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耐药志贺菌1类整合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志贺菌的流行菌株类型和耐药特点,研究志贺菌1类整合子的检出率、与耐药的相关性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方法从本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分离出70株志贺菌,以K-B琼脂法测定药敏情况;PCR扩增1类整合子可变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盒分析。结果70株志贺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利福平、萘啶酸的耐药率均>60%;对喹诺酮类常用药诺氟沙星耐药率较低,为12.8%;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10%。多重耐药率较高,达到77.1%。16株(22.9%)志贺菌中检出1类整合子。其中8株检出大小约为1 900 bp的1类整合子,测序显示含有编码对甲氧苄啶耐药的基因盒dhfrXⅡ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基因盒aadA2,另8株检出大小约为1 000 bp的1类整合子,测序显示含有编码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基因盒aadA2。结论本院志贺菌流行株主要是福氏和宋内氏志贺杆菌,多重耐药率较高。志贺菌中存在1类整合子,与志贺菌的耐药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天津地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aeruginosa,PA)的整合子流行情况,并分析整合子与PA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3株天津地区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PA,K-B法与MH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其药敏情况,并用PCR法扩增整合子的整合酶基因,对阳性PCR产物采用HinfⅠ内切酶作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进行整合子分类。结果 53株耐碳青霉烯PA对哌拉西林等14种抗菌药的耐药率从30%~100%。18.9%(10/53)的PA中检出整合子;PCR-RFLP结果显示均为Ⅰ类整合子,未检出Ⅱ类和Ⅲ类整合子。结论Ⅰ类整合子较广泛地存在于天津区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中,整合子与PA的耐药和多重耐药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耐药志贺菌中2类整合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志贺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是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因之一。志贺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是控制细菌性痢疾的一个主要难题。研究表明多种机制包括可移动的遗传因素如质粒和转座子参与了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滥用药物和基因水平传播导致了志贺菌对常用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国外文献报道,志贺菌中主要存在2类整合子,并且与志贺菌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4.
整合子介导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志贺菌的多重耐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志贺菌的耐药特性及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K-B法药敏试验筛选可疑产ESBL志贺菌株;通过改良三维试验、E-test试验及相对水解率测定对可疑产ESBL志贺菌进行鉴定;采用TEM、SHV、CTX-M-1组、CTX-M-2组和CTX-M-9组β-内酰胺酶通用引物进行PCR检测,并对TEM和CTX-M-9组全编码基因引物等PCR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对产ESBL志贺菌进行结合传递试验,供体菌和接合子用稀释法进行MIC测定。对ESBL菌株进行Ⅰ类、Ⅱ类和Ⅲ类整合子的多重PCR检测,Ⅰ类整合子可变区PCR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确定耐药基因盒的种类和数量。结果275株志贺菌中有12株为产ESBL志贺菌,其基因型为CTX-M-14和CTX-M-1组;产ESBL志贺菌结合传递试验全部阳性,其结合子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12株ESBL志贺菌只含Ⅰ类整合子,整合子可变区含有dfrA17-aadA5耐药基因盒。结论济南地区志贺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交叉耐药由质粒介导,对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多重耐药由整合子介导。  相似文献   

5.
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及对喹诺酮耐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门菌感染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沙门菌耐药菌株的逐渐增多给沙门菌病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成为公共健康的一大威胁。本文就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对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沙门菌的感控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了解香港海鸥型菌淡水鱼与蛙来源分离株磺胺类耐药性以及Ⅰ类整合子介导耐药的情况。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香港海鸥菌耐复方新诺明药物菌株,PCR方法扩增耐药菌株sul1、sul2和Ⅰ类整合子基因。结果 128株香港海鸥菌中共有20株耐复方新诺明药物,耐药率15.6%,耐药菌株中检测sul1阳性率90%,sul2阳性率55%,Ⅰ类整合子携带率80%。 结论 淡水鱼与蛙来源香港海鸥型菌菌耐磺胺的机制可能与Ⅰ类整合子、sul1、sul2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7.
耐药整合子与细菌耐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徐爱晖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226-1227
细菌的耐药性一般是由于其染色体内基因突变或从外界获得耐药性基因,以及二者同时并存所产生的,而大多数细菌是通过获得耐药基因产生耐药性。整合子一基因盒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解释细菌耐药性的新机制,本文就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整合子的分类、结构及传播机制和耐药性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PCR技术检测相关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并用DNA序列分析确认其所产生基因型。结果检测菌株中ESBLs阳性56株,阳性率为44.4%。所有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56株ESBLs阳性的菌株有44株扩增到TEM基因(78.6%),SHV型阳性的有2株(3.6%),CTX-M型阳性的有48株(85.7%),OXA型阳性的有1株(1.79%),intl1阳性菌株有35株(62.5%),占未检出PER和VEB型。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较高,耐药显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产ESBLs细菌最有效的药物;TEM型和CTX-M型ESBLs为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基因型,携带Ⅰ类整合子基因是导致细菌产ESBLs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沙门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多重PCR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敏感性。方法选择沙门菌组氨酸转运操纵子基因、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溶血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在单一PCR方法基础上,建立检测两种病原菌的多重PCR技术。结果在495bp和850bp处分别出现预期的特异性DNA扩增条带,敏感性试验显示该体系能检测出32pg的沙门菌DNA和274pg的李斯特菌DNA,样品检测表明该方法与单一PCR和国标方法的符合率达100%。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能同时检测沙门菌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多重PCR技术,为主要食源性病原菌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识别能力与治疗效果仍是当前临床上应对多重耐药菌的关键措施。根据不同的耐药机制探索新的替代疗法(如噬菌体)有望在未来成为应对多重耐药菌的突破性技术。该文对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和治疗以及新的替代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识别和治疗多重耐药菌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合肥市屠宰生猪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和药物感受性。方法应用GB/T4789.4-2003对来自五个定点屠宰场生猪胴体体表和肉样的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并采用标准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22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胴体体表沙门氏菌以B群为优势菌群,优势血清型包括里定沙门氏菌和山夫登堡沙门氏菌;胴体肉样沙门氏菌以E1群为优势菌群,明斯特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沙门氏菌分离株对头孢曲松钠和丁胺卡那感受性最大,对强力霉素和四环素高度耐受;51株耐药菌株中有33株(64.71%)为多重耐药,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谱是强力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结论实施宰前检验和管理是控制沙门氏菌病,保证病健隔离分宰,减轻对加工环境和产品污染的重要措施;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应加强畜牧养殖业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东省生猪屠宰感染沙门氏菌耐药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利用沙门氏菌血清型快速分型试剂盒鉴定血清型,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98株沙门氏菌进行8大类13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鉴定出9种血清型,以德尔卑、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298株沙门氏菌对13种药物的耐药状况不同,对四环素类药物多西环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7.99%(292/298)、80.20%(239/298),对粘杆菌素E最为敏感,耐药率仅为2.01%(6/298),其次为奥格门丁和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2.35%(7/298)和4.03%(12/298),多重耐药率为81.88%(244/298),优势耐药谱型为四环素-多西环素。结论山东省生猪屠宰环节沙门菌优势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氏菌,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情况不同,不同屠宰环节的耐药性存在显著差异,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耐药谱型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鸡源肠炎沙门氏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特征。方法 从山东省不同来源分离肠炎沙门氏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菌株进行19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通过PCR方法对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进行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不同场所分离的菌株进行PFGE分型。结果 肠炎沙门氏菌分离率为17.94%(178株),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到68.54%、对四环素耐药率达到66.85%、对磺胺甲恶唑和萘啶酸耐药率达到100%。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多粘菌素敏感,耐药率在5.62%以下。68.54%的菌株(122株)携带Ⅰ型整合子、blaTEM和tetA基因。不同场所分离的肠炎沙门氏菌表现4种PFGE谱型。结论 山东省分离的肠炎沙门氏菌对青霉素类、四环素类药物耐药,携带Ⅰ型整合子、blaTEM 和tetA耐药基因是导致菌株耐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离鉴定2016-2018年不同宿主来源的伦敦沙门菌,并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通过生化实验和肠毒素基因stn检测进行种属鉴定;参照考夫曼怀特表对沙门菌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伦敦沙门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成功分离鉴定出135株伦敦沙门菌,分离自猪、人、犬和鸡来源的样品;100%伦敦沙门菌至少对一种抗菌药物表现耐药;伦敦沙门菌对四环素(95.6%)、链霉素(93.3%)和氨苄西林(87.4%)的耐药率较高,对氨曲南(8.9%)和头孢噻肟(11.1%)耐药率较低,对阿米卡星、多粘菌素、呋喃妥因和美罗培南敏感;多重耐药率达到95.6%,常见的多重耐药表型为AMP-CHL-FFC-FOS-GEN-OLA-STR-SXT-TET。结论伦敦沙门菌主要分离自猪全产业链各环节样品和体检人员样品,其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肉鸭屠宰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耐药状况以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参照GB 4789.4-2010,从肉鸭屠宰链中分离疑似沙门氏菌,采用双重PCR对疑似菌株进行准确鉴定,并进行血清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株进行1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CLSI标准判定结果;通过PCR检测与沙门氏菌致病性相关的9个基因。结果 343份样品共分离鉴定出99株沙门氏菌,总体分离率为28.86%,宰前、脱毛、掏膛、分割、宰后样品沙门氏菌分离率分别为45.71%、22.68%、24.72%、38.33%、25.81%;分离株共产生了7种血清型,以印第安纳、纽兰和鸭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对NAL(91.92%)的耐药率最高,对TET(43.43%)、AMP(42.42%)、SXT(34.34%)、CIP(29.29%)、CRO(27.27%)、GEN(24.24%)、KAN(22.22%)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AMC(9.09%)和MH(6.06%)的耐药率最低,多重耐药率为47.47%,其中印第安纳、伤寒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耐药性较突出;沙门氏菌分离株spvR(94.95%)、avrA(93.94%)、ssaQ(90.91%)、mgtC(87.88%)、sopB(83.84%)、bcfC(80.81%)、siiD(77.78%)毒力基因的携带率较高,spvB(29.29%)和spvC(11.11%)的携带率较低。结论 肉鸭屠宰生产链容易受到不同血清型、不同耐药特征,且毒力基因携带率高的沙门氏菌污染,相关企业和部门应当在卫生和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加强监督和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不同来源沙门氏菌的致病力及毒力基因分布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改良寇氏法对7株不同来源的沙门氏菌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病理剖检和组织切片观察,应用PCR检测质粒毒力基因和部分毒力岛基因。结果 7株菌株的LD50按表中编号⑥、④、⑤、②、①、③、⑦依次降低,菌株⑦、①、③引致的病理变化最为明显,4株猪源沙门氏菌的致病力均高于3株鸡源菌株。仅菌株⑦菌株检出spvR、spvA、spvB、spvC、spvD质粒毒力基因;毒力岛毒力基因sscA、sseD、sseE 7株菌株全部检出,而sseC基因仅有③、④、⑤和⑦检出。结论 不同来源的沙门氏菌对小鼠的致病力具有明显差异,不同沙门氏菌对小鼠的致病力表型与其毒力基因的分布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猪养殖场和市售生鲜猪肉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采用PCR方法检测sea、seb、sec、sed、see、seg、seh、sei、sej、sek、sel、sem、sen、seo、sep、seq、ser、seu 18个肠毒素基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分布状况。结果从1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检测到94.6%(123/130)的菌株携带有肠毒素基因,以seb的检出率最高,占60.8%,其中养殖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5%(55/100)、市售生鲜猪肉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80%(24/30);养殖场分离株中检测到的肠毒素基因型主要有seb+seg+sem+sen、 seg+sem、seg+sei+sem+sen、seg+sem+sen 和seb+seg+sei+sem+sen,其检出率分别为8.0%(8/100)、7.0%(7/100)、7.0%(7/100)和6.0%(6/100);市售生鲜猪肉分离株中检测到的肠毒素基因型主要有sea+seb+see、sea+seb 、seb+see和sea+see+sem,其检出率分别为30%(9/30)、10%(3/30)、10%(3/30)和6.7%(2/30)。养殖场和市售生鲜猪肉分离株中均未检测到sed、sej、seo、sep、seq、ser和seu基因。结论 猪养殖场和市售生鲜猪肉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携带肠毒素基因,且在型别上有一定的差异,可能存在不同的污染来源,这对监控猪养殖场和市售生鲜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及肠毒素基因的携带状况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贵州省2017-2018年非伤寒沙门菌(NTS)的血清型分布、耐药情况与脉冲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对分离自贵州省临床病例的191株非伤寒沙门菌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型分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6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PFGE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191株非伤寒沙门菌分出18种血清型,鼠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深圳地区感染性腹泻沙门菌耐药状况及分子型别特征,为沙门菌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地区四家医院的137株沙门菌,传统血清学方法鉴定沙门菌血清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药物敏感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作分子同源性分析。结果 137株沙门菌可分为30种菌型,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是本地优势菌型。菌株对链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耐药最为严重,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呈逐年增高的趋势。49株鼠伤寒沙门菌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可获得38种带型,相似度65.5%~100%,TY18为优势带型;27株肠炎沙门菌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可获得9种带型,相似度61.8%~100%,EN7为优势带型。结论感染性腹泻来源沙门菌耐药状况比较严重,菌株PFGE带型多样化,呈高度散发,部分带型与其耐药谱之间具有一定的聚集与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2-2014年临床常见沙门菌耐药特性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分离的84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选取不同菌株来源、血清型和耐药谱的51株沙门菌,按照美国PulseNet标准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应用BioNumerics软件对电泳图谱进行分析,确定菌株间的相关性。结果84株菌分为20种血清型,沙门菌前3位血清型构成比从高到低分别为:鼠伤寒沙门菌占42.86%(36/84)、肠炎沙门菌占15.48%(13/84)、斯坦利沙门菌占8.33%(7/84)。本次分离沙门菌对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率达84.21%以上,对于环丙沙星与氯霉素的敏感性在66.67%以上,对于甲氧苄啶与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在50.88%以上,但仍存在多株多重耐药现象。51株沙门菌经过聚类分析可分为 42个PFGE型,表现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结论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沙门菌耐药谱与 PFGE分型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