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03年10月至2007年9月期间收治的6例因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均为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产科大出血患者,其中DIC2例,子宫内翻1例(1例合并DIC),宫缩乏力1例(1例为双胎妊娠),子宫破裂2例。出血量1600-3500ml,平均2380ml。6例患者均行子宫切除术后痊愈出院。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孕产次、多胎妊娠、分娩方式等因素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相关。结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治疗急性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法,对26例急症产科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6例产科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而行子宫切除,其中宫缩乏力8例,软产道撕裂伤6例,DIC6例,子宫胎盘卒中4例,子宫破裂2例,出血量在1 800~3 500ml,其中24例均在予宫切除术后痊愈出院,2例因院外转入时病情较重,失去了挽救时机而在术中术后死亡.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孕产次、多胎妊娠、催引产方法的使用等因素与产科急症切除子宫相关.结论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治疗急性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我院1992~2002年间收治的10例因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均为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产科大出血患者。其中DIC5例,胎盘粘连2例,宫缩乏力、子宫破裂、刮宫产术后晚期子宫切口感染各1例。出血量1500~3870ml,平均2472ml。10例均行急症子宫切除术后痊愈出院。结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治疗急性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1997-2007年间收治的12例因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均为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产科大出血患者DIC6例(其中胎盘早剥4例,妊娠合并高血压1例,羊水栓塞1例)胎盘粘连3例,子宫破裂、子宫收缩乏力、剖宫产术后、晚期子宫切口感染各1例。最后经行急症子宫切除术而痊愈出院。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孕产次为分娩方式等因素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相关。结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治疗急性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急症产科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产科大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而行子宫切除,其中宫缩乏力9例,软产道撕裂伤5例,D IC4例,子宫胎盘卒中3例,子宫破裂2例,出血量在1 300~3 300m l,其中22例均在子宫切除术后痊愈出院,住院时间2~13d,平均住院时间7天。1例因院外转入时病情较重,失去了挽救时机而在术后死亡。结论孕产次、多胎妊娠、催引产方法的使用等因素与产科急症切除子宫相关。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治疗急性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原因,以及在抢救产科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因产科因素行子宫切除术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次、多胎妊娠、催引产方法的使用、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胎盘因素等与产科急症切除子宫相关。25例产科大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而行子宫切除,出血量在1500~3500ml,无孕产妇死亡,均在子宫切除术后痊愈出院,住院时间4~11天,平均住院时间6.5天。结论产科子宫切除是治疗难以控制的子宫出血的有效措施,掌握好手术时机,能减少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分析如何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因产科急症施行子宫切除术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子宫次全切除术27例,全切除术7例,手术指征以胎盘因素为主,占44.1%,其次羊水栓塞7例,占20.6%,34例中合并DIC 14例,均为羊水栓塞和子痫前期并胎盘早剥.结论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大出血的重要措施,是一种迅速制止产后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羊水栓塞和子痫前期并胎盘早剥并发DIC时,及时果断切除子宫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张亚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1945-1947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商丘市4家市级医院分娩产妇病历资料,将80例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患者作为子宫切除组,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同期5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子宫未切除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与产科急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分娩总人数共65 259例,剖宫产率为47.46%(30 972/65 259),剖宫产产后出血率为4.61%(1 429/30 972),剖宫产子宫切除率为0.18%(56/30 972),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3.28%(1 124/34 287),院内阴道分娩急症子宫切除率为0.03%(12/34 287),刮宫产产后出血率及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率均高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22、33.24,均P<0.05).(2)单因素分析,前置胎盘并植入、胎盘早剥、合并多发或巨大子宫肌瘤、子宫破裂、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2 000 ml、术中联用缩宫素率在两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胎盘早剥、子宫破裂、合并多发或巨大子宫肌瘤、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2 000 ml是导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联用缩宫素与切除子宫之间具有负相关,是保护因素.结论 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与多种因素相关,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预防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危险因素对降低子宫切除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会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433-434
目的通过对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究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和作用。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相应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出血量以及切除原因。结果 30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患者中,15例为胎盘因素引起,占据50%,另外DIC 2例,羊水栓塞3例,子宫破裂3例,宫缩乏力5例,子宫内翻2例。经过子宫切除术,29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高达96.67%,围生婴儿总数为30例,存活27例,存活率为90%,死亡3例,病死率仅为10%。结论子宫切除术是有效的抢救产妇生命和治疗产妇大出血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抢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相关因素及手术指征,分析如何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宁陵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抢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中次全子宫切除术20例,全切除4例。DIC 8例,子宫内翻4例,宫缩乏力4例,子宫破裂8例。结论子宫切除术是产科急症子宫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方法,但加强计划生育宣教,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产前及时诊断等能有效降低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的可能,从而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症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及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率的可能性。方法对2007~2010年我院16例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发生率为0.06%,子宫切除的主要指征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孕产次、再次剖宫产、巨大儿、多胎妊娠、分娩方式等因素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密切相关。结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抢救急性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做好计划生育及孕期管理,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有望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手术指征、治疗及其在抢救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情况。方法对我院10年间28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产科子宫切除术指征为子宫大出血,其中胎盘因素占首位(17例,60.71%),治愈率96.42%,围产儿死亡率20%。结论正确掌握急症下产科子宫切除是治疗产科急性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降低剖宫产率又可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适应症、并发症及母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15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病例。结果15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指征为产科大出血,其中胎盘因素占首位(8例,53.3%),治愈率93%,围生儿死亡率20%。结论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大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科并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原因,进行防治,以提高产科工作质量,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年以来16例产后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的原因。16例中胎盘因素4例,瘢痕子宫不全破裂2例,软产道裂伤2例,晚期产后出血2例,羊水栓塞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例。16例中无一例死亡。结论加强孕产期监护,严格产程管理,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是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主要措施。同时行子宫切除也是抢救产科急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原因,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7年间急症子宫切除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指征有:妊高征胎盘早剥DIC致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DIC致产后大出血,不明原因死胎DIC致产后大出血,前置胎盘致产后大出血,胎盘植入致产后大出血,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致产后大出血,顺产后软产道严重撕裂大出血继发DIC。结论 各种原因引起的产后大出血是产科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减少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关健在于及早发现和积极处理产科异常情况,避免病情恶化造成不必要的切除子宫,在保守治疗无效的危急情况下,应果断切除子宫,挽救孕产妇生命。  相似文献   

16.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在产后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时 ,为挽救产妇生命所采取的特殊处理方法。因此 ,预防和处理产后大出血是产科临床的重要课题。我院 1987年 3月~ 1998年 3月 ,因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 19例 ,现分析如下并对治疗和预防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87年 3月~ 1998年 3月 ,因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 19例 ,其中剖宫产术 18例 ,阴道分娩 1例。同期分娩总数 2 73 86例 ,发生率为 0 .0 7% ,低于文献报道的0 .14 % [1 ] 。同期剖宫产 3 713例 ,占剖宫产的 0 .4 3 % ,低于文献报道的 0 .61% [1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产科患者行子宫切除术的原因以及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2例产科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归纳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原因和预后效果。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为0.15%,其切除的主要病因有:DIC、子宫破裂、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切口感染等,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分娩方式、胎次、孕产次等。结论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救治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做好计划生育以及产前检查和监护,正确的采取剖宫产手术,对于有效的降低子宫切除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症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因妇产科急症入我院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急症子宫切除术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45例患者中全子宫切除13例,次全子宫切除32例;手术时间75~170 min,平均(109±16)min;术前术中总出血量为3200~5400 m L,平均(3700±23)m L;住院时间7~16 d,平均(9±0.7)d。均于术后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3年间我院共收治初产妇32800例,行急症子宫切除术9例,占0.027%;收治经产妇13939例,行急症子宫切除术36例,占0.258%。3年间采用剖宫产术分娩14250例,其中行急症子宫切除术37例,占0.259%;自然分娩32489例,其中行急症子宫切除术8例,占0.02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后急性大出血的有效手段,对于挽救急症孕妇及其新生儿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近7年来我院产科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资料与方法1995年~2001年我院共分娩6764例。其中10例实施了产科子宫切除术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妊娠期及分娩期合并症与子宫切除术的指征、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估计出血量、产妇术后转归情况。2结果2 1不同时期剖宫产 (CS)子宫切除术的比较见表1。10例子宫切除术除1例阴道分娩后其余均为剖宫产后术中经过多种止血措施无效而决定手术切除 ,10例产妇经抢救成功。2 2急症子宫切除术手术指征 :宫缩乏力4例 ,子宫破裂1例 ,胎盘早剥1例 ,前置胎盘3例 ,DIC1例。3讨论本组10例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特点、高危因素、适应证。方法本文所选择40例接受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均为我院产科2010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的子宫切除率高于阴道分娩;经产妇的子宫切除率高于初产妇;全部40例患者中,剖宫产和阴道分娩例数分别为33例、7例;手术指征为:22例患者为胎盘因素,12例患者为宫缩乏力,3例患者为子宫破裂,3例患者为凝血功能障碍。结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危险因素主要为胎盘因素,对胎盘异常种植进行有效预防,能让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