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三餐前+睡前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血脂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白蛋白(GA)、餐后2 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曲线下面积(AUC)、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明显上升(P<0.05);实验组患者FPG、GA、2hPG、TG、TC、LDLC、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AUC、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快速纠正初诊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异常,改善其胰岛β细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情况。方法:利用生化方法检测3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34例正常血糖老年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积极控制血糖及血脂可以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及多次皮下注射对胰岛β细胞及血糖控制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在本院住院的5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Ⅱ)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两种方法,通过自身前后对比和组间比较,分析高血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的分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糖耐量实验(OGTT)、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及与自身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下降,平均血糖达标天数减少,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比较,血中空腹C肽产生无统计学差异,各自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c1)与体重指数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代表胰岛β细胞功能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且血糖控制的更平稳,发生低血糖不良反应比例较少,使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功能可以恢复到糖尿病病程的更早期阶段,这可能是通过减少β细胞毒性的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的作用。方法: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明显改善后TG、VLDL-C显著下降。Tch、LDL-C和ApoB有所下降,HDL-C和ApoA1/B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可随着高血糖的控制而得到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和胰岛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待成模后,二甲双胍组、丝胶治疗组大鼠分别给予二甲双胍(55.33mg/kg/d)和丝胶(2.4g/kg/d)灌胃35d。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和血脂,HE染色观察胰岛的形态结构。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丝胶治疗组、二甲双胍组大鼠的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胰岛分布稀疏且不均匀,轮廓欠圆润,边缘不规则,胰岛细胞数量减少;丝胶治疗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胰岛的形态结构明显改善。结论:丝胶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和胰岛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与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及脂代谢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2种疗法在2型糖尿病(DM)进展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7例DM患者随机分为2组,MSII组67例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组40例采用胰岛素泵滴注胰岛素,观察比较2组多时点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天数及低血糖平均发生次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多时点血糖均显著降低,且CSII组低于MSI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胰岛素平均用量、血糖达标平均天数及低血糖平均发生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能很好地模拟人体胰岛分泌的节律,相对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临床降糖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敏  朱筱 《中华医护杂志》2006,3(2):102-10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UA)水平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87例老年T2DM患者与87例老年正常人进行临床和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糖尿病(DM)组UA、FBS、BUN、CR、TG、LDL.C、VLDL-C高于对照组p〈0.01;DM组中UA与FBS呈负相关p〈0.003,与年龄、收缩压(SBP)、TG、BUN、CR呈正相关(p=0.049、0.004、0.050、0.017、0.000);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病程、SBP、FBS、TG、CR是影响UA的独立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应重视老年人T2DM高尿酸血症及其伴随表现的防治,重视UA浓度与冠心病危险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对血脂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方法对新诊断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继用胰岛素控制,共12周,检测控制前后血糖、血脂、血压及SOD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在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同时,血脂及SOD也得到明显降低。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的同时,可使血脂水平下降,并可有效降低SO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与血糖,血尿酸代谢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60例老年对照组进行了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2h)、尿酶(UA)的测定。结果:观察组血清TG、LDL-C、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HDL-C、Apo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病情控制对血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于合并脂代谢异常的观察组血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老年2型糖病患者血脂和血糖,尿酸代谢异常的共存是该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及早发现,全面纠正其血脂、水酸代谢的异常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对2型糖尿病并脂质代谢紊乱患者的作用。方法对28例2型糖尿病并脂质代谢紊乱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脂、C肽及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胰岛β细胞功能在治疗后获得显著改善。结论对伴明显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改善脂质代谢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氧化应激机制。方法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周,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MDA和SOD的变化。结果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MD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血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是由于降低氧化应激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比较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的2 型糖尿病(T2DM)患者改用不同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后的血糖变异性。方法选取住院T2DM 患者360 例,均给予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待血糖控制达标后,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Asp+Det)组、门冬胰岛素30(Asp30组、诺和灵50R(Nov50R)组,每组各120 例。记录患者出院时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治疗3 个月后来院复查血糖及相关指标,并采用72 h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获取患者第3 个24 h 内平均血糖(M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1 d 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及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结果①各组3 个月后体重指数、餐后2 h 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ov50R 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总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Asp+Det组和Asp30组,Asp+Det组和Asp3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各组24 hM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ov50R 组和Asp30 组LAGE、MAGE、CV 及CV-FPG 高于Asp+Det 组,Nov50R 组LAGE、CV 及CV-FPG 高于Asp30 组。结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后改用Asp+Det治疗较单用Asp30 或Nov50R 血糖控制更平稳,且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sugar monitoring system,CGMS)监测指导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与每日8次指血监测方式指导胰岛素泵治疗(指血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CGMS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优于指血组,且CGMS组严重低血糖的发生少于指血组?结论:CGMS联合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所需时间短且安全,优于指血指导胰岛素泵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不同胰岛素抵抗(IR)状态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存在IR分为IR组(n=60)和非IR组(n=30,A组),IR组又随机分为IR胰岛素治疗组(n=30,B组)和IR联合治疗组(n=30,C组),3组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C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检测并分析3组疗效相关指标。结果 B、C 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显著长于A组,达标胰岛素日用量显著多于A组(P<0.05)。3组治疗后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2周后有4例患者血糖未达标,其余2组患者血糖均达标。3组患者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C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let(CP)]均显著升高,IR指数[HOMA-IR(CP)]显著下降(P<0.05)。C组患者HOMA-IR(CP)、HOMA-islet(CP)的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应进行胰岛β细胞功能、IR的评估,给予个体化治疗,对于存在IR的患者,在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同时,应积极给予胰岛素增敏剂,以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常规胰岛素注射(CIT)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CSⅡ组24例,CIT组26例.结果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CSⅡ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CSⅡ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强化治疗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2-DM)患者的降糖效果和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例空腹血糖≥11.1mmol/L的初诊2-DM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CSII强化治疗,于治疗前后定期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GTT),观察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计算胰岛素及C肽曲线下面积(AUC),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结果2周的CSII强化治疗后,20例患者FPG、2hPG明显下降(P<0.01),并在治疗第4.2±1.7天达到血糖控制标准。多数患者在IGTT中恢复了不同程度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患者IGTT时胰岛素、C肽曲线下面积和Homaβ明显提高,Homa IR则明显下降(P<0.01)。结论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DM患者,短期CSII强化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并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余晓波 《右江医学》2013,(6):817-818,821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86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组44例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胰岛素注射组42例采用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以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经强化治疗后,两组患者FBG和2 hPBG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下降(P<0.01);与胰岛素治疗组比较,胰岛素泵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更少(P<0.05或0.01).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平稳、快速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是初诊T2DM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用胰岛素泵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和短效人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疗效差异。方法55例住院需胰岛素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诺和锐组和诺和灵R组,胰岛素泵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每日3餐前后和睡前血糖、血糖达标所需天数及胰岛素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3餐前和睡前血糖下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诺和锐组血糖控制达标快于诺和灵R组(P〈0.01),餐后血糖指标好于诺和灵R组(P〈0.05),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低于诺和灵R组(P〈0.05)。结论用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及诺和灵R均能使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得到良好控制,但诺和锐对餐后血糖控制更理想,血糖控制达标时所需时间更短,所需胰岛素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老年女性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胰岛素制剂及应用方法对老年女性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7例老年女性早期DN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普通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治疗组予门冬胰岛素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控制血糖,4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及各时间点血糖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UAER及β2-MG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Ccr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4周,观察到除了凌晨3点两组血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两组各时间点的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降低老年女性早期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β2-MG,而胰岛素泵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