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体脂肪来源丰富,取材简单,组织相容性明显优于人工组织替代品和异体异种材料,无免疫排斥现象,是理想的组织填充材料;同时,吸脂隆乳术又能使受术者重塑体形,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采用注射移植,创伤轻、痛苦少、后遗瘢痕小,受到医患双方的欢迎[1,2]。但是,目前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率还不高,多个因素影响其移植隆乳术后效果,若移植方法不当,术后易出现纤维结节、钙化、脂肪液化、感染、囊性样变、结节状干酪样坏死和脂肪瘤等并发症。笔者对2000年6月至2006年12月诊治的40例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发…  相似文献   

2.
自体脂肪注射具有无免疫排斥,术后乳房质地柔软等优点。自1987年Bircoll首先报道用脂肪注入的方法增大乳房以来,自体颗粒脂肪注射隆乳一直受到整形外科医师的关注。但在临床运用中也存在了脂肪液化、感染和血肿、脂肪吸收等并发症。随着器械更新和注射技术改进,自体颗粒脂肪成为了一种相对理想的隆乳自体填充材料。我中心自2005年3月至2009年1月采用该方法为45例患者实施隆乳术,取得了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离心纯化法与静置纯化法对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中乳房体积及隆起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脂肪提取方式的不同分为静置组和离心组,每组30例。静置组采用静置纯化法提取脂肪,离心组采用离心纯化法提取脂肪。比较两组患者乳房体积、乳房隆起度及脂肪存活率、术后满意度。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左乳房、右乳房体积均高于本组手术前,且离心组高于静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乳房隆起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组术后3、6个月乳房隆起度均高于静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组术后6个月左乳房、右乳房脂肪存活率均高于静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组总满意度为93.33%,高于静置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心纯化法用于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中,可有效、安全的提纯脂肪,增加患者乳房体积,提高乳房隆起度及脂肪存活率,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脂肪抽吸术的发展,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术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和开展。目前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广泛应用与软组织凹陷畸形、丰乳等治疗领域。笔者从2005年10月到2009年5月,采用自体颗粒脂肪网格状移植丰乳、丰颞、丰颊等共62例次,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量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吸收率,为脂肪移植量提供依据。方法自2008年7月至2013年11月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方法治疗48例面部凹陷及要求行鼻唇沟、颞部填充等患者,应用口腔印模材料测定面部凹陷体积,根据缺损体积超量注射脂肪20%~30%,术后1、3、6个月测量自体脂肪存活量及吸收量,计算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的吸收率、患者满意度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时身体脂肪吸收率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6个月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研究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吸收率,为自体脂肪移植注射量提供指导,可以通过一次手术基本达到满意效果,减少手术次数,降低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总结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矫正颞部凹陷美容术29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肿胀麻醉下采用注射器法从供区抽取自体脂肪液经清洗、纯化后将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到颞部凹陷部位。结果本组29例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后,23例一次注射移植矫正成功,占79.3%;6例脂肪注射移植后效果欠佳,占20.7%,3个月后经第二次脂肪颗粒移植后效果满意。经3~12个月的随访观察,颞部凹陷填充后,塑形效果良好,患者颞部丰满,脸型较术前柔和、协调。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矫正颞部凹陷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量不同取脂部位的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吸收率.方法 由腹部、大腿及腰部吸取自体脂肪,将其移植至填充区,通过测量填充区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体积变化,计算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吸收率,比较不同取脂部位的脂肪吸收率.结果 术后1个月腹部脂肪吸收率(39 G.54±1.45)%,3个月时(56.19±1.65)%,6个月时(56.80±1.82)%.术后1个月大腿脂肪吸收率(33.49±2.87)%,3个月时(51.42±2.15)%,6个月时(52.68±2.23)%.术后1个月腰部脂肪吸收率(32.59±4.60)%,3个月时(50.21±1.77)%,6个月时(51.86±2.25)%.大腿、腰部吸收率与腹部吸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腿、腰部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术后1个月的自体脂肪移植吸收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测量不同取脂部位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吸收率,测定大腿及腰部的自体脂肪移植吸收率低于腹部,为确立最佳取脂部位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成活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丹彪  秦鸿志  龙昕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702-3702
自体脂肪移植来源丰富,取出容易,无排异反应,是理想的填充材料.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的缺点主要是成活率低于60%[1],这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自体脂肪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7例,女性50例,男性7例。均行多部位脂肪抽吸术,吸脂部位有腰腹部、臀部、大腿、上臂,吸脂量为1800~4600ml。行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者48例,注射量每侧150~200ml不等;行鼻唇沟填充者12例,注射量每侧1ml;丰唇注射者8例,注射量0.5~2ml不等;修复既往吸脂术后术区凸凹不平者2例,注射量40~100ml不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简便的自体脂肪颗粒纯化的方法,总结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矫正颜面部外观缺陷的经验。方法应用一种简便的脂肪颗粒纯化技术以及脂肪颗粒注射方法对患者面部外观缺陷进行治疗,术后进行随访。结果脂肪颗粒的成活率为20%~90%,其高低与脂肪颗粒的损伤程度、是否进行了提纯、术后加压制动、注射部位的活动程度以及局部血运是否良好有关。大部分患者对外观的改善满意。结论本研究中采用的颗粒脂肪纯化和移植技术能提升脂肪移植的成活率,可有效地矫正面部外观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将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用于面部轮廓整形的方法和体会。方法采用肿胀吸脂术抽吸皮下脂肪,将抽吸出的自体颗粒脂肪经过离心、提纯后超量10%均匀注射于面部标记区域,多层次多隧道注射,以改善面部轮廓。结果60例就医者移植面部多部位;随访时间1~6个月,效果较满意,无脂肪液化、感染破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明显、持久。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可有效改善面部轮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在面部凹陷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于腹部、腰部,大腿等脂肪堆积部位抽取脂肪,将抽吸获得的脂肪混悬液洗涤、过滤处理后,均匀注射移植于面部局部凹陷部位。根据预后情况可多次注射,每次注射间隔3~6个月。结果2009-2012年,共采用此方法对22例患者进行治疗,术后修复部位饱满、自然,外观改变明显,效果满意。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是进行面部凹陷修复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来源丰富、操作简单,且安全可靠、无排斥反应等优点,是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但因其吸收率高,存在液化、钙化的可能,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少量、反复、多次注射,是目前提高脂肪成活率的理想方法。我科对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64例面部皮肤软组织老化萎缩凹陷患者,进行了自体纯化冷冻微粒脂肪注射移植技术使面部年轻化,做到了"一次吸脂,多次使用",效果良好,现作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卓  宋茂启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099-2100
目的:探讨治疗下睑袋整形术后凹陷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经肿胀麻醉抽取脂肪颗粒,分离纯化后对凹陷的下睑部位进行注射填充。结果:22例患者通过1~2次脂肪颗粒注射治疗均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是治疗下睑袋整形术后下睑凹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效果,为自体脂肪充分应用于整形外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整形科门诊收治的自体脂肪移植的4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患者均进行自体脂肪移植,移植后定期随访12个月,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采取自体脂肪移植的整形外科患者均未发生如感染、脂肪坏死等并发症,40例患者中仅有5例充填效果不佳,并经过二次手术移植进行充填矫正.结论 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整形外科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自体脂肪无排异性、生物相容性高、安全无副作用、自体脂肪与需要整形的部位的周围组织脂肪完全一样,整形后的外观真实美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成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用肿胀法抽吸自体脂肪经过冲洗纯化,采用乳晕入路注射至胸大肌后间隙、胸大肌内、乳腺后间隙和皮下组织层。结果本组患者32例,术后随访6个月~1年,患者乳房均有明显增大,效果理想。无1例出现感染、液化、钙化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乳晕入路注射更易塑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修复面部凹陷的效果。方法利用注射针头,离断真皮与其下方的纤维粘连,然后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充填凹陷部位。结果本组共62例,修复面积最大的8cmx6cm,最小的1.5cm×0.5cm。随访3个月-1年,效果满意或基本满意。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修复面部凹陷,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无排异、不留瘢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联合肉毒毒素注射在面部年轻化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联合肉毒毒素注射,进行面部年轻化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面部老化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总满意率95%,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少.结论 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联合肉毒毒素注射进行面部年轻化综合治疗是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美容中的效果。方法根据几何计算方法预先测定面部缺损的组织量.利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白体皮下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需要填充的部位:结果106例120个部位,其中98例接受1次脂肪颗粒注射,8例接受2次脂肪颗粒注射,每次注射量为3-60ml,经6个月以上的随访.效果较满意,仅2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白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美容中的效果湿著.是一种易操作、损伤小、简便安全而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面部凹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整形手术)与观察组(40例,使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效果明显,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