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蛇形弹簧联轴器(图1)属于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它靠蛇形弹簧钢片嵌入两半联轴器的齿槽内来传递扭矩。这种联轴器的整体结构简单,其主要零件为两半联轴器、两半个罩壳及一组为2~4个的蛇形弹簧片。  相似文献   

2.
尼龙绳联轴器结构简单、尺寸紧凑、重量轻,在两半联轴器安装时允许有较大的轴线偏差和角度偏差,装拆较方便。尼龙绳联轴器与非接触式转矩转速传感器联接使用,能保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此外,尼龙绳联轴器还有使振动衰减和隔离的作用,为此,在高速小扭矩的传动机械以及高速机械试验台中使用尼龙绳联轴器有其特殊的优越性。一、结构尼龙绳联轴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1、5为半联轴器,它们通过单键分别与两轴相联接。在半联轴器1的端部,端盖2与挡板6之间安放一颗滚珠。在  相似文献   

3.
弹簧联轴器     
一、板状弹簧联轴器(见图1) 1.左半联轴器 2.右半联轴器 3.弧形板簧 4.直板簧在两半联轴器上分别呈对称分布焊上弧形板状弹簧和直板状弹簧(以下简称板簧),材料均为弹簧钢,左右两半联轴器可用普通碳素钢,板簧先焊接后进行热处理(板簧与半联轴器也可用螺栓或铆钉联接)。根据传递功率的大小及联轴器的径向尺寸板簧可取为4对或3~8对。安装时把4个直板簧分别插入弧形板簧中两者之间为过盈配合。左右两半联轴器分别用平键与轴联接。由于板簧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它  相似文献   

4.
重载滚珠联轴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重载滚珠联轴器湘潭大学梁以德滚珠联轴器具有结构简单、外廓尺寸小、重量轻,工艺性好,制造容易,造价低廉,装拆方便等优点,并可补偿两轴之间的任何偏移。其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它由两个半联轴器、传力滚珠及橡胶防油防尘罩组成。传力滚珠均布在左半联轴器外表的半球...  相似文献   

5.
棒销联轴器是用尼龙棒销将两个半联轴器联接起来的。它具有良好的缓冲及吸振作用。适用于高速轴联接、频繁起动、制动和换向的场合。这种联轴器制造简单、维护方便,而且多数已经标准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梅花弹性联轴器的平行不对中工况,对梅花弹性体的花瓣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基于径向简单剪切、切向简单压缩的物理建模,进而推导出平行不对中的两半联轴器在回转过程中的力学状态,并对六瓣弹性梅花联轴器平行不对中的力学状态进行了具体计算。  相似文献   

7.
浮动联轴节     
为了无间隙地传动轴的旋转,苏联机械制造工艺设计院研制了浮动联轴节(见图示)。它包括有端面槽的两个半联轴器7和9、带两个十字形排列突出部6的中间衬铁8、由弹簧4径向平衡的小球2和5、在半联轴器的切线孔内成对安装的支撑1和3。在主动半联轴器7旋转时,扭矩通过上、下两支撑1和小球2传给衬铁8,再经过左、右两支撑3传给从动半联轴器9。  相似文献   

8.
基辅工学院设计了一种新型弹性联轴器(附图)。它与人们熟悉的联轴器的不同点,在于它具有更高的减震性能和工作的平稳性。该联轴器由一个插入另一个间隙中的两个杯状半联轴器1和3组成,它们正好相反地做出尺寸相同的径向缺口。按直径D_1置于半联轴器1凸缘内部的两个弧形板5,将其凸出部分4沿宽度B放入半联轴器的缺口,并彼此构成间隙H。在弧形板间松动地装入一个弹性元件2,它是由内摩擦系数高的  相似文献   

9.
主轴是离心压缩机的核心零部件,主轴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压缩机的运转,其中与半联轴器、半开式叶轮连接的锥度轴头的加工精度极为重要.文中阐述了与半联轴器连接的主轴锥度轴头的加工方法、检测方法,以及当主轴轴头配磨量不足时如何保证主轴与半联轴器连接的锥度轴头精度.介绍了需要与两个联轴器配合的主轴锥度轴头的加工方法,以及与半开式叶轮连接的锥度轴头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偏心联轴器     
偏心联轴器是一种新型的联轴器,它的最大特点是结构简单,轴向尺寸很小,而偏心量却很大。这一点是万向联轴节所不及的。偏心联轴器用于传动装置和工作部件可作相对移动的场合。一、偏心联轴器的结构和原理偏心联轴器是由前后两个法兰、一个中间盘、八个连杆、销轴及铜套组成。如图所示,前后两个法兰分别固定于传动装置的输出轴和工作部件的输入端上,中间盘分别由两面的四个连杆并用销轴装于两端的法兰上,连杆和销轴间是间隙配合,销轴和法兰及中间盘是过盈配合。  相似文献   

11.
伏龙涅夫林业学院机械零件教研室研制成功一种新型联轴器,见附图a.这种联轴器提高了防止各种机器过载的动作准确度。与已知的同类联轴器相比,它具有结构简单及制造工艺要求不高等特点。联轴器的轴1上装有销子8,在主动半联轴器4的轮毂上加工有插销子的斜槽9,上面的是实线斜槽,下面的为虚线斜槽,见附图σ.摩擦件3和松套在轴上的被动半联轴器2组成一体.用弹簧5压着主动半联轴器4和摩擦件3,弹簧力的大小可用螺母7经弹簧座6来调整。扭矩由轴经销子、主动半联轴器及摩擦件传给被动半联轴器。在销子同斜槽接触的部位产生圆周力P  相似文献   

12.
吴勇  单代伟 《机械》2012,39(7):51-54
JC120DB交流变频驱动单轴绞车在主轴装置的两端分别有两台变频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悬吊式一级半行星减速器的两个输入轴相连,经两级减速后通过齿轮离合器与主轴联接,在行星减速器与主轴之间有液压齿轮离合器.JC120DB绞车综合运用了行星减速技术、全数字交流变频控制技术、能耗制动与盘刹技术、自动送钻、智能软启动等新技术,整体技术性能先进,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效率高、使用维护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皮带运输机、刮板运输机等运输设备,以及各类泵、鼓风机、破碎机等流体机械,都需有联轴器来联接两轴或回转件,用来传递运动和转矩.针对工作中使用的弹性套柱销联轴器、柱销联轴器、蛇形弹簧联轴器、液力偶合器、永磁联轴器,从结构、工作原理、特点、使用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在选用联轴器时利用各自的特点,科学选择合适的联轴器,保证生产设备驱动装置的运行工况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在联轴器安装找正分析中的应用郑州航空工业学院CAD研究所蒋志强冯锡兰胡中艳一、联轴器的安装找正分析联轴器在安装时,先将两半联轴器分别装在所要联接的两轴上,然后将主机找正,关在主机联轴器处将主轴中心线找平,以主机为基准,移动联接轴,向主机轴对中,...  相似文献   

15.
FS3-18浮吊中心集电环下部与中心立轴联接处为焊接式半联轴器,在浮吊作业时易损坏从而失去联接作用,而且该半联轴器与集电环下部靠4个螺栓联接而无定位,造成中心集电环损坏、维修时间长、维修成本大等问题.为此,研究设计一种一体式半联轴器,从而达到半联轴器与中心集电环下部的安装固定目的,以及非分体焊接式半联轴器不易损坏的效果,彻底解决此处频繁故障,降低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16.
张家福 《机械制造》1993,31(9):37-38
俄罗斯林业机械学院机械设计研究室研制成功下列几种联轴器: 1.摩擦安全联轴器特点是提高了限制载荷的精确度。如图1所示,它是由刚性固定在轴1上的从动半联轴器2、其上活配带有壳体(防护外壳)4的主动半联轴器3、两个压紧盘5和6、摩擦元件7、弹簧8、带有螺母10的调节螺钉9和外形呈轴状的轴杆组件11把半联轴器3的壳体4和盘5及6用铰链连接起来构成的。每一个轴杆组件包含有螺杆12和13(图16)以及套筒14,其上用左、右螺纹彼此联成一组件。在半联轴器3上做成圆弧槽15(图1B),以便让螺钉9在其中通过。圆弧槽的长度应大于当联轴器处于分离状态及改变轴杆组件长度时所引起的主动半联轴器相对于从动半联轴器位移值之总和。扭矩由半联轴器3传到半联轴器2是通过壳体  相似文献   

17.
伊.  ЕП 曙光 《机械》1990,17(2):42-45
在双电机差速电力传动装置中,为了防止运动从输出端传给主动轴,可采用不可逆联轴器。推荐改进了的带两个滚柱的双向不可逆联轴器,与普通自由运转的联轴器相比,制造简单,承载能力和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8.
张家福 《机械制造》1991,29(11):41-41
在图1所示的安全联轴器里,主动半联轴器3上装有刚性的齿轮2,而在从动半联轴器6上装有齿轮1。销子5偏心地装置在齿轮1上,滑块4位于槽里。用弹簧8从两方面夹住滑块,夹紧力可以用螺钉7调节。当主动半联轴器回转时,扭矩是通过从动半联轴器上的齿轮来传递的。当超过所规定的负荷时,两个齿轮1和销子一起转动,销子挤压滑块并克服弹簧的  相似文献   

19.
十字滑块联轴器是一种可移式的刚性联轴器,所需安装空间小,可补偿两轴间的径向偏移,适用于雷达数据传动链中同步轮系轴微电动机轴的联接。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材料、公差、半联轴器与轴的夹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联轴器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微电动机的现象。通过进行一种同步轮系用十字滑块联轴器的运动过程仿真和受力分析计算,得出了满足疲劳强度所允许的两轴间的径向偏移,反映出滑动灵活对保证联轴器正常工作的重要性。在初始设计的基础上,分析了所用十字滑块联轴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零件的形状、选择的材料和螺钉的品种等3个方面分别采取措施进行了设计改进,改进后的联轴器滑动灵活性得到了有效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实际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膜片联轴器的强度与刚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伟  冯桂军 《机械设计》1992,9(5):21-25
膜片联轴器具有许多其它类型的联轴器所不具备的良好性能,它主要由两个半联轴器和几组膜片组成。本文将根据膜片联轴器的受力状况,对其进行应力分析和刚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