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格侠 《阀门》2007,(2):41-43
分析了超高压阀门失效的原因,论述了超高压阀门用材料选择,介绍了提高材料性能的热处理和表面硬化处理方法,提出了提高超高压阀门寿命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自增强超高压阀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超高压阀体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介绍了自增强在高压设备设计中的优点,按第四强度理论,运用现有设计方法和自增强方法,对103.5 MPa超高压阀体壁厚进行设计与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自增强处理后的阀体在结构上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阀体应力分布较均匀,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为超高压阀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文广 《压力容器》2009,26(7):58-60
超高压人造水晶釜是制造人造水晶的重要设备,使用压力137MPa,使用温度370℃,介质为碱溶液,长期在高温高压下运行,失稳爆炸后果非常严重。以在用超高压人造水晶釜的失效机理和失效模式为基础,结合多年现场检验经验,讨论了基于风险的超高压人造水晶釜的检验策略和注意事项,对检验的具体项目要求做了详细的介绍,以便超高压人造水晶釜的使用、检验单位的同仁交流、研讨,旨在共同提高在用超高压人造水晶釜的检验水平和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高家驹 《压力容器》1993,10(4):57-57,70
超高压水晶釜是用于生产高质量压电水晶和光学水晶的超高压容器。它的设计压力在100~200MPa,设计温度在350~400℃,工作介质是1.0~1.2N的NaOH溶液。因此,高温、高压并有高浓度腐蚀介质,又是承受高应力低频度重复载荷(连续运行周期60天左右,期望寿命15年以上)。容器面临着静压强度失效、高应力疲劳失效、高应力腐蚀失效以及各项条件联合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和穿透的断裂失效。该釜的设计、制造和检测是一项高技术。稍有失误,轻则先漏后破,重则釜体爆破,具有很大破坏性。本文就预防水晶釜的破坏事故提出问题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使液压系统的功能日益完善的同时,对液压缸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超高压液压缸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各种液压系统中。文章以增压缸为背景,论述超高压液压缸设计中密封件的选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超高压脉冲阀体动态强度校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超高压脉冲阀填料函台阶失效引起外漏的原因,进行了组合载荷下的动态强度应力及位移计算分析,包括内压温度耦合作用、腔内脉冲压差分析和疲劳分析等。结果表明:阀体外壁保温良好时,内压是影响应力的主要因素,温度或温差对等效应力的影响是第二位的。分别按应力分类法和等效应力法判断表明,在设计和运行工况下阀体强度是足够的,原来失效处不会继续扩大,阀体不会疲劳失效而能安全持久。提出有利于预防台阶的磨损失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超高压容器应用日益增多,对超高压容器制造监督检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超高压容器制造监督检验项目及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8.
密封对超高压液压技术的可靠性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分析了超高压密封的原理及特殊性,简介了超高压密封件的材料及选用原则,重点介绍了液压泵、液压缸、管路系统各种接头以及控制阀工艺孔口的几种典型密封结构,密封件形式、材料以及压力使用范围。为超高压液压设备密封的设计以及选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陆怡  颜惠庚  沈士明 《压力容器》2007,24(4):10-12,44
绕丝超高压容器是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生物处理、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超高压容器,因超高压生物处理过程多为间歇操作,因此容器需要经常打开和关闭,容器经受的载荷循环次数较多,需要进行疲劳设计。本文提出了基于疲劳寿命分析的设计方法、内筒材料及钢丝材料的强度,以及内筒径比应根据缠绕方式及内筒承压条件确定,以减少绕丝超高压容器设计中选材及尺寸确定的盲目性,使设计更具有科学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阀门》2019,(6)
采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软件对阀体进行静力学结构分析,基于静力学结构分析结果,对阀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区域供热球阀主要由阀体、球体和轴系三部分组成,阀体和球体采用全焊接机构,可设计成多种结构形式。通过对比,优化后的阀体静力学分析结果与已通过试验验证的阀体静力学分析结果相当,优化后的阀体即保证了阀门安全性和可靠性,又大幅度节约了材料,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也为后续供热球阀产品的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阀门》2021,(4)
针对阀门失效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及不利影响,在阀门故障类型与故障分析的基础上,简述阀门不同的失效模式及失效原因。从材料、设计、试验与制造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对阀门可靠性研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现代重型模锻液压机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现代重型模锻液压机以极高的压制强度为特征。为了实现高强度压制、减小设备体积、减轻重量并且控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吨位超高压预应力液压缸以及高强度、高可靠性、高疲劳寿命的预应力钢丝缠绕承载机架是重要的技术手段。超高压大间隙密封,可靠、无应力集中的液压缸结构,以及高承载能力的预应力设计是设计和制造大吨位超高压液压缸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而预应力结构可以提高结构的抗疲劳性能,特别是预应力钢丝缠绕结构可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潜力、减小结构体积和重量,降低加工制造难度和成本。  相似文献   

13.
《续录》(九)属第四区块———工业用超高压压缩机。为求论述的条理性,不按企业的产品改而依产品自身的技术内涵展开。52六大公司制造的工业用超高压压缩机工业用超高压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压缩机中的一个特殊门类,设计和制造难点颇多,技术内涵极其丰富,当属极...  相似文献   

14.
阀门阀体断裂分析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阀体材料性能、壁厚、法兰颈与法兰过渡圆弧半径、铸造缺陷等方面分析阀门阀体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薛慧涛  王晓霞  夏婷婷 《阀门》2023,(6):748-751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煤化工产业逐渐发展完善,关键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均实现了重大突破。针对煤化工中气化装置黑水系统、高压氧系统、变换汽提系统等苛刻工况下阀门的使用问题,本文从工艺流程、实际使用等角度,重点分析了阀门所处的苛刻工况条件和装置运营中阀门出现的问题。结合阀门行业的相关研究进展和煤化工企业的使用经验以及生产案例,重点讨论了阀门的阀体材质、结构设计、使用注意事项等问题。针对不同的阀门,分别从阀门制造和工程设计,生产操作角度,提出了相对应的设计建议和改进方向,对工程设计和生产操作人员在阀门选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申彪  马敏莉  陈崇南 《山西机械》2013,(6):73-74,77
摘要;针对加氢阀高危工况.设计了阀体整体锻造结构。针对阀体材料、流道形式、整体锻造结构对阀体质量影响的复杂性.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进行强度分析,得到该阀体在最大工况时各个方向的应力和变形,验证了阀体零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特殊阀门阀体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方法,也为后续的优化设计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超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磊 《机电信息》2003,(7):21-22
超高压水射流技术其实并非新近出现,早在1974年,美国的FLOW公司就首先将其应用于工业切割领域并使其商业化,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超高压水射流技术因其切割品质好、不受材料及厚度限制、切割成本低、无污染等诸多优点及特性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并逐渐成为趋势。 1、水射流设备工作原理 超高压水刀的基本技术既简单又极为复杂。当水被加压至很高的压力并且从特制的喷嘴小开孔(其直径为0.1mm至0.5mm)通过时,可产生一道每秒达近千公尺(约音速的三倍)的水箭,此高速水箭可切割各种软质材料,包括食品、纸张、纸尿片、橡胶及泡棉等,此种切割被称为纯水切割。而当少量的砂如石榴砂被加入水射流中与其混合时,所产生之加砂水射流,实际上可切割任何硬质材料,包括金属、复合材料、石材及玻璃。超高压水刀也可使用于各种  相似文献   

18.
超高压容器和管道作为高风险设备应用于石化、水晶制造等行业中。超高压容器和管道的内外径之比通常小于0.6,很难用常规的横波技术对其进行周向超声检测。本文分析了周向超声检测的主要技术难点,从厚壁筒形件的声场结构、径向缺陷的回波特征、表面缺陷的灵敏度、缺陷定位、灵敏度调节等方面进行试验和研究,总结出厚壁筒形件周向超声检测的工艺方法和参数,并在超高压人造水晶釜和超高压聚乙烯输送管的现场检测中对工艺方法和参数进行了验证,证明其对径向缺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超高压容器和管道作为高风险设备应用于石化、水晶制造等行业中。超高压容器和管道的内外径之比通常小于0.6,很难用常规的横波技术对其进行周向超声检测。本文分析了周向超声检测的主要技术难点,从厚壁筒形件的声场结构、径向缺陷的回波特征、表面缺陷的灵敏度、缺陷定位、灵敏度调节等方面进行试验和研究,总结出厚壁筒形件周向超声检测的工艺方法和参数,并在超高压人造水晶釜和超高压聚乙烯输送管的现场检测中对工艺方法和参数进行了验证,证明其对径向缺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超高压阀门填料的结构及其密封原理,分析了阀门填料泄漏的原因,通过受力分析,给出了填料合理预压缩值,提出填料改进方法,从理论上探讨了提高填料本身性能、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