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明文剑 《中国医药导报》2012,(31):104-105,110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型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分为两组,92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DM组和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DM+EH组;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硬化斑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狭窄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DM+EH组及DM组颈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DM+EH组颈动脉IMT均高于DM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DM+EH组、DM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DM+EH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出现在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③DM+EH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总检出率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50%的检出率DM+EH组及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的早期防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内-中膜自动测量技术(QLAB)和实时复合成像(Sono CT)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检测的价值。方法:对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82例对照组的颈动脉分别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并根据是否伴有高血压及病程长短分组,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各组IMT增厚共101例(81.5%),检出斑块96例(78.2%),对照组IMT增厚33例(40.2%),检出斑块26例(3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斑块检出率高于无高血压组,经QLAB测量的IMTmean>无高血压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病程>5年者斑块检出率高于病程≤5年者,IMT厚度大于病程≤5年者厚度,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以IMT增厚为主,其次是斑块形成。SonoCT技术可使颈部血管细微结构的分辨率提高,增加血管病变边界的可见度,QLAB测定颈动脉内膜平均厚度较最厚值更具优越性,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郑亚丽  张卫  汪斌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3):331-332,34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LVH)与非LVH患者的颈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对134例受检者进行颈动脉超声研究,其中高血压病非LVH 32例,高血压并LVH 62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测量各组颈部动脉总干内-中膜厚度(CCA-IMT)、分叉内-中膜厚度(B IMT)、斑块以及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①高血压组的CCA-IMT和B 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6),其中高血压并LVH组在各组中最高;高血压非LVH组、高血压并LVH组的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0.2%、6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17.5%;②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表现为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血流量降低,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均增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按T2DM患者是否合并NAFLD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T2DM不合并NAFLD组、T2DM合并轻度NAFLD组、T2DM合并中重度NAFLD组。超声检测各组患者颈动脉IMT,记录斑块数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T2DM不合并NAFLD组比较,T2DM合并轻度NAFLD组、T2DM合并中重度NAFLD组的颈动脉IMT明显增加,斑块检出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T2DM合并中重度NAFLD组的颈动脉IMT、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T2DM合并轻度NAFLD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的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明显增加,且T2DM合并中重度NAFLD的患者增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中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方法:将入选112例慢病门诊患者分为高血压组(EH组)38例、糖尿病组(DM组)36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EH+DM组)38例,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测.结果:(1) EH组、DM组、EH+DM组血浆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 EH组、DM组、EH+DM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EH+DM组最高.(3) 与对照组比较EH组、DM组、EH+DM组颈动脉阻力指数均增高(P<0.05),以EH+DM组最高.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动脉硬化进展有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的高频超声检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检测的价值。方法对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及其性质,并根据是否伴有高血压及病程长短分组,将结果与6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各组IMT增厚共65例(75·6%),检出斑块58例(67·4%);对照组IMT增厚28例(43·8%),检出斑块26例(4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斑块检出率高于无高血压组,IMT厚度厚于无高血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病程>5者斑块检出率高于病程<5年者,IMT厚度厚于病程<5年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以IMT增厚为主,其次是斑块形成。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IMT是否增厚、有无斑块形成及其性质,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心肌和颈动脉重构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对63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与30例正常者,分别测定室间隔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IBS周期变异幅度(CVIB)、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颈总动脉干内-中膜厚度(CCA-IMT)、分叉处内-中膜厚度(BIMT)及斑块.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异同.结果 (1) EH组LVMI、IBS、 CCA-IMT、BIMT和斑块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SI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 EH组LVMI与IMT、BIM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6和0.506,P<0.05);ISI与IMT、BIMT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2和-0.498,P<0.05).结论 LVMI、IMT、BIMT与ISI密切相关,IR可能是参与高血压左室心肌与颈动脉重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检测的价值.方法对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及其性质,并根据是否伴有高血压及病程长短分组,将结果与6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各组IMT增厚共65例(75.6%),检出斑块58例(67.4%);对照组IMT增厚28例(43.8%),检出斑块26例(4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斑块检出率高于无高血压组,IMT厚度厚于无高血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病程>5者斑块检出率高于病程<5年者,IMT厚度厚于病程<5年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以IMT增厚为主,其次是斑块形成.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IMT是否增厚、有无斑块形成及其性质,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及高血压引起的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性内中膜增厚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 选取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DM组)31例、单纯高血压患者(EH组)35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DM合并EH组)37例、对照组35例,分为检查组和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内径宽度、内中膜厚度、颈动脉血管分叉处内中膜厚度(BIMT)及斑块大小进行检测。结果 DM组、EH组、DM合并EH组血流参数均较对照组斑块检出率增多,内中膜(IMT、BIMT)增厚,血流速度(PSV)减慢,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均可加速颈动脉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7,(9):1221-122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89例按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T2DM合并脑梗死组(45例)和单纯T_2DM组(44例),另选择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群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并进行Hcy、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等相关指标检测,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IMT的相关性。结果:(1)T_2DM合并脑梗死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_2DM组和对照组,单纯T_2DM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2)T_2DM并发脑梗死组TG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_2DM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3)T2DM并发脑梗死组和单纯T_2DM组颈动脉超声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硬化表现,但T_2DM并发脑梗死组的IMT、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单纯T_2DM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Hcy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Hcy与IMT、HbA1C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Hcy是T_2DM患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流动人员疟疾流行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全区网络直报疫情资料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发热病人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0·33%。80·62%的病人为本地居民外出到疟疾流行区务工感染所致。以从事护林/砍伐比例最高,占44·19%。结论加强返乡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巩固广西疟疾防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李剑  甄洪清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78-1578
为确保消费的饮食安全,更好地了解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卫生状况,从而为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于2004年4~7月对邹城市所属中小型饮食业进行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共检测876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惠州市电子、五金、电镀等企业生产车间中有毒物污染情况,以便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对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4年共检测车间空气样品3625份,舍格3511份,总合格率为96.8%。其中锰尘舍格率最低,为82.2%;其次是三氯乙烯91.0%,氰化氢93.4%,甲苯97.1%,硫酸97.2%,铅烟98.2%,正己烷99.2%。苯99.3%,二甲苯99.6%,其他合格率为100%。结论惠州市部分电子、五金、电镀企业车间空气中有毒物的浓度较高,应改善生产车间的通风设施,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了解广东省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进展情况,为落实 201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措施修订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的通知》要求进行监测. 结果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5.0%,非碘盐率20.1%;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5.3%;尿碘中位数为140μg/L,《20μg/L的比例为1.7%;8~10岁儿童智商平均为101.1. 结论广东沿海及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非碘盐冲销问题依然存在,碘缺乏病病情也未出现明显回升,非碘盐冲销严重地区学生的碘营养水平未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2010年实现全省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提高农村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个监测点一年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一份。按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地面水58.90%比地下水33.20%合格率高;枯水期39.18%比丰水期25.95%合格率高,监测项目合格率最低的是总大肠菌群47.7%,菌落总数86.60%,不同处理方式水厂的监测结果 ,完全处理水厂合格率65.66%比未处理水厂合格率26.12%高。结论海南省农村饮用水微生物超标严重,农民饮用的绝大多数是未消毒处理的水,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多。  相似文献   

17.
何金庆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77-1878
目的评价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督促各医疗单位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已消毒或灭菌的用品进行抽样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这次采集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物体表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共3556份,检测达卫生标准2955份,符合率为83、10%,不同样品检测达卫生标准百分率依次为97.37%、95.56%、86.25%、75.41%和62、49%。结论高州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用卫生指标评价,卫生站的符合卫生标准率低于医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合格率低于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器械。  相似文献   

18.
韦华  袁孔现  李国忠 《安徽医学》2010,31(8):968-969
目的了解产科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以加强临床使用的管理。方法随机抽查铜陵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产科出院患者病历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67%,头孢类药物是主要种类,以单独用药情况最多;多数品种DUI接近1。结论该院产科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控制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湛江市2007年登革热监测结果,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布雷图指数、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湛江市暴发2起登革热疫情,发病205例,男97例,女108例;抗登革热病毒IgG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9月份,低谷在6-8月份,阳性容器以永久性容器为主。结论湛江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9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20.
陈炼红  朱利利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533-533,541
为及时了解宁波市预防接种点的疫苗使用情况,科学地制定疫苗使用计划,我们于今年4-10月在镇海区开展常规接种疫苗(卡介苗BCG、脊灰三价糖丸TOPV、百白破三联疫苗DPT、麻疹减毒活疫苗MV)的损耗监测,现将监测结果评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