操作方法及选穴规律,为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提供规范化实践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以"心脾两虚""失眠""推拿"为关键词,对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出版的文献进行检索。排除文献综述、实验研究及治疗方法不以推拿为主的文献,对文献中的研究方法、疗效评定标准、穴位选用、手法操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获得符合条件的文献52篇,其中使用最多的疗效评价标准为匹兹堡量表,使用最多的穴位为头面部穴位,频次最高的手法为揉法。结论在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选穴时可采用头面部穴位配合腹部穴位、背俞穴和经穴,在手法选取上可以选择揉法、摩法、抹法、扫散等不同手法相结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原发性失眠(PI)属中医学"不寐"范畴,心脾两虚证和心肾不交证是临床中不寐常见的两个证型。本文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 MRI),研究心脾两虚证和心肾不交证PI患者局部一致性(Re Ho)脑功能活动的特点,为不寐不同证型的鉴别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脐针联合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00例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心肾不交型不寐的患者共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脐针联合三部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归脾丸治疗。结果治疗组各阶段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疗各阶段PSQI计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2组各阶段PSQI计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脐针联合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升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运用归脾汤合耳穴压豆联合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4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及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1]相关标准。1.2病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85周岁者;②符合"不寐"疾病诊断标准和"心脾两虚型"辨证标准的患者;③自愿加入本试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耳穴压籽配合人参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一个较好的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耳穴压籽配合人参归脾丸组30例和单纯人参归脾丸组30例,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和中医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PSQI评分和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籽配合人参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18.
孙远征  聂雪莲 《山西中医》2013,(11):39-40,42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以1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然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精神疾病治疗效果标准修正草案》中有关失眠的疗效标准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的评定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PSQI中各因子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1999~ 2 0 0 1年间 ,笔者采用自拟枣藤安神汤治疗不寐症 42例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2例中 ,男 18例 ,女 2 4例 ;年龄 2 0~ 6 5岁 ,平均 41岁 ;病程 6~ 15个月。全部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不寐的诊断标准。其中心脾两虚型 10例 ,阴虚火旺型10例 ,心虚胆怯型 7例 ,肝郁化火型 6例 ,痰热内扰型9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 :酸枣仁、夜交藤各 30 g ,合欢皮、煅龙骨、煅牡蛎各 15 g ,五味子、茯苓各 6g ,远志 10 g ,生甘草4g。心脾两虚 ,加黄芪、白术、当归、木香、龙眼肉等 ;…  相似文献   

20.
复方刺五加糖浆治疗心脾两虚型更年期妇女不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刺五加糖浆治疗心脾两虚型更年期妇女不寐的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更年期妇女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复方刺五加糖浆治疗,口服20 mL,每日早晚各1次;对照组30例口服舒乐安定片。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刺五加糖浆治疗心脾两虚型更年期妇女不寐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睡眠深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