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糖尿病的妇科手术患者97例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随机选取同期非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100例作对照。结果:97例患者全部安全渡过围手术期,且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切口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非妇科手术禁忌证,围手术期积极治疗及监测,选择适宜的手术及麻醉方式,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或空腹血糖轻度升高不超过8mmol/L,可确保糖尿病患者的妇科手术的安全进行,并避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方法:对36例≥60岁的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处于正常或略高水平,尿糖维持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4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9例,全胃切除术3例,其中毕-武术式17例、毕二武术式16例,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结果:36例手术根治切除率100%,术后并发症5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3例,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良好,均愈合出院。结论:正确有效的控制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水平,能够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乳腺手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以期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6例Ⅰ类切口乳腺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填写相关表格,对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用药时机及用药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6例乳腺手术患者预防用药40例,使用率为27.4%;选用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有23例,选药合理率为57.5%(23/40);单用1种抗菌药物占77.5%(31/40),二联用药占22.5%(9/40);用药时机合理率为65.0%(26/40),用药时间合理率为12.5%(5/40)。结论我院乳腺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选药、用药时机及用药时间不规范,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213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选择、联合用药、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3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145例,占68.08%;预防用药疗程超过48h的205例,占96.24%。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共涉及8类12种,应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头孢呋辛80例、氨曲南55例、头孢孟多23例;单一用药198例(92.96%),二联用药15例(7.04%)。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较多问题,应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发病率为20%~40%。糖尿病则是一种以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危急患者生命[1]。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手术者的护理难度较一般子宫肌瘤患者更高,我院妇产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除1例因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行Ⅱ期缝合、1例因伤口脂肪液化延期愈合外,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术前护理1.1心理支持认真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讲解子宫肌瘤、糖尿病的治疗与护理等相关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2],鼓励家属和亲友关心、支持患者,并提供经济保障。1.2严密监测及控制血糖严格遵守糖尿病饮食,并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的摄入。严格监测空腹及三餐后血糖,定时进餐,每日3餐前15~30mi皮下注射胰岛素,按医嘱准确确定胰岛素剂量。术前血糖控制稳定,且无电解质紊乱后,即行手术(手术方式有子宫全切、次全切及肌瘤剔除术等)。2术后护理2.1严密监测血糖按妇科手术后常规护理。禁食水、切口砂袋加压及去枕平卧六小时、心电监测等。术后由于患者能量的需要,常常...  相似文献   

6.
毛晓敏 《长江大学学报》2006,3(3):294-294,305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发病率为20%~40%。糖尿病则是一种以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危急患者生命。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手术者的护理难度较一般子宫肌瘤患者更高,我院妇产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除1例因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行Ⅱ期缝合、1例因伤口脂肪液化延期愈合外,其余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泌尿外科患者并发糖尿病的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48例并发糖尿病的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以糖尿病Ⅱ型及老年多见,病情隐匿,术后感染率高,其中伤口感染4例.泌尿系感染2例。结论:糖尿病患者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控制血糖,是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相关问题。方法对93例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131例中年妇科恶性肿瘤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3例老年患者妇科恶性肿瘤的前3位分别卵巢恶性肿瘤38例(占40.9%),子宫内膜癌24例(占25.8%),宫颈癌20例(占21.5%)。老年组的术前合并症明显多于中年组(78.5%vs47.3%,P〈0.01);老年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与中年组相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妇科恶性肿瘤以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为主,年龄不是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的禁忌,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急腹症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以提高小儿急腹症的围手术期处理和监护水平。方法对124例急腹症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并发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经用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小儿对手术的耐受性差,术式应以简单、时间短、快速为原则;肺部感染是常见并发症,做好小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对1995-2009年收治的146例6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外科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手术切除30例(90.4%),术后并发症为肺部感染23例(15.7%),切口感染裂开8例(5.4%),应激性溃疡4例(2.7%),功能性排空障碍2例(1.4%),急性肺栓塞1例(0.7%),急性心肌梗死2例(1.4%),泌尿系感染5例(3.4%),死亡6例(4.1%).结论加强对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老年胃癌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情况,为进一步规范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及改进方向。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Ⅰ类切口手术241例(其中乳腺手术92例、甲状腺手术89例、疝气修补术44例、骨科内固定取出术16例),对抗菌药物选用品种、联合用药情况、预防用药时机、预防用药起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1例Ⅰ类切口手术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101例,占41.9%;选药合理占70.3%(70/101);单用一种抗菌药物占94.1%(95/101),二联用药占5.9%(6/101);预防用药时机合理占81.2%(82/101);用药起止时间合理占34.7%(35/101);241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不发生感染。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在选药及用药时机方面较为规范,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较高及术后用药时间过长,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抽取2011年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共164份,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率为26.83%,联合用药占9.30%,无指征用药占58.14%,超规定范围选药占48.83%,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占46.52%.结论 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还不够规范,建议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治疗。结果 6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获得满意的疗效,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密切监控血糖、积极控制感染、预防各种并发症、给予必要的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5例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施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折.结果 本组手术后治愈率为100%.术后并发症有:肺部感染12例,心律失常7例,肺不张3例,心力衰竭2例.2例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的肺癌根治术是70岁老年肺癌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术期处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胃癌手术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老年胃癌病人,27例合并高血压、慢支、肺气肿、糖尿病等老年常见病。术后发生并发症共8例次,死亡3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30%。结论;老年胃癌病人常伴有慢性疾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选择合理术式可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自制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系统在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于我科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皮下间断缝合腹部手术切口;观察组在腹部手术切口皮下脂肪层放置自制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系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脂肪液化与二期缝合发生率,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关闭切口和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1)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Hc=12.275,P<0.01);(2)观察组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切口二期缝合率均低于对照组(3.0% vs 14.0%,2.0%vs 12.0%,P<0.01);(3)两组患者关闭切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 自制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系统可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的发生,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78例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手术前做好各项手术前的准备,并熟悉相关的手术步骤,手术中严格操作,手术后加强护理支持,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实验组除了采取常规的护理治疗外,由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以及相关的术后注意事项引导工作。将两组患者术后的状况详细记录保存并分析。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实验组术后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9例,呼吸衰竭2例,经过抢救均已痊愈,其余患者均无任何并发症出现,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4d;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5例,呼吸衰竭5例,1例患者出院半年后家中死亡。本组住院时间平均为20d。结论对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和提高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及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和效果。方法对采用手术治疗76例踝关节骨折及脱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术后发生伤口浅表感染,经加强抗炎后痊愈,其它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3 a,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2~18周。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优44例,良26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2.1%。结论手法恢复踝关节力线,及时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及脱位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35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和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妇产科术后腹壁伤口愈合不良35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腹壁伤口愈合不良中,轻度18例(51.4%).中度12例(34.3%),重度5例(14.3%),采用频谱仪照射或切口缝线、清创、引流、缝合等不同处理方法均治愈。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及提高术中操作技术,可降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切口愈合不良.可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6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实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理护理,对照组按一般护理常规进行.结果 观察组术中心率和呼吸平稳者的例数比对照组多(P<0.01);观察组情绪平静者56例,紧张者24例,对照组则分别为32、4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消除手术带给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