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上海市宝山区2000-2005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上海市宝山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点,预测发病趋势并提出防控措施。方法对宝山区2000-2005年甲乙类传染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平均214.01/10万,以肝炎、痢疾、肺结核、淋病、梅毒、麻疹6种疾病为主,占98%以上。外来人员发病率375.01/10万,明显高于该地居民160.68/10万。痢疾、麻疹发病居高不下,肺结核、淋病、梅毒的发病有上升趋势。结论针对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控制和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湛江市1991~2000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湛江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湛江市1991~200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1991~2000年湛江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3.7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24/10万。十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分别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淋病、麻疹,五种病占总发病数的82.53%。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是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脑炎、霍乱、麻疹、狂犬病,占总死亡数构成的75.17%。结论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等仍是湛江市的主要传染病;1997年以后淋病、梅毒等性传播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麻疹和性传播传染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湛江市急性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与变动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湛江市10年的急性传染病流行及发病趋势。结果 1991-2000年全市报告急性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3.7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24/10万。“八五”期间(1991-1995年)年均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99.26/10万和0.25/10万,“九五”期间(1996-2000年)分别为88.77/10万和0.22/10万,后者比前者发病率平均下降了10.57%,其中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下降幅度最大,达69.10%;死亡率下降了12.00%。10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分别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淋病、麻疹,5种病占总发病数的82.53%。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是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脑炎、霍乱、麻疹、狂犬病,占总死亡数构成的75.17%。结论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等仍是我市的主要传染病,1997年以来淋病、梅毒等性传播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出现艾滋病病例,人类面临着新、旧传染病的威胁。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麻疹和性传播传染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掌握大连市沙河口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控制和降低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0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年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共计4 287例,年发病率为652.43/10万,比上年同期上升56.11%.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及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均较上年上升.发病数居于前5位的分别为梅毒、痢疾、肺结核、淋病、肝炎,发病率分别为70.62/10万、49/10万、47.03/10万、34.85/10万和27.24/10万.结论 2010年大连市沙河口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其中梅毒为发病率最高的乙类传染病,要进一步加强对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上海市金山区2005-2011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11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7年来未报告甲类传染病,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2种19 755例.发病率在334.14/10万~ 474.86/10万之间,病死率在0.10%~0.33%.结论 金山区乙类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呈平稳下降趋势,淋病、梅毒、乙型肝炎、肺结核和痢疾是现阶段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霸州市1996~2005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烨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167-2167,2169
[目的]了解霸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霸州市1996~2005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5年霸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16.32/10万,10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分别为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麻疹,5种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98.63%。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是霸州市近10年来的主要传染病。1997年以后,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报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例。[结论]该市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麻疹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防制。  相似文献   

7.
崔荣江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289-1290
目的对2006年河南省获嘉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获嘉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获嘉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3398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率为865.12/10万,死亡率为0.251/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4种90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22.91/10万。乙类传染病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760.22/10万)、肺结核(81.47/10万)、痢疾(6.11/10万)、麻疹(5.86/10万)、淋病(3.56/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85.03%,呼吸道传染病占10.35%,肠道传染病占1.98%。结论应加强对乙型肝炎、肺结核、痢疾、麻疹、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广西武宣县1951~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规律,为科学评估传染病预防控制效果,正确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51~2002年武宣县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特点。结果 武宣县法定报告传染病从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1437.25/10万下降到21世纪初的182.68/10万,死亡率从6.13/10万下降至0.49/10万,计免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从516.30/10万下降至12.51/10万。主要发病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20世纪50、60年代以痢疾、麻疹、疟疾为主,70、80年代以流感、痢疾、麻疹为主,90年代后期及21世纪初以痢疾、肺结核、肝炎为主。结论 传染病防治效果显著,大部分病种发病率已降至较低水平,但部分已控制的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新发现的传染病形成新威胁,今后的防治重点是:肺结核、痢疾、肝炎、麻疹、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厦门市2004-2013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防制措施。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厦门市2004-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比2004年下降了56.96%,目前流行的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和痢疾,麻疹再次出现流行,艾滋病是发病率上升最大的病种;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手足口病是导致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目前厦门市法定传染病的疾病谱与网络直报初期相比无显著变化,应继续将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性传播疾病、痢疾、麻疹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应作为现阶段传染病防控重点,建立综合性的长效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宜春市1950—2015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宜春市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50—2015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建立疫情数据库,对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宜春市1950—2015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3种,累计发病397288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98.97/10万.常见病种发病率分别为疟疾787.58/10万、麻疹269.99/10万、痢疾207.11/10万、肝炎66.29/10万、百日咳39.51/10万.2000—2015年全市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病种分别为肝炎(81.43/10万)、肺结核(70.72/10万)、痢疾(27.54/10万)、淋病(10.16/10万)、梅毒(9.83/10万).结论 该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大幅下降,尤其是国家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下降更为显著,同时实现无脊灰状态.应继续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建立健全新发传染病监测系统,提高反应能力,加强信息共享与风险沟通.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扬州市邗江区法定传染病的疫情动态与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邗江区2006~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全区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8652例,年均发病率为358.44/10万,死亡6例,平均病死率为0.07%。其中,乙类传染病15种、5061例,丙类传染病7种、3591例。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分别为272.39、295.65、342.53、472.03、425.30。年均发病率(/10万),肺结核为76.89,梅毒为53.03,病毒性肝炎为41.97,痢疾为13.34,淋病为9.65,甲型HINI流感为6.26,麻疹为5.43,手足口病为109.91;城镇为604.94,农村为320.15;0~14岁为947.19,15~34岁为194.77,35~54岁为235.46,≥55岁为365.86;男性为428.01,女性为278.08。[结论]2006~2010年邗江区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淋病、手足口病是预防控制的重点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阴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9年江阴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9年江阴市累计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18种21 740例,年发病率为120.17/10万-177.49/10万,年均发病率为145.66/10万。其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分别发病8 398、8 182、5 057、78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6.63/10万、53.96/10万、34.40/10万、0.51/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14例,活产儿年均发病率为15.23/10万。发病率最高的前5种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细菌性痢疾、梅毒,年均发病率依次为50.77/10万、28.27/10万、25.32/10万、18.77/10万、15.48/10万。[结论]2000~2009年江阴市法定传染病疾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细菌性痢疾、梅毒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1997-2006年阳泉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阳泉市急性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阳泉市1997-2006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共38626例,年均发病率306.79/10万;死亡14例,年均死亡率0.11/10万;年均病死率O.036%。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分别是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37.48/10万,居各类传染病首位。结论阳泉市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痢疾、乙肝、肺结核、艾滋病、梅毒。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依然是痢疾、肺结核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南宁市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夏萍  葛利辉  唐莉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067-2069
目的了解南宁市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南宁市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为401.84/10万,与2007年相比上升5.14%。发病率居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淋病、痢疾,发病数占乙类传染病总数的97.23%。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年龄分布以幼儿和老年人为主,职业以农民和散居儿童居多。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淋病和痢疾是目前危害南宁市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病种,提示应加强对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以降低南宁市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赵彩红 《职业与健康》2014,(15):2109-2112
目的了解新疆疏附县10年来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态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疏附县2004--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县10年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共报告23种32383例,年平均发病率1020.96/10万;死亡报告6种36例,年均死亡率1.13/10万。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呼吸道传染病波动不大,肠道传染病发病明显下降,发病率由2004年的289.95/10万下降至2013年48.7/10万;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传染病发病位次发生改变,2004--2011年肺结核居第1位,2012年移居第2位,病毒性乙型肝炎从2004--2007年的第3、4位移入第2位,2012年位居第1位;梅毒和淋病逐渐进入前5位,梅毒2011年居第3位。发病顺位前5位的是肺结核、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梅毒,占总报告病例的91.68%;死亡顺位前3位的是艾滋病、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占总报告死亡病例的94.44%。结论疏附县传染病疫情形势非常严峻,今后在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呼吸道和血缘及性传播传染病的同时,要重点做好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汶川县法定乙类传染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0-2007年汶川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2007年汶川县共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22种,共计9987例,死亡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22.26/10万,死亡率为11.30/10万,病死率为0.12%。发病率居前6位的是细菌性痢疾、甲肝、乙肝、肺结核、淋病、麻疹,分别为227.01/10万、91.46/10万、69.50/10万、64.27/10万、33.73/10万和15.22/10万。肠道传染病的年均发病率为323.85/10万,居各类传染病首位;血源及性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04.80/10万,居第2位;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84.09/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8.58/10万,居第4位;新生儿破伤风年均发病率为0.94/10万,居第5位。结论1990-2007年汶川县年均发病率最高的是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排第2~5位的分别为血源及性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和新生儿破伤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锡市滨湖区法定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和流行特征。[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滨湖区2004~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9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10521例,年均发病率为248.72/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分别为97.20、92.14、58.68;淋病、肺结核、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分别为57.70、38.76、38.65、30.09。乙型肝炎、淋病、肺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艾滋病、梅毒发病数近两年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近两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论]滨湖区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处于一般水平。年发病率乙类传染病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抚州市法定传染病的发病与流行变化趋势,为控制法定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xcel和SPSS22.0对2005-2014年抚州市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抚州市报告法定传染病31种,发病105 719例,年均发病率270.80/10万,年均死亡率0.37/10万,病死率0.14%,发病率为223.19/10万~328.09/10万,2005-2010年呈下降趋势,而2010-2014年呈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发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前5位的法定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病、痢疾,占总发病数的87.30%。结论 抚州市重要传染病病种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乙肝)、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梅毒、淋病、麻疹等,法定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病、痢疾,应加强梅毒、艾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管理与监测。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宝安区1994~2004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深圳市宝安区主要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法定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1994-2004年主要法定传染病的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1994-2004年深圳市宝安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死亡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淋病、肺结核、肝炎、梅毒和痢疾的发病率较高。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其他传染病(主要包括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播疾病)的发病率较低。结论1994-2004年深圳市宝安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率有所下降。目前防制的重点传染病为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和痢疾。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分析2009-2014年许昌市0~6岁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9-2014年共报告许昌市0~6岁儿童法定传染病28种42229例,年均发病率为1683.96/10万。前5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和麻疹。不同年龄发病情况和疾病谱构成不同,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其它感染性腹泻、麻疹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下降,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上升;0~岁组儿童新生儿破伤风、梅毒、丙肝、肺结核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肠道传染病发病最高峰出现在4-5月(占45.28%),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最高峰出现在4-6月(占42.52%),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高峰期为7-9月(占87.50%),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无明显发病高峰。结论 许昌市0~6岁儿童传染病发病率高,是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针对人群,应根据疾病谱、流行特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