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多目标决策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影响煤矿安全的主要因素,确定了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煤矿安全系统灰色关联评价模型.以量化的方法解决评价指标因素的排序问题.通过计算系统特征变量数据序列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建立灰色关联矩阵.根据优势分析原则,得出各影响因素的顺序,最终确定出主要影响因素.矿山安全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对于矿山安全评价多目标决策问题,具有科学、简便、实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风系统保障着矿井正常的生产活动,优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通风方案尤为重要。将集对分析理论和多属性决策模型相结合,构建基于同一度的矿井通风方案多属性评价选择模型。首先,构建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评判各方案的优劣等级;其次,利用多属性决策模型对方案优劣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及模型,改进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建立了煤矿工伤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举例分析了评价过程,阐明了等级评价和年度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集对分析同一度的采空区处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健  史秀志 《金属矿山》2009,39(6):10-13
针对采空区处理方案综合评价中各指标的不相容性,选用安全性(安全系数)、可行性、费用、需要时间等指标,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将评价采空区处理方案的多个指标合成为一个与最优评价集的相对贴近度,用来描述采空区处理方案的综合效益。以可供选择的 5 种处理方案为例进行了评价,得到综合效益最优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与模糊优选法有较好的一致性,为采空区处理方案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理论对3696一层工作面老采空区积水补给水源进行判别分析,把多头序单目标的定性问题量化,准确地判别出老采空区积水的补给来源。  相似文献   

6.
基于集对分析的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准确评判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这一涉及因素众多的复杂系统问题,本文甄选影响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的13个指标,探讨这些指标的评判方法;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由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样本实测指标值与采空区稳定性标准构建集对,通过联系度描述集对关系并进行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分类;运用此集对分析模型对一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准确﹑计算简单﹑分类结果可信,为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并对其他岩体稳定性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理论的润滑油性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润滑油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为润滑油的开发研究中评估润滑油优劣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根据TOPSIS法原理,提出一种同时考虑“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的金刚石钻头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φ60mm绳索取心金刚石钻头评价,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并与用其它方法评价的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灰色层次分析法在地下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地下采空区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的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各动态、静态、定量、定性因素,如岩体结构、地质构造等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利用灰色关联法建立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模型,从而根据各因素的关联度进行评价预测。以老鸭巢矿区为例,构建了3个层次、13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二级关联分析得出各采空区稳定性的关联度排序为r2>r7>r1>r5>r3>r9>r6>r4>r8,结果表明:2、7、1号采空区稳定性最好,5、3、9、6号次之,4、8号采空区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10.
矿山经营状况综合评价的集对分析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义成  伍佑伦 《金属矿山》2000,(6):23-24,33
为解决矿山经营管理决策影响因素多、决策准则变化大的问题,动用集对分析方法对矿山经状况的综合排序进行了研究,引入非线性标准化函数和联系数矩阵排序模型。应用表明,集对分析模型可较好地适应矿山经营状况评价信息量大、指标水平多样、决策目标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安全评价是发现系统风险,提高生产安全性的有效手段。运用集对分析理论对煤炭企业生产安全性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SHEL模型,结合煤炭企业实际对生产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煤炭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与超标倍数赋权法相组合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了煤炭企业安全评价模型。将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平煤集团5个生产矿井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利用集对分析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博弈论和集对分析方法,选取待判矿样的低温氧化质量增加率、自热点和着火点为基本判定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得到主客观权重,通过博弈论组合赋权得出最优组合权重;根据集对分析法算出相应的指标联系度,结合各个指标的权重计算出综合联系度,最终确定各矿样的自燃倾向性等级.通过10组国内典型矿山样本数据,运用该分析方法得出的...  相似文献   

13.
采空区风险评价是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灰靶模型是风险评价的有效方法。为克服灰靶模型中单一主观或客观赋权法带来的局限性、未考虑评价指标相关性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序关系分析法、熵权法和离差最大化法,构建基于矩估计理论的改进主客观权重集成赋值方法;采用相关系数矩阵替换马氏距离中的协方差矩阵,引入到传统灰靶模型中,准确表征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将改进的灰靶模型应用到采空区风险评价中,结果表明,改进主客观权重集成赋值方法得到的最优组合权重是以4种赋权方法的偏差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集成,兼顾人为和实践获取的经验因素和评价指标的固有属性特征,评价结果更加全面;采用相关系数矩阵替换马氏距离中的协方差矩阵,考虑评价指标之间相关性的影响,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验证了改进的灰靶模型在采空区风险评价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集对分析的围岩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对分析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系统分析方法,在一个系统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互联系、影响、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用联系度来描述系统的不确定性,从而实现系统的评价.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探讨了围岩稳定性评价模型,实例应用取得较好效果,也表明该法具有概念清晰、计算简便、便于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的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文泉  赵凯  张贵彬  董毅 《煤炭学报》2015,40(Z1):53-59
在对影响底板破坏因素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对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求解,得出各因素与底板破坏深度关联度排序,各因素对底板破坏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工作面斜长>倾角>底板抗破坏能力>埋深>采厚。基于各因素与底板破坏的关系选定线性与非线性2种基函数类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拟合得出新型底板破坏深度公式;分析构造因素、工作面推进速度、特殊顶板管理方式对底板破坏的影响,考虑到预测结果的离散性以及特殊顶板管理方式对底板破坏的影响机制较为明确,选取特殊顶板管理方式因素对底板破坏深度公式进行修正,得出修正公式。研究成果补充与完善了现行的经验公式体系,工程实例验算表明公式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何桥  许金 《中州煤炭》2020,(1):56-59
以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风险为研究对象,分析隐患排查闭环管理全过程,并基于此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能力纵向评估指标体系,融合熵值法和集对分析理论,建立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风险纵向评估模型,为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及变化发展趋势提供参考,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页岩脆性影响因素多、权重分配模糊的问题,利用RTR-1000岩石三轴测试系统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的15块页岩岩芯进行应力-应变曲线测试。通过线性回归和灰度关联法对10个影响页岩脆性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化表征,结果表明:围压、泊松比、弹性模量与页岩脆性呈正相关关系,峰值应变、峰值应力、破裂时间、残余应力、残余应变、差应力、破裂面条数与页岩脆性呈负相关关系;峰值应变对页岩脆性影响最大,残余应力,残余应变等次之,弹性模量对页岩脆性影响最小;峰值处的力学参数(峰值应变、峰值应力、破裂时间、差应力)对页岩脆性影响最大,峰后力学参数(残余应力、残余应变、破裂面条数)次之,峰前力学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围压)对脆性影响最小,峰前、峰值处、峰后的力学参数对页岩脆性影响权重比例为0.181∶0.499∶0.319。对页岩脆性影响因素权重的分析,不仅可以简化脆性评价公式,同时可以提高脆性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矿石开采后遗留下的采空区,对矿山而言始终是一种安全隐患,采空区的稳定与否关系到矿山的生产安全.本文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选取了5个最能充分反映采空区特征的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并基于变异系数法的客观性以及功效系数法的简单高效性,提出一种功效系数法采空区稳定性判别模型,并结合数值分析方法对某矿山7个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判别与对比...  相似文献   

19.
地热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在国家能源改革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地热资源开发选区评价问题对相关政府单位及企业制定开发方案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地热资源的典型特征,本文从资源优势、地质条件、环境影响、技术水平、政策风险、经济效益和管理体制7个评价层面上建立起更为全面的地热资源开发选区评价指标体系,设立水文地质专家组、地热资源开发技术专家组、地热资源经济评价专家组对地热开发方案进行评判,利用灰色关联度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对地热开发方案进行优劣排序。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客观的反映出各方案的自身属性;该方法既能评价各方案的总体状况,又能反映出各方案内部影响因素变化趋势与理想方案之间的区别,对于地热资源开发选区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某大理岩矿山采用房柱法进行开采,遗留了大量尚未充填的采空区,成为矿区及周边地区重大的安全隐患。基于采场的三维模型,选取代表性区域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利用FLAC3D软件进行稳定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塑性区破坏以剪切破坏为主,仅存在于?90 m水平采空区拐角处,未贯通且分布范围有限,其影响深度约向围岩内部深入0.4~1.0 m,说明岩体的破坏发生在浅层,采空区不会发生大规模失稳,整体稳定性良好;结合模糊综合评判,将采空区按照稳定性划分为稳定性良好、较稳定和较不稳定三类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采空区综合治理方案,并从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和治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确定方案一为首选方案。从而为采空区治理和综合利用、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