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化肥生产及供应大国,化肥行业在保证做好国内供应的前提下,应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组建更多的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目前从原料来看,氮、磷资源已经具备国际竞争优势,未来几年钾资源也将随着海外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及国内产能快速提高而缓解,硫资源会因为天然气脱硫、炼化及硫铁矿产能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化工时刊》2014,(8):7-7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树脂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行业内生产厂家致力于加强环保措施,以期达到环保要求。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2013年我国环氧树脂的总产能为205万t/a,新增产能主要来自国都化工公司。国内环氧树脂整体处于供应过剩的局面。我国环氧树脂生产能力分散,生产企业有100多家,目前产能超过10万t/a的大型生产企业主要有南  相似文献   

3.
采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对苯二甲酸(PTA)行业竞争环境进行简要分析,得出结论:PTA行业竞争强度处于较高水平,行业进入微利时期;企业发展受对二甲苯(PX)原料供应影响较大;金融危机为行业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同时对PTA行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生产企业应通过降低总成本获取竞争优势;原料PX的稳定供应将决定企业竞争力;积极参与PTA期货,降低风险;有条件的企业应抓住机遏,加快建设PTA项目。  相似文献   

4.
陈宇 《化工设备与管道》2001,38(6):51-51,55
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材料和配件制造企业一方面存在严重的供大于求 ,另一方面在按国际通用标准供货这一领域又难有作为 ,成为困扰国内ASME取证制造企业、工程建设行业承接国外订单的一个主要障碍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政府部门和行业设计单位的作用 ,引进国外技术的国内工程和设备制造基本上均执行或转化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不能转化就国外进口 ,造成国内市场需求不足。2材料和配件供应方式与国外供应的差别。国际上由专业供应商利用雄厚资金 ,进行批量采购 ,库存销售 (如新加坡隆英公司 ,如井河源等 )而国内基…  相似文献   

5.
《橡塑化工时代》2006,18(5):4-4
从2003年起,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橡胶消费大国,2005年生胶消费量更是达到360万t左右,其中约有一半为天然胶。但由于国内天然胶资源有限,2005年产量仅为52万t左右,而进口量却高达135万t,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橡胶工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推进国内天然胶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推进民营天然胶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缓解国内天然胶供应不足的有效手段,这也是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举办天然胶论坛的初衷。而在此基础上,民营天然胶企业若能与农垦形成新型合作模式,则必将有利于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南风化工为世界最大元明粉生产企业,是拥有盐湖等芒硝矿资源公司。在山西运城总部拥有国内最大的芒硝盐湖,面积高达132平方公里,芒硝储量在8000-9000万吨左右,按照目前的开采进度能开采千年以上。同时,近年公司在江苏洪泽、四川眉山、湖南衡阳等芒硝资源丰富地区,收购兼并了数家元明粉生产企业并拥有大量芒硝矿的开采权,公司是目前唯一掌握各种类型芒硝矿开采技术的企业。公司已经成为世界最大元明粉生产企业,2005年产量140万吨,2006年产量约在160万吨,2007年新增40万吨产能,总产能达到200万吨以上,而目前国内总产能约700万吨。公司也是国内元明粉的最大出口基地,2005年出口量在50万吨,占国内总出口量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氯碱》2010,(1):44-44
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会授予吴华宇航公司“能效水平对标试点企业”称号,使该公司成为国内氯碱行业仅有的3家能效水平对标试点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8.
《光盘技术》2004,(6):40-40
admin:在广州展览会期间,笔者通过宏威公司的简明先生获悉。该公司已经在新加坡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光盘设备生产企业,为中国人争了口气。  相似文献   

9.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将在重庆长寿区投资建设全球最大的聚氨酯(PUR)生产线。巴斯夫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关志华日前表示,重庆拥有生产PUR的天然气资源优势,且PUR产品所面对的客户是建筑和汽车等行业,而重庆这些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因此该公司选择落户重庆,建设一条年产量40万t的PUR生产线。  相似文献   

10.
《现代橡塑》2004,16(12):3-4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橡胶消费国,在连续两年的高速发展之后,2004年的增长速度更快。由于增速过快,国内自给能力不足,对国际市场原料供应的依赖性加大,成为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中国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重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的生物制药企业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生物医药价值链的建设。但是,企业没有强大到足以支撑独立的生物医药服务部门。随着国内生物医药外包公司的扩张,目前这一情况已经有所改变。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成长,促使国内生物医药行业需要质量更高和更划算的外包服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安徽化工》2013,(1):80
化肥行业格局正在改变,优质龙头的经营模式需作出调整。化肥行业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已经由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在供应过剩的背景下,行业整合和公司转型就成为关键。预  相似文献   

13.
《化工文摘》2011,(10):I0005-I0005
继2011年8月31日成功召开的江阴推介会后,亿维自动化又于9月7日联合重庆鼎策在重庆盛大召开了“2011亿维自动化全国巡回产品推介会(重庆站)”,会议主要同绕亿维自主研发的UniMAT系列PLC产品展开,且邀请到了来自国内冶金、汽车、电力、石化、环保、水泥、水处理、新能源等行业的技术专家汇聚重庆,一同交流了UniMAT系列PLC产品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化工矿物与加工》2007,36(12):35-37
今年是我国磷肥从净进口变为净出口的标志年。在供应短缺与价格上涨的市场环境下,我国磷矿资源短缺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缓解。缓解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行业内对资源的整合正在逐步推进;技术与经济的双重作用使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成为现实;国家政策的合理导向使中国磷矿石出口量下降;企业开始尝试进口磷矿石。  相似文献   

15.
正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通集团)是我国制冷行业和风机行业重点骨干企业,记者近日获悉,该公司正在筹划海上风电叶片生产基地,利用海洋风能发电。"利用海洋风能发电已成为当前世界风电行业的热点之一,我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资源量位居世界第三,而全国超六成的风能资源都在海上,但因建设成本高等原因国内海上风电市场尚未形成气候。"该公司相关人员表示,目前该项目正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时期,水泥行业也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产业链延伸是水泥行业进行产业升级的一个路径,并且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识。近几年,国内水泥企业大举进军进入预拌混凝土行业,然而实践成果良莠不齐。本文旨在通过对国际、国内水泥企业(混凝土企业)混凝土业务的发展、经营情况进行剖析,梳理出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业务较为合理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7.
苏伟  刘小娟 《光盘技术》2009,(11):46-47
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但由于本土天然气资源有限,使得发展LNG进口项目,建设LNG小型站,弥补天然气的不足成为目前国内城市燃气行业较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山东陶瓷》2011,34(5):22-22
在卫生洁具、日用瓷、瓷砖等行业,原料回收,实现高级别的原料利用率已成为其经济生产的重要一环。艾思卓(Xtract)是一个以技术为主导的英国公司,供应各式自动化设备,在高粘性泥浆的回收利用方面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公司为卫生洁具和日用瓷行业安装调试釉料和泥浆回收再利用系统已经超过15年。通过把艾思卓系统整合在生产过程中,能使客户在回收废料流水线上实现原料的100%回收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纤维骨架材料行业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帘布行业近年有两个发展动向:一是企业重组始终没有中断,公司之间相互兼并组成规模更大的公司,而且极力扩大自己优势产品的生产能力,主动放弃一些产品的生产能力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二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以芳纶生产能力的扩大和PEN纤维骨架材料的商业化为标志。新材料应用取得进展。针对国际帘布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帘布行业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橡胶工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几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士齐 《中国橡胶》2001,17(4):18-21
21世纪全球经济和市场的一体化,使得每个企业都只有积极参与竞争,才能求得生存。当今,用户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已逐渐成为世界潮流。需求越来越多,期望越来越高,如何以最短的时间(Time),最优的质量(Quality)、最低的价格(Cost)、最好的服务(Service)与环境协调(Environment),即以TQCSE的产品,供应市场,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面对全球市场严酷的竞争态势,国内橡胶行业除了要尽快加速小改小革和跟踪当前世界技术潮流迎头赶上外,尚需集中力量分别对产品设计方法、材料、结构、装备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