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实施单臂外固定架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胫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腓骨骨折实施单臂外固定架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骨折愈合质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贵雨 《吉林医学》2007,28(13):1468-1469
目的:双比两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5年间采用两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46例,通过随访观察及治疗效果的比较来判断哪种方法更为有效。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临床愈合时间上保守治疗组平均12周,外固定架组平均8~12周,且全部解剖或近于解剖复位。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边可调式弹性外固定架对治疗胫腓骨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6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弹性外固定组(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骨折愈合后采用双边可调式弹性外固定架,4~6W后松开延长锁钮,并让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髓内钉内固定及单臂外固定架等治疗.记录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10±1.2)W;对照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13±2.7)W.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双边可调式弹性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可明显促进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采用小切口复位单侧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腓骨新鲜骨折34例,其中单纯胫骨骨折8例,胫腓骨双骨折26例;均为胫骨粉碎骨折,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骨折25例,全部病例胫骨骨折线距上下关节面大于4cm。手术切口2-4cm。结果 术后随访5—14个月,34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3-43周,平均愈合时间30周,无骨髓炎及骨不连发生。结论 小切口单侧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操作简单、损伤小、费用低、愈合快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半环式外固定架治疗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玮  刘利民  沈惠良 《北京医学》2011,33(7):552-554
目的 探讨半环式外固定架治疗重度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Gustilo Ⅲ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8年12月21例Gustilo Ⅲ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半环式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随访10个月至5年,无一例截肢,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4个月.结...  相似文献   

6.
吴雪华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408-1409
目的探讨采用T型AO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近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胫腓骨近关节骨折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采用T型AO外固定架治疗。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并观察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要长于观察组(均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腓骨近关节骨折患者采用T型AO外固定架治疗能有效的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和单侧三维多功能骨科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4月应用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各8例和12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每组均有不同的并发症发生,外固定架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短于交锁髓内钉组。结论:外固定架的生物力学特性更符合胫腓骨骨折愈合的需要,一般不影响骨折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
张锡智 《中外医疗》2007,26(18):5-5
目的 观察单侧各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C型臂电视X线观察胫腓骨骨折情况并根据外固定器选择进针点,安置外固定支架,复位满意后,锁紧外固定器的各个部件,观察骨折复位及固定效果满意,手术结束.结果:本组58例,骨折愈合52例,占89.66%,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6例,占10.34%,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外固定失效1例.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为单平面半针外固定器,此固定器选择质地较轻,固定强度好,固定针较粗,针的前段有皮质骨螺纹或松质骨螺纹,与骨质接能较牢靠.只要严格掌握适应征,操作技术及术后管理,用于固定胫腓骨骨折完全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单臂多功能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全部病例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用单臂多功能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结果:26例中22例解剖复位,2例近解剖复位,2例功能复位,无一例畸形愈合,无骨髓炎发生,无膝、踝僵硬及神经、血管副损伤。结论:用单臂多功能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组合式胫腓骨骨折复位固定器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应用本固定器对 30 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 :30 0例患者临床愈合最短 4周 ,最长 2 4周 ,平均 1 0周左右 ,无不愈合 ,愈合率 1 0 0 % ,30 0例患者膝、踝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组合式胫腓骨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 ,无须手术 ,操作简便 ,穿针量少 ,固定牢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与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114例胫骨骨折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设同期收的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63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骨愈合情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4~18mo,治疗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新鲜骨折疗效显著,临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马国栋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13-113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以原创口为中心进行有限延长或另作小切口,显露骨折处,尽量达到解剖复位,用螺钉及克氏针将复杂骨折变为简单骨折,牵引复位,保持复位情况下,做胫骨前内侧切口,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术后均达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为17—24周,平均21周。18~27周解除外固定支架,平均24周。结论: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粉碎骨折,可以获得较好的骨折端复位,为治疗胫骨粉碎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stryker生产的HoffmannⅡ型组合式外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1/3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胫腓骨远端1/3粉碎性骨折采用微创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HoffmannⅡ型外支架治疗,其中单臂外支架固定8例,多平面外支架固定14例.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36)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胫腓骨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BO)”有效手术方法。方法本组采用小切口或加简单、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结果51例中48例获得随访,无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发生。结论本方法对局部软组织及血运破坏少,有限内固定可使骨折类型由不稳定型转为稳定型,从而发挥单侧外固定支架的固定优点,是一种符合“BO”理念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忠  同志超  张堃  王坤正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0):1222-1223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移位治疗胫骨长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胫骨长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Gustilo3型)患者行带皮瓣腓骨移位或单纯带血管蒂腓骨移位结合外固定器治疗。结果:全部患者随访8~39个月,平均12个月。23例I期愈合,7例II期愈合。移位腓骨均在术后4~8个月与胫骨愈合,胫前软组织修复良好。所有患者膝踝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移位能有效修复胫骨长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16.
周智  左文山  谢跃  王黎明 《疑难病杂志》2014,(11):1152-1155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GustiloⅡ型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65例GustiloⅡ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IPPO组(33例)和外固定支架组(3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价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MIPPO组与外固定支架组术中出血量、肿胀消退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MIPPO组较外固定支架组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MIPPO组较外固定支架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vs.21.9%,P>0.05),但MIPPO组中发生感染例数相对较多。末次随访MIPPO组优良率亦明显优于外固定支架(90.9%vs.78.1%,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GustiloⅡ型胫腓骨骨折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相对快,远期疗效佳,而外固定支架治疗感染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闵闽 《吉林医学》2010,31(16):2380-2381
目的:总结使用有限内固定加单侧多功能骨科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经验,提高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使用有限内固定加单侧多功能骨科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有完整随防记录38例。有限内固定:1枚螺丝钉固定15例,2枚螺丝钉固定13例,3枚以上螺丝钉固定10例。有限内固定中螺丝钉结合可吸收线固定11例。外固定:采用单侧多功能骨科外固定支架。伤口一期缝合34例,二期缝合4例。结果:疗效评定采用JoherWruh评分标准:优:33例,良:5例,治愈率97.4%,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无术后严重感染及钢针折断弯曲。1例发现骨折成角移位。1例皮肤坏死致骨外露。结论:有限内固定加单侧多功能骨科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可有效地稳定骨折,便于临床对伤肢软组织处理,有利于患肢的早期功能恢复及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以单臂三维支架或单臂T形Basitinni外固定支架、胫骨内侧支撑钢板或AO三叶型钢板作整体轴心固定,腓骨及局部骨块辅以简易内固定达到关节解剖对合治疗Pilon骨折36例。结果: 经4~60个月随访,36例骨折全部愈合,按Mazur功能评价标准,优良率达75%。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可达到关节解剖对位、功能早期康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多维复位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研究多维复位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维复位外固定器对57例胫腓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18月,按Jonhner—Wruhs评分标准:优39例,良18例。结论:多维复位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使固定器与骨折端形成多维立体固定,适合小腿的生物力学要求,为胫腓骨骨折治疗提供了一种既无偏心应力,又无应力遮挡,结构稳固,利于骨折愈合的弹性固定器。  相似文献   

20.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固定和外固定架两种方法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固定支架组及交锁髓内钉固定组各51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个月,交锁髓内钉组骨痂出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外固定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外固定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24.5%,交锁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9.8%,交锁髓内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外固定支架组(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在恢复时间和疗效等方面优于外固定支架且较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