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河北省人群蛔虫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今后蛔虫感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2002年<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方案>抽样和确定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便检查虫卵,虫卵阳性作为病例,同时按1:1配对,选出对照者,采_用全国"寄调"<土源性线虫感染病例对照调查表>问卷调查,对可疑致病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与蛔虫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除了人均年收入、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吃洗净的瓜果和落地食物不洗就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7个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和吃洗净的瓜果有保护作用(OR值分别为1.546、1.475和1.883),人均年收入和落地食物不洗就捡食具有危险作用(OR值分别为0.476和0.638).经多因素分析,最终被选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人均年收入、吃洗净的瓜果和落地食物不洗就捡食. [结论]河北省人群蛔虫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卫生习惯,经济收入低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安徽省凤阳县人群菌痢感染因素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人群中有饮食摊点就餐史、喝生水、饭前、便后不洗手者ORMH值分别达到4.19、2.30、2.85、2.65,有较高的感染相对危险度。应用ORMH定量测定致病因素与疾病的联系可收到较好的流行病学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NKI和VIP,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收集国内外2000年1月-2013年6月公开发表的关于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使用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累计病例2927例,对照4939例。手足口病病例接触史(合并OR=2.73,95%CI:2.31~3.23)、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合并OR=2.56,95%CI:2.00~3.26)、饭前便后不洗或少洗手(合并OR=2.43,95%CI:1.83~3.22)、喝生水(合并OR=2.07,95%CI:1.29~3.34)、住在农村(合并OR=1.78,95%CI:1.02~3.09)以及吮吸手指(合并OR=1.58,95%CI:1.16~2.16)是手足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严格做好病例隔离管理和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吮吸手指、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是防控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吴妍静 《健康博览》2008,(12):32-32
小孩子喜欢和小伙伴摸爬滚打,饿了又会着急直接用手拿了东西吃或是饭前便后不洗手,容易吃进细菌和寄生虫卵。尤其是那些在夏秋季节喜欢吃生冷的蔬菜瓜果或喝生水较多的孩子更容易把寄生虫卵也一起吃进肚子里。  相似文献   

5.
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江苏省手足口病哨点监测医院手足口病临床病例396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病例195例,分别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城乡(OR=1.999,95%C/:1.433~2.789)、家庭收入(OR=0.806,95%C/=0.692~0.938)、饭前便后洗手情况(OR=0.719,95%C/=0.590-0.877)、最近1周外出就餐情况(OR=1.914,95%C/=1.019~3.596)、最近1周接触患者史(OR=3.771,95%C/=2.137-6.654)为手足口病临床病例的影响因素;城乡(OR=2.417,95%C/=1.522-3.839)、饭前便后洗手情况(OR:0.693,95%C/=0.517-0.929)、近1周接触患者史(OR=3.942,95%C/=1.808~8.594)为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结论 居住地为农村,最近1周患者接触史是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饭前便后洗手是降低感染机会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我县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我站1990年5月中旬.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采用加藤法对县城及乡村6所小学446名学生进行了粪便检查.然后,每年1次给学生集体服用复方甲苯咪唑2片.1987年和1990年学生的问虫感娘家分别为18.6%(95/510)和3.8%(17/446),表明由于近几年抓了集体驱虫,所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另一方面,我们每年进行保健教师培训和在学校大力开展卫生知识宜传教育,如饭前使后洗手,吃瓜只耍洗净,不用手抓食物,不吃生菜,不喝生水等.减少了学生感染蛔虫的机会,从而使蛔虫感染率降至3.8%.芮城县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感染性腹泻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部肠道门诊接诊的6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与健康人员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以Cox回归模型分类赋值,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及模型拟合表明,饭前不洗手、便后不洗手、瓜果食前不清洗、生吃海产品4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是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其OR值分别为2.396、2.825、6.607、5.095,多因素分析其OR值分别为1.475、2.885、7.125、8.135.结论 不良卫生习惯是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清远市清新区农村留守儿童蛔虫感染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清远市清新区5 817名农村留守儿童,对其进行人体粪便中蛔虫虫卵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清远市清新区农村留守儿童蛔虫感染率为4.95%,2~4岁组居多。经线性趋势分析,蛔虫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χ~2=54.55,P<0.05)。幼儿园组蛔虫感染率为8.92%,检出率高于小学组(χ~2=96.93,P<0.05)。家庭月收入<1 000(元)组蛔虫感染率最高(9.12%),家庭月收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8,P<0.05)。看护人文化程度越高,儿童蛔虫感染率越低(χ~2=26.89,P<0.05);看护人为外/祖父母的儿童蛔虫感染率最低(2.32%),看护人做生意的儿童蛔虫感染率最高。农村留守儿童蛔虫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便后未坚持洗手(OR=5.47);农家肥与化肥混合使用(OR=2.75);不常穿鞋干农活(OR=3.75);砧板未分开切生、熟食(OR=4.73);蛔虫感染的认知不足(OR=4.52)。结论清新区农村留守儿童蛔虫感染率高于广东省及该省粤北山区蛔虫感染率,处于较高的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肝吸虫病的流行状况,为肝吸虫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在佛山市顺德区随机选取88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进行肝吸虫感染情况检测;同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虫卵阳性者,按照1∶1比例选择非感染者作为阴性对照,调查肝吸虫感染的流行因素。结果成功调查的864人中,粪检虫卵阳性者160人,平均感染率为18.52%。男性肝吸虫感染率(22.70%)明显高于女性(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7,P0.01);各年龄组感染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8.746,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外出饮食情况、吃未熟透鱼、使用同一砧板刀具处理生熟食品、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是人群感染肝吸虫病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吃未熟透鱼(OR=3.374)、使用同一砧板刀具处理生熟食品(OR=2.213)是人群肝吸虫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佛山市顺德区肝吸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已经成为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对居民肝吸虫病的健康教育,改变其不良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0.
了解藏族地区小学生卫生行为现状以及重要他人对其的影响,为改善藏区小学生卫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借鉴综合行为理论的感知规范维度设计问卷,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阿坝州马尔康市6所小学的71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喝生水比例为89.6%,餐前不洗手的比例为6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伴在他人期望、遵从动机、示范性规范3个方面对小学生卫生行为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喝生水与吃东西前洗手,OR值分别为2.356,0.522;2.854,0.595;0.343,0.536,P值均<0.05);家长在示范性规范方面对小学生卫生行为影响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0.252,0.232,P值均<0.05);教师仅在遵从动机方面对小学生喝生水行为影响有统计学意义(OR=5.005,P<0.05).结论 藏区小学生卫生行为状况较差,家长、教师、同伴对小学生卫生行为有重要影响;应当充分利用重要他人的影响力,促进小学生卫生行为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湖南省涟源市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合理的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按照《湖南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分层整群抽取4个乡镇进行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虫卵. 结果 共调查1133人,感染者53人,总感染率为4.68%,蛔虫是主要感染虫种;年龄、性别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业人口(x2=8.493,P=0.004)、学历较低(x2=9.20,P=0.01)、饮用井水或河水(x2=7.98,P=0.02)、便后不洗手(x2=6.50,P=0.04)及未使用无害化厕所(x2=4.11,P=0.04)是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蛔虫是当地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的主要虫种.应加强针对低学历、卫生习惯/卫生设施较差的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广东顺德地区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肝癌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在757例原发性肝癌病例及1 061例对照中,应用t检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资料。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肝癌发病风险有统计学关联的因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OR=25.82,95%CI:18.11~36.83,P<0.001)、恶性肿瘤家族史(OR=2.58,95%CI:1.72~3.88,P<0.001)、吸烟(OR=2.92,95%CI:2.01~4.26,P<0.001)、饮酒(OR=1.93,95%CI:1.34~2.79,P<0.001)、饮用江河沟塘水(OR=3.82,95%CI:2.72~5.35,P<0.001)、食用鱼生类食物(OR=2.47,95%CI:1.47~4.12,P=0.001)、食用腌制食物(OR=2.57,95%CI:1.86~3.55,P<0.001)、喝茶(OR=0.21,95%CI:0.14~0.30,P<0.001)、职业在岗(OR=0.34,95%CI:0.23~0.50,P<0.001)。结论 HBV慢性感染、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吸烟、饮酒、饮用江河沟塘水、食用鱼生类食物和食用腌制食物是肝癌的危险因素,喝茶和职业在岗可能是肝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痛风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痛风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2008年2—12月在山东省5个医院内确诊的痛风患者为病例组,以在该医院内科就诊的胃肠道炎症患者为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文化程度(OR=1.003)、个人月收入(OR=1.085)、平均饮啤酒量(OR=4.191)、经常饮茶(OR=1.948)、经常吃虾类(OR=2.002)、经常吃螃蟹(OR=2.034)、经常吃蛤蜊(OR=2.154)、经常锻炼身体(OR=0.765)、血尿酸(OR=48.705)等9个因素为痛风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经常锻炼身体为保护性因素,并引入3个交互作用项:平均饮啤酒量与经常吃虾类、平均饮啤酒量与经常吃螃蟹、平均饮啤酒量与经常吃蛤蜊。根据筛选出的12个影响因素建立"最优"模型,同时计算饮啤酒与吃海鲜(虾类、螃蟹、蛤蜊)的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为1.143,1.266,1.282,饮啤酒对痛风的人群归因分值为18.3%。结论饮啤酒与吃海鲜等为痛风的危险因素,经常锻炼身体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肠易激综合征( IBS)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确诊的90例IBS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收集非消化系统疾病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IBS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酗酒史、喜辛辣食物、喜油炸食物、喜腌制食品、胃肠道感染史、家族性腹泻史、长期服药史、长期紧张状态、失眠、疲劳程度、心情焦虑、心情抑郁、性格内向、敏感性格等因素对IBS存在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酗酒史(OR=3.294)、喜辛辣食物(OR=3.927)、胃肠道感染史(OR=4.884)、长期服药史(OR=5.155)、长期紧张状态(OR=2.656)、失眠(OR=8.474)、心情焦虑(OR=2.433)、性格内向( OR=1.958)。结论影响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制订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扬中胃癌高、低发区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江苏省扬中社区内胃癌高、低发区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1997年1月-1998年12月经手术、胃镜与病理确诊的现患胃癌,共265例(高发区117例、低发区148例),以同期“健康”者1216例为对照,进行调整混杂因素后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胃癌高发区男性以既往吸烟史(OR=6.2)、既往饮酒中(OR=3.6)、使用受污染的河水淘洗米菜(OR=12.7)和目前烹调时有油烟污染(OR=3.7)为主要危险因素,女性以目前仍用河水淘洗米菜(OR=3.4)、自来水消耗量小于5吨(OR=3.1)、既往进食速度快(OR=2.5)为主要危险因素。低发区男性危险因素包括:既往饮酒史(OR=3.7)、其它肿瘤家族史(OR=3.4),女性仅见胃癌家族史(OR=7.6)的作用有显著性。吸烟与饮酒对高、低发区男性胃癌的发生均有明显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OR值达8.17-23.32。结论 扬中胃癌高发区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居住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方式两方面,而低发区主要危险因素以不良生活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16.
To investigate risk factors for sporadic infection with Giardia lamblia acquir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we conducted a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in southwest England in 1998 and 1999. Response rates to a postal questionnaire were 84% (232/276) for cases and 69% (574/828) for controls. In multivariable analysis, swallowing water while swimming (p<0.0001, odds ratio [OR] 6.2,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 2.3 to 16.6), recreational fresh water contact (p=0.001, OR 5.5, 95% CI 1.9 to 15.9), drinking treated tap water (p<0.0001, OR 1.3, 95% CI 1.1 to 1.5 for each additional glass per day), and eating lettuce (p?=0.01, OR 2.2, 95% CI 1.2 to 4.3) had positive and independent associations with infection. Although case-control studies are prone to bias and the risk of Giardia infection is minimized by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reated tap water is a source of sporadic giardiasis warra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桐乡市常见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桐乡市恶性肿瘤1154例,采用多病例组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桐乡市常见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结果精神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或者经历精神创伤与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相关(OR=3.590、3.923、3.896、12.429和11.291)。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的共同危险因素有相关疾病史和肿瘤家族史。饮茶和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是肺癌的保护因素(OR=0.569和3.161),而吸烟是肺癌和胃癌的危险因素(OR=3.826和5.699)。饮酒为结直肠癌和肝癌的危险因素(OR=3.593和5.316),而少吃烟熏食品则有利于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OR=0.093)。结论吸烟、饮酒、饮食等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史和肿瘤家族史等为桐乡市常见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H公司1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开展调查,分析感染原因和传播途径。方法 根据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供水系统进行卫生学调查,对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集病例肛拭子、自来水、桶装水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疫情历时4d,共搜索到病例184例,罹患率10.09%(184/1823);临床症状主要为腹泻(100%)、腹痛(65.76%)、恶心(50.07%)、呕吐(50.35%)、发热(40.21%);市政供水进入蓄水池A、B前余氯为0.17mg/L,浊度正常;蓄水池A供应的综合楼6楼和18楼末梢水浊度分别为11.7NTU和11.5NTU,有臭味,余氯均为0mg/L;4份现症病例肛拭子和5份蓄水池A样品均检出GⅡ型诺如病毒,而桶装水和蓄水池B均未检出。食用蓄水池A水洗过的水果和用蓄水池A水洗杯子后装桶装水喝是急性胃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OR=6.295,95%CI:4.018~9.862;OR=2.665,95%CI:1.424~4.987)。结论 本次急性胃肠炎暴发是由于污水管道堵塞导致生活饮用水受诺如病毒污染引起的,应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9.
1起高校内甲型肝炎爆发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查找江西中医学院暴发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疫情的原因。方法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可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应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和校验,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籍贯不同、在银河美食城就餐、食用凉皮、凉面、喝开水、饭前洗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银河就餐、食用凉皮、凉面OR值〉1,是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喝开水、饭前洗手OR值〈1,为保护因素。结论造成此起甲肝流行的原因是由食堂从业人员引起的食源性暴发,银河美食城内陕西风味小吃店的厨师是甲肝隐性感染者,他生产制作的被污染食品是造成本次甲肝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