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级中医创新实验班是我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尝试,以期通过对中医高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中医基本功、临床技能等各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出"理论宽、临床专、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水平中医临床实用人才.《温病学》属于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它既是中医的基础课程之一,又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在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温病学》虽为中医临床基础课程,但因其属于经典课程,在教学中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基于以上原因,在我校2010级中医创新实验班《温病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我们尝试在该班《温病学》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温病学>是属于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在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中医创新实验班是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因此在中医创新实验班<温病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理念是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医学教学资源库是医学院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但医学教学资源库建设效果不尽人意。《温病学》课程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温病学》教学资源库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办法与教学素材,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实践应用表明,《温病学》教学资源库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体现教改意识。  相似文献   

4.
《温病学》是中医学专业主干课程,在中医临床中有着极其重大的指导价值,尤其在抗击非典、手足口病、甲流等急性传染病的过程中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加强温病学的教学工作对培养中医临床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将图表应用于温病学教学中,不仅便于教学对象直观地理解温病的因、机、证、治,还能用于温病类证的鉴别,同时可以帮助归纳记忆,实为《温病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
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经济学、金融学、法律学等各类学科中。《温病学》属于中医主干学科之一,在中医临床各科热性病的诊断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临床辨治思维、加强《温病学》理论对于热性病临床诊治的指导作用,锻炼临床应诊能力,提高教学.学习效果,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于《温病学》教学进行了新的尝试与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案例式教学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现状,论述了中医经典课程《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教学中青年教师的教学临床能力培养和临床实践问题。提出要解决中医经典教学中青年教师存在的临床教学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应建设集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中医经典医教团队以及相应的实践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7.
《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对温病的诊治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温病学》教学过程中,要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临床实践等方面进行适当改革,加强对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代中医药高水平临床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朱为坤  刘晓岚 《光明中医》2014,(7):1558-1559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对指导温病的临床诊治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其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体系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之一,故《温病学》属于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是中医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又温病学的原著《温热论》、《温病条辨》、《湿热病篇》等被称为中医经典著作,原文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成为学习温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温病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经典、理论及临床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构建《温病学》临床见习的教育模式,探讨了激发该实验区学生求知欲的方法,认为《温病学》实验区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力和意识,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温病学》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其独特的临床辨证思维和处方用药特色,使其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温病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为出发点,认真研究备课艺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注重临证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以及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林 《中医教育》2006,25(5):74-75
作为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及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温病学历来是中医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校在温病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当前中医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下,不得不对温病学课程将如何发展、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近年的温病学教学过程中,针  相似文献   

12.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诊治及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既具有中医基础学科属性,又具有中医临床学科特点,内容丰富,难点较多,教和学均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温病学》某些内容采取比较归纳法,可使其知识条理化、简单化、系统化,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3.
《温病学》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对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参与式教学法可通过查阅文献、分组讲述、病案讨论、临床实习等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加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温病学的辨证论治精髓,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郑旭锐  崔晓萍  惠毅  边敏佳 《河北中医》2013,(11):1756-1757
近年来病例导人式教学在国内中医院校广泛应用,我们在中医创新实验区温病学课堂教学中以温病常见病种为研究内容,引入该教学法,以学生随堂测试及期末考试成绩作为研究的指标,观察该法的近期及远期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温病学是在《伤寒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立理论系统的一门学科。近年来,已列入“中医四门经典”之一。《温病学》内容繁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现就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几个关系,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一、总论与各论的关系: 《温病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  相似文献   

16.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大经典课程教学是中医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中医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从教师难教与学生难学两个方面入手,指出目前学校经典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惑。同时提出改善目前现状需在教学中尊重原著、注重任课教师临床能力培养及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温病学是一门经典临床基础学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中医药院校对温病学的教学还不够完善,与临床实践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运用PDCA循环理论为指导,将温病学教学划分为"案例教学-对分课堂"的布置、病案分析与课堂讨论、小结汇报与教学互动、评价、总结处理5部分,以改善温病学教学现状,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①研究传统课堂融入学生参与式教学对《温病学》教学效果的影响;②了解中蒙医《温病学》的理论基础差异及临床对温病认识的异同。方法:选取中医卓越班及与其人数相当的同年级中医本科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任课教师、教学内容及理论教学方法相同,实验组增加了学生参与教学环节。通过教学评价来反映本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及满意度。结果:①参与式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度,优化教学效果;②使学生深入了解蒙医学对温病的独特认识和诊疗方法。结论:①参与式教学为学生可持续性地自主学习奠定基础;②中医温病学教学中渗入蒙医温病学知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具有一定难度.结合《温病学》PBL 教案实例,从病案选择、中西医内容、问题设置及病机阐释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教案设计中的一些心得,为更好地编写具有中医特色 PBL 教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温病学》的课堂教学一直以来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尤其各论部分的教学更是教学的难点。笔者尝试将参与式教学法运用在《温病学》各论的课堂教学中,并将该法与多媒体教学、PBL教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