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形成了以深圳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这两个经济圈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极.2006年6月,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第二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意味着滨海新区将肩负起带动环渤海经济发展的责任,把环渤海经济圈打造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从而推动中国经济中心的进一步北移.可以说,滨海新区的发展方向,预示着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了滨海新区的实验、改革、创新,也就从某种程度上把握了中国经济的脉搏.……  相似文献   

2.
<正>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形成了以深圳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这两个经济圈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极。2006年6月,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第二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意味着滨海新区将肩负起带动环渤海经济发展的责任,把环渤海经济圈打造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从而推动中国经济中心的进一步北移。可以说,滨海新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环渤海经济被视为拉动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引擎。环渤海地区包括京津冀及辽宁和山东五省市,而京津冀板块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出现以来,作为环渤海经济带核心层的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并没有如人们期望带动整个环渤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而是明显的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速度。区域经济发展莆要地方高校的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支撵,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人才资源聚集的重要基地,其人才培养能力、人才资源的规模和素质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但人才资源的结构、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不相适应,高层次人才不足以及吸引人才的环境欠佳势必危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因此在此背景下要实现区域经济建设与地方高校良性互动,找到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科技和社会结合点,从而为区域经济与高校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提供动力,注入活力。因此,高等教育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增长"第三级" 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后,中国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崛起.专家认为,在2010年左右,这里有望作为中国经济板块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相似文献   

5.
李波 《数码世界》2003,2(12):9-12
近年来,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在区域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三省两市,同时延伸可辐射到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四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整个范围占据我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2002年环渤海经济圈中五省市的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占到全国的1/4。  相似文献   

6.
继举世瞩目的广东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又已成为环渤海区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天津滨海新区港口区域的景观建设,不仅是塑造港口城市优美环境和独特景观的需要,也是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本文运用城市规划、港口规划、景观生态学等基础理论,从多角度分析国内外著名港口城市景观实例,并概括总结出塑造天津滨海新区港口区域景观规划三个原则和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7.
陈恒 《网友世界》2014,(14):280-280
伴随衡水近年来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思考衡水经济持续快速更好地发展以及地方高校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在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还相对薄弱。作为目前衡水市唯一一所地方性综合本科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时间教学模式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环首都城市圈、环渤海经济圈等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市商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为高校外语类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地空间来探索研究新的互利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课题依托衡水学院外语系专业教师团队和实践教学平台,对服务地方经济导向下的高校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标与差距 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提出应该讲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然而,作为一个区域整体,环渤海的真正腾飞却与人们的主观期望相去甚远.2004年,记者曾前往长三角地区实地采访调研,那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程度之高,龙头城市上海的带动与辐射作用之大,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普及程度之高,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此次带着对比的目光审视环渤海的经济发展及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就切实感受到了其间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续上期)三、长三角、珠三角IT产业发展趋势根据最新的数据调整后,长三角与珠三角IT产业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方面的发展预测趋势如以下图表所示:以上统计数据和预测数据表明:由于2005年上海IT制造业增长速度放慢,而广东省IT制造业增长速度加快,“十一五”期间,长三角与珠三角IT制造业年增长率有相近的趋势。这一预测与实际将发生的情况有可能吻合。因为广东省为了调整IT产业结构和完善产业链,已经规划投资较大项目。四、环渤海IT产业发展基本状况环渤海经济圈一直被当作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环渤海地区是…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中国总部经济概念最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应邀出席了在北京新世纪饭店举行的第八届北京科博会——“科技中国论坛”。会上,许为平呼吁高科技产业应当和新经济互相推动、互相促进。总部经济是高端经济,也是务实经济。它不仅把自身的优势资源发挥到极致,还发挥了大都市的核心吸纳力和辐射力,充分带动了京津冀乃至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许为平指出,总部经济是现实经济和科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总部经济在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已经把科技元素、社会元素、经济元素、政治元素以科学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在此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之一的烟台市具有富饶的海洋资源、层次丰富的绿化、宽敞的道路、色彩明快的建筑物已经显示出一个优秀城市的风貌,作为国家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圈重要城市,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外地企业在该市投资发展,然而,目前烟台的酒店业发展与其蓬勃发展的经济却极不相称,需求缺口巨大。由烟台义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澳柯玛集团斥资近2亿多打造的烟台华美达广场大酒店作为目前烟台唯一的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在产业经济的强大支撑下.它的投资价值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2.
伴着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的启动,北京的物流枢纽工程建设也初见成效.由北京华通企业经济发展总公司主办,北京华通捷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通远外经国际运输有限公司协办的"物流就在我们脚下--北京华通物流园区推介会”日前在物流园区的一号仓库召开,从而宣告华通物流园区一期工程正式峻工. 北京华通物流园区(原北京东南公路货运主枢纽)是国家交通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审批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国家交通发展战略"三主一支持”中45个主枢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首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该园区坐落在北京东南方向、京津塘高速公路与北京公路二环交汇处,是连接华北、东北、华东以及天津新港的重要交通枢纽,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区域具有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3.
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广西自治区处于我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联结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作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在5.3亿人口的东盟和5.4亿人口构成的的泛珠三角经济圈两个大市场中,拥有宝贵的经济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圈获得令人瞩目的蓬勃发展之后,今天,“京津冀经济圈”的概念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作为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的天津一直较为沉默、缺乏题材,以前很多人想的是天津应该如何跳出北京的阴影自谋发展,今天,很多人把天津发展的希望寄托于京津合并组成“大北京”,寄托于主动拥抱“大北京”的商机。然而,京津联姻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天津在“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中任重道远。本文从天津的角度从发,探讨京津联姻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4月18日.天津市副市长任学锋会见美国惠普公司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女士,双方就进一步推动全面合作进行了友好会谈。任学锋会见时介绍了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所取得的成绩,他说.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先行先试改革试验区将云计算产业设定为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高新技术产业化高地,到全力打造智慧经济域、创新先导城,20年来天津滨海新区在不断开拓创新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第三增长极的科技领航区,成为中国最具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直升机产业基地落户天津日前,天津市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天津滨海新区航空产业区打造中国直升机产业基地,建设中直公司总部基地、研发基地、产品总成基地和客户服务支持基地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这是蛙空客A320系列飞机等项目之后,又一重大航空工业项目落户天津滨海新区。中国航空工业领导林左鸣说,在天津滨海新区打造直升机产业基地,有利于利用天津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加快航空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此次共建直升机产业基地,必将把双方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天津市市长黄兴国说,航空产业是高技术密集的战略性产业,具有明显的高端高质高新特征,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竞争力源泉,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本文从数字经济和网络安全综述和关系出发,阐述了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影响。进一步分析了网络安全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提出网络安全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思路。最后总结了网络安全在数字经济中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强调了保障网络安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展望未来网络安全在数字经济中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本文说明了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同时确保网络安全的充分保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焦点事件     
环渤海 起宏图十二省市签署《环渤海信息产业合作框架协议》本刊讯 记者胡敏报道 日前,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十二省市,联合签署了《环渤海信息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在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区域化进程不断加快,“泛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经济快速融合和发展的大背景下,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这次协议的签定,是环渤海地区顺应新形势,谋求新的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思路。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传统的电子工业基地和城市聚集区。据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20.
港口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可移动性,自然条件决定了其服务范围的大小。其内在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腹地经济的发展,即其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比如,上海港的腹地就是华东地区以及沿长江流域地区;环渤海港口的腹地则是东北、华北等地区。腹地的产业情况、工业增长和经济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了港口货物的来源和吞吐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