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的致病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作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等同于任何其他3个危险因素的总和。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肥胖、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相似文献   

2.
孙丽娜  范新俊 《安徽医药》2018,22(4):692-694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入选该院2014年6月-2016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03例,根据年龄(男≤55岁,女≤65岁)分为早发组(49例)和对照组(54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吸烟饮酒史、早发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吸烟史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方面,早发组高于对照组,而早发组高血压患者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早发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对照组;早发组单支病变明显多于对照组,而三支病变、回旋支及右冠脉病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是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发家族史、吸烟、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尿酸、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是早发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早期干预对减少早发冠心病发病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血糖、吸烟、高血压、家族史及总胆固醇(TC)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在血脂方面糖尿病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冠状动脉的弥漫性变化。临床应积极干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减轻冠状动脉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温良  安淑花 《河北医药》1994,16(4):222-224
吸烟与血清载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脑卒中的关系300060天津市脑系科医院马温良天津大学医院安淑花吸烟危害健康,是冠心病的三个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之一。但吸烟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我们与天津医学院卫生系合作对93例脑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特点。方法 1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55岁,女<65岁)74例和对照组78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在两组人群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低于老年冠心病组。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降脂药物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的证据表明:冠心病的发病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主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年龄等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流行病学显示,随着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降低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心病事件。他汀类药物作为强效降胆固醇药物,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他汀类药物防治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心病事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1)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80岁高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23例80岁以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神经系统器质性病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人的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血脂、吸烟、BMI、家族史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代谢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是80岁以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发现多数高龄患者都集聚多种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等是该组高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常见危险因素,其中以房颤,高血脂,糖尿病等为主要危险因素。应积极干预以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8.
血脂异常是指人体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血脂异常人群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有效的干预血脂异常对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对年龄≤44岁的青年男性AMI患者33例(青年组)与同期同病同性别年龄≥45岁、〈65岁(中年组)的AMI患者就其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进行对比分帆结果冠心病危险因素青年组高血压、糖尿病明显少于中年组;吸烟青年组高于中年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阳性家族史两组无明显差别;冠脉造影青年组单支病变多,累及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少;中年组双支及双支以上病变多,多累及LCX、RCA。结论年轻心梗患者大量吸烟者多,单支病变多,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者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唐山市煤炭行业从业人员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共946人,询问一般情况、个人生活习惯、家族疾病史等,测定身高、体质量和血压。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检测血尿酸、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UA检出率10.7%,HUA组的体质指数、TG、TC、SBP、DBP高于非HUA组(P<0.05)。HUA组中男性、肥胖、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者所占比例大于非HUA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煤炭行业从业人员HUA检出率较高,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及不良生活习惯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武文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20-1621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吸烟、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HbAlc、总胆固醇(TC),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甘油三酯(TG)、TC,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包括病程、尿酸(U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包括病程、收缩压。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主要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以及高龄、病程长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农村老年人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现状,为农村高血压管理提供依据,指导高血压健康教育及管理,并为农村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政策法规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患者698名,记录吸烟史、糖尿病史、早发的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日常活动量、糖尿病史,测量患者体重指数、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血糖。结果:698名高血压患者中,合并除年龄以外的各种危险因素,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是缺乏体育运动54.6%,吸烟52.8%,低密度脂蛋白升高22.5%,总胆固醇升高21.8%,腹型肥胖16.8%,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16.6%,高密度脂蛋白降低16.2%,甘油三酯升高12.6%,空腹血糖升高10.3%,既往已诊断糖尿病9.5%。结论:缺乏体育运动与吸烟是农村老年人高血压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甘油三酯升高等血脂异常及腹型肥胖也是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控烟行动、促进体育运动、控制血脂、促进合理的膳食结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改善农村老年人高血压预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患者雄激素受体CAG基因多态性重复数对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体检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连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雄激素受体CAG重复序列的数目,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BMI、TT、E2四项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CAG重复数<22、CAG重复数≥22指标上,两组具有明显的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CAG重复数<22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中CAG重复数<22是CAG重复数≥22患冠心病的危险度增加4.421倍。结论罹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很多,雄激素受体CAG基因多态性重复数<22是患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青年和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青年和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将冠心病患者228例,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46例(≤50岁)和老年组182例(≥60岁)。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调查既往史,测定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比较初发症状、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中青年组男性、吸烟、饮酒、高血脂、家族史及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均高于老年组(均P〈0.01);高血压、糖尿病低于老年组(均P〈0.01);冠状动脉病变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而老年组以多支病变居多(P〈0.01);并发症以老年组较多。结论中青年组冠心病患者具有症状典型且有明显诱发因素、并发症少、以单支冠脉病变为主的特点,老年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是症状多样化和不典型、并发症及并存病多、易误诊和漏诊。男性、吸烟、饮酒、高血脂症、冠心病家族史是中青年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和糖尿病则是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有效地干预危险因素,是冠心病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特点。方法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29例和对照组31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两者的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在两组人群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同醇症比例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比例低于老年冠心病组。结论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及高胆同醇血症是早发冠心病患者主要危险凶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各种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肾病(ischemic renal disease,IRD)的关系,以便有效地预防及早期干预,减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IRD患者,收集其生活习惯、既往史、家族史、临床资料,分析相关病因、临床表现、合并症。结果IRD的发生和年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肥胖、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IRD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肥胖、吸烟、充血性心力衰竭、周围血管病变等,有效地预防及早期干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肥胖、吸烟等因素,是降低IDR和减缓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影响化德县社区老年人群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抽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信息、卫生行为、既往主要疾病史,并调查脑卒中相关影响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X^2检验及t检验。结果脑卒中影响因素按照危险度大小排列在男性依次为: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肥胖、糖尿病、周围动脉硬化,其中高血压、冠心病、吸烟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女性危险因素依次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肥胖、周围动脉硬化、高胆固醇,其中冠心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本次调查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死、TIA病史、周围动脉硬化、肥胖、吸烟.  相似文献   

18.
反复发作、顽固难愈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特点,有的患者坚持服药但效果仍不理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运动减少等。血脂异常症,尤其是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心脑血管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粘血症尤其是血小板聚集也是冠心病冠状动脉意外增加的危险因素。同时,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血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江苏地区不同类型冠心病发病及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冠心病防治起到积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9 年江苏省3所三甲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20580例,按患病原因分冠心病组、非冠心病组。收集各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烟酒史;脑血管、心源性疾病和发病至入院时间等相关资料,单因素分析筛选4种不同类型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粥样硬化与4种类型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同时回归分析因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等预后症状收治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吸烟为不同类型冠心病发病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4种类型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性别、年龄、高血压为AP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年龄、糖尿病、hs-CRP为UAP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年龄、糖尿病、HDL-C、空腹血糖、hs-CRP为STEMI及NSTEMI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后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发病至入院时间是4种类型冠心病病患者发生MACE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不同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且在年龄与高血压、年龄与糖尿病、高血压和吸烟之间存在冠心病发生的正交互作用。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糖尿病史、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发病至入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有研究认为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大部分高血压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主要指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较多,较明确的可改变危险因素有高钠、低钾膳食及超重或肥胖、吸烟、血脂异常、缺乏体力活动[1],而性别、年龄和家族史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高血压患病率也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