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内部控制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而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又促使审计工作从详细审计发展成为以测试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首先要研究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这也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特征。作者从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出发,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多层面的解释,分析了内部控制结构。其次,从我国内控制失效的表现与原因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与建议。最后,从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等方面出发,结合我国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际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全球化、集团化、信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内部审计逐渐受到企业的重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及现状、我国与国外内部审计制度的比较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现有制度下如何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3.
李华 《电器评介》2014,(16):278-278
医院内部控制(内控)制度是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医院为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管理效率,避免医疗风险,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形成的一种内部自我检查、调整、制约、评价的控制系统。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医院内部控制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医院内控制度的建设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最近几年看来,全球对内部审计的含义进行了多次扩展与完善,内部审计的功能也随着其发展而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从而引发了群众的特别关注。内部审计不仅是当代企业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它也承担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者和监督者两个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内部审计功能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且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对其企业价值的增值功能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最重要的职能就是通过监督、管理、内控、服务一系列的活动,促使公司及其子公司、分公司和相关企业规范经营管理,依法经营,保证集团公司效益最大化。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都面临着电力体制改革新的形势,而临着集团公司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的原因入手,阐述审计委员会是公司内部审计组织的领导机构,其职能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为内部审计提供独立客观的工作环境,监督指导内部审计工作,从而保证内外部审计工作得以有效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内外部审计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对我国内部审计产生背景的阐述揭示其在公司中的地位及工作现状,分析内部审计未能完全履行职责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华东电网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结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对电力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主要业务的关键控制点测试评价标准及评分标准的制定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在审计调查阶段开展内控评价可以发现企业内控薄弱环节,为编制审计方案服务。  相似文献   

8.
庞丽群  吴艳 《电器评介》2013,(24):187-187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两者间的关系在实务界及理论界一直是争论的热点话题,深入探究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主要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正确把握两者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理论,推动经营管理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施工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已形成较系统的企业和部门层面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虽完善,但执行力度不强。一线项目部的业务交叉、职责不明使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内部监督机制发挥的作用不充分。企业在设计内控制度时,忽视了内部控制与管理体系之间衔接和联系。内部控制是管理机制的部分,内部控制要与一线项目部管理中的具体环节有机地融为一体。所以在很多具体的管理活动中,以内部控制为代表的风险管理与激励机制会共同的发挥作用。根据风险管理理论,本文就一线项目部普遍出现的内部控制问题提出治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内审工作的质量靠规范化科学化的工作制度作保证 (一)认真开展审前调查工作制,为审计质量控制创造条件 审计组在实施项目审计前,应主动与被审计单位取得联系。  相似文献   

11.
12.
The improvement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is an ongoing process including investigative research. This is a report on research work concerning factors regarding high-energy arcing faults, the tests conducted on containment of these faults, and standards addressing arcing fault test requirements. This report is focused on low-voltage, 600 V class motor control centers (MCCs), but the issues presented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only this typ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Also, the scope of this work is restricted to a high-energy arcing fault occurring in a latched or closed compartment during “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does not include arcing faults occurring in compartments when the compartment door is open  相似文献   

13.
主要对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集中馈电方式的内定标技术进行讨论。介绍了内定标与辐射定标的概念和二者关系,阐述了SAR集中馈电方式的内定标算法;具体描述了一种基于FPGA的自动增益控制技术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内定标器方案设计与电路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在当输入功率在-10 dBm~2 dBm范围内,系统能够自适应的补偿3 dB范围内的增益变化,内定标器增益输出稳定度控制在的范围内,达到了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4.
黄玉清  侯亮 《蓄电池》2010,47(6):276-277
在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电池内阻已经成为其性能的一个标志。两只电池虽然初始容量相同,但如果内阻不同,充电时产生的热量就会有差异,导致电池的失水速率不同。随着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容量随循环衰减的速度也就不同,容量的差异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电池落后。在配组时检查其内阻可以减缓蓄电池的落后进程。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改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便携式蓄电池内阻测试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蓄电池的内阻是评价蓄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性指标.从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蓄电池内阻的来源,分析和比较了蓄电池内阻两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特点,选择了交流注入法来设计测试仪.介绍了便携式蓄电池内阻测试仪的软硬件设计要点,并给出变电站现场蓄电池组的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分析不同转静碰摩故障引起振动响应信号波内调制特征的变化规律,以Jeffcott转子模型为基础,采用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Hilbert变换方法对不同碰摩故障仿真信号进行波内调制特征的提取与分析,揭示了碰摩转子的动力学特性与其故障信号波内调制特性间的关联机理.仿真结果表明,周期琅碰摩故障将导致振动响应信号中低频段波内调...  相似文献   

19.
The tunneling phenomenon known as frustrated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is described in classic texts and research papers, but students are generally not exposed to the concept in standard optics or electromagnetics courses. It is shown that the tunnel effect may serve as the basis of a nonresonant lossless optical filter. The resolution capabilities of this filter are rather limited, and the best performance that may be achieved is shown to be independent of the specific indexes of refraction or polarization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 of internal capacitive compensation is proposed for use in expanding the potentialities of adjustment and control over operating modes of a self-contained induction generator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voltage level and the degree of its stabilization at load variations, in particular when starting an induction motor of comparable power; to substantially decrease the consumption of power during the excitation of the generator; and to increase the power fa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