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2004-05~2005-04对分离确认的92例大肠埃希氏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春红  刘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671-3672
我们对本院临床分离的338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菌株均分离自2004-01-2008-12我院患者的血液、尿液、脓液、痰等标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9-02-2009-08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药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8株大肠埃希菌中,泌尿道来源居首位(41.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占53.8%,产酶菌株的耐药性较非产酶菌株严重.结论 临床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应高度重视,对于产ESBLs菌株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碳氢霉烯类或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4.
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265株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医院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中培养出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大肠埃希菌265株,标本分布以尿标本最高(47.5%),科室分布以普外科最高(12.1%)。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s)率为60.8%,产ESBL s株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结论:临床应重视ESBL s菌株检测,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性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张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3018-3019
对我院医院内尿路感染的156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156株病原菌均分离2006-01/2007—12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其中男7例,女86例。以上患者均在住院期间出现尿路感染症状,为获得性医院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峰峰集团第二医院小儿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状况,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按照常规培养鉴定方法对大肠埃希菌进行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小儿各类标本中培养分离出大肠埃希菌中,尿液中的菌数最多84株(44.4%);其次是痰液31株(16.4%);血液中最少仅5株(2.7%)。病原菌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其敏感率最高为100%,而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利福平为代表甚至达到100%。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儿童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对某些广谱抗生素已产生了相当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合理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3年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3年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纸片琼脂扩散法对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从2004年的29.0%上升为2006年的39.2%,产ESBLs菌株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5.0%,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敏感率较高,达80.0%,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达100%,其余药物敏感率在20.0%~80.0%。结论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检出率逐年增加,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应首先采用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及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马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223-3223
目的 总结分析2010年分离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API系统鉴定细菌.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为临床常见菌,检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生率为52.7%和45.9%.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较低耐药率.结论 我院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较强,出现多种耐药菌株,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在统计年限内共检出大肠埃希菌312株,分离率逐年上升,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有普遍上升的趋势并呈多重耐药,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耐药率均达到10%以上,最高达43.9%.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38.5%.结论 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率逐年增加,耐药性逐年增强,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用药,以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本地区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常规培养鉴定方法对病原菌菌进行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培养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114株,其中居首位的是大肠埃希菌78株(68.4%).结论 以大肠埃希菌为首位的革兰阴性杆菌是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并对产生了相当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应合理有效的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全面收集近年国内医院外科系统医院感染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与分析,以了解国内综合医院外科系统医院感染的一般性特征,为进一步建立外科系统医院感染预警数据模型提供参考。方法以医院感染、交叉感染、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等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WanFang Data等数据库在2001~2009年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主要纳入二、三级综合医院报告数据,并进行分类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4篇文献,1 990 929例住院病例。统计结果显示,该64所医院的平均医院感染率为4.46%,平均例次感染率为4.73%;内科总感染率为23.28%,外科总感染率为17.33%,但内、外科医院感染发生例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阴性菌感染占47.71%,革兰阳性菌感染占21.31%;平均抗生素使用比例为60.59%;医院感染平均漏报率为12.42%;医院感染高发于2~5月份。结论我国现有医院外科系统医院感染现状研究大多为证据强度不高的回顾性调查和横断面调查,且报道数据分类多不全面和不一致;内、外科间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漏报率较高导致原始调查数据失真将影响未来预警数学模型的建立;医院感染率存在周期性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感染控制干预措施在预防心外科医院感染中的有效性。  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外科病历资料, 自2008年5月起对心外科医院感染开展目标性监测, 并针对问题和风险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干预, 至2009年所有措施得到落实。比较采取干预措施前后感染发生率的变化。  结果  2007年和2008年心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 分别为6.07%和7.56%, 而同期外科系统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34%和1.38%。采取一系列感染控制干预措施之后, 2009年心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为3.62%, 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4, P=0.006)。  结论  心外科患者处于医院感染的高危状态, 采取积极有效的感染控制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并降低心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烟卷引流是利用虹吸作用使液体溢出的一种引流方法。是用纱布卷外包乳胶橡皮膜制作而成。烟卷表面光滑,刺激小,适用于腹腔内引流。泌尿外科的手术病人伤口渗液较多,留置烟卷引流后,包扎伤口的敷料很易被渗出液浸湿,有时病人衣服、被服也常被污染。每天需多次更换伤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83例的尿液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大肠埃希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4.15%,革兰阳性球菌占14.21%,真菌占1.64%;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63.93%)、肺炎克雷伯菌(7.65%)、屎肠球菌(4.92%)。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70株,阳性率高达59.83%;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性较高,对碳青酶烯类保持高敏感性,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和阿米卡星耐药性较低。【结论】本院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教学改革对提高护生院内感染知识认知程度的效果,以期更好地预防院内感染。方法283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40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143名为教改组,参与为控制医院感染而进行的教学改革计划和护理改革措施。对两组护生人科前和出科时院内感染知识认知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及比较。结果 入科时,两组对院内感染知识的认知程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两组认知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教改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实习护生加强院内感染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生对感染知识的认知程度,从而避免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对医院感染高危科室病人、护士病毒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高危科室的病人、护士病毒感染情况,以便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桥联酶标法直接测定8种呼吸道病毒抗原,用Ellsa法测定血清2种病毒特异性抗体,分别对病人699人次,护士316人次和正常人群253人次对照,3组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人组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者明显高于护士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护士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柯萨奇B组病毒(CoxB)感染,护士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巨细胞病毒(CMV)感染IgG 3组间无差异,Ig M只有少数病人阳性,其他2组均阴性。结论呼吸道病毒感染在护士与病人之间较易控制,而病人间容易交叉感染;护士感染CoxB的危险性(RR)为正常对照组的2.62倍;CMV对护士则影响不大;故护士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及护理病人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对预防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方法,切实提高其质量。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12月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管理。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来,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得以规范;手术器械处置效率、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得以提高;手术切口、Ⅰ类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均得以降低。2009年与2008年、2010年与2008年比较,手术切口感染率均得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P<0.05;χ2=27.80,P<0.05);2009年与2010年比较,手术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2009年与2008年、2010年与2008年、2010年与2009年比较,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P>0.05;χ2=2.21,P>0.05;χ2=0.05,P>0.05)。结论推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促进了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实现了消毒器械质量控制的前馈控制、过程控制以及反馈控制;拓展了消毒供应专业领域,使医院的现有资源得到了最为高效的利用;使患者安全得到了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8.
梁剑  曾玲  李江 《医学临床研究》2014,(3):489-490,494
【目的】探讨本地区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中段尿分离培养出的208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菌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鉴定208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ESBLs株109株,占52.4%,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西丁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ESBLs株。【结论】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产ESBLs株,应当加强对产ESBLs菌株及耐药情况的监测,对临床用药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2018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9%,相结合医院感染病死率12.4%。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感染。结论老年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选取的416例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发生感染的227例(54.57%)的年龄、疾病种类、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16例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共发生医院内感染227例,感染率54.57%.本研究分析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因素,发现年龄越大(>60岁者感染112例,占49.3%)、住院时间越长(>28 d者感染88例,占38.8%)感染率越高;感染疾病种类以脑梗死(99例,占43.6%)及高血压脑出血(61例,占26.9%)感染例数最多;感染部位从高到低依次为上呼吸道59例(26.0%),下呼吸道45例(19.8%),口腔36例(15.9%),泌尿系统31例(13.7%),消化系统25例(11.0%),皮肤20例(8.8%),其他11例(4.8%);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疾病、使用抗菌素及糖皮质激素者感染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病变、使用抗菌药物是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