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基因在5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50例癌旁组织中不表达,而在50例胃癌组织中有40例表达阳性,阳性率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而与浸润程度无相关。结论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特异性高表达,说明其表达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自身凋亡过程,其在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过程中起着广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py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3201医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间60例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Spy1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py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免疫组化评分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3.25 ±0.31) vs (1.34±0.23),P<O.01;Spy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Spy1在胃癌组织中存在显著高表达,提示Spy1的异常高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KLF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KLF4(Krllppel-like factor 4)是一种在多种组织中广泛表达的锌指转录因子,在许多不同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KLF4基因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我们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KLF4蛋白的表达,以探讨KLF4蛋白与胃癌I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102例胃癌手术标本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同期收集的正常胃组织标本中KLF4表达的情况.结果:KLF4蛋白表达位于细胞质及细胞核,在癌旁组织或正常胃组织呈强阳性表达,而在胃上皮内瘤变中表达较弱,胃癌组织中KLF4蛋白几乎未见表达.KLF4表达随胃癌分期的变化(I~Iv)其表达依次下降(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KLF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3%,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8.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LF4蛋白在胃癌中表达降低,并与胃癌发生、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胃癌预后的判断指标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RASSF1A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胃癌组织,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各15例,伴肠化生(IM)15例和伴异型增生(DYS)19例胃粘膜组织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RASSF1A表达的阳性率为56.5%(39/69),低于其在CSG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6.7%(13/15)(P〈0.05);从CSG→CAG→IM→DYS→GC这一演化模式过程中,RASSF1A蛋白的阳性率表达逐渐降低(P〈0.05);RASSF1A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转移相关(P〈0.005)。结论:RASSF1A在胃癌中低表达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经病理确诊行根治性手术的78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胃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胃癌及其邻近正常胃组织中GLI1表达情况,分析GLI1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GL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邻近正常胃组织(75.6% vs 26.9%,P<0.001),且GLI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无关(P>0.05)。生存分析利用Kaplan-Meier法,结果提示胃癌患者中GLI1高表达组总体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GLI1在胃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未来可能成为胃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72例胃癌组织中Cx4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癌浸润程度、分化、分期等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x43在T、T 期和T、T 期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和41.3% (P=0.002);在高/中分化和低/未分化的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 和38.8% (P=0.003);≤6cm癌组织中的Cx43阳性表达率为46.2%,>6cm的癌组织中为38.1% (P=0.024);Cx43在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3%和41.3% (P=0.006);Cx43在Ⅰ、Ⅱ期和Ⅲ、Ⅳ期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和40.5% (P=0.002)。生存分析显示,Cx43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x43的表达与人胃癌的组织分化、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预后相关,可能参与人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可能是胃癌预后相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氧合酶(lipoxygenases,LOXs),包括5-LOX、15-LOX-1/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的石蜡包块做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分析5-LOX、15-LOX-1/2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两者表达的差异,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LOX表达的阳性率在胃癌组织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相反的,15-LOX-1和15-LOX-2的阳性率在胃癌组织表达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1;P<0.01);5-LOX与胃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15-LOX-2与胃癌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15-LOX-1与胃癌临床特征未见明显相关。结论:5-LOX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15-LOX-1和15-LOX-2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提示LOXs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腱蛋白样蛋白2(CHRD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分析CHRDL2在86例胃癌组织及79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HRDL2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CHRDL2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1~3期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中CHRDL2蛋白高表达率高于N0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RDL2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CHRDL2高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为Ⅲ~Ⅳ期均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HRDL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成为预测胃癌发生、发展以及患者预后的新的生物标志物,为胃癌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雌激素相关受体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9例胃癌手术标本和42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Rβ表达,分析ERRβ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ERRβ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8.8%,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6.7% (P<0.05)。ERRβ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0.016)、淋巴结转移(P=0.028)、分化程度(P=0.005)关系密切,而与年龄、性别、远处转移和肿瘤大小等无关。10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为21.0个月,ERRβ阳性表达者中位OS为11.0个月,低于阴性表达者的34.0个月(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RRβ表达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ERRβ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且与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有效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生存素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0例早期胃癌及正常人胃黏膜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率,分析生存素与早期胃癌的关系。结果早期胃癌组织中生存素表达率96.7%,正常人则胃黏膜中生存素的表达率为0%。结论生存素在早期胃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其表达与胃癌的预后呈正相关,可作为早期胃癌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okemon、Ki-67蛋白在胃正常黏膜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法检测25例胃正常黏膜及125例胃癌组织中Pokemon、Ki-67蛋白的表达,并联系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正常胃黏膜中Pokemon和Ki-67不表达或弱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TNM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有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Pokemon、Ki-67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Pokemon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一个有效靶基因,从而为胃癌基因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TCH1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RT-PCR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两种方法检测PTCH1mRNA在25例人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以及分布规律,并分析PTCH1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在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均可见PTCH1mRNA的表达,PTCH1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26±0.896,低于其在癌旁正常胃组织的2.75±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PTCH1mRNA表达与胃癌肿瘤大小和转移无关,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高中分化胃癌组织中的PTCH1mRNA相对表达量为1.5815±0.019 68,低分化胃癌组织中为1.2345±0.012 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PTCH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PTCH1基因检测有可能成为临床新的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Survivin蛋白在人胃腺癌细胞系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株人胃腺癌细胞系,80例人胃腺癌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6株人胃腺癌细胞系均有表达,胃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60%,癌旁正常胃组织均无Survivin的表达;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和肿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P<0.05)密切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的变化与胃腺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并可能成为一个有希望的肿瘤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LRP16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Liao DX  Han WD  Zhao YL  Pu YD  Mu YM  Luo CH  Li XH 《癌症》2006,25(7):866-870
背景与目的:既往研究表明雌激素通过其受体!直接上调LRP16的表达,LRP16基因的高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本研究旨在探讨LRP16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52例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Northernblot与半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22例和30例标本中LRP16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North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22例癌组织LRP16mRNA的表达较癌旁组织高2倍的有9例,高表达率为40.9%(9/22)。高表达LRP16的9例中有7例ER阳性,8例PR阳性;而非高表达13例中ER阳性6例,PR阳性5例,两组ER与PR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RP16高表达的9例中只有1例PR和ER同时阴性,而非高表达的13例中有7例。22例患者中,13例肿瘤直径3.0~4.5cm,其中LRP16基因高表达组占8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12例中8例LRP16高表达。8例高表达Ki-67患者中6例LRP16高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表明,30例肿瘤标本中9例(30.0%)LRP16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9例LRP16高表达者ER、PR均阳性,Ki-67高表达,且瘤体直径均大于3.5cm,均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与非高表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RP16基因表达水平与ER/PR阳性率、细胞增殖活性、肿瘤直径、远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LRP16基因可能参与促进乳腺癌的增殖与转移。  相似文献   

16.
Fasl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因子(Fasl)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Fasl在胃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102例胃癌组织中Fasl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Fasl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Fasl表达阳性率为69/102(67·6%)。低分化型胃癌的Fasl表达阳性率12/29(41·3%)明显低于分化型胃癌的阳性表达率52/73(71·2%),P<0·05;生存期<2年的患者胃癌组织中Fasl表达阳性率48/51(94·1%)明显高于生存期>5年患者的阳性表达率21/51(41·2%),P<0·01。此外Fasl表达阳性率在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及肿瘤大小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凋亡因子Fasl在胃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其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类型相关。Fasl的表达状态是胃癌根治术后重要的预后因素,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胃癌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细胞凋亡调控失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survivin和caspase-3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79例不同病理分期的胃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caspase-3及survivin mRNA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性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和caspase-3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urvivin、caspase-3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survivin分子的高表达而抑制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胃癌病程的演进。  相似文献   

18.
林懿  霍霞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13(11):996-99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3例胃癌和30例慢性胃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和慢性胃炎中PTE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7.9%、1013.0%,胃癌中PTEN蛋白的阳性率低于慢性胃炎组织(P〈0.05)。在高、中、低分化胃腺癌中,PTEN阳性率分别为88.9%、70.6%、44.4%,随分化程度的降低,FTEN阳性表达率降低,高分化与低分化之间差异显著(P〈0.05)。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PTEN阳性率55.2%,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83.3%,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PTEN在胃癌的诊断、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中有重要价值。PTEN蛋白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将有可能作为判断胃癌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检测人大肠癌组织中Lumica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27例新鲜大肠癌组织标本,以同一患者远离肿瘤的正常大肠组织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umican基因表达,剩余组织采用石蜡包埋用于免疫组化检测Lumican蛋白。另从我院病理科收集同期37例大肠癌组织蜡块,采用免疫组化SP法共检测64例大肠癌组织、27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Lumican蛋白表达。结果:27例新鲜大肠癌组织及对应正常大肠组织中Lumican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性( P〈0.001),Lumican mRNA在大肠癌组织表达明显增高[以正常组织为1,癌组织Lumican基因表达上调(5.35±0.66)倍]。64例大肠癌组织Lumica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44%(47/64),显著高于远离肿瘤的正常组织表达率0%(0/27)(P〈0.05)。Lumican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Dukes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无关(P〉0.05)。27例大肠癌标本Lu-mican蛋白量与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123),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大肠癌组织Lumican mRNA及蛋白均表达升高,Lumican高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侵袭、转移特性密切相关,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可能起着重要作用。Lumican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