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CT诊断肾上腺大囊肿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估CT诊断肾上腺大囊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手术病理证实肾上腺大囊肿的CT表现.结果:轴位CT平扫显示肾上腺囊肿,呈圆形8例、椭圆形6例;囊肿最大径4~16cm,平均8cm;囊肿呈均匀低密度,CT值2~18Hu;囊壁光滑8例、稍分叶6例.增强扫描14例均无增强.术前确诊12例和拟诊2例.结论:对肾上腺大囊肿的定位和定性诊断,CT是可靠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上腺囊性病变的 CT 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31例的肾上腺囊性病变患者,术前均行64层螺旋 CT 平扫加增强扫描,层厚2.5mm,并行0.625mm 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分析肾上腺囊性病变的 CT 表现.结果31例肾上腺囊性病变中,肾上腺上皮性囊肿5例,肾上腺淋巴管囊肿3例,肾上腺血肿4例,肾上腺化脓性炎性假囊肿1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囊性变4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囊性变1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2例,肾上腺神经鞘瘤囊性变1例,肾上腺转移瘤囊性变1例(原发肿瘤为肺癌).64层螺旋 CT 上囊性病变的形态、密度、囊壁厚度、有无壁结节、强化特点可以鉴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囊肿、良性和恶性肿瘤囊性变.结论肾上腺囊性病变的64层螺旋 CT 特征不同,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肾上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囊性病变16例,术前14例经螺旋CT和多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2例经MR检查.然后与手术病理对照,回顾性分析CT和MR表现. 结果 16例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囊性病变中,肾上腺上皮性囊肿8例,陈旧出血形成假囊肿3例,嗜铬细胞瘤囊变3例,原发性肾上腺癌囊变2例.肾上腺上皮性囊肿和肿瘤坏死囊变CT多表现为低密度,出血为等密度或高密度; T1WI为低信号或高信号,T2WI为显著高信号或低信号.囊内壁光整11例,毛糙5例.囊外壁光整13例,不规则3例.囊壁钙化2例.增强扫描显示壁强化11例,不强化5例. 结论 肾上腺囊性病变特征不同,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肾上腺囊肿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DCT在肾上腺囊肿中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肾上腺囊肿的临床及MD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1例肾上腺囊肿,其中9例呈圆形,4例呈椭圆形,8例呈分叶状.平扫囊内密度均匀, 13例有钙化;增强扫描囊内均无强化,5例囊壁呈环形强化,其余16例无强化.结论 MDCT增强扫描对于肾上腺囊肿定位、定性诊断较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肾上腺囊肿的CT、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肾上腺囊肿的CT、MRI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肾上腺囊肿的CT、MRI表现。结果:9例肾上腺囊肿,5例行CT检查:1例呈圆形,2例呈椭圆形,2例呈分叶状。平扫囊肿密度均匀,CT值15~35HU,3例囊壁有钙化;增强扫描囊内均无强化,2例囊壁呈环形强化,3例囊壁无强化。4例行MR平扫:均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并且囊内可见分隔,分隔与液体相比呈短T1短T2异常信号,厚薄均匀,边缘光滑。结论:CT、MRI是肾上腺囊肿定位、定性诊断较为可靠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胸腺囊肿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囊肿的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所有病例中8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直接行增强扫描.结果 13例均为单发,位于前上纵隔3例,右前上纵隔5例,左前上纵隔4例,前中纵隔1例.最大者直径约17.0 cm,最小者直径约3.2 cm,平均为8.1 cm.13例中4例呈椭圆形,9例为圆形,无分叶,边界清楚.平扫10例密度均匀,3例密度不均匀.囊壁边缘钙化2例.单房11例,多房2例.增强扫描,9例囊肿壁菲薄,囊壁及囊内无强化表现,1例有壁结节,结节呈轻中度强化,与邻近组织界限不清.结论 CT能清晰地显示胸腺囊肿的形态、密度及其囊壁,为该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CT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的CT表现。结果 2例表皮样囊肿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诊断符合率92%),其中单纯性病变19例,3例继发感染。偏左侧5例、偏右侧4例、位于中线13例。CT表现为颈前三角区囊性肿块,与舌骨、甲状腺关系密切;单纯性病变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其中表现为低密度14例,表现为等密度5例,增强扫描囊壁强化,囊内容物不强化;继发感染者囊壁增厚毛糙,增强扫描囊壁强化,囊内容物轻度强化。结论根据甲状舌管囊肿的特定部位及典型CT表现,CT扫描可准确诊断甲状舌管囊肿。  相似文献   

8.
李晨阳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146-2147
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瘤的CT特征及CT在肾上腺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病人作CT扫描,其中47例作增强扫描。结果:单侧肾上腺肿块38例(73%),双侧22例(27%)。肿块直径范围1.5 cm~12 cm,分别呈圆形、卵圆形和分叶状不规则形。密度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增强后实性肿块及囊壁有强化。结论:CT是发现肾上腺肿瘤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是综合性的,包括原发癌史、恶性征等。肾上腺肿块的恶性征为肿块直径〉5.0 cm,常呈分叶或不规则外形,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螺旋CT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例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5例肿块内见多发或单发细小斑点状钙化。6例肿块最大径在5cm以上者,肿瘤受邻近器官及血管不同程度挤压而呈铸形生长。7例增强扫描肾皮质期肿块无明显强化,肾实质期轻度强化,强化程度10~15HU。7例肿块无论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未见明显坏死囊变征象。结论:铸形生长、细小钙化、轻度延迟强化及肿块无明显坏死囊变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螺旋CT表现特征,可在术前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蒂扭转与盆腔脓肿的螺旋CT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卵巢囊性肿瘤蒂扭转和8例盆腔脓肿的CT表现.结果 扭转的卵巢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5例为单房囊肿,3例为多房囊肿.位于右附件区5例,囊肿边缘光滑,大小4.5~14cm,囊壁均匀或偏心性增厚伴轻度增强或不增强.合并出血4例,输卵...  相似文献   

11.
胰腺囊实性肿瘤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胰腺囊实性肿瘤(CSTP)的CT特征性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囊实性肿瘤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前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病例均于注药后28及60s,分别获取增强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图像。7例CSTP均为女性,年龄13~41岁,平均24岁。结果:CT平扫见肿瘤发生在胰头部2例,胰体或胰尾部5例,肿瘤最大者为13.0cm×9.5cm,最小者为5.0cm×3.7cm,密度最低为17Hu,最高为51Hu。增强扫描示7例肿瘤的囊性部位均无增强,实性部分5例明显增强,2例无明显增强。4例可见钙化。结论:胰腺囊实性肿瘤多发生于年轻女性,肿瘤体积较大,呈囊实性改变,螺旋CT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表现 ,提高C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5 7例77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囊肿大小 2~ 14cm ,平均 6.2cm× 5 .1cm ;囊肿边缘清楚 39个 ,边缘模糊 38个 ;薄壁囊肿 40个 ,厚壁囊肿 37个 ;单房囊肿 2 9个 ,双房囊肿 2 3个 ,多房囊肿 2 5个 ,分别占 37.7%、2 9.9%和 32 .5 % ;2 3个双房囊肿中 ,表现为葫芦型 15个 ,姐妹囊型 8个 ;2 5个多房囊肿中 ,表现为姐妹囊型 10个 ,外子囊型 9个 ,内子囊型 1个 ,混合型 5个 ;囊液密度 11~ 65HU ,平均 2 8.5HU ,6个囊肿内见新鲜出血 ;增强后囊肿壁呈轻中度强化 42个 ,明显强化 35个。术前CT诊断为囊肿 5 4个 ,囊腺瘤 13例 18个 ,恶性肿瘤 4例 5个 ,诊断正确率 71.4%。结论 CT能较大程度地显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形态学特征 ,熟悉和掌握这些形态学特征是提高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脾脏包虫囊肿的CT表现特征和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9例脾脏包虫囊肿的CT表现。结果:9例10个囊肿中,单发8例,多发1例,单纯型6例,多子囊包虫囊肿型3例。CT主要表现: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清晰,密度均匀的水样密度,囊性病变;可见到囊壁弧形线状、间断的钙化1例;母囊内有分隔或大小不等的子囊,囊壁很薄,子囊的密度总是低于母囊密度1例;囊肿破裂继发感染,囊内可见纤细条状及碎片影,密度不均匀,CT值升高1例;增强扫描外囊壁呈轻度增强3例。结论:脾脏包虫囊肿CT表现较具特征性,CT是诊断该病安全可靠的的检查方法之一,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的CT特征.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的CT表现,包括大小、形态、边界、构成、密度、钙化、间隔和增强方式. 结果 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形态不规则;呈多囊结构,由许多大小不等的囊肿组成;间隔多且均匀一致,强化后明显;瘤体密度值偏高,无强化;钙化率高,局限于瘤壁和间隔. 结论 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在形态、构成、间隔、钙化和密度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异性.应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进行三维重组有助于发现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的CT特征并确立诊断.  相似文献   

15.
王善军  陈本宝   《放射学实践》2013,28(5):551-554
目的:总结分析输卵管系膜囊肿CT表现特征,提高本病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3个病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输卵管系膜囊肿的临床和CT表现。22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2例中位于子宫右侧阔韧带旁12例,位于子宫左侧阔韧带旁9例,位于双侧阔韧带旁1例。囊肿大小12mm×15mm~93mm×137mm,囊肿呈圆形、卵圆形22个,葫芦状1个。囊肿边界清楚18例,部分边界模糊4例(5个病灶);23个病灶均囊壁菲薄,未见壁结节,囊液清晰,5例囊肿内见细线状分隔。平扫囊液CT值3~17HU,增强扫描囊壁及囊内细线状分隔呈轻度强化。15例可见子宫阔韧带"抱球征"。镜下囊肿表面衬纤毛柱状上皮,壁内有少许平滑肌组织,12例合并子宫附件肿瘤。结论:输卵管系膜囊肿的CT表现较具特征性,CT表现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表现,结合CA-125检测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3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表现,并将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与对照组CA-125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发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0例23个囊肿以及右侧阔韧带异位囊肿、左侧阔韧带与子宫前壁间异位囊肿、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各1个,共26个囊肿。病灶长径33~111mm,平均(67±24)mm:单房8个,双房1个,多房17个;囊肿壁〈3mm22个,囊壁≥3mm4个;囊肿边界模糊21个,边缘清晰5个;囊内cT值5~65Hu;增强扫描囊壁轻中度强化22个,明显强化4个,囊内均未见强化。23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囊肿CA-125检测阳性19例,平均(63±30)U/mL,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能较大程度显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形态特征,CT结合CA-125检测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螺旋CT表现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螺旋CT表现。采用平扫和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s、70s。结果:5例肿瘤中位于胰头2例、胰体1例、胰尾2例,平均直径7.6cm(4.5~12.6cm)。实体性肿瘤(n=2)平扫呈稍低密度,囊性者(n=3)囊壁及壁结节(实性成份)呈等或稍低密度,有囊壁钙化者2例。增强扫描示实性者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中度~明显强化;囊性者动脉期囊壁、壁结节呈中度~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轻度~中度强化,囊性部分在增强扫描前后均呈低密度。5例均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结论:实性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囊性者缺乏特征性改变,需与囊腺瘤(癌)、胰腺癌囊变、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假性囊肿及胰腺结核等鉴别。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回顾20例肾上腺螺旋CT扫描的资料,重点分析了肾上腺增生和腺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就相关的临床知识、螺旋扫描、后期重建及肾上腺扫描诊断中需注意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7例,术前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复习CT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中,右侧6例,左侧1例。肿瘤直径3.7~7.5cm,平均4.6cm。肿瘤平扫cT值16.2—31.7HU,平均24.3HU;动脉期增强CT值20.9—36.6HU,平均30.2HU;门静脉期增强CT值27.4~45.5HU,平均36.0HU。所有肿瘤边界清楚,瘤体自身受压变形4例,形成伪足样尖角3例。5例肿瘤推移下腔静脉,其中,2例瘤体部分包绕下腔静脉,所有病例下腔静脉形态均正常。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呈嵌入性生长,容易推移或包绕但不压迫邻近血管。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动态增强呈进行性轻度延迟强化,但动脉期强化轻微,类似囊性肿瘤。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此病的诊断有明显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肾上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以提高肾上腺囊性病变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肾上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加以讨论.结果 14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结果为:肾上腺囊肿5 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囊性变3 例,肾上腺血肿2 例,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1 例,肾上腺化脓性炎1 例,肾上腺神经鞘瘤囊变1 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 例.结论 CT检查中肾上腺囊性病变表现特征各有不同,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对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