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评估使用牙支持式数字化外科导板引导进行上颌、下颌、前牙、后牙区种植的精准度。方法 :术前经过锥形束CT(CBCT)获得缺牙区颌骨数据信息,扫描上下颌石膏模型获得颌骨数字化模型。采用种植设计软件完成导板的设计,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完成种植手术导板的制作。在导板引导下完成种植手术。术后拍摄CBCT,将该CBCT数据导入种植设计软件,与术前种植设计数据进行整合后测量种植体位置与术后实际位置的差异。结果:上颌、下颌、前牙、后牙区1~2颗牙缺失患者共29例,植入种植体共45枚。与种植体术前设计植入位置比较,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颈部的平均差距为(0.235±0.208)mm;尖端的平均差距(0.55±0.183) mm,深度的平均差距为(0.59±0.070) mm,角度平均差距为(2.48±0.378)°。其中,前牙的植入误差大于后牙。长度超过10 mm的种植体的位置偏差显著高于长度小于10 mm的植体。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无显著差异。结论:牙支持式数字化外科导板引导下的种植具备良好的精准度,特别适合应用于即刻种植。同时在增加种植体的长度时应特别注意控制导板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后牙缺失患者手术导板辅助实施不翻瓣手术对种植体植入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6月后牙缺失进行不翻瓣种植手术患者38例,其中男19例,女19例,平均年龄(45.06±11.10)岁,分为非导航手术组和导航手术组2组,非导航手术组男10例、女9例,上颌缺失牙17颗,下颌缺失牙22颗,由手术医师目测决定种植体窝洞预备轴向;导航手术组男9例、女10例,上颌缺失牙14颗,下颌缺失牙17颗,应用手术导板辅助进行种植体窝洞预备。术后CT扫描,以种植体长轴为中心重建缺牙区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以角度偏差5°、距离偏差2mm为标准,对种植体植入位置满意度计数,对下后牙缺失病例是否出现尖端接触舌侧骨皮质、有无影响种植体植入长度的种植体计数。应用Stata 7.0软件计算上述指标的百分率并进行2组间χ2检验。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分析,与非导航手术组相比,导航手术组种植体颊舌向和近远中向角度误差以及下颌后牙种植体到下颌神经管距离误差满意率较高,下颌后牙种植体尖端接触舌侧骨皮质的发生率较低,并且因骨皮质阻挡、影响种植体植入长度的发生率较低。结论:与非导航手术组相比,手术导板可降低种植体植入角度误差和骨皮质阻挡植入种植体的发生率,使种植体植入位置满意率更高,并显著提高下颌后牙缺失病例的种植体植入长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后牙区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导板种植时,比较翻瓣与不翻瓣两种术式的精度。方法 选取20名后牙种植患者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资料和石膏模型,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翻瓣与不翻瓣树脂模型,运用导板在两种模型上模拟牙种植术,分别计算术前术后种植体位置偏差进而比较两种术式的精度。结果 CAD/CAM导板在后牙区辅助种植时,翻瓣与不翻瓣术式种植体顶端偏差分别为(0.95±0.36)mm、(1.33±0.43)mm;底端偏差分别为(1.53±0.56)mm、(1.94±0.30)mm;角度偏差分别为3.45°±1.10°、3.31°±1.55°;深度偏差分别为(0.75±0.47)mm、(1.43±0.41)mm。翻瓣与不翻瓣两种术式在种植体距离偏差上有统计学差异,角度偏差上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AD/CAM导板引导的种植翻瓣术式比不翻瓣术式在种植体距离偏差上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基于空间立体定位技术的模型法制作口腔种植导板,对其临床精度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要求种植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20例,采取基于空间立体定位原理的改良模型法制作种植导板。在导板引导下,共植入32枚种植体,术前术后锥形束CT(CBCT)数据进行配准,比较实际种植体与虚拟种植体的偏差。结果    种植体植入后肩部偏离值(1.10 ± 0.25)mm,根部偏离值(1.76 ± 0.38)mm,角度偏离值(5.75 ± 2.62)°。结论    基于空间立体定位技术的模型法种植导板制作简便,经济实用,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基于临床CT数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导板在上颌后牙种植修复中的定位精度。方法:通过对16例患者上颌骨进行CT扫描,基于CT数据设计和制作黏膜支持式CAD/CAM种植导板,并在种植导板辅助下于缺牙区不翻瓣植入20枚柱状软组织水平种植体,再次行CT扫描,采用点对点配准技术实现扫描前后的CT三维重建模型配准,测量实际种植体位最与虚拟放置种植体位置问的偏离值。结果:在CAD/CAM种植导板辅助下,20枚种植体平均头部偏差量为1.19mm±0.02mm,颊舌向和近远中向以及胎龈向偏离值分别为0.53mm±0.04mm、0.42mm±0.03mm和0.30mm+0.04mm。尾部偏差量为1.03mm±0.06mm,角度偏差量为0.73°±0.64°。经统计学检验,种植体头部偏离值在颊舌向、胎龈向的偏离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近远中向的偏离值较其他2个方向略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种植体头部偏离值分别在颓舌向、近远中向、胎龈向偏离值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CAD/CAM导板辅助下,上颌后牙区植入种植体精度较高;种植导板对种植体植入后的整体角度偏离影响较为明显;并且在三维方向上种植体头部在近远中方向的偏离对整体头部的偏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种植导板应用于多牙缺失患者的种植术后误差。方法选择多牙缺失患者20例,采集CT数据,利用彩立方Tooth Implan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拟定植入位点及确定手术计划并制作最终导板。口内戴入导板,植入种植体,选用相应型号的即刻修复基台,术后48 h内戴入即刻修复体。并于术后拍摄CT,测量术前、术后种植体在颌骨内的深度、近远中向及唇舌向的倾斜角度,计算术后误差,3个月后完成最终义齿修复。于修复后3个月、6个月及1年后评价种植体存留率。结果 20例多牙缺失患者共植入139枚种植体,种植体植入位置精确性好,观察期内有2枚种植体脱落,其余137枚种植体牙周软组织健康,无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种植导板对于提高种植手术的质量与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指导临床医生植入种植体时避免伤及重要解剖结构,即刻修复极大地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仍需进一步跟踪观察其长期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应用基于CT的口腔种植外科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simplant进行不翻瓣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下颌拟同时进行多牙种植修复的患者共5例。对于无牙牙合患者术前制作全口义齿,用牙胶在基托上制作标记点,让患者佩戴义齿进行CT扫描,再对义齿单独再行CT扫描(Dual-scan);对于牙列缺损患者进行CT扫描,并取石膏模型;应用Sim-plant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解读标准的DICOM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制定种植计划,应用完成的外科导板进行不翻瓣种植体植入术。结果:通过CT图像可从多个层面观察术区,可清晰地显示窦腔、神经管及术区的三维立体结构,有利于种植体规格的选择;同时CT结合Simplant专业软件可对颌骨种植区骨密度进行定量测量,对种植的术前设计和术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共植入30颗种植体,除1颗种植体于术后3个月后骨结合失败而取出外,余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患者术后无明显肿胀、疼痛,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应用基于CT的口腔种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Simplant并联合手术导板进行不翻瓣牙种植定位精确性及诊断价值高,有利于医患沟通,对于多牙种植来说手术创伤及术后反应小,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动态实时导航辅助下颌后牙区牙槽骨骨量不足种植手术中的精准度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12月因下颌后牙缺失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且采用动态实时导航辅助植入的23例患者。将术前规划种植体数据和术后实际植入种植体锥形束CT数据导入动态导航精度验证软件,对术前设计与术后植入种植体的三维轴向信息进行误差分析,计算并报告实际种植体顶部、根尖部、角度和深度偏差。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动态实时导航引导种植体植入术后的精度偏差和植入深度进行数据处理。本研究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描述。 结果本次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系统指导下完成下颌后牙区25颗种植体植入,获得了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术后CBCT示种植体精确植入规划位置,规避了下牙槽神经及邻近重要解剖结构,未发生相关手术并发症。25颗种植体的总体顶部偏差为(0.23 ± 0.11)mm,根尖部偏差为(0.45 ± 0.29)mm,深度偏差为(0.33 ± 0.32)mm,角度偏差为1.01° ± 0.65°。 结论动态实时导航辅助下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种植,可获得良好的植入精度和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CT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技术(CAD/CAM)制作口腔种植导板,并对其精度进行评价。方法:CT扫描患者颌骨,数据导入SimPlant种植软件进行三维模型重建并模拟种植。对石膏模型进行三维激光扫描,通过Geomagic软件将石膏模型和cT三维模型进行配准,根据种植体的位置,在石膏数字化模型上完成种植导板的设计,最后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导板。在导板指导下,共植入了45枚种植体,术后再次进行CT扫描,术前术后CT数据进行配准,比较实际种植体与虚拟种植体的偏差。结果:种植体植入后肩部偏离值为(0.85±0.19)mm,根部偏离值(0.97±0.21)mm,角度偏离值(4.53±1.89)°。结论: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种植领域,结合SimPlant软件模拟种植和快速成型等技术制作的种植导板定位准确,为提高种植的成功率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不翻瓣技术进行后牙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体会。方法:后牙缺失需要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患者53例,男26例,女27例,平均年龄47.4±12.3岁,90颗缺牙。术前均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分析缺牙区可用骨长度、宽度和高度,术中环形切除缺牙区黏骨膜进行不翻瓣种植体植入手术,必要时辅助手术导板引导种植体窝洞预备和种植体植入。记录手术耗时时间,术后即刻CT检查植入位置,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种植体骨结合后完成上部结构修复并定期随访。结果:53例患者应用不翻瓣种植手术成功植入90枚种植体,种植体植入位置良好,术中耗时平均(17.4±5.8)min,无上颌窦底黏膜穿孔、下颌神经损伤、骨壁侧穿等手术并发症,86枚种植体成功修复义齿并经3~10个月随访正常。结论:绝大多数后牙缺牙患者都适合进行不翻瓣种植手术,选择比种植体直径稍大的黏骨膜环切钻更有利于手术,种植体上方皮质骨需要修整后方能使愈合基台准确就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国产六维数字化种植导板的精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减小偏差的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3D打印制作种植导板,应用于无牙颌患者,辅助外科植入,测量种植体术前设计和术后实际位置之间的偏差。选择16例无牙颌患者,测量172个植入位点。其中,10例患者上颌骨植入6颗植体,下颌骨植入4颗植体;6例患者上、下颌骨各均植入6颗植体;14例患者、28颗植体为倾斜植入。将术前锥形束CT(CBCT)数据导入国产六维齿科牙种植设计软件,设计和制作导板;应用数字化导板辅助植入手术;术后拍摄CBCT并导入六维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与术前设计进行配准;将配准模型导出到Geomagic Studio软件进行分析,得出术前设计和植入后种植体的位置偏差,分析导板辅助下种植手术精度。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种植体顶部中心点距离偏差为(0.83±0.27) mm,水平向偏差为(0.60±0.21) mm;种植体底部中心点距离偏差为 (1.11±0.35) mm,垂直向偏差为(0.45±0.19) mm;角度偏差为(3.16±1.73)°。结论:六维数字化导板能够显著提高无牙颌患者种植手术精度和效率,并获得较好的远期临床效果。临床设计时须考虑偏差,规避风险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report the use of digital guides to locate impacted residual roots (IRR) (location guide) and to simultaneously insert dental implants (surgical guide). This case series included five patients. The IRR was first removed through a lateral window approach using the digital location guide, then the implant was plac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implant surgical guide. Definitive restorations were completed after a 6-month healing period. An average of 13.0 ± 3.1 minutes was required to locate the IRR. The 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 (ISQ) was obtained during surgery and before digital coping using a non-invasive resonance frequency measurement. The average ISQ during surgery for the five dental implants was 60.2 ± 6.3, and the value increased to 66.6 ± 4.8 before final restoration. The average deviations at the implant neck and root apex were 0.48 ± 0.25 mm and 0.74 ± 0.46 mm,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angular deviation was 3.5 ± 1.4°. Bone resorption at the implant neck was a mean 0.072 ± 0.041 mm before final restoration. All implants functioned well at 1 year after final restor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surgical guides in the extraction of IRR enabled crestal bone preservation and simultaneous implant placement.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种植手术的导板,较好地保证种植体植入在正确的位点和方向。方法:按照导板制做的数据要求,用CT扫描患者的上下颌骨,在获取颌骨数据后输入种植导板设计的软件中,并引导制造出患者颌骨的硅胶模型,在此模型上作出准确的种植手术导板并在手术中应用。结果:6例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引导下制造的手术导板较好地完成了以修复为导向和最终获得良好位置的种植体的植入。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种植手术的导板能在术前了解患者患者骨量,术中确定种植的位点、控制植入的方向、缩短了手术时间,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2种CAD/CAM口腔数字化导板的精度。方法: 选择上海市静安区牙病防治所就诊的36例口腔种植患者,均行CBCT检查和口内激光扫描,所获数据导入3Shape软件,进行术前设计。每个病例生成2个导板,A导板数据来自CBCT,B导板数据为CBCT和口内激光扫描数据的拟合,随机选择导板类型并使用。术后拍摄CBCT并将数据导入设计软件,与种植前设计的位置进行比较。采用R语言4.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导板组种植体顶部中心点距离偏差、种植体底部中心点距离偏差和两中心点连线的角度偏差显著小于A导板组(P<0.05)。结论: CBCT和口内激光扫描数据拟合生成的CAD/CAM口腔数字化导板精度更高,有利于提高种植体植入的三维位置精确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3D打印导板在上前牙种植的精确度,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行上前牙区种植手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G组(导板组)和R组(常规组),每组30例,均在术前拍摄锥形束CT(CBCT),应用“Dentiq Guide种植导板软件”进行设计。G组制作3D打印导板辅助种植手术,R组行常规种植手术。术后即刻拍摄CBCT,应用“Dentiq Guide种植导板软件”将术前、术后CT重叠,测量术前设计与种植体实际位置差异,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组共植入46颗种植体,测量偏差角度(2.34±1.03)°,顶部(0.63±0.38)mm,根尖部(0.71±0.38)mm,深度(0.41±0.40)mm;R组共植入43颗种植体,测量偏差角度(6.72±3.65)°,顶部(1.59±0.35)mm,根尖部(2.05±0.92)mm,深度(0.77±0.63)mm。2组在角度、顶部、根尖部、深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导板辅助上前牙种植手术,可提高手术精确度,满足种植修复需要,践行以修复为导向的精确种植理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体外树脂模型上设计并模拟种植体植入实验,分析比较一种新型铝合金材质种植导板与传统树脂导板的准确度差异。方法 选取一名肯氏III类牙列缺损患者并制取硅橡胶印模,灌制超硬石膏模型后使用口内扫描仪扫描,设计并打印20个树脂模型。将患者的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数据导入软件(3Shape Implant Studio 2019)并规划该患者的种植方案,设计种植导板。使用3D打印机分别制作树脂与铝合金材质手术导板各一个。通过全程引导手术将种植体植入模型中,植入后拍摄术后CBCT。在软件中测量术后CBCT图像与原治疗计划图像,在近远中面和唇腭面分析种植体相对于原设计在三维线性以及角度上的准确度差异。结果 种植体在金属导板引导下的线性偏差分别为近中(0.51±0.63)mm,远中(0.49±0.58) mm,唇向(1.14±1.40) mm,腭向(1.15±1.42) mm;垂直向(2.09±0.84) mm。近远中角度和唇腭侧角度的角度偏差分别为(1.41°±0.81°)和(1.78°±1.03°)。种植体在垂直向的偏差与近远中角度、唇腭侧角度偏差与树脂导板引导下的种植体偏差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上颌后牙区使用数字化外科导板引导进行倾斜种植的精确性.方法 上颌后牙缺失伴垂直骨量不足病例14例,术前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获得颌骨数据,扫描上颌石膏模型获得上颌数字化模型,将数据输入种植设计软件后完成导板的设计,再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完成导板的制作.在导板的引导下完成手术,术后拍摄CBCT,将CBCT数据导入种植设计软件,与术前种植设计数据进行匹配整合后测量种植体设计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差异.结果 纳入研究的14例患者在数字化外科手术导板引导下共植入26枚种植体.种植体计划植入位置尖端与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尖端的平均距离是(0.820±0.208)mm,两尖端水平向平均距离是(0.509±0.139)mm,垂直向平均距离是(0.638±0.178)mm.种植体计划植入位置的顶端与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顶端的平均距离是(0.625±0.183)mm,两顶端水平向平均距离是(0.314±0.070)mm,垂直向平均距离是(0.538±0.178)mm.结论 上颌后牙区倾斜种植技术能降低手术风险及创伤,使用数字化外科导板能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时间,但该技术仍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探讨3D数字化种植导板牙龈不翻瓣与翻瓣对口腔种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月医院口腔修复科收治入院治疗的72例牙列缺失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和实际情况分为不翻瓣组和翻瓣组,不翻瓣组经CBCT设计制作不翻瓣颌骨模型和种植导板,翻瓣组经CBCT设计制作翻瓣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1例应用分置式可测量种植导板引导的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技术,修复牙外伤所致的12—22牙缺失。术前根据咬合记录,在exoCAD软件中设计上部目标修复体空间轮廓位置,再通过口内和锥形束CT图像实测获得12—22牙位点近远中向、唇腭向和𬌗龈向分别在软硬组织水平的空间数据,在Bluesky Plan 4软件中设计比选4个正确种植位点,确认后设计并通过三维打印制作基于三向位置数值的可测量种植导板。术中使用3组可测量种植导板结合测量尺实测依次完成定点、半钻预备及轴向核查、全程预备及三向位置核查和种植体植入,之后再次实测核查种植位点。术后通过转移导板即刻戴入基于目标修复体空间和原天然牙穿龈形态设计、并于术前切削完成的临时修复体。经术后对比测量,种植入口点平均线性偏差为(0.57±0.17)mm,种植止点平均线性偏差为(0.82±0.27)mm,各植体平均角度偏差为(1.86±0.89)°,实现了12—22牙位点种植体的精准植入与同期的即刻修复。  相似文献   

20.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nd evaluate a new stereoscopic technique for conversion of radiographic guide into surgical guide for dental implant placement. Materials and Methods: Ten partially dentate patients requiring 18 implants for tooth replacement were recruited. Radiographic guides were modified with the addition of index rods for double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ing. Implant positions were planned with implant planning software, and the stereoscopic angulations were measured. The radiographic guides were converted into surgical guides using either a generic bench drill (Group A, n = 9) or a milling machine (Group B, n = 9). Stereolithographic surgical guides were also made for three patients (Group S, n = 5).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lanned and actual angulations were tested by pair‐sample t‐test. Difference of mean angle deviation among groups was tested by Brown–Forsythe test. Differences were considered significant if p < .05. Results: Eighteen implant site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the converted surgical guides. The mean angle deviation of Group A (1.3 ± 0.6°)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Group S (0.4 ± 0.6°), while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Group B (0.9 ± 0.3°) and Group S. The linear error was greatest in Group A with 1.5 mm at the head and 1.8 mm at the apex of the implant. Conclusions: The use of this new stereoscopic technique appears to be an acceptable alternative method for converting radiographic guide into surgical gu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