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体检测诊断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提纯的IBDV细胞毒为抗原,抗鸡Ig单抗1B7-HRP酶结合物为第二抗体建立了检测IBDV抗体的间接ELISA,在此基础研制出IBDV抗体检测诊断剂盒,经过1200份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试剂盒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快速稳定,易于操作,为雏鸡IBDV母原抗体和疫苗注射后特异性本检测提供了可靠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制了一种新型抗IBDV疫苗。该疫苗是将抗血清中所含的抗IBDV抗体(BDA)与活的IBDV在冻干前混合制成。为设置BDA与IBDV的不同组合,5 ̄80uBDA/50μl与100EID50/50μl的IBDV悬液在试验1中混合;在试验2中,10 ̄977EID50/50μlIBDV悬液与24uBDA/50μl混合。疫苗制备物颈部皮下注射于1日龄SPF鸡,利用囊重、囊眼观检查和IBDV抗体效价对不  相似文献   

3.
应用提取纯化的抗IBDV IgG免疫Balb/c小鼠,其脾细胞与SP2/O细胞在PEG作用下融合,应用ELISA法检测筛选,经有限稀释法克隆2次,获得了2株(2B6株、5F4株)分泌抗IBDV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能诱生Balb/c小鼠产生高效价的含抗IBDV独型抗体腹水。  相似文献   

4.
抗IBDV独特型抗体疫苗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提取纯化的抗IBDVIgG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PEG作用下融合,应用ELISA法检测筛选,经有限稀释法克隆2次,获得2株(2B6株,5F4株)分泌抗IBDV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能诱生BALB/c小鼠产生高效价的含抗IBDV独特型抗体的腹水。用此独特型抗体分别与福氏完全佐剂、福氏不完全佐剂按1∶1比例乳化制备成抗IBDV独特型抗体疫苗,免疫接种SPF鸡和普通京白公鸡,然后用IBDV野毒株经点眼和滴鼻方式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8、14/14,从而证实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应用抗IBDV独特型抗体分别与福氏安全佐剂和福氏不完全佐剂按1:1比例乳化制备成抗IBDV独特型抗体疫苗,免疫接种SPF鸡和普通京白公鸡,然后用IBDV野毒株经点眼和滴鼻方式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8,14/14,野毒株经点眼和滴鼻方式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8,14/14,由此证实了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潜在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IBDV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抗IBDV高免蛋黄液中提取IgG,用作包被抗体和酶标记,建立了检测IBDV的双抗体夹心法ELISA。经抗原阻断,无关病毒对照、取代、验证等项试验,并与常规AGP法比较,对来源不同的100多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法对患鸡腔上囊、脾脏的检出率均为100%,比AGP法敏感100倍以上,用肉眼观察阳性与阴性之间颜色差异显著,不存在非特异性反应。试验证明该法具有满意的待异性、敏感性、快速性和稳定性,是IBD早期病原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无IBDV母源抗体的1日龄健康滨白公雏接种IBDV后,于不同时期检查其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及哈德尔腺中IgG,IgM和IgA生成细胞的数量。结果表明,1日龄IBDV感染全身及局部免疫器官组织中三种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鸡,呈现体液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8.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阻断ELISA试验对采处三种不同鸭群的380份血清进行了IBDV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农村散鸭100%,农场圈养鸭29.9%,市场贩运鸭95.4%,总阳性率为95.5%,抗体效价为1^2~10^4,这一结果不仅表明在我国IBDV传染已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而且揭示了鸭在IBD病原生态和传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IBDV的主要靶细胞是表面带有IgM的B淋巴细胞,造成以淋巴细胞成分衰竭、坏死为特征的一种免疫缺陷性和免疫抑制性疾病。因此本病的免疫预防倍受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控制本病的有效方法是疫苗接种和增加母源抗体。1 IBD疫苗种类及特性1.1 IBD经典疫苗 选用IBDV经典毒株制成弱毒苗或灭活苗,其中弱毒苗根据毒株的特点以及免疫抑制作用的程度,可将其分为弱毒株(温和型)、中等毒力弱毒株(中间型)和强毒株(高毒型)疫苗…  相似文献   

10.
麻雀自然感染鸡传染性法氏病病毒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的鸡场捕杀麻雀54只,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夹心阻断ELISA检测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4%;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1.1%;RT-PCR阳性样本病毒分离亦为阳性。结果表明;IBD流行的鸡场里的麻雀能够发生IBDV自然感染,麻雀可能是IBDV的贮存宿主或二次传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