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何谓上海菜?有两种释义。 一是上海菜就是上海本帮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凡是在上海这一地域的各种菜系帮别的菜肴,都称谓上海菜。 当我们要研究上海菜的发展趋势时,必须对什么是上海菜的范畴要界定。因为任何一种菜肴的发展,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克服自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区的菜肴,上海人称为"本帮菜",外地人称"上海菜",现在却称为"海派菜。其实,这三种说法涵义各不相同,代表着它的发展轨迹的三个不同阶段。上海餐饮业的崛起,使它能在中国菜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跟上海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唐天宝10年(公元751年),松江设华亭县。上海当时仅是黄埔江边的一个小渔村,属华亭县管辖。南宋末,设立"上海  相似文献   

3.
上海菜源于(上海)本帮菜,但又区别于本帮菜,高于本帮菜。原有的上海菜,属于乡土风味浓厚、烹调方法单调的家庭菜式。在8大菜系、几十帮风味特色菜点的冲击下,上海菜吸取苏、浙、皖的烹制特色,保持香、脆、鲜、嫩,而不失营养成分,使大众化的菜谱成为入口鲜清、香淳有味的上海菜。以下是著名的上海菜“五件套”。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菜传承了本帮菜的烹饪技法,在色面浓油赤酱、口味咸甜鲜香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演变,有了极大的改良和提升,曾经几度被人们称颂为"海派菜"。但直到如今,上海菜仍列于代表中华饮食文化的八大菜系之外。上海几代厨师们不断汲取其他帮派菜肴特点,又结合上海口味需求,改良出风靡一时的"水晶虾仁"、"生炒鱼丝"等新颖菜,食客们惊叹于虾仁的  相似文献   

5.
走进一些饭店酒家,有时看到一些菜肴标明为海派菜。海派菜这个概念在上海餐饮界出现已有二十余年,而在一些美食家和厨师中间至今还会引起争议。那么海派菜到底起源于哪一年?它的本质内涵及其特色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海派菜这个概念是随着改革开放后,饮食业。迅速发展而出现的。 八十年代初,当时正处十年动乱结束,经济文化得以复苏,并鼓励人们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理想的时期,作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餐饮业也适时得到了恢复并在很短时间里呈现出初步繁荣的局面。这一方面传递了经济发展的信息,另  相似文献   

6.
上海菜融汇了苏、浙、淮扬三大菜系的特点,以浓淡相宜、香甜适口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如今,京城的餐馆正飘溢着浓浓的上海菜香。据不完全的资料统计,迄今为止京城的上海菜馆已达90余家。在京城的烹饪队伍,如此庞大的菜系军团,实在是不多见。人们常用“福气”来羡慕北京人的好口福。各大菜肴入驻京城并且都想占有一席之地。上海菜依靠什么打动了消费者呢?一位中国烹饪界的人士说,主要是这里的菜馆体现上海菜肴的原汁原味。在北京朝阳区大北窑的阿文菜馆,能容纳400人就餐,即使这样大的餐厅面积,还是让一些前来就餐的客人等待。一对老…  相似文献   

7.
正在大致剖析了本帮经典菜的厨艺秘密之后,人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下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些经典之作虽然看上去千姿百态,但它们的菜肴风格却又如此统一?这种风格到底是什么?它们是否可以明确地从理论上表述出来?简而言之,这些特色鲜明的本帮经典菜到底有没有一个总体上的"指导思想"?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老上海的味道  相似文献   

8.
正"本帮菜"的定义什么叫本帮菜?这是一个看似多余的问题,但仔细推敲一下你就会发现,"本帮菜"这一概念至今仍然模糊不清,而这是一个不得不厘清的问题。在百度上,"本帮菜"词条是这样描述的:"本帮菜是上海菜的别称,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流派。所谓本帮,即本地。以浓油赤酱、咸淡适中、保持原味、醇厚鲜美为其特色。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后为适应上海人喜食清淡爽口的口味,菜肴渐由原来的重油赤酱趋向淡雅爽口。本帮菜烹调方法上善于用糟,别具江南风味。"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上海逐渐变成世界的焦点,上海菜也跟着热了起来。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央电视台电视烹饪大赛评委江礼认为,上海菜向境外输出的意义已远超出菜肴的本身。“今年2月开业的‘姚餐厅’,位于休斯顿最繁华的地段,主要经营上海菜,餐厅环境舒适,食物价格也不菲。”我国驻休斯顿(美国)领事馆的工作人员钟翔说“,但不管它的味道究竟如何,在姚明强大的号召力下,‘姚餐厅’还是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美国人,向美国的主流社会传播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境外上海菜馆开得多“如今,上海餐馆如小南国、王家沙、鹭鹭酒家、绿杨村……赴港开…  相似文献   

10.
调味是风味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菜肴风味?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跨越寒、温、热三带和山、海、平原三势,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和物产不同,使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而这诸多不同,逐使中国菜演变出种类繁多的各具地方特色的菜肴,餐饮业称之为地方风味菜肴。 千百年来,“东酸西辣、南甜北咸”,各地方人受家乡、家庭的饮食影响,总是嗜好自己家乡的菜肴风味,如:北方人喜咸味重,江南人爱甜滋滋,而西部的川、黔、滇则好辣味大。可见菜肴的风味在滋味上必然有鲜明的表现,而滋味的不同及优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调味决定的。同时,这种表现明显地左右着人们对菜  相似文献   

11.
在深圳,曾经有过一次声势浩大的调查:你最喜欢的上海菜馆及对它的评价,由此可见上海菜在当地的影响之大;在北京,上海菜馆也已渐成气候,且价位一直居高不下,有人甚至开玩笑地称它为“贵族菜”。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京城的上海菜馆已逾百家,业内人士预测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相反在上海,却是异地菜得到阵阵追捧,香辣蟹、沸腾鱼、印度咖喱……几乎做一家火一家,而正宗上海菜馆一直起起伏伏。正宗上海菜馆本地遇冷第一家将水煮鱼引进沪上的川菜馆“蜀天阁”,老板许崎是一个地道的上海人。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开一家上海菜馆时”,他回答说:…  相似文献   

12.
周涵  姚松鑫  范强 《烹调知识》2009,(9X):32-35
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执委兼上海工作区主任、上海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名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烹饪大师、世烹联国际评委、国家餐饮业一级评委、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现任上海品悦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廊亦舫餐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有两个餐饮品牌需要管理;他有众多新菜有待推出;他有千百后进需要提携;他有不少赛事等待评鉴……他并非分身有术,也非钢铁铸就,是什么驱动着他如此操劳,如同一只不停飞翔的大鹏,不知疲倦,永无停歇?"一方菜肴取悦世界人",正是这光荣的梦想,化成内在的强大动力,使他不顾伤痛的身体,忘我驰骋于菜品创新之路上!他就是"新上海菜泰斗",周元昌大师。  相似文献   

13.
上海菜是伴随上海这个城市的演变而形成和发展的,它带着上海地区的特征、时代的印记和文化的烙印,既包括上海本地风味的传统菜。又包括汇集各地并经过变革的各种风味菜。无论如何,单纯地把本地风味菜概括为上海菜,不足以代表上海风貌,而近百年来在上海形成的各种风味菜,恰恰是上海菜系区别于其他菜系的最大特征。我们要把它作为上海菜的一部分,称之  相似文献   

14.
对于历史很短、移民很多的美国来说,到底什么是美国菜?住上十几年,未必寻到答案。美国人吃移民菜,中国、意大利、墨西哥、法国、德国、印度、泰国等等,几乎象海滩上的各种卵石一样,俯拾皆是。却不见有美国特色的美味食品。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好久。某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好像脑子被智慧之光点亮,得意洋洋地对老公说,啊,我终于悟出来了,美国菜就是异邦菜的快餐形式。换言之,任何菜肴  相似文献   

15.
龚励 《烹调知识》2012,(4):72-73
说到浙江地方菜肴的品味,人们想到的多是杭菜、甬菜、婺菜、绍菜、瓯菜等等,惟独对于湖州菜提得不多,或许是湖州人不善吆喝,相对于周边地区,诸如上海、杭州、苏州等赫赫有名的大地方,自惭形愧,过于谦逊了。其实,湖州乃"傍湖之州",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今常见的菜肴增鲜法,是在烹好的汤、菜中投放适量味精,或在烹好的菜肴中滴几点香油。高明的厨师还用"吊汤"(清汤,奶汤等)或鸡、鸭汤增加菜的鲜味。还有没有其他的菜肴增鲜法呢?对于这个问题,经翻看古代菜谱,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一、鲜汁增鲜法:如烧笋、煮虾的汁,取来放入其他的菜肴中,可以增加菜的鲜味。李渔在《闲情偶记·饮馔部》中说:"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须之物。由此则诸味皆鲜。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藕饼     
母亲去世已经二十七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藕饼了! 母亲是上海人,会做一手好菜肴,都是道地的上海菜,比如八宝鸭、糖醋排骨、虾子蹄筋、油爆虾、素什锦、腌炖鲜、冬笋雪里红炒肉丝等。但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吃她做的藕饼。从小爱吃的东西每每会使人爱上一辈子。我对母亲做的藕饼就是这样,至今也忘不了! 其实,藕饼并不是上海菜。父亲是江苏如东人,藕饼是父亲的家乡菜。父亲爱吃家乡菜,尤其是藕饼,母亲同父亲结婚后就学会了做藕饼。以后,这就成了我们家桌上常有的  相似文献   

18.
潮州菜,代表了潮汕地方风味特色,是中国著名的菜肴流派。上海新锦江大酒店潮州菜厅自开业以来,在保持潮莱特色、发扬海派风味方面精心开拓,围绕着潮州菜的“味”大做文章,使潮菜畅销不衰。 (一)潮州菜“味”的基本特征 潮州菜是潮汕平原特定地理环境、物产条件、气候特点、文化发展的产物。潮州菜的“味”也是在这种环境中,适应人们饮食习惯的要求而发展、变化形成的,它与北方以及江浙一带的菜肴有较大的区别,而  相似文献   

19.
杂谈本帮菜     
韦芈 《四川烹饪》2007,(5):40-40
说起上海菜,向有狭义、广义之别。狭义上海菜指的是本帮菜,市民的家常菜也属该范围;广义的上海菜则是以本帮菜为基础,兼有改良后的京鲁苏锡川广闽杭豫徽湘等肴馔,以及素食、清真菜、西餐等。  相似文献   

20.
上海小菜     
彬彬 《饮食科学》2005,(1):48-48
问去过上海的外地人上海菜是什么特色,他们几乎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字--甜。再问上海年轻人,他们大抵会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