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调节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147例女性SLE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强的松基础上结合解毒祛瘀滋阴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6个月。检测血清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eAb)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SLE组T3、T4、FT3、FT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SH显著升高(P〈0.05)。SLE不同病情活动期比较,各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LE不同病程比较,随着病程延长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加大,其中3个月~2年病程组、高于2年病程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各组自身比较,中西结合组L、T4、FT3、FT4均显著升高(P〈0.05),TSH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T3、T4、FT3、FT4水平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TSH显著低西药组(P〈0.05)。SLE各组TPOAb、TGAb、TRAb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SLE存在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和自身抗体阳性率增高现象,解毒祛瘀滋阴法在治疗SLE同时能有效降低抗体阳性率,调节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情况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CI组)、阿尔茨海默病组(AD组)和认知正常者(NC组)3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情况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临床痴呆评定量表测评。结果AD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MCI组、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原氨酸(T4)水平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MCI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AD组和McI组之间血清T3、FT3、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与AD组血清T3、FT3、FT4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AD患者和MCI患者存在着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并且与认知障碍严奄程度存在相美性.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为AD和MCI患者的临康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85例,按照中风病证类诊断标准,分为痰热腑实证29例、非痰热腑实证56例,入院第2天抽取静脉血,测定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TSH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痰热腑实证组T3水平低于非痰热腑实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痰热腑实证与T3水平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s=0.21(P〈O.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T3水平愈低,痰热腑实证候成立的可能性愈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症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改变。方法:均清晨8:00抽取静脉血,送检血F、FT3、FT4、rT3、TSH、FPG、FINS、HbAlC.抽取下午4:00静脉血送检F;收集24h小便送检。血、尿皮质醇采用EIMA法,TSH采用IEMA法,F13、FT4、rT3用RIA法,FINS用RIA法、HbAlC采用微柱层析法。结果:DM组血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24hUFC的排出量DM组高于对照组;血F的昼夜节律基本消失;DM组对照组rT3增高,FT3降低;在DM合并急性并发症组血F、24hUFC、rT3较其他患者增高(P〈0.05),FT3下降明显,FPG、HBAlC、IR亦增高,伴有FT4下降(P〈0.05)。结论:HPA、HPT轴功能紊乱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病情越重,糖皮质激素、rT3越高,FT3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复康制剂对糖尿病并发甲状腺激素异常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血清T3、FT3、rT3、T4、FT4、TSH治疗前后变化。结果:各组血清T3、FT3水平上升,rT3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中药复方制剂糖复康对糖尿病并发甲状腺激素异常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急性心肌梗死(AMI)、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l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1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分成三个亚组,其中患者52例,OMI患者50例,UA患者68例。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AMI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下降、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有下降趋势。UA组与对照组比血清FT3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亚组间在单支、双支、多支血管病变间比较,血清TT3、FT3均呈下降趋势,AMI在多支病变时与UA、OMI相比血清FT3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清TT3、FT3水平反应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及冠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病情越严重,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脂检测在冠心病(CHD)发病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0例CHD患者,其中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A,50例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B,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组C,另外选择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4组患者hs—CRP、TG、TC、HDL—C、LDL—C、ApoAl及ApoB7项指标,对比分析CH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3组CHD组患者上述7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3组CHD组患者的hs—CRP、TG、TC、LDL、Apo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poAl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CHD的早期检查和诊断过程中,hs—CRP联合血脂检测对CHD预测有着良好且积极的作用,两者的联合检测能够及时、准确地反应CHD患者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方海蛇胶囊(Reinhartdt and Sea Cumber Capsule,RSC)及盐酸多奈哌齐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VD患者甲状腺功能轴的影响。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RSC治疗组、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联合(RSC加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治疗,以MMSE、ADAS-Cog和ADL分数评定疗效,每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用放免法测定甲状腺素水平(TSH,FT3,FT4,TT3,TT4)。结果3组在治疗3、6个月,MMSE评分升高,ADAS-Cog、ADL评分降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盐酸多奈哌齐组治疗6个月MMSE、ADAS-Cog、ADL评分较同期RS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3、6个月MMSE、ADAS-Cog、ADL评分较同期RSC组、盐酸多奈哌齐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治疗组FT3、FT4水平在治疗3个月较治疗前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FT3、FT4水平在治疗6个月,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TSH、TT3、TT4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盐酸多奈哌齐组FT3、FT4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较治疗前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TSH、TT3、TT4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RSC组甲状腺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3组患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SC加盐酸多奈哌齐联合治疗VD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作用优于单一药物组。联合治疗组作用优于单一药物组可能是通过影响VD患者甲状腺激素代谢、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从而进一步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在冠心病、慢性心衰及脑梗死患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53例冠心病、64例慢性心衰、33例脑梗死病人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结果:各组病人T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P〈O.01),各组病人间T3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T4、TSH正常。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3呈低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析不同孕期妊娠女性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 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在罗定市中医院门诊接受常规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A 组为早期妊娠孕妇共 50 例,B 组为中期妊娠 孕妇共 50 例。C 组为晚期妊娠孕妇共 50 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 50 例非妊娠期女性作为对照组。抽取四组 研究对象的静脉血,用于检测 TSH、FT3、FT4、TT3、TT4 水平,将四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并比较四组 研究对象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结果:A 组、B 组、C 组研究对象的 TSH、FT3、FT4、TT3、TT4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的 FT3、FT4 水平高于 B 组和 C 组,TSH 水平低于 B 组和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A 组、B 组、C 组的 TT3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 组的 TT4 水平明显低于 A 组 和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B 组、C 组研究对象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孕妇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例不断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妊娠期女性的甲状腺激素会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而不同孕期的妊娠女性在甲状腺激素变化上存在一 定的差异性。因此,临床上要加强对孕产妇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查和监测,及时筛查妊娠期女性的甲状腺功能,积极预防 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真正做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1.
王国霞 《河北中医》2014,(11):1651-165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瘿瘤消散汤。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6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及疗效指数;检测2组治疗前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B超测量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大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7.75%)优于对照组(44.12%,P〈0.05)。2组治疗后n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TSH降低(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状腺结节明显缩小,症状评分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既减少了TSH对甲状腺的刺激,也达到了疏肝健脾、化痰散结缩小或控制甲状腺结节大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阳黄证、阴黄证与甲状腺激素血清值: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激素(T4)、促甲状腺素(TSH)的内在关系,探讨阳黄证、阴黄证的本质。方法观测70例阳黄证、阴黄证、无黄疸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其差异。结果阴黄组T3、T4水平显著低于阳黄组和无黄疸组(P〈O.01或0.05);而阳黄组与无黄疸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三组TS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黄证患者脾肾阳虚,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差是T3、T4水平低下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陈平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2):864-86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45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15例,3组均用0.5%布比卡因,剂量分别为A组1.4mL(7mg)、B组1.6mL(8rag)、C组1.8mL(9mg)。结果:B组、C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但C组低血压、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P〈0.05),硬膜外用药使用率A组明显高于B组、C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行L3~4麻醉时用0.5%布比卡因1.6mL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AMI患者40例,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好转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另外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AMI组与对照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特点。结果 AMI患者血清FT3、T3、TSH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4周后,预后不良组血清FT3、T3和TSH水平明显低于好转组(P均0.05)。血清T4、FT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MI患者FT3、T3、TSH水平下降,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低T3综合征持续存在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清利防石汤干预胆色素结石术后结石复发的机制。方法将125例因肝内外胆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随机分为清利防石汤组(A组)、胆维他组(B组)及对照组(C组),给予相应干预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胆汁中游离胆红素(UCB)、胆汁酸(TBA)、钙离子(Ca^2+)及肝功能变化,测定胆道内压变化,1年后B超随访结石复发情况。结果①治疗后A、B两组肝功能ALT、AST、TBIL的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C组(P〈0.05),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后A、B两组UCB、Ca^2+的降低幅度及TBA升高幅度均显著大于C组(P〈0.05),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治疗后,A组胆道内压力降低幅度大于B、C两组(P〈0.05),B、C两组之间胆道压力降幅无显著差异(P〉0.05)。④A组的复发率低于B、C两组(P〈0.05)。结论清利防石汤可改善胆色素结石术后患者肝功能,改变胆汁成分,降低胆道压力以预防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人不同中医体质者甲状腺的功能状况。方法2012年7月和2013年7月,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者为样本库,测定9种体质健康人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结果9种体质健康人T3、T4、FT3、FT4、TSH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平和质、湿热质FT3与阳虚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质、特禀质FT3与湿热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质与平和质比较,其基础代谢较快;气虚质、阳虚质可能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减退有关;痰湿质可能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探究孕早期血清中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相 关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检的非肥胖孕妇 526 例,以其中的 GDM 孕妇 56 例作 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其中正常妊娠的孕妇 5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 比浊法检测血清中 hs–CRP 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孕妇孕早期血清中 hs–CRP 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孕妇 的 TSH、hs–CRP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孕妇的 T3、FT3、T4、FT4 水平均低于对 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孕早期血清中 TSH、hs–CRP 的表达水平与 GDM 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应注重妊娠早期 TSH 及 hs–CRP 的检测,指导临床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观察组)hs—CRP和IL-6水平,分别与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各4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组年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和IL-6水平明显增高,与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纽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hs—CRP和IL-6水平增高,对预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情螽口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紫杉醇化疗同步三维适行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6例采用同步放化疗;B组36例采用序贯放化疗;C组30例采用单纯化疗。治疗前后测定血清VEGF和MMP-9。随访6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VEGF和MMP-9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A组比B组更低(P〈0.05),B组比C组更低(P〈0.05)。A组总有效率53%,B组35%,C组20%,A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P〈0.05),B组显著优于C组(P〈0.05);3组患者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生活质量好转率为50%,B组33%,C组17%,A组好转率显著优于B组(P〈0.05),B组好转率显著优于C组(P〈0.05)。结论紫杉醇化疗同步三维适行放疗可以明显减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和MMP-9的表达,且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入院时随机血糖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80天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82例行急诊PCI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后即刻的随机血糖分为3组:A组血糖〈7.8mmol/L,B组血糖7.8~11mmol/L。C组血糖〉11.0mmol/L。3组患者入院24h内均行相关的临床检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并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及住院期间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年龄、性别构成、吸烟、既往高血压、高脂血症、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比例、梗死前心绞痛及胸痛发作至PCI时间方面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义(均P〉0.05);而在既往糖尿病史方面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入院即刻BG明显高于A、B组(P〈0.05):B组CK—MB峰值高于A组(P〈0.05);C组病变血管支数高于A、B组(P〈0.05);而住院期间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C组36.9%和18.4%,B组27.3%和5.5%,A组15.7%和3.4%,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升高是AMI患者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干预后住院期间术后180天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