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常规CT扫描与高分辨CT(HRCT)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诊断颅底骨折的80例患者行常规CT检查及HRCT扫描,并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0例中,HRCT显示骨折65例,常规CT显示47例,两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HRCT扫描法能大幅提高颅底骨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复习分析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及辅以三维重建(3D成像)对外鼻骨折的诊断,并参照常规CT平扫、X线片,论述其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鼻外伤患者的鼻骨X线平片、常规CT扫描及HRCT扫描(其中15例行3D成像)图像分析,双盲法阅片,研讨HRCT扫描及辅以3D成像对外鼻骨折的诊断优势。结果:以HRCT扫描辅以3D成像综合分析作为外鼻骨折诊断金标准。对外鼻骨折的显示率,X线平片,常规CT平扫、HRCT扫描分别是:69.3%(34/49)、85.7%(42/49),95.9%(47/49)。其中X线平片对外鼻骨折的具体位置,骨折程度分析能力最低,常规CT平扫其次,HRCT扫描相对准确率最高。结论:HRCT扫描对外鼻骨折的显示具有相对优势,如必要时辅以3D成像则可作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3.
杨文平  郑战传  黄龙生 《广西医学》2006,28(8):1197-1198
目的 通过对薄层高分辨CT扫描与常规扫描技术对颅底骨折的诊断对比研究,评价薄层高分辨CT扫描对颅底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临床怀疑颅底骨折的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头颅常规CT扫描和颅底高分辨扫描.结果 32例颅脑外伤患者常规CT扫描时,怀疑以及能确诊的颅底骨折12例;而颅底高分辨扫描后30例可确诊颅底骨折.高分辨薄层CT图象能清晰显示骨折线及各种相关的间接征象.结论 薄层高分辨CT扫描能降低部分容积效应,提高空间分辨率,利于颅底骨折的显示,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CT常规扫描与薄层骨算法重建扫描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0例创伤性颅底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所有检查均采用GE Lightspeed VCT64层扫描机,均先行头颅CT常规扫描,层厚、层距均为10 mm,再行薄层颅底扫描骨算法重建,层厚、层距均为1 mm~3 mm.结果90例颅脑创伤均有颅底骨折的临床体征,但头颅CT常规扫描仅有28例显示骨折线,而薄层骨算法重建扫描颅底90例均见明确骨折线,其中48例见多发骨折,并且对中颅窝、前颅窝极不容易直接显示骨折的部分区域也可清楚显示。结论薄层颅底扫描骨算法重建明显优于头颅CT常规扫描,它可以明确显示颅底骨质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而客观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冠状面扫描在颅脑外伤合并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T冠状面和轴位扫描,对28例颅脑外伤并颅底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6例颅底骨折中CT冠状面扫描显示骨折线23例,占82.1%,CT轴位扫描显示骨折线8例,占28.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颅脑外伤并颅底骨折时,应用CT轴位扫描加冠状面扫描能进一步明确颅底骨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叶敏  马黛群 《海南医学》2009,20(10):118-119,115
目的探讨CT对单纯筛骨眶板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颅面部外伤患者进行头颅常规CT扫描,12例行HRCT扫描检查。结果37例单纯筛骨眶板骨折患者中,30例(29例凹陷型骨折,1例粉碎型骨折)经头颅常规CT扫描明确诊断,7例线型骨折经HRCT扫描明确诊断。结论头颅常规CT和HRCT能清楚显示单纯筛骨眶板骨折的直接和间接征象,两者联合应用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高分辨率(high resolution CT,HRCT)扫描或重建及后处理技术在耳部疾病检查中的优越性。方法:对34例耳疾病人先进行常规CT检查后,又对其进行HRCT重建或扫描,并对图像行容积重建(volume reconstruction,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等后处理技术重建出二、三维图像。结果:34例病人常规CT扫描与高分辨率重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的对比,常规CT中漏诊中耳炎11例,漏诊骨折4例;通过HRCT重建或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后对中耳炎、骨折及先天发育异常可进行详细的分型。常规CT扫描与HRCT重建(扫描)经配对t检验图像质量有差异性。结论:对疑有耳疾的病人,正确而熟练地应用HRCT扫描或重建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薄层cT扫描对颅底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薄层cT扫描对颅底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颅底骨折患者常规cT及薄层cT扫描结果。结朵本组患者均有颅底骨折的临床征象。薄层cT能清晰显示颅底骨折线、颅内积气及窦腔积液,常规cT未见明显颅底骨折线,仅见颅内积气及窦腔积液,5例薄层cT扫描阴性患者排除颅底骨折诊断。结论薄层cT扫描能为颅底骨折提供客观的诊断和鉴别依据,骨折线显示优于常规CT。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 与常规CT 诊断颅底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 与常规CT 显示颅底骨折的能力,探讨能够有效诊断颅底骨折的影像学方法。方法对38 例
颅脑外伤后怀疑颅底骨折的伤者分别进行常规CT 和多层螺旋CT扫描,并将多层螺旋CT扫描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分
析。结果常规CT显示出18 例骨折,多层螺旋CT则显示出34 例骨折,多层螺旋CT显示颅底骨折的能力显著高于常规CT。
在显示颅前窝和颅中窝骨折方面,多层螺旋CT也明显优于常规CT。结论多层螺旋CT 与常规CT相比,在颅底骨折的影像
学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多层螺旋CT在颅底骨折的法医学鉴定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27例老年肺结核CT扫描资料,探讨HRCT对老年肺结核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常规普通CT扫描后用HRCT技术扫描,结合相应的肺功能测定参数,分析评价HRCT在疾病转归中的诊断作用。结果:常规CT扫描中59.25%(n=16)显示合并有慢支,肺气肿及肺间质性病变,HRCT扫描显示92.59%(n=25)合并有上述病变,二之间存在显性差异(P<0.002),经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检测参数均明显好转。结论:HRCT扫描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常规头颅CT颅底薄层扫描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头颅CT颅底薄层扫描拟诊眼眶内侧壁骨折者行眼眶CT扫描。结果63例中60例在眼眶CT上确诊为眼眶内侧壁骨折,常规头颅CT加颅底薄层扫描显示的眼眶内侧壁骨折征象包括:眼眶内侧壁骨质连续性中断、内陷及粉碎性骨折,内直肌增粗、移位,眶内容物疝,筛窦积液,眶内积气等。结论头颅CT颅底薄层扫描可以作为眼眶内侧壁骨折诊断或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对颅底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临床疑有颅底骨折的患者先行常规CT扫描,然后行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7例患者中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检出颅底骨折45例,常规CT扫描检出10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螺旋CT高分辨率检查技术显著提高颅底骨折的检出率,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前窝底和眶尖部骨折的CT表现和诊断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T轴位扫描,结合临床和手术结果回顾性分析205例颅前窝底和眶尖部骨折的CT表现和诊断要点。结果205例颅前窝底和眶尖部骨折的直接征象是骨折线和颅缝分离。共有71例显示有眶顶(颅前窝底)骨折。67例显示有筛骨筛板骨折。二者之和占67.3%(138/205例)。颅缝分离不易显示和辩别。间接征象是筛窦小房“混浊”或液平和气颅。共有123例显示有筛窦小房“混浊”或液平。62例显示有颅内积气。颅前窝底骨折常合并其它比较严重的颅脑损伤。结论应用CT轴位扫描能明确颅前窝底骨折的部位,范围、程度和类型。在临床上对颅前窝底骨折有确切可靠的诊断价值,对眶尖部骨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颅底骨折的高分辨率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CT技术以提高颅底骨折的诊断水平。方法对66例CT检查确诊为颅底骨折的病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为单纯颅底骨折,60例伴发鼻腔鼻窦、眼眶或颅盖骨折。前颅窝底骨折53例,其中筛板部骨折37例,眶上壁骨折34例,蝶骨小翼骨折32例。中颅窝底骨折48例,其中视神经管骨折31例,蝶骨体骨折27例,蝶骨大翼骨折25例,圆孔骨折15例,翼管骨折4例,后颅窝底骨折7例,其中岩部骨折4例,乳突部骨折5例,枕骨斜坡骨折2例。结论:颅底骨折为外科急诊中的常见病,高分辨率CT技术是目前确断颅底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病例首次cT检查假阴性的原因及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收治隐匿性颅底骨折68例病例资料,归纳各种导致首次CT检查假阴性的原冈及进一步诊疗措施。结果本组前颅窝骨折28例,中颅窝骨折33例,后颅窝骨折7例。结论造成CT检查假阴性的原凶可分为三类:一是CT扫描厚度大;二是颅底解剖的复杂性;三足“亨氏暗区”CT检查盲点存在。对首次CT检查阴性的可疑颅底骨折病例,一定要将CT结果与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复查或留院观察以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颅骨骨折的CT表现,提高头部创伤中颅骨骨折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 940例头部创伤患者的CT资料,对各型颅骨骨折的CT表现进行评价。结果 6 940例头部创伤患者中颅骨骨折患者有368例,发生率为5.30%。结论 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颅骨骨折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晶  钱斌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9):1500-1501
目的:观察低剂量CT扫描在小儿颅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防护价值.方法:选取高度怀疑存在颅脑病变的85例患儿全部予以CT常规剂量及低剂量扫描复查,低剂量CT扫描的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由常规剂量扫描的20.25mGy降低至6.75mGy,比较二者在其辐射剂量的差异以及对疾病的定量、定性诊断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种扫描剂量的检查后均显示有32例存在颅骨骨折;常规剂量CT扫描共检出78例颅内病灶;低剂量CT扫描共检出77例颅内病灶,两种扫描剂量在病灶显示数量以及定性诊断方面分别比较,P均>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单发病灶的边缘形态情况方面,两组扫描剂量的显示完全相同.结论:低剂量CT扫描技术具有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同的临床判读可靠性,又可有利于患儿脑部的辐射保护,故在小儿颅脑病变的诊断与防护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颅底骨折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有  赵顺廷 《当代医学》2009,15(19):31-32
颅脑外伤合并颅底骨折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危重病,由于颅底解剖结构复杂、形态各异,传统的影像学,如×线、常规CT对颅底骨折的诊断率不高,易造成临床漏诊,HBOT薄层扫描及高分辨重建后,由于层面薄、无重叠干扰,图像分辨率高,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制定治疗计划,提高手术准确性及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