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国医学把黄疸分为阳黄、阴黄两类。阴黄病机复杂,诊断、治疗较为困难。多年来,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探讨。现概述如下1病因病机探讨1.1多因说潘雪飞等[1]将古代医家对阴黄病因病机的认识归纳为:①寒湿说;②热毒说;③脾阳虚说;④脾肾虚寒说;⑤肾衰说;⑥气血衰败说;⑦瘀血说。根据上述分析,认为阴黄的病机可归纳为:肝体虚损,或邪被困,肝用失职。胆汁不循常道,溢而为黄。病位在肝、胆、脾、肾,并且以虚为主,常为虚实夹杂。1.2脾肾阳虚,湿从寒化持此见解者颇多,如关幼波[2]认为,阴黄的发生,有三种…  相似文献   

2.
阴黄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雪飞  张长法 《中医杂志》1997,38(9):560-562
观察阴黄与阳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并检测肝功能、胆红素、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T淋巴细胞亚群、胆酸、透明质酸、层粘蛋白等项目,发现阴黄与阳黄患者之间不仅在症状、体征方面有明显区别,其实验室多项指标也有显著差异。初步认为阴黄是黄疸后期肝细胞处理胆红素功能降低、胆红素来源偏多、肝脏微循环异常、肝脏纤维化、机体代谢低下等多种复合因素造成的“综合征”。阴黄病理特点为邪衰、正伤、胆郁与血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临床72例阴黄患者的治疗观察,探讨脐火疗法在治疗阴黄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72例阴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比对照组增加了脐火疗法,1个月后对ALT、AST、TBIL、ALB、PT等指标上进行监测对比。结果治疗组对ALT、AST、TBIL、ALB、PT等指标上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火治疗对于乙肝、肝硬化所致的阴黄患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关于界定现行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中阴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肝病中属阴黄病例的临床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从而对阴黄的定义与病机,以及由此涉及黄疸概念等予以厘定。方法由专人负责阴黄的诊断观察,并从106例阴黄病例中随机抽出22例,然后从按设计收集的临床资料中选择目黄、面黄、舌脉象及有特征性的症状、体征与血清总胆红素等进行统计并作八纲辨证分析。结果所有观察病例,除面或面身色晦外,目色一概为淡黄或深黄,同时伴小便淡黄或深黄如茶色。兼(或兼)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恶心、腹膨胀、便秘,以及蜘蛛痣、肝掌、腹膨隆而无畏寒肢凉、腹部冷痛、踡卧,以及分泌物或排泄物的澄澈清冷等。舌多暗红、淡紫,苔多黄、黄腻、白腻、薄白,脉多弦。结论黄疸者,不必面、目、身三部黄染悉具,而以目淡黄或深黄为诊断要点。其中,面或面身色晦者为阴黄,但非目前《中医诊断学》教科书普遍认为的由寒湿所致。  相似文献   

5.
1阴黄理论形成的三阶段1·1阴黄理论奠基阶段《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溽暑湿热相薄……,民病黄疸”[1],首先提出炎暑湿热为黄疸的成因。而《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指出:“黄疸……,久逆之所生也”[1],从侧面反映了黄疸病的产生有其慢性病理基础,非一蹴而就,而久病则多属虚  相似文献   

6.
张金良主任医师认为,黄疸阴阳之根本区别不在于寒化或热化,而在于病邪侵袭的浅深,临床阴黄黄疸较常见。张老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的针对阴黄黄疸的组药汤方,临诊时巧妙加减,其效如神。  相似文献   

7.
“阴黄”一名最早见于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认为黄疸分阴黄、阳黄,首见于宋·韩祗和的《伤寒微旨论》,有专篇《阴黄证篇》,与其时间相近的宋代医家窦材在其《扁鹊心书》中将阴黄、阳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元代医家罗天益在韩、窦二位医家的研究基础上,对阴黄、阳黄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明·张景岳对黄疸及阴黄、阳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至此,阴黄、阳黄理论已基本完善。罗天益所论阳黄是“身热不大便,而发黄者,用仲景茵陈蒿汤”,若是阴黄“皮肤凉又烦热欲卧水中,喘呕脉沉细无力而发黄者,治用茵陈四逆汤”(《卫生宝鉴·发黄》);而张景岳所论“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消利,  相似文献   

8.
阴黄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德富 《山西中医》2009,25(11):59-60
黄疸分阳黄和阴黄,阴黄治疗时应明确其病因病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把握传变规律,谨守肝郁血瘀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用药主次分明,寒温并施;处方遣药贵在轻平,时刻注意扶护正气,守方缓图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阴黄的病因病机及其辨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疸为临床常见病证,其中阴黄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辨证治疗也有一定难度。究其病因病机属本虚标实,阳虚为本,寒湿为标;辨主详审病情,四诊合参,综合分析,关键在于有寒湿之确据;治疗应标本兼顾,温化寒湿,注意用药轻灵,健脾运脾,难图速效,贵在守方缓治。  相似文献   

10.
近代医家对黄疸的辨证主要分为阳黄证和阴黄证两大类,这种辨证分型在中医治疗黄疸病的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笔者查阅中医历代相关文献,整理出阳黄、阴黄理论发展历程,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明晰概念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波  谭梦晖 《河北中医》2001,23(8):633-634
传统中医理论,是经过几千年的摸索积累及在临床应用中的反复验证而建立起来的。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在这一理论体系中,有许多理论对现代医学有启发和指导意义。客观上讲,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或维度上,对其共同的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的研究观察,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是相通的。但由于各自的认识手段和方法的局限性,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理论,在理论体系上有明显的差别。其中差别最大,并最终造成两大理论体系相互隔离的根本问题,在于理论体系的基石--构成理论体系的概念的差别。1 现代医学…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理论研究发现营卫的原始含义是循环之血气,古人为了解释人体气血生化的问题,赋予了“营卫”津液之气,也即血气前身的含义;为了解释人体生理功能和病因病机,古人赋予了“营”以“荣”的意义,从而获得血气的营养功能,又赋予了“卫”卫外固表之功,从与经脉之营伴行的固定模式和路径中拓展开来,承担了阳气、正气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将营卫理论用于临床针刺,古人又赋予了营卫表里深浅的含义。理清营卫概念的内涵及其发展有助于中医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超 《环球中医药》2010,3(5):374-376
黄疸不但为中医病证名,亦为西医常见症状鉴别诊断学中重要内容之一,相同的名称及其临床特征虽为中西医结合的切人点,但亦导致了初学者之迷茫,多将在主要在于脾胃之病位误认为在肝脏,对肝脾同病者不知先后次序而谓“肝病传脾”者。重温《临证指南医案》,学习吴门医派创始人叶天士从脾从胃论治黄疸之理论及其经验,有助于对黄疸病因、病位、病机的再认识。其明确提出的黄疸“以湿(热)得之”,病位主要在于脾胃(而非在于肝藏),治疗阳黄在胃、阴黄在脾,有较高的临床意义与实用价值。现不揣简陋,浅析于下。  相似文献   

14.
谭艳  陈聪  周聪  黄柔  肖凡  刘秀  陈昱彤  喻嵘 《中国中医急症》2021,(1):149-151,155
黄疸病首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先秦两汉至隋唐时期的医家大多认为黄疸与脾密切相关,湿邪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宋金元时期医家对黄疸发病的病因及特点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将湿热、寒湿分别致阳黄和阴黄做了具体的概述和区分,并指出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认为内有积热,外感时邪疫毒,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导致黄疸的发生.明清时期有医家指...  相似文献   

15.
侯静玥  权春分  闫乐 《河南中医》2019,39(1):122-125
隔药灸脐疗法是将穴位、药物以及隔物灸法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神阙穴对药物的药性放大作用,将具有温中、健脾、化湿、退黄的附子、干姜、茯苓、茵陈等药物,放置在肚脐中,配合艾灸的红外透射作用,共同起到扶正温阳、健脾化湿退黄的功效,与传统医学上治疗阴黄的原则不谋而合。操作时应注意:面圈调和,干稀适度;治疗期间,询问观察;注意温度,防风保暖;点燃艾绒,掌握技巧。其应用特色体现在:利用肚脐(神阙穴)本身的穴位特殊作用,利用药物的药理作用,艾的药理作用与艾灸物理作用协同起效,皮肤给药代替传统口服汤药,隔物灸的持续性温热效应更有助于药物吸收。  相似文献   

16.
中医基础理论概念界定及其发展态势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04,21(6):441-444
阐述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定义和内涵,指出了中西医基础理论的不同之处;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规律,分析其发展的必然性;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前提是符合学科自身的规律,中医基础理论必将依附于临床而发展,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应大胆提出假说,多学科、多途径介入,澄清概念,规范语言,接受当代先进哲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阴虚、阳虚的概念、主症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此"六虚"都是相对独立的概念,有相对独立的临床表现;阴虚、阳虚、阴阳两虚都属气虚范畴:阴虚实为阴气不足,而非精虚、血虚或津液不足;阳虚实为阳气亏虚,而非气虚;阴阳两虚有偏于阴虚或阳虚的不同,若阴阳两虚是对等的,即是气虚;气阴两虚和气阳两虚在理论上是悖论,不可用于临床疾病的病机和证候的表述.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中医阴阳概念特点及其理论焦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对中医学概念理解的错误是引发争议的焦点,概念诠释是正确理解中医理论的前提。乔治·索罗斯说过:“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是完美无缺的,所有的概念,所有的事物都有它内在的缺陷,我就力图找到这种缺陷或弱点[。1]”研究中医学“毒”的概念的发生与演变,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解释与应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1“毒”概念的泛化早期中医“毒”的概念比较局限,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毒”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展。从早期的药、毒不分,毒就是药,药就是毒,到《黄帝内经》的“毒气”、“热毒”、“寒毒”、“湿毒”、“燥毒”,到后来的“邪毒”…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