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及单纯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3 8例 ,对不同时期的血液流变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 (P<0 .0 1) ,高压氧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 (P<0 .0 1) ,而单纯药物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变指标改善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PCI)前后的血小板功能、血流变学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进行介入治疗的2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术后24 h的血管造影效果分为有效组(n=103)与无效组(n=97)。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前后的血小板功能指标、血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表现为血小板功能和血液流变性异常。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指标(血小板集聚率、P选择素、糖蛋白Ⅱb/Ⅲa)和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指标(血小板集聚率、P选择素、糖蛋白Ⅱb/Ⅲa)和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有效组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可反映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同时可为术后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20,(1):25-28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高血压对患者血小板参数和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6月诊治的ACS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血液动力学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LT)明显升高,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液动力学各指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可有效改善AC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和血液动力学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对象: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急性脑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分组方法:分段随机化法。8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两个组别。常规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法舒地尔治疗。观察指标:(1)临床干预效果;(2)药物不良反应;(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的差异。结果 (1)治疗组相比于常规组临床干预效果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两组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χ~2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3)治疗前两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相比于常规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进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治疗效果,作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底病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某院实施眼底病治疗的82例病患为研究样本,其研究时间均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1例,常规组给予病患基础治疗,实验组给予病患基础治疗措施以及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持续治疗2周为1个周期,每组病患均干预1个周期后,停药1周,再继续下一个周期,每组均持续干预4个周期,对比每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和治疗4个周期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依次是95.12%、80.49%(P0.05);治疗4个周期后,实验组病患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以及全血黏度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眼底病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发挥一定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H、PaO2、SaO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aCO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液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较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或P<0.01)。结论:BiPAP结合常规治疗能显著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状态,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对大面积脑栓塞患者术后血小板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大面积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神经功能损失(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指标变化,评价两组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00%与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两组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大面积脑栓塞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徐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67-3368
目的观察中药血塞通和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和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血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与观察组相比较,除血沉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塞通、参麦注射液合用可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时血气分析和血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及对血脂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正规激素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mg静脉注射14d。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脂及血流变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脂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上述指标除尿蛋白定量外,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变学指标,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血流变学指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于改善NS患者高血脂,血液的高凝状态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77-79
目的通过血流变学指标临床观察饮食干预结合硫酸镁静脉给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电脑抽签将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仅给予硫酸镁静脉给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饮食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在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凝血酶时间、凝血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饮食干预结合硫酸镁静脉给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后,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及凝血指标改善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芪龙通络汤配合针刺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9月时间段内于我院诊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2例,据随机信封法划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以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方案联用芪龙通络汤与醒脑开窍针刺法。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临床疗效情况;治疗前后肢体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纤维蛋白原(FIB)、血液黏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BI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流变学指标血小板最大聚集率、FIB及血液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0%(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经芪龙通络汤配合针刺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的疗效显著,具明显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2.
李丹 《中国实用医药》2012,7(4):154-155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两组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黏度及红细胞比容显著下降(P<0.05),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改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变,改善血液高黏滞状态而起到治疗心绞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4,(28):2623-2625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脑心通胶囊每次4粒,tid。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和纤维蛋白原)指标,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和89.0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周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48+322-48,322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照组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mg/d,辛伐他汀10mg/d。治疗组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10μg/(kg min)的负荷量,随后0.15μg/(kg min)持续静脉点滴至术后24 h,之后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在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上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对于PCI术后再狭窄及炎症的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HES)200/0.5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拟在全麻下行择期骨科手术2型糖尿病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麻醉诱导后H组先以15 mL.kg-1.h-1速度给予乳酸钠林格液500 mL,继之等速输入HES 200/0.5 500 mL,R组以同样速度输入乳酸钠林格液1000 mL,分别于AHH前即刻(T0)、AHH结束后即刻(T1)采集静脉血样5 mL,测定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输液量和出血量。结果:AHH前、后2组血液动力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R组比较,H组AHH后即刻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P<0.01)。结论:HES 200/0.5术前AHH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血液流变学的状态优于乳酸钠林格氏液,可改善该类病人血液流动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纠正卵巢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卵巢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56例,其中未行抗凝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8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血液学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凝学指标和血流变学指标;下肢静脉彩超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血凝学指标和血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凝血指标及血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4.3%和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皮下瘀斑,经对症处理吸收消失,未见明显出血、硬结、过敏等不良事件。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够安全有效改善卵巢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微循环及血流变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治疗的不伴有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72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微循环指标及血流变指标。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管襻畸形率、红细胞聚集及白微栓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液流速、毛细血管流速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的管襻形态积分、血液流态积分、襻周状态积分及总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襻顶血管直径观察组为(13.25±1.24)μ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8±2.27)μm(P0.05);(3)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流变指标较高,而微循环状态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回顾总结病历资料的方法,将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检测结果提示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组血液高凝状态治疗后有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改变。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牟方政  李荣亨 《中国药房》2012,(23):2190-2192
目的:观察芪参胶囊治疗高黏血症的疗效。方法:113例高黏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口服芪参胶囊,对照组55例口服血府逐瘀胶囊。用药8周后,观察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评价中医症候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全血黏度(低、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缩短(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显著降低,中医症候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2组安全性观察均为正常。结论:芪参胶囊能显著降低血液黏度,改善高黏血症患者中医症候,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肺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疗程14 d。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降低(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流变学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够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对肺心病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