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脱除NO_x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脱除氮氧化物(NOx)是目前比较有吸引力和发展前景的技术。本文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脱除NOx技术的反应机理及研究现状。分别讨论了等离子体的外加电压、等离子体内部结构、温度、还原剂和氧化剂、气体组分以及系统优化等因素对NOx脱除效率的影响,并对该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技术是一种理想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催化剂的加入可提高等离子体反应中污染物的脱除效率和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并进一步降低能耗。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效果与净化原理,并从影响污染物降解率的因素、产物分析和反应动力学等机理性研究方面概括了目前国内外在应用该技术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后提出了该项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茜  李茹  张宇  牛惠翔 《当代化工》2021,50(3):707-711
低温等离子技术以其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的优点在处理甲苯气体中被广泛使用,而加入催化剂可以更进一步提高降解率并克服单独使用等离子体高耗能、副产物多的缺点.综合分析了影响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处理甲苯气体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以及相关研究工作进展,并提出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4):1130-1135
针对治理大气中有害物质挥发性有机物(VOCs),阐述并归纳了吸附、冷凝、燃烧、光催化等现有处理技术中的工艺特点,介绍了目前典型技术中极具有研究前景及应用价值的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技术的工艺原理及研究进展,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技术的催化剂分类及放置方式,重点突出催化协同对处理效果的优化作用,指出了今后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去除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和能量利用效率,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氧化水处理技术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低温等离子体非均相协同催化氧化体系和均相协同催化氧化体系,综述了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氧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氧化机理,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中因具有反应高效、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易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文章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VOCs的基本原理、技术研究进展,简述了低温等离子体的高反应活性在与催化剂的高反应选择性结合后所产生的协同作用,二者的结合不但提高了VOCs的降解效率、减少有害副产物生成,还弥补了单一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高能耗、副产物多的缺陷。此外,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联合方式及特点、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低温等离子体联合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协同原理。指出了研究中对完整机理分析的欠缺以及应用过程中对中间过程监测分析的困难,这也是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挥发性有机物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吸附法、吸收法、低温等离子体法、催化氧化以及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等技术及在甲苯处理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处理甲苯的可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集活性自由基氧化、臭氧氧化、紫外光辐射、冲击波等效应与一体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其环境友好以及卓越的氧化能力,该技术被称为是最具有前景的高级氧化技术之一。在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重点归纳并讨论了协同催化氧化以及放电电压、工作气体、初始浓度、p H、电导率、处理时间等特征工艺参数对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等离体装置能量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该技术目前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1):145-150
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集活性自由基氧化、臭氧氧化、紫外光辐射、冲击波等效应与一体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其环境友好以及卓越的氧化能力,该技术被称为是最具有前景的高级氧化技术之一。在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重点归纳并讨论了协同催化氧化以及放电电压、工作气体、初始浓度、p H、电导率、处理时间等特征工艺参数对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等离体装置能量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该技术目前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何怡  吕环春 《天津化工》2004,18(2):48-50
本文主要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净化NOx技术,阐述了等离子体净化NOx的原理,并结合光谱分析仪浅析了低温等离子体、还原催化剂对NOx的作用以及混合气成分对NOx净化的影响规律。本文还论述了低温等离子体(NTP)与选择催化还原(SCR)相结合的系统处理柴油机NOx的优势,以及SCR与NTP技术相互结合后的NTP助SCR技术的运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催化型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净化废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型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可有效地提高废气治理的能量效率和净化效果.现有数据表明,在一定能量密度下,催化型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比传统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能量效率有1.1~12倍的提高,这和污染物种类,反应器构型及催化剂参数有关.本文介绍了反应机理、反应器构型及催化剂参数选择等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生物质催化热解获得生物油等高质产品是最有前途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方法之一,但在热解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催化剂失活问题,其中积炭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最主要因素。本文对近年来生物质催化热解领域的催化剂积炭问题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催化剂积炭失活原因及表征方法、积炭的影响因素分析(催化剂结构、催化剂酸性与反应温度)、抑制催化剂积炭的方法 (催化剂改性、高压反应条件等)以及积炭催化剂再生方法 (氧化灼烧再生、臭氧低温再生、非热等离子体再生等),并介绍了近年来新兴的微波催化热解技术对催化剂积炭的抑制和消除作用,然后针对该领域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生物质催化热解过程中催化剂积炭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蔡勇  梁闯  罗勇  初广文  苏梦军  孙宝昌  陈建峰 《化工学报》2019,70(10):3847-3858
等离子体作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因其特有的高活性而不同于固、液、气三种形态,逐渐应用于多个领域,并发展成了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冷等离子体参与的气液化学反应能产生更多的活性物质,而且液体的流动性能够强化活性物质的传递,因此,气体放电产生的冷等离子体与液相反应在许多领域表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更具有探究意义。综述了几种冷等离子体的放电形式以及表征技术,重点阐述了气液冷等离子体多相反应器的不同结构以及应用,并对气液冷等离子体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特性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宽辉  王保伟  许根慧 《化工学报》2007,58(7):1609-1618
阐述了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放电机理、理论模型、反应器类型及存在问题。评述了介质阻挡放电在物质合成、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汽车尾气净化、材料表面处理、催化剂改性、沉积制膜以及等离子体催化协同作用在环境化工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传统方法在这些方面应用的优缺点,指出通过与催化剂协同可以更好地发挥等离子体的优势。DBD等离子体技术在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技术,并展望了DBD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周萍  张琳叶  魏光涛  李登勇 《当代化工》2011,40(2):174-176,179
恶臭引起人们不愉快的感受,妨害人们的生产生活,其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详细介绍了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和非热等离子体氧化等新兴非热氧化技术进行恶臭污染治理的研究、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恶臭污染非热氧化治理新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康凯  白书培  宋华  韩素玲 《化工进展》2016,35(Z1):235-241
低温等离子体再生法作为一种吸附材料再生的新方法,具有巨大的探究空间和应用前景。本文将低温等离子体再生法与传统再生方法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劣;简述了等离子体的概念、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及该方法的作用机理,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对于该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该方法的特点,并提出了该方法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变压吸附、变温吸附等再生方法相比具有低温、快速、高效的优势,但目前该方法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许多理论问题和工程问题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Methane complete oxidation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 non-thermal plasm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quartz tube reactor where both plasma and catalyst were combined into one in-plasma catalysis system. In plasma only condition, the CO selectivity was maintained at high value (~ 50%) until the temperature reached about 200 °C. In the presence of both plasma and catalyst, however, methane was oxidized even at room temperature mostly to CO2 with low CO selectivity over certain non-PGM catalyst like Co1Ni1Ox. Hence, methane complete oxidation reaction proceeded at much lower temperature similar to PGM catalyst such as Pd/Al2O3, while maintaining low CO selectivity.  相似文献   

18.
将流向变换技术应用于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系统,针对单独低温等离子体系统(即空管)以及协同7.5%Mn/堇青石催化剂对低浓度甲苯降解展开研究。考察了空管-未换向、空管-换向、7.5%Mn/堇青石-未换向与7.5%Mn/堇青石-换向4种反应系统的甲苯降解率、去除量、放电能量密度、能量效率以及副产物O3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对于空管和7.5%Mn/堇青石的反应系统,添加流向变换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甲苯降解率、去除量和放电能量密度;在较低场强时,有助于提高反应系统的能量效率;并且有助于抑制副产物O3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