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就云南省怒江州农业生产的发展历程、规模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并结合怒江州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理环境,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即生态农业发展中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农业部下发通知,确定19个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省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被正式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经过推选和参评,云南省推荐的文山州广南八宝稻作生态系统、大理州剑川稻麦复种系统成功列入农业部第二批2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中。云南省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支撑云南省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从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服务模式以及服务水平等方面,对云南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研,分析了云南省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认为云南省下一步应开展以下五方面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农民信息素质提升、信息服务体系完善、以及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农业要闻     
《云南农业》2005,(10):2-3
上半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十大特点,省长助理丹珠昂奔深入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调研工作,“第二届珠洽会”云南农业展团成果丰硕,全国农业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在昆召开,云南省兽药GMP达标工作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农业开发模式主要研究的是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根据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后备资源的开发涉及自然环境系统、人类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农业后备资源开发模式应由生产模式、经营模式、组织模式和投资模式4种基本模式组成。农业后备资源开发可根据当地情况,在4种基本模式中进行选择、组合,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符的农业后备资源开发模式。因而,农业后备资源的模式研究,对农业后备资源开发有很大的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云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独特的气候资源与自然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高原特色农业,受到地理位置和物流等影响,在传统农产品营销模式下,云南农产品运输成本高,运输保管损耗大,农产品商品化率低,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并没有真正走出云南,体现出特色农产品的应有价值,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特色农产品潜力,破解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发展瓶颈,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势在必行。目前云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并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让云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更好地发展,本文针对云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通过对云南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云南农产品电子商务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特点,另一方面要与优质的高原特色农产品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云南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农业标准化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分分析了云南省农业标准化基本情况,举例说明了云南省农业标准化取得的成效,着重分析了云南省农业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云南省农业标准化建设的8项对策.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近年来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现代化设施农业在云南省迅速普及开来。本文总结了云南省在设施农业方面取得的进展,全方面分析了云南省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农业设施简陋、生产技术落后、缺乏专业化人才等限制云南高原特色设施农业发展的因素,探索了一套符合云南设施农业发展特点的发展对策,对云南省设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艳 《乡村科技》2019,(5):53-54
生态学农业工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的结果。生态农业规模小、技术支持系统薄弱及社会服务系统薄弱等问题导致生态农业功能逐渐减弱,因此诞生了生态农业高效经营模式。生态农业的商业模式基本设想是农业生产以生态生产为前提,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构建基础,扩展工业化链条,实现生态利益、经济利益及社会利益的高效调整。云南省生态农业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具体分析云南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云南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以促进云南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33-18834,18837
介绍了云南"坝子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形势,从自然环境约束和社会经济条件限制2个方面提出了云南"坝子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云南"坝子农业"发展应考虑的因素,要考虑到坝子承担多重发展的重任、坝子文化的自然赋存、云南省的政策倾向以及"坝子农业"发展的潜力与方向等多重因素。提出了云南"坝子农业"发展的对策:一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二是加强坝区与山区、工农业、城乡等统筹发展;三是注重生态农业的发展与调整;四是保持发展的理性。  相似文献   

11.
蔡鹤亭  朱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708-7709
从分析云南省发展农业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入手,提出了一种基于供应链管理中最低库存管理(JIT)理念的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模式构想,实现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定位目标,推动云南省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化肥利用现状与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农业赖以持续高产的保证。针对云南省化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对策,以提高化肥使用效益,促进云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在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属于新设专业,多数院校课程体系追求“全面”,课程繁多复杂,实践课程偏少,缺乏实践技能和专业特色,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以能力和素质为导向,基于农业院校的特色,结合四川农业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建设实际,从现状分析、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探索,以期为地方性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雷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836-3839
新疆作为我国多种自然灾害群生的典型地区,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造就了绿洲灌溉农业与畜牧业并存的生产方式,通过与当地严酷的自然灾害斗争不断改进农业技术,发展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农业生产体系。通过分析历史时期发生的自然灾害与农业的关系,简要探索新疆农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福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福建省面临资源不足等制约农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存在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生态、政策环境等优势。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自然生态、政策环境等优势与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农业的特点,从产业结构、价格财税、宣传教育、生态文化、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农业发展优势度综合评价方法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评价农业发展优势,并对症施策,有助于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本文从自然地理本底、农业生产环境、农业质量效益、经营组织效益、生态协调能力、产业发展潜力等6个维度构建农业发展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算法等评价并揭示了2019年广东省县域农业发展优势度及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广东省农业发展综合优势度空间差异明显,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县域的农业优势最突出。6个分项中,自然地理本底、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协调能力是主要贡献因素。其中,自然地理本底和经营组织效益均表现为粤西南方向最优;农业生产环境表现为粤东北方向最优;产业发展潜力表现为粤东南方向较优;农业质量效益、生态协调能力与农业综合优势度整体空间分布相似,但农业质量效益不再是农业发展优势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粤中南和东北方向的生态协调优势突出。因此,建议结合农业分项与综合优势,未来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区以及粤西南、粤东南和粤东北分别形成现代都市农业区、高效农业区、特色农业区和生态农业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的粗放经营向可持续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然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农业高新技术供给不足,分布不合理;国家财政、信贷对农业经济资金注入不足;农业制度自身不完善等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制约,使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步履维艰。本文拟在农业高新技术、投资体制、相关制度安排等方面探求相应的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57-9059
综述各种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对农业结构历史变化的驱动作用。相对来说,气候、环境等自然生态因素是自然经济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商品经济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在当前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下,农业生态价值必然会成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和现状,分析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现农业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不同非洲菊品种在日光温室的栽培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从云南省农科院引进10个非洲菊品种在日光温室进行3 a的对比试验,根据产量、切花质量、抗病虫害和耐热、耐寒性各项指标分析了不同品种的表现差异,结果表明:1#、索拉、嫩橙3个品种在西北干旱冷凉区日光温室栽培表现好。桔红、阿尼神、非拉、塔城大部分性状优异,能基本适应西北干旱冷凉区日光温室栽培,但应注意病虫害防治,红桔、凤超和黑心红3个品种不适合在西北干旱冷凉区日光温室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