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20L近球形爆炸特性测试系统对瓦斯、煤尘共存条件下爆炸极限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煤尘的爆炸下限浓度随瓦斯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纯煤尘时的爆炸下限浓度是28.4g/m3,当加入1.70%浓度瓦斯时,煤尘爆炸下限浓度下降到7.8g/m3,且煤尘爆炸下限与瓦斯浓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变化;瓦斯的爆炸极限随煤尘浓度的增加发生改变,且与煤尘浓度呈不同的指数函数关系;纯瓦斯的爆炸上限为15.8%,而加入100g/m3的煤尘后瓦斯的爆炸上限下降到了12.8%;瓦斯的爆炸下限随煤尘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纯瓦斯的爆炸下限为5.10%,而加入100g/m3的煤尘后瓦斯的爆炸下限下降到了3.1%。研究结果为煤矿井下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20 L钢制近球形爆炸特性测试系统,对低浓度瓦斯参与条件下、3种不同煤尘的爆炸下限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在本试验条件下,煤尘的爆炸下限浓度随瓦斯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瓦斯浓度在0~1.0%范围内,煤质组成成分对爆炸下限影响较大,相应的瓦斯和煤尘共存的爆炸复合体系表现为"强煤尘"性;当瓦斯浓度大于1%时,煤尘爆炸下限浓度的数值差异不大,煤质成分对煤尘爆炸下限的影响不再明显,相应的瓦斯煤尘共存的复合爆炸体系表现为"强瓦斯"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20 L钢制近球形爆炸特性测试系统,对低浓度瓦斯参与条件下、3种不同煤尘的爆炸下限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在本试验条件下,煤尘的爆炸下限浓度随瓦斯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瓦斯浓度在0~1.0%范围内,煤质组成成分对爆炸下限影响较大,相应的瓦斯和煤尘共存的爆炸复合体系表现为"强煤尘"性;当瓦斯浓度大于1%时,煤尘爆炸下限浓度的数值差异不大,煤质成分对煤尘爆炸下限的影响不再明显,相应的瓦斯煤尘共存的复合爆炸体系表现为"强瓦斯"性。  相似文献   

4.
瓦斯和煤尘复合爆炸是煤矿井下爆炸灾害的主要形式之一,研究瓦斯/煤尘复合爆炸下限变化规律,是有效防治煤矿爆炸灾害的必备条件。为研究煤尘组分对瓦斯/煤尘复合爆炸下限的影响,特选用2种组分不同的煤尘(烟煤和无烟煤)。依据EN 14034标准,使用10 kJ化学点火头在标准20L球形爆炸容器中,分别对2种煤尘的最小爆炸浓度、相同试验条件下的瓦斯爆炸下限以及煤尘与瓦斯的复合爆炸下限进行了测量。试验测得烟煤和无烟煤的最小爆炸浓度分别为50 g/m^3和70 g/m^3,瓦斯爆炸下限为4%。当煤尘中分别通入1%、2%、3%、4%的瓦斯后,烟煤最小爆炸浓度分别降低至40、20、5、0 g/m^3,无烟煤最小爆炸浓度分别降低至50、20、5、0 g/m^3。基于上述测量结果,对比分析了煤尘组分对瓦斯/煤尘复合爆炸下限变化规律的影响,并探讨了Le Chatelier、Bartknecht、Jiang等气粉复合爆炸下限预测模型对瓦斯/煤尘复合体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2种煤尘的最小爆炸浓度均随瓦斯浓度的增大而降低,但挥发分含量低的煤尘降幅更大,即瓦斯对低挥发分煤尘最小爆炸浓度的影响更为显著。Jiang模型预测值远远偏离实际测量值;Le Chatelier模型预测值高于实际测量值,且误差随瓦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Bartknecht模型适用性相对较好,且更适用于低挥发分瓦斯/煤尘复合体系。  相似文献   

5.
《煤矿机械》2013,(11):198-200
煤矿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有瓦斯和煤尘产生,当瓦斯和煤尘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足够能量的火源,就要发生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是煤矿危害最大的事故之一,能直接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对煤矿电气火花引起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20 L球形爆炸装置的煤尘爆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标准的20 L爆炸球实验装置,研究了3种不同煤质的煤尘及瓦斯煤尘混合物的爆炸特性,获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煤尘的爆炸特征参数,并给出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煤质特性煤尘的爆炸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在实验选定的粉尘浓度范围内,煤尘的爆炸超压及超压的上升速率随粉尘浓度基本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爆炸环境初始压力的增加,显著延长了煤尘析出的可燃性挥发分气体的火焰发展期,使得煤尘的爆炸参数随初始压力均呈现升高的变化规律;煤尘的爆炸特性随混合物中瓦斯气体的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初始少量瓦斯气体的加入显著改善与提高了瓦斯煤尘混合物的爆炸特性,降低了瓦斯煤尘混合物的爆炸下限。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对煤尘爆炸产物颗粒表面的结构特性进行了半定量分析,获得了产物颗粒表面的孔隙形状因子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7.
我省煤田自南向北瓦斯量增大,黄河以北矿区多为高沼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除焦作外,全省煤矿的煤尘都具有爆炸危险性.由于瓦斯和煤尘灾害严重,近几年来,我们狠抓了瓦斯煤尘事故的预防,特别是在防止煤巷掘进的瓦斯煤尘爆炸措施方面进行了探索。先抓了通风瓦斯管理,健全瓦斯检查制度,指令性地执行“群管群防瓦斯的十项纪律八项注意”,又根据瓦斯煤尘爆炸和火灾事故发生的规律、“煤矿安全规程”,编印了《消除隐患,杜绝瓦斯煤尘爆炸和火灾事故对策》及《预防灾害扩大对策》表册。随着煤矿安全技术装备产品的  相似文献   

8.
煤尘对低浓度瓦斯爆炸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揭示了瓦斯煤尘爆炸下限浓度的相互影响关系。实验表明,瓦斯参与情况下煤尘的爆炸下限浓度明显降低,同样煤尘参与情况下甚至1%的瓦斯也会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9.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构建了矿井三维通风模型和通风智能优化系统,实现了通风参数的自动结算,达到对风速、风量、风压、瓦斯、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在线监测,并可进行反风演练,对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瓦斯、煤尘、火灾的防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构建了矿井三维通风模型和通风智能优化系统,实现了通风参数的自动结算,达到对风速、风量、风压、瓦斯、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在线监测,并可进行反风演练,对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瓦斯、煤尘、火灾的防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凯 《煤炭技术》2020,39(1):105-106
结合矿井现有的通风系统,对目前生产矿井面临的高温热害、煤自燃、瓦斯、煤尘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矿井通风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建立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平台,为矿井中长期通风系统优化和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该文论述了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阐述了搞好矿井"一通三防"工作应建立健全通风管理机构及制定各项管理机制;论证了矿井通风管理与煤矿发生瓦斯事故、煤尘爆炸事故以及矿井火灾事故的内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掌握粉尘的分布规律,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针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DPM)对压入式通风掘进巷道中粉尘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由此总结出压入式通风掘进巷道中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都是在工作面附近区域较大,然后沿程逐渐减小,并比较发现,抽出式通风的除尘效果要好于压入式通风.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预防煤矿瓦斯事故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泰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32(3):19-21,i001
介绍了我国煤矿安全现状,通过剖析3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分析指出我国要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必须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对煤矿"一通三防"的监管和投入,全面贯彻落实瓦斯治理的12字方针,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形成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5.
程国志 《中州煤炭》2018,(8):145-149
煤矿主要通风机承担着井下污浊气体、矿尘和瓦斯排放的重要责任,是通风系统的核心设备,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为了对煤矿主要通风机故障进行有效诊断,采用时频分析法,研究了时频分析在煤矿主要通风机中故障诊断的应用,并分别对小波分析、Wigner-Ville分布以及傅里叶变换方法进行了应用分析,适用于平稳信号的分析。研究得出:该3种方法都能够对煤矿主要通风机故障进行精确的诊断,研究为煤矿主要通风机故障诊断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挖金湾矿实际,对主要通风机切换操作时通风系统进行改进优化,解决了因主要通风机切换停风造成矿井瓦斯等有害气体升高、风量不足、系统紊乱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顾大钊  李全生 《煤炭学报》2021,46(3):950-958
职业健康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煤矿采掘活动伴生的粉尘、尾气、噪声等恶化了井下生态环境。由于井下空间有限,仅靠人工通风难以快速将污染空气稀释至清洁空气的标准,对人员健康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引发尘肺病。针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尘肺病防治难,且从业人员众多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尘肺病治理现状;以煤矿井下生态保护为基础,系统分析了采掘过程中产尘途径和井下人员工作及设备运行环境,阐释了井下生态的概念及内涵,提出了以开发前规划、开发中保护、开发后利用为内涵的煤矿井下生态全生命周期保护利用理念;形成了以采掘源头降尘、除尘,扩散过程控尘及增强人员有效防护的"源头控尘-扩散降尘-有效防护"的系统防护模式;建立了基于开采源头减尘、降尘的煤矿开采规划布局及开采工艺优化的井下生态保护与高可靠、轻量化、智能化个体防护装置有机结合的煤矿职业健康防护技术体系。提出了基于源头减尘降尘的煤炭开采布局、煤层高效注水增润、高效环保抑尘降尘剂、干式高效过滤除尘、液压支架架间局部密闭隔尘、采煤机尘源自动跟踪喷雾降尘、难密封尘源高效捕收,综掘机气液联动吸风喷雾降尘等煤矿井下生态保护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预警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事故树分析原理,系统分析了瓦斯、煤尘及其煤层自燃灾害的主要原因和隐患问题,并对事故隐患可能产生后果建立了逻辑推理模型,编制了安全防治对策,研制了矿井通风安全管理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9.
张华华 《煤》2012,21(6):11-12,24
针对中马村矿为严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含量高、涌出量大,瓦斯治理的难度大,顶层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需风量大,通风路线长等一系列问题,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技术测定,利用计算机对各个方案进行解网分析,最后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