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是治疗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非常有用的方法。我院应用PTCS下液电碎石术(EHI)治疗胆管结石27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1例,肝内胆管结石16例(单纯肝内胆总管结石11例,合并胆总管结5例)。胆总管结石11例中11例(100%)、肝内胆管结石16例中15N(93.8%)结石全部取出。PTCS取石次数胆总管结石平均2.6次、肝内胆总管结石取石次数平均6.3次。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不仅适用于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失败及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对于高龄及高危人群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瘘道硬性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价值。方法胆管术后残留结石患者327例,手术4周后经瘘道使用硬性胆道镜治疗,其中经T管瘘道315例,U管瘘道5例,胆肠支撑引流管瘘道7例。结果327例患者,取石486例次,平均1.5次/例,326例患者取石成功,但14例患者残留结石。1例患者因瘘道太长取石失败,结石取净率为95.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瘘道硬性胆道镜可经术后瘘道进入大多数肝内胆管或胆总管进行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治疗,该法能解决与残石治疗有关的许多问题并获得较好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嵌顿、铸型或伴有胆管狭窄等纤维胆道镜下处理困难的残留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朱运海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2):1654-1654
本文根据肝胆管结石的大小、数目、分布,探讨胆道镜引导下合理的取石方法。结果表明,术中胆道镜应主要用于导向取石,术中经扩张的胆囊管探查胆总管是胆囊切除合并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病例的首选方法,术后经窦道取石是治疗残留结石和多发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对3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结果 27例取净结石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5例取石后放T管引流,术后6 w再行胆道镜取残石。住院时间为8~14 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此种方法可代替开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瘘道硬性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价值。方法 胆管术后残留结石患者327例,手术4周后经瘘道使用硬性胆道镜治疗,其中经T管瘘道315例,U管瘘道5例,胆肠支撑引流管瘘道7例。结果 327例患者,取石486例次,平均1.5次/例,326例患者取石成功,但14例患者残留结石。1例患者因瘘道太长或石失败,结石取净率为95.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瘘道硬性胆道镜可经术后瘘道进入大多数肝内胆管或胆总管进行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治疗,该法能解决与残石治疗有关的许多问题并获得较好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嵌顿、铸型或伴有胆管狭窄等纤维胆道镜下处理困难的残留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应用肝叶部分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并结合胆道镜辅助取石术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并结合术中、术后胆道镜取石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对照纽的残石率分别为15.8%(9/57)、34.5%(19/55),2个月后.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术,最终残石率分别降至3.5%(2/57)、23.6%(13/55);两组术后2周、2个月的残石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后并发症如切口、膈下感染、胸腔积液及肺部感染等的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达92.5%(P<0.01).[结论]采用肝部分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术后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术治疗肝内的胆管结石,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多种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年 6月~ 2 0 0 3年 6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 6 8例。其中 ,肝部分切除术 +胆道镜应用治疗 5 7例 (83 82 % ) ,胆总管切开取石 +胆道镜应用治疗 11例 (16 18% ) ,肝胆管狭窄切开整形胆肠吻合术 +胆道镜应用治疗 7例 (10 2 9% ) ,肝部分切除联合胆肠内引流治疗 4例 (5 88% )。结果 手术后结石取净 6 6例 (97 0 6 % ) ,术后胆道镜取石 2例 ,1例取净 ,总的结石取净率98 5 3% (6 7/ 6 8) ;手术并发症 9例 (13 2 4 % ) ,无围手术期死亡 ;全部病人随访 6个月~ 2年 ,肝内胆管结石复发 1例。结论 以肝部分切除及胆道镜应用为主的多模式治疗策略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经皮肝胆道造瘘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造瘘(PCH)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RHS)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2月~2005年12月改良传统的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技术,参考经皮肾造瘘术(PCN)碎石取石的方法治疗复发的肝胆管结石17例。结果1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出血15~100ml(平均40ml),结石取净率88.2%(15/17),术后不用止痛剂,无出血、胆漏并发症,住院时间10~59d,平均14d。结论PCH治疗RHS的优势明显,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中未应用胆道镜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不同的术中处理对术后胆道镜取石治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无胆道镜操作经验(无胆道镜经验组74例与有胆道镜经验组42例)对术中未行胆道镜探查取石的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患者行胆道镜取石的治疗情况.结果 肝外胆管残余结石病例中,结石取净率、取石次数、累计取石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内和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病例中,结石取净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取石次数、累计取石时间无胆道镜经验组明显多于有胆道镜经验组(P<0.01).结论 术中未应用胆道镜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不同的术中处理(有无附加肝叶或肝段切除术、左右肝管开口处附近有无残留巨大结石、T管的放置方法 是否标准),在术后胆道镜取石次数和累计取石时间上仅对肝内和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有影响,对肝外胆管残余结石无影响,而且对患者结石取净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何伦新 《现代保健》2010,(31):42-43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在笔者所在科施行肝叶切除术的80例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肝叶/段切除术中,同时行单纯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42例,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肝总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10例,肝胆管探查取石+狭窄胆管切开成形+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7例,肝胆管探查取石+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66例(82.5%)获得6个月~4年的随访,术后残余结石12例(15.0%),经胆道镜取净7例.术后发生膈下脓肿3例,胆瘘7例,肺部感染3例,伤口感染11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均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痊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针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原发病灶合理选择肝叶/段切除术,可有效解除狭窄、畅通引流,降低术后残石率及胆管炎的发生率,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与胆总管结石的关系,及其对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EST治疗合并JPDD的胆总管结石51例患者(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组)和未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210例患者(未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组)的临床资料,探讨JPDD与胆总管结石发病的关系,分析JPDD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成功率、EST取石成功率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JPDD直径<1 cm、1~3cm、>3 cm合并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分别为39.3%(11/28),53.2%(33/62),7/8,JPDD直径越大,合并胆总管结石发病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发病率边缘型[81.0%(17/21)]显著高于并列型[41.9%(26/62)]和包绕型(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组与未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组ERCP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组EST取石成功率明显低于未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组[91.8%(45/49)比99.5%(208/209)],EST切口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组[11.1%(5/45)比1.9%(4/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JPDD是EST切口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3).结论 JPDD特点与胆总管结石发病率相关;EST治疗胆总管结石会受到JPDD的影响,但仍是治疗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的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与水化疗法联合应用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冠心病择期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接受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水化疗法,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天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留取尿标本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白介素18(IL-18),并计算出肌酐清除率(C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术后A、B、C三组中出现对比剂肾病(CIN)的例数分别为7(17.5%)、4(10.0%)、1(2.5%),B、C两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组又明显低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术后BUN、Scr、mALB以及IL-18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较B、C两组升高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Ccr、GFR显著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较C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水化疗法联合应用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CHF患者MMP-9/TIMP-1水平和BNP的影响。方法将18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4例予洋地黄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的基础治疗;治疗组87例,加用卡托普利片25mg日三次口服,视患者情况调整药物用量。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测定血清MMP-9、TIMP-1、BNP含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MMP-9、MMP-9/TIMP-1、BNP含量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卡托普利可以降低心衰患者MMP-9、MMP-9/TIMP-1含量,从而降低血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不同时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及B细胞CD15+,CD19+和CD23+的改变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3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组,n=30),选择同期入托体检,无过敏性疾病史及无阳性过敏疾病家族史的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n=2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儿童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分别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病程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采集静脉血2mL,对照组采血方式与研究组相同,采用肝素抗凝、流式细胞术方法分别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和CD15+及CD19+CD25+表达率,并进行比较。结果①研究组急性期CD4+为(14.84±5.03)%,CD4+/CD8+为(0.25±0.13)%,CD19+为(3.89±1.32)%及CD19+CD23+为(0.24±0.13)%,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D3+为(82.55±5.49)%,CD8+为(66.17±8.10)%,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②研究组内随时间推移及感染的控制,CD4+,CD4+/CD8+,CD19+及CD19+CD23+逐渐升高,CD3+,CD8+细胞逐渐降低;③研究组病程6个月时,CD3+为(67.98±8.01)%、CD4+为(32.81±6.79)%、CD8+为(33.96±7.37)%、CD4+/CD8+为(0.93±0.31)%及CD19+CD23+为(1.30±0.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病程6个月时,CD9+为(14.60±4.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CD3+,CD8+明显增高,CD4+,CD4+/CD8+,CD19+及CD19+,CD23+。明显降低,病程6个月时,CD3+,CD4+,CD8+,CD4+/CD8+及CD19+CD23+表达正常,但CD19+仍低于正常水平。这提示,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存在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并持续至临床症状消失后较长时间,应引起重视。该结果可为临床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单核细胞增多症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在微创脊柱外科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PVP组和PKP组,每组各43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分别行PVP治疗、PKP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率、骨水泥渗漏率及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高于PKP组,PKP组住院总费用高于PV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PKP对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二者各具优点,需对患者资料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术式,以达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内镜(EUS)、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中度可疑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186例临床中度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均先后接受MRCP、EUS、ERCP检查,以内镜取出结石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为97.5%(155/159),准确度为97.3%(181/186),均显著高于MRCP的92.5%(147/159)和91.9%(171/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5.30,P=0.04、0.02);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特异度为96.3%(26/27),与MRCP[88.9%(24/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5.40,P〉0.05)。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9%(184/186)、98.7%(157/159)、100.0%(27/27),与E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价值与ERCP相似,中度可疑胆总管结石ERCP术前行EUS或MRCP检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ERCP。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5例,应用埃索关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d;B组45例,应用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共 7d;治疗1周后,A组和B组分别继续单服埃索美拉唑20mg或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继续治疗3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均进行胃镜和脚检查,评估疗效。结果埃索关拉唑组与奥美拉唑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5.56%和93.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为91.11%和75.5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可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一线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LC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均行ERCP.其中8例经ENBD治疗获得成功,1例因胆总管横断伤,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ERCP是LC后胆漏患者理想的诊断方法,ENBD结合腹腔引流治疗LC后胆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梁新苗  王慧 《临床医学工程》2012,(10):1797-1798
目的介绍一种经皮经肝途径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简称PTIPS)的新方法,探讨其临床护理观察。方法 PTIPS在传统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简称TIPS)的基础上,改变了穿刺路径,使TIPS手术当中最难的门静脉穿刺变得简单、容易、安全。我科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1月,对2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各种原因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闭塞等导致的反复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特殊门静脉高压患者采用PTIPS技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给予针对性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 1例死亡,24例存活,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PTIPS是TIPS的有效补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凝血标志物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原片段1+2(F1+2)、抗凝标志物抗凝血酶-Ⅲ(AT-Ⅲ)的变化及与血小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活动期UC患者、20例缓解期UC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FPA、F1+2、AT-Ⅲ水平。结果血浆FPA、F1+2水平活动期UC患者高于缓解期UC及对照组,缓解期UC患者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活动期UC低于缓解期UC及对照组,缓解期UC患者低于对照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UC患者随着疾病严重度加重血浆FPA、F1+2水平逐渐升高(P<0.05),血浆AT-Ⅲ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变范围扩大,血浆FPA、F1+2水平升高(P<0.05),血浆AT-Ⅲ水平下降(P<0.01)。结论 UC患者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FPA、F1+2、AT-Ⅲ水平的变化与疾病活动性、疾病严重程度、病变累及范围及血小板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